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腐熟剂在水稻上的应用_第1页
秸秆腐熟剂在水稻上的应用_第2页
秸秆腐熟剂在水稻上的应用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秸秆腐熟剂在水稻上的应用秸秆腐熟剂中的有效菌群在合适环境下能快速分解各种有机物和秸秆。分解成的各种养分能有效补充作物生长所需,改良土壤,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对土壤保水保肥以及农业环境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土壤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农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基石。近年来由于有机肥使用量减少,化学肥料使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土壤理化性质也发生改变,土壤酸化、板结现象普遍,如何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迫在眉睫。1 试验模式1.1 水稻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模式水稻实行机械收割同时粉碎秸秆, 长度 10 厘米左右。平均每亩稻草还田量为300400 公斤。可用尿素等氮肥

2、调节碳氮比,碳氮比的比例以201401为宜。1.2 水稻秸秆高留茬还田技术模式秸秆处理,水稻收割时留茬高3040 厘米。亩留稻草 200 公斤。春季土壤温度达到12以上且土壤含水量能保证在 40%以上时,施用秸秆腐熟剂。可选择增施尿素等氮肥以调节碳氮比,将水田碳氮比调至151301。旋耕,用旋耕机旋耕,将稻草和秸秆腐熟剂一并翻入土壤中。注意在秸秆处理时,清除病虫害较严重的稻草和田间杂草。1.3 秸秆集中堆沤腐熟还田技术模式收获后把秸秆储存在运输秸秆方便的地方,技术要点如下:修建堆沤坑,挖深 1.5 米的坑,坑的大小根据场地灵活掌握。制堆和调节碳氮比,将挖好的坑底部拍平拍实,铺一层 30 厘米左

3、右未切碎的作物秸秆,加水调节含水量。 将作物秸秆粉碎成 10 厘米左右的小段后堆成 20 厘米厚,向堆上泼洒秸秆腐熟剂, 人畜粪可用尿素或碳铵代替水液,然后堆第二层,以此类推,逐层撒铺,共堆 10 层左右。秸秆腐熟剂用量为 1000 公斤秸秆配 2 公斤腐熟剂。人畜粪总量为 100 200 公斤,可用尿素 5 公斤或者碳铵 20 公斤代替。将水稻秸秆切成 3 厘米左右,撒铺 30 厘米厚,再撒 10厘米厚的土杂肥、人粪尿、家畜粪等。逐层撒铺,堆成高出地面 1 米左右为宜。腐熟,在作物秸秆堆好后,用挖坑的土将肥堆覆盖或加盖黑塑料膜封严沤制。在夏季,秋季多雨高温时期, 一般堆沤 57 天,即可作为

4、底肥施用。2 试验设计试验地块 3 个处理常规区、秸秆还田区、腐熟剂 +秸秆还田区。 3 次重复。小区随机排列。3 试验实施试验地点吴炉镇小孤山村,纬度 39.471721 度;经度 123.265967度。试验作物:供试作物为水稻,品种为中单 4 号。施肥方式:在地力均匀,基肥一致的基础上,耕地前将腐熟剂 2 公斤和尿素 5 公斤拌和均匀后,立即撒施到水稻秸秆还田内。 供试肥料品种:供试肥料为秸秆腐熟剂和尿素。试验田状况:试验田地块平坦、整齐、地力均匀,具有代表性。试验田气象因素:降水量 394.5 毫米,常年有效积温 3803.5。试验田管理:试验田进行统一管理,水稻各生育期苗情有专人调查记载,整个生育期防治病虫害 2 次。收获:收获时各处理均匀取 3 点,每点取 10 平方米,取完后 3 点混合在一起, ?L 干称重计算小区产量,折亩产。4 试验结果处理 1 小区平均产量的平均481.5 公斤,处理 2为 502.9 公斤,处理 3 为 528.2 公斤。处理 3 产量最高为 528.2 公斤,比处理 1(对照)增产 46.7 公斤,增产率为 9.7%;处理 2 产量次之为 502.9 公斤,增产 21.4公斤,增产率为4.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 +腐熟剂处理区效果最好,在各个处理中效果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