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2011 届高考生物通关锦囊 151520112011 年高考生物必须知晓二十大锦囊20112011 高考一轮复习必须知晓的二十大生物锦囊 分子与细胞篇锦囊一:生物体内常见有机物的组成元素总结有机化合物组成元素糖类、脂肪C C、H H、O O核酸、ATPATP 磷脂都有 C C、 H H、O O、 N N、P P蛋白质都含 C C、H H、0 0、N N,很多种类还含有 P P 等脂质都含有 C C、H H、0 0,很多种类还含有 N N、P P 等另外,要注意区别:1.1. 脱氧核糖和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是一种五碳糖, 而脱氧核糖核酸 是 DNADNA。2.2. 酶和蛋白质。大多数
2、酶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RNA。3.3. 生长激素、胰岛素和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而性激素属于脂质。锦囊二: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辨析比较 化合物基本单位主要生理功能糖类葡萄糖 供能; 参与细胞识别、物质运输、免疫功能的调节等 脂质甘油和脂肪酸 供能; 组成生物膜; 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维生素 D D) 蛋白质氨基酸 组成细胞核生物体的结构; 调节代谢(激素) ; 催化(酶); 运输、免疫、运动、识别等核酸核苷酸 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控制生物的性状; 催化( RNARNA 类酶) 锦囊三:警惕有关氨基酸脱水缩合的问题 氨基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方式组成肽链。假设
3、有 n n 个氨基 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 m m 条肽链,脱下的水分子数等于形成的肽键数, 且一个肽键中含有 1 1 个氧原子,同时还要注意 1 1 条肽链上至少含有 1 1 个羧基,还含有 2 2 个氧原子。很多同学计算时容易忽略这点。锦囊四:巧记有关蛋白质的计算规律规律 1.1.蛋白质形成过程中肽键数、肽链数、水分子数及氨基数和羧基数的计算: :若有 n n 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 m m 条肽链,则可形成(n-mn-m)个肽键, , 脱去(n-mn-m)个水分子, ,至少有氨基和羧基各 m m 个,游离氨基或羧基数二肽 链条数+ +R 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规律 2.2.蛋白质相对分子质
4、量的计算: n n 个氨基酸形成 m m 条肽链, ,每个氨 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a,那么由此形成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na-na-(n-mn-m)1818 淇中 n-mn-m 为失去的水分子数,18,18 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该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组成其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减少了 (n-mn-m)1818(有时也要考虑因其他化学键的形成而导致的相对分子质量的 减少, ,如形成二硫键 )。规律 3 3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DNADNA、mRNAmRNA、蛋白质三者的基本 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或碱基 ) 、 核糖核苷酸(或碱基) 、 氨基酸的数量比 例关系为 6:3
5、:16:3:1。锦囊五:用形象比喻巧记细胞器的功能1.1.细胞内供应能量的 “动力车间 ”线粒体 ; ;2.2. “养料制造车间 ”能“量转换站 ”叶绿体 ; ;3.3. 蛋白质的 “生产机器 ”核糖体; ;4.4. 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包装的 “车间”及“发送站”高尔基体 ; ;5.5. 细胞内的 “酶仓库”消“化车间 ”溶酶体。 锦囊六:用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实验的注意事项1.1. 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但不能观察线粒体和叶 绿体的结构 (亚显微结构 )。观察叶绿体的方法步骤中不需染色,而观察 线粒体的操作中需要染色。2.2. 实验过程中细胞是活的, 临时装片中的
6、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以 免影响细胞的活性。3.3. 实验材料的选择应以取材方便、 制片简单、 观察效果好为原则。 由于 藓类植物的叶片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制片,作为观察 叶绿体实验材料的首选对象。含线粒体但颜色鲜艳的植物叶片,不能 用于观察线粒体, 因为其原有的颜色会遮盖健那绿染色后的颜色变化, 影响观察。锦囊七:细胞亚显微结构的解题技巧快速准确地识别细胞器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一项基本功,复习过程 中可以对照教材的基本图形,自己动手绘制简略的示意图,然后弄清 各部分的结构名称、特点和功能。经过强化训练,可以加深对各种细 胞器和细胞结构的认识。另外,对一些特殊生物的细胞结构特点
7、 (如蛔 虫属于真核生物但不含线粒体、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含细胞核及 细胞器等 )要加强归纳总结。锦囊八: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快速确认技巧1.1. 是否消耗能量:只要运输耗能就为主动运输2.2.可否逆浓度梯度:只要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就是主动运输; ;3.3. 是否需要载体: 不需要载体就是自由扩散, 需要载体则通过浓度、 能 量进一步做出判断。锦囊九: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比较阶段项目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所需条件必须有光、酶有光无光均可、酶进行场所基粒类囊体膜叶绿体内的基质中物质变化酶 H2OH2O H H+O2+O2水的光解ATPATP 的形成酶 ADP+PiADP+Pi 能量
8、 ATPATP酶 CO2+C52C3CO2+C52C3 CO2CO2 的固定酶 2C3C6H12O62C3C6H12O6ATPATP、H H C3C3 的还原能量转换光能转变为 ATPATP 和H H中活跃化学能ATP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糖类中稳定的化学能联系物质联系: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 H,在暗反应阶段用于还原 C3C3 能量联 系:光反应阶段生成的 ATPATP 和H H,在暗反应阶段中将其储存的化学 能释放出来,还原C3C3 形成糖类,ATP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则转化为糖类中 的化学能。锦囊十:准确把握光合作用计算规律 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在进行呼吸作用。
9、因 此,光下测定的值为净光合速率,而实际光合速率 = =净光合速率 + +呼吸 速率。一般以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 (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和放出C02C02 的量或放出和吸收 0202 的量)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 度,并以此间接表示植物合成和分解有机物的量的多少。1.1. 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 = =实测的 0202 释放量+ +呼吸作用消耗 0202 量2.2. 光合作用实际 C02C02 消耗量二实测的 C02C02 消耗量+ +呼吸作用 C02C02 释放量3.3. 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二光合作用葡萄糖实际生产量-呼吸作用葡 萄糖消耗量 (呼吸速率可在黑暗条件下测得 )锦囊十
10、一: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的注意事项1.1.鉴定光合作用是否产生了淀粉, 需事先将植物做 “饥饿 ”处理以消耗原 有淀粉,排除原有产物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宜将光合作用后的叶片做 “脱色 ”处理,以消除色素对显色反应 (淀粉遇碘变蓝色 )的干扰。2.2. 若实验中的单一变量时光时,宜设置是否给予光照(遮光与否 )的对照 组。3.NaHCO33.NaHCO3 溶液作为 C02C02 的缓冲液,可使密闭容器内 C02C02 浓度保持稳 定;NaOH;NaOH 溶液作为 CO2CO2 的吸收剂,可除去空气中的 C02C02 锦囊十二:呼吸作用方式的判断方法1 1如果某生物产生 CO2CO2 的量和消耗的
11、0202 的量相等,则该生物只进行有 氧呼吸 ; ;2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 0202,只产生 C02,C02,则只进行无氧呼吸;3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 C02C02 量比吸收的 0202 量多,则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 4如果某生物无 0202 的吸收和 C02C02 的释放,则该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 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 ;5.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 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物中有水, 一定是进 行了有氧呼吸锦囊十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辨析比较项目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进行的细胞 植物的叶肉细胞、幼茎皮层细胞、蓝藻细胞等所有活细胞反应场所、条件叶绿体;光、色素、酶主要是线粒体;氧气、
12、酶物质变化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分解有机物产生 C02C02 和 H20H20 或不彻底的氧化产物能量变化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把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一部分形成 ATPATP速率(强度)的表示方法一是用 0202 释放量表示;二是用 CO2CO2 的吸收量表示;三是用有机物的增 加量表示一是用 C02C02 的释放量表示;二是用 0 0 的 2 2 吸收量表示;三是用体有机物的减少量表示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产生的 C02C02H20H20 被光合作用利用锦囊十四:准确把握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中的几项根本区别1 1自养型与异养型的根本区别:能否直接
13、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有机物。2 2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的根本区别: 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需要的能 量来源不同。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为光合作用 ;利用周围物 质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为化能合成作用。3.3. 寄生与腐生的根本区别:是否从活的生物体内获取营养物质。 一种生 物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 吸取营养维持生存的生活方式为寄生。一种生物依靠分解其他动植物尸体获得营养,其生活方式为腐生。营 腐生、营寄生生活的生物都属于异养型。4 4需氧型与厌氧型的根本区别:分解自身有机物是否需要氧气。锦囊十五:细胞周期的注意事项提醒1 1细胞周期只对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意义;2 2在一
14、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间期的时间远远长于分裂 期;3 3同一生物体在不同的生理条件下,细胞周期长短存在差异,如温度影 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周期。锦囊十六:有丝分裂过程知识归纳1 1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的识别 一一依据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进行判断:染 色体散乱在细胞中央是前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是中期 ;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并移向两极是后期 ;染色体变为染 色质,重新出现细胞核是末期。2.2.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中心体、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纺锤体的形成在前期, 消失在末期; 核仁、 核膜的消失在前期, 重建 在末期; ;中心体的复制在间期,移向两极在前期
15、;染色单体的形成 在间期,出现在前期,消失在后期 ; 染色体的出现在前期,消失在末 期。锦囊十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辨析比较有丝分裂不同点相同点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末期 分裂过程及时期相同; 核内染色体变化相同植物细胞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 在赤道板部位出现细胞板,并由中央向周围扩展形成细胞壁 动物细胞移向两极的中心体周围发出星状射线形成 赤道板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锦囊十八: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注意事项 1.1.解离后一定要漂洗, 目的是洗去多余的药液, 防止解离过度和影响染2 2把握好染色时间,3 35 5 分钟即可,否则会染色过度,不易观察细胞 中的染色体。3 3加盖盖玻片时,要防止产生气泡。4 4用显微镜观察时,遵循 先低后高”的原则。5 5解离后细胞已被盐酸杀死, 不具有活性, 应从不同细胞中找出有丝分 裂各时期。锦囊十九:有丝分裂与遗传变异的联系1.DNA1.DNA 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2 2与变异的关系:基因突变发生在 DNADNA 复制时期,即细胞分裂的间期。 染色体变异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虽然染色体完成了复制,但纺锤 体形成受阻,因此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锦囊二十:细胞全能性的相关知识1 1概念:指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2 2原因: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该物种所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山东省畜牧兽医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三亚市公立医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真题
- 2024年辽宁省农业农村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边际效应理论在经济中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天津市儿童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绥化市招聘公益性岗位笔试真题
- 2024年数盾奇安科技公司郑州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甘肃省畜牧兽医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昆明市红云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吉安市吉安县大数据中心招聘笔试真题
- 学校生均占地面积
- 《康复医学》第四章 常见疾病的康复 第二节 肿瘤康复课件
- 2016年度高考全国3卷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 SIPOC培训教材学习教案
- 2019年重庆江津小升初数学真题及答案
- 《菱形的判定》教学设计(共3页)
- 配电箱系统图
- 电缆井工程量计算
- 初中音乐--人声的分类--(1)pptppt课件
- 育种学 第6章杂交育种
- 钢芯铝绞线参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