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股改时代的市场特点及投资策略_第1页
后股改时代的市场特点及投资策略_第2页
后股改时代的市场特点及投资策略_第3页
后股改时代的市场特点及投资策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后股改时代的市场特点及投资策略论文导读:年月,股改艰难起步。股改结束后,中国股市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后股改时代,投资者要抛弃以往股权分置时代的投机思想,根据全流通市场的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投资策略。只有认真分析新的市场特点,才能更好地面对这个市场。关键词:股改,市场特点,投资策略一、股权分置改革及其意义诞生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国股市,长期以来受到股权分置“痼疾”的困扰。,这一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形成合理的股票定价机制;影响证券市场预期的稳定;大股东不关心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动,流通股股东“用脚投票”形不成对上市公司的有效约束,使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不利于国有资产的顺畅流转

2、、保值增值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制约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和产品创新。年月,股改艰难起步。尽管在最初的一年多里频频遭遇争议,尽管仍有一些难以避免的缺憾,股改仍因为给资本市场带来诸多积极的、深刻的变化,而获得市场参与各方的认可。截至2006年底,共有1,274家上市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或进入股权分置改革程序,占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量的93.8,占A股总市值的97.5,显示股权分置改革已取得巨大的成功。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制度问题,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得以改善,大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股权分置改革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股改的正面效应也正在逐

3、渐显现 在股改推进的一年多时间里,上证综指在起起落落中艰难上行,从年月日改革启动之初的点,攀升至年12月日的2585点。进入2007年,股指更是一路飚升冲上4000点。当然,股改的成功并不仅仅体现在股指上。实际上,随着股改进程的推进,改革的其他正面效应正逐渐显现: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规则获得市场的认可和尊重,股市的投资价值得以提升;股市应有的优化资源配置作用逐渐得到恢复;市场不断创新,资本市场效率提高;投资者信心重建,市场人气再度凝聚。对于投资者而言,股改带来的市场重心整体上移,以及个股投资价值的凸现,为其提供了在改革中“淘宝”的机会。论文大全。有机构测算,股改已经给流通股东带来了超过亿元的财富

4、增长。股权分置问题曾是中国内地股市长期存在的制度性缺陷和发展的瓶颈。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为全面实现资本市场的机制转换和功能发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于这种坚实的基础,股市开始步入“后股改”的全新时代。二、后股改时代的市场新特点(一)大股东异军突起股改是一个多赢的游戏。流动股股东得了实惠,可以顺势从股民转为股东了,更重要的是非流通的大股东捆绑的手脚被解放了,巨大的财富之门正在开启,通过证券市场施展十八般武艺的广阔空间正在被打开。论文大全。这种变化是革命性的,不单是所有股东利益趋向一致那么简单,大股东的“正”潜能一旦井喷出来,必将使所有的机构投资者“花容失色”。在全流通后,几年甚至相当长时间内

5、,大股东群体通过股票流通拥有的巨额财富将是继基金之后崛起的最重要的市场参与者与股价影响者,可以说,其他机构将在很多重要的股票上丧失定价权,跟随大股东将是理性之举,反之将在与大股东的博弈中遭受损失,市场将开启大股东与其他机构投资者博弈的新历史。大股东会在未来出现以下新行为:一是从道义上关心股价变为“真心”关心股价,并关心长期股价;二是会根据公司、大股东战略需要变有计划“掏空”上市公司为有计划改善上市公司状况,会从“掠夺的魔鬼”变为“赠与的天使”;三是会尽力约束与激励公司高管,千方百计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四是通过市值最大化甚至泡沫化来并购其他公司做大做强;五是会在自己的公司市值低于自身真实价值或

6、面临敌意并购时采取“护股”行动。凡此种种,都有利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质量的最终提升和市场形象的好转,从而惠及全体股东。(二)市场将成为机构博弈的市场,机构间的博弈趋向复杂与高级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机构化进程比想象的要快得多,入市机构的类型不断多样化,数量与质量都出现了空前的提升,如股票投资基金,截止2006年12月15日总量就达4940亿单位。自从1998年新的规范证券投资基金诞生以来,机构博弈这个词就频繁出现,以前正是由于市场结构的不完善和机构理念的不成熟与差异造成了“皆输”的博弈结果。在1998年之前的市场是券商独大,1998年之后才形成券商、基金、“庄家”三足鼎立。机构一度造成市场繁荣

7、,但畸形市场孕育的畸形泡沫终于破灭,在2001-2005年泡沫破灭期,券商、“庄家”几乎全军覆灭,一些基金尤其是封闭式基金也受到很大打击。但由于资本市场如此重要,政府“有形之手”不可能袖手旁观,从2003年开始,一方面不断拯救以券商、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代表的卖方投资者,打击“庄家”,一方面大力发展以开放式基金、保险、QFII为代表的买方投资者,最终通过市场市值的大幅度回升拯救了所有的机构投资者,具有国际化全新理念的机构投资者队伍快速发展壮大,而且良性博弈的格局正在形成。预计2007年机构投资者会获得更快发展。机构实力格局的急剧变化,必然会导致机构群体行为的变化,机构之间的战略联盟将会出现。总体上讲,机构行为可以分为三类:防御型(保守型)、策略型和进取型。防御型主要是风险厌恶者如券商、社保、保险等机构。券商将更多成为证券的推销者而不是持有者,除非业务活动的需要,社保、保险等机构将倾向于投资具有强大安全边界的投资品种,这两类机构将不会对市场股价的泡沫形成起作用,也不会主动去与别的机构博弈,但可以增加市场的稳定度,夯实市场的基础,增加市场的效率。策略型主要是相机决策者,主要包括大股东、策略型基金等,这些机构将十分关注股价的波动,会根据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