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后赤壁赋学案、作家作品1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成 三 苏” 与黄庭坚(诗)合称 苏黄”与辛弃疾(词)合称 苏辛”与欧阳修(散文)合称 欧苏”与韩愈、 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书画上,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2写作背景: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 一个写于同年 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元丰三年(1079 年),苏轼因 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赤壁赋和念奴娇_。三个月后,重游赤壁,
2、写下了后赤壁赋 。二、文本理解1 1 在复游赤壁之前,诗人写了夜游黄泥坂”这样一个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事情,这件事写得颇有波澜。请找出文中能显示情节变化波澜的动词。顾T乐T叹T谋T游2 2、 作者为什么会由 划然长啸”到悄然而悲”再到 肃然而恐”?这里的情感与前赤壁赋有没有相同之 处?作者融入自然后情绪转为激昂,以啸声抒发内心感慨。同时又因无人相伴,在独自登山过程中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深感个体的渺小,与前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受是一样的,因此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3 3、 作者为何在登高后又 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
3、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从流飘荡,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的 态度,不偏执,懂得自我解脱的心理特性。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 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 活。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 ”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4 4、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正如金圣叹所说:前赋特地发明胸前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
4、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5 5、前后赋的比较3.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相同之处以赋记游主客问答融情于景不同之处秋景冬景清幽,明亮阴森,险峻江中游山上游说理议论叙事记游心情旷达、开朗消极矛盾的心情6 6、本是 山川相缭,郁乎苍苍”,为何时隔三月,作者眼前的景象有如此大的变化呢?一是季节变化;二点是作者的心理原因:一是为自身的处境而忧愁,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隔两年 作者写下了这两篇文章。黄州并不是世外桃园,苏轼在这里过得并不舒心,日渐衰老,北归渺茫二是为国 家命运而担心。另一方面是为国家,联系当时
5、历史背景,可知,当时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全军覆没,死了 约 60 万人,宋神宗也抑郁而死,大宋王朝从此一蹶不振,美好江上,满目凄凉。小结诗人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情感经历的变化:江山不可复识T划然长啸T凛乎不可久留T听其所止而休情感的变化:乐T悲T平静【巩固练习】1.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巉(ch n) 蒙茸(r ng)黄泥之坂(ban)B. 冯(f rtg)夷栖鹘(hQ戛(g 撚长鸣C. 缟(ga衣)临皋(gao)羽衣翩跹(pian xian)D. 揖(y 予 惊寤(w4)松江之鲈(lQ【B B 冯- pnigpnig】2.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6、 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指凶狠的老虎和豹子),登虬龙B. 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古代传说中的水神名)之幽宫C. 梦一道士,羽衣翩跹(形容道士轻盈的体态),过临皋之下D. 畴査(往日,这里指昨晚上)之夜,飞鸣而过我者【A A】3.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 B(A A 边走边唱,C C 提着衣襟,D D 筑在树梢处的鸟巢)】4.4.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5.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有不相同的一组是()A.归而谋诸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B适有孤鹤,横江东来不能兴风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C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舍汝
7、而旅食京师,以求禄升斗之禄D.听其所止而休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A A (一个表顺承,一个表转折,译为但是)B.B.恰好 C.C.表示目的 D.D.任凭】6.6. 下列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黄泥之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B顾安所得酒乎顾不如蜀鄙之僧哉C.余亦悄然而悲北救赵而西却秦D.将归于临皋 霜叶红于二月花【A.A.( A A 项中两个 之”字均为音节助词。B B 项中两个 顾”字,前者转折连词,为 但是,可是”意,后者为 反问副词,为 难道”意。C C 项中两个 而”字,前者表修饰关系,后者表并列关系。D D 项中两个 于”字,前者为介词,为 至意;后者为形容词后
8、表比较。)】7.7.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词类活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和相同,和不同B.和不同,和相同C.和相同,和不同D.和不同,和相同【C C(句 下”和句 西”均为方位名词用作动词攻下”和 向西飞”句 侣”为名词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羽衣”名词用作状语穿着羽衣”)】A.顾而乐之,行歌(即歌行” 一种诗体)相答B.曾日月之几何(多少)C.予乃摄衣(提起下衣)而上D.攀栖鹘之危巢(危险的鸟巢)A. 俯冯夷之幽宫B.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C顾安所得酒乎D.适有孤鹤,横江东来【C C(A A 结构助词 的”,B B 跟随,燕巢于飞幕之上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无
9、以利世,而适类于予CC可是” / /回头看”,D D 恰好)】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掠予舟而西也侣鱼虾而友麋鹿羽衣翩跹8.8.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用白描手法写景的一组是()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时夜将来,四顾寂寥曾明月之几何山鸣谷应,风起云涌【A A(不是写景)】9.9.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B.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C作者在散步中为 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 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 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A A(不只是泛舟,还有爬山,描绘的不是江上景色,而是山间草木,景色是峭拔”,而非 清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短期公寓租赁合作协议范本
- 语言幼儿防疫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红酒培训基础知识大全课件
- 2025合作协议范本:讲座教授聘任合同示例
- 红茶鉴赏知识讲解课件
- 诗词竞赛知识培训课件
- 项目风险管理单记录与跟踪模板
- 文档资料归档与索引制作指南
- 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课程教案
- 企业形象塑造与品牌推广模板
- GB/T 2679.7-2005纸板戳穿强度的测定
- GB/T 18884.2-2015家用厨房设备第2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 文化政策与法规(第一课)
- 色彩基础知识ppt
- 寻找消失的滇缅路:松山战痕课件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 政府预算理论与实务(第四版)全套教学课件
- 四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1课 送给老师的花|沪教版
- 轧机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 最新开工报告范文
- 制药企业仓库温湿度分布的验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