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病理生理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绪论1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 A )A 肺炎B 休克C 缺氧D 发热E 水肿第二章 疾病概论(一) A型题(为单项选择题,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疾病的概念中下列哪项陈述较确切 ( B )A 疾病即指机体不舒服B 是机体在一定病因损害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C 疾病是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D 疾病是祝体对内环境的协调障碍E 疾病是细胞损伤的表现 1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 B )A 疾病的条件B 疾病的原因C 疾病的危险因素D 疾病的诱因E 疾病的外因2能够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 ( A )A 疾病发生的条件B 疾病发生的原因C 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D 疾病

2、发生的诱因E 疾病发生的外因4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 ( C )A 病因的数量与强度B 存在的诱因C 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D 机体的抵抗力E 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7有关健康的正确定义是 ( E )A 不生病就是健康B 健康是指体格健全C 健康是指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D 健康是指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E 健康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26有关健康的正确定义是 ( E )A 不生病就是健康B 健康是指体格健全c 健康是指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D 健康是指社会适应熊力的完全良好状态E 健康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15能引起疾病的特定性因素

3、称为 ( A )A 疾病的原因B 疾病的条件C 疾病的诱因D 疾病的外因E 疾病的内因12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B )A 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B 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 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D 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E 条件也可称为诱因18发病学研究的内容是 ( E )A 疾病发生的原因B 疾病发生的条件C 疾病发生的诱因D 自稳调节紊乱的变化E 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27对胎儿生长发育有损伤的因素属于 ( C )A 生物性致病因素B 遗传性致病因素C 先天性致病因素D 营养性致病因素E 免疫性致病因素28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 ( A )A 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4、B 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C 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D 因果转化规律E 疾病转归的规律29能够加速或延缓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 ( A )A 疾病的条件B ,疾病的原因C 疾病的诱因D 疾病的外因E 疾病的危险因素22血友病的致病因素属于 ( B )A 生物性因素B 遗传性因素C 先天性因素D 营养性因素E 免疫性因素13导致青霉素过敏的致病因素属于 ( E )A 生物性因素B 理化性因素C 先天性因素D 营养性因素E 免疫性因素 8电离辐射属于 ( D )A 化学性致病因素B 遗传性致病因素C 免疫性致病因素D.物理性致病因素E 先天性致病因素 9艾滋病的致病因素属于 ( A )A 生物

5、性因素B 理化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D 免疫性因素E 营养性因素 3C0 中毒属于 ( A )A 化学性致病因素B 遗传性致病因素C .免疫性致病因素D 物理性致病因素 E .先天性致病因素16. 下述哪项属于物理性致病因素 ( A )A .中暑B .结核病C .糖尿病D .青霉素过敏E .铅中毒17. 下述哪项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 ( C ) A .病毒B .细菌C .基因突变D .立克次体E .疟原虫 25.不完全康复时 ( C )A .致病因素已完全消失B .功能、代谢和结构的障碍完全消失C .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D .机体的自稳调节完全恢复正常E .劳动力完全恢复正常30.下述哪项不

6、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 ( E ) A . 致病因素已经消失或不起作用B . .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C .劳动能力完全恢复D .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E .遗留有基本病理变化,通过机体的代偿来 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5.临床死亡期时 ( B )A .脑干以上处于深度抑制B 延髓处于深度抑制C 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D 脊髓功能处于抑制状态E 小脑功能丧失6死亡的概念是指 ( C )A 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B 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终止C 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停止D 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E 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逆损伤10濒死期时 ( A )A 脑干以上处于深度抑制B

7、 延髓处于深度抑制C 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D 脊髓功能处于抑制状态E 小脑功能丧失14按照传统的死亡概念临床死亡期是指 ( B )A 脑干以上处于深度抑制状态B 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C 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D 脊髓处于抑制状态E 小脑功能丧失19死亡的标志是 ( A )A 脑死亡B 反射消失C 脑电波消失D 呼吸停止、心跳停止E 瞳孔散大20下列哪项不是脑死亡的必备条件 ( D )A 瞳孔散大固定B 脑电波消失C 自主呼吸停止D 心跳停止E 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二) B 型题(为配伍选择题,为一组试题 (2 5 个)共用 A, B. C, D, E 五个备选答案。选项在前,题干在后。每题只有一个正

8、确答案。每个选项可供选择一次,也可重复选用,也可不被选用。)A.生物性致病因素B 理化性致病因素c 先天性致病因素D 遗传性致病因素E 免疫性致病因素32寄生虫属于 ( A )33变态反应性疾病属于 ( E )34染色体畸变属于 ( D )35基因突变属于 ( D )(三) X 型题(为多项多选题,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36脑死亡的判断标准包括 ( BCDE )A 心跳停止B 自主呼吸停止C 瞳孔散大或固定D 脑电波消失E 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37.下列哪些因素属于疾病发生的原因(ABDE ) A 精神因素 B 免疫因素C 年龄和性别因素D 心理因素E 先天因素38. 下列哪些属于化学性致病

9、因素(AD )A 一氧化碳中毒B 烧伤C 高山病D 汞中毒E 青霉素过敏39. 生物性致病因素包括(ABD )A .细菌B .病毒C .一氧化碳D .寄生虫E .高温40. 以下属于基本病理过程的有 (ACDE)A .休克B .尿毒症C .发热D .酸中毒E .水肿41.下列哪些项目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ACE)A .低钾血症B .肝性脑病C .代谢性酸中毒D .尿毒症E .发热42. 免疫性因素所致疾病有 (ADE)A .免疫缺陷病B .基因病 C .染色体病D .自身免疫病E .变态反应性疾病第三章和第四章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一).A 型题(为单项选择题,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4

10、3下列哪项因素不会导致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 D )A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D 肾小球滤过率减少E 淋巴回流受阻39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D )A 血浆球蛋白减少B 血浆白蛋白减少C 血液浓缩D 血红蛋白减少E 血钠含量降低6下列哪项因素不会导致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D )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D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E .淋巴回流受阻37.不同类型脱水的分型依据是 ( C )A .体液丢失的总量B .细胞外液丢失的总量C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D .细胞外液的胶体渗透压E .细胞内液丢失的总

11、量88.下列哪一类水、钠代谢紊乱在早期就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A )A .高渗性脱水B .低渗性脱水c .等渗性脱水D .急性水中毒E .慢性水中毒87.低渗性脱水的早期症状是 ( E )A .口渴B .尿量减少C .易发生脱水热D .组织失水体征不明显E .易出现外周循环衰竭1.低渗性脱水是指 ( B )A .失钠 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 310 mmol/ L,血钠150mmol/LB .失钠 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 280 mmol/L,血钠130mmol/LC .失钠与失水成比例,细胞外液渗透压=300mmo/L,血钠=140mmo/LD .失钠 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 310 mmol

12、/L,血钠150mmo/LE .失钠 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 310 mmol/L,血钠150 mmol/ L3.低渗性脱水时体液分布改变的特点 ( A )A .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B .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C .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D .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问液E 细胞内外液均明显减少22低渗性脱水早期出现循环衰竭是由于( B )A 细胞内液减少B 细胞外液减少C 组织间液减少D 血浆减少E 细胞内、外液均减少23给低渗性脱水患者输入大量水分而未补充钠盐可引起( C )A 高渗性脱水B 等渗性脱水C 水中毒D 高钾血症E 水肿56发生低渗性脱水的

13、婴儿出现皮肤弹性降低、囟门凹陷主要是由于( D )A 血容量减少B 细胞内液减少C 淋巴减少D 组织间液减少E 脑脊液减少57下列哪项在高渗性脱水时不容易发生( D )A 少尿B 口渴C 脱水热D 休克E 氮质血症19高渗性脱水是指 ( A )A 失水 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B 失水 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C 失钠 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D 失钠 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E 失钠 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310mmoj/ L,血钠 150mmoj/ L280mmo|/ L,血钠 130mmoj/ L310mmoj/ L,血钠 130mmoJ/ L280mmoj/ L, 血 钠150mmol LE 血浆渗透压

14、 280mmol L42水肿的概念是指 ( A )A 组织间液增多B 细胞外液含量过多C 体内液体含量过多D 血管内液体过多E 细胞内液含量过多5下列哪项不是水中毒时的基本特征 ( D )A 细胞外液低渗,细胞外液增多B 细胞内液低渗,细胞内液增多C 肾排水功能低下D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E.脑细胞水肿25水肿时造成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 C )A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D .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E .淋巴回流受阻70.下列哪种水、钠代谢障碍易发生脑出血 ( A )A 高渗性脱水B 低渗性脱水C 等渗性脱水D 水中毒E 水肿7下列何种情况可引起高钾血症

15、( D )A 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B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 大量应用速尿D 大量输注库存血E 大量应用胰岛素27高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 ( A )A 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酸中毒B 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正常D 细胞内外均碱中毒D 细胞内外均酸中毒E 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47高钾血症对机体的最大危害是 ( D )A 低血糖B 酸中毒C 心肌收缩性降低D 心室纤颤E.骨骼肌麻痹61细胞内钾转移到细胞外引起高钾血症见于( D )A碱中毒B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C静脉输入大量胰岛素D组织损伤E 静脉输入大量氨基酸62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高于 ( B )A 4 5mmol LB 5 5mmol L

16、C 6 5mmol LD 7 5mmol LE 8 5mmol L63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易导致 ( DA高钠血症B低钠血症C低钾血症D高钾血症E 低镁血症8低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 ( E )A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酸中毒B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正常C细胞内外均碱中毒D细胞内外均酸中毒E 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44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 C )A 1 5mmol LB 2 5mmol LC 3 5mmol LD 4 5mmol LE 5 5mmol L45下列哪项不是低钾血症的原因( B )A 长期使用速尿B 代谢性酸中毒禁食D 醛固酮含量增高 E 大量使用胰岛素46过量使用胰岛素

17、引起低钾血症的机制是( E )A 大量出汗导致钾丢失B 醛固酮分泌过多C 肾小管重吸收障碍D 结肠分泌钾增多E 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26下列何种情况可引起低钾血症 ( D )A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B 大量输注库存血C 严重组织损伤D 消化液大量丢失E 醛固酮合成减少9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均可引起 ( D )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肾小管泌氢增加D 心律失常E 肾小管泌钾增加10血浆 HC03- 原发性降低可见于 ( A )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28血浆 HC03- 原发性增高可见于 ( B )A 代谢性酸中毒

18、B 代谢性碱中毒D 呼吸性酸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29血浆 H2CO3 原发性升高可见于 ( B )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D 呼吸性酸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11血浆 H2CO3 原发性降低可见于 ( D )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48酸中毒可使心肌收缩力 ( C )A 先增强后减弱B 先减弱后增强C 减弱D 增强E 不变 50酸中毒时血钾的变化为 ( A )A 增高B 先增高后降低C 先降低后增高D 不变E 降低12代谢性酸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与

19、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B )A 脑内谷氨酸增多B 脑内丫 -氨基丁酸增多C 脑内多巴胺增多D 脑内乙酰胆碱增多E 脑内谷氨酰胺减少13 代谢性酸中毒时不会出现下列哪种变化(E )A 心律失常B 心肌收缩力减弱C 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D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E.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30 下述哪项原因不易引起代谢性酸中毒(D )A 糖尿病B 休克D 缺氧D 呕吐E 腹泻51 下述哪项原因可引起 AG 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C )A 糖尿病B 休克C 消化道丢失 HC03 一D 严重饥饿E.水杨酸中毒96可以引起 AG 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是( B )A 服用含氯酸性药物过多B 酮症酸中毒C 应用

20、碳酸酐酶抑制剂D 腹泻E 肾小管性酸中毒97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是 ( E )A 吸入 C02 过少B 输入.NaHC03 过多C 肺泡通气量减少D 输入库存血E 呼吸中枢兴奋,肺通气量增大65乳酸酸中毒的常见原因不包括(E )A 休克B 低氧血症C 心脏停搏D 肺水肿E 严重饥饿67下列哪项不是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 E )A呼吸中枢抑制B呼吸肌麻痹C呼吸道阻塞D严重气胸E肺泡弥散障碍68碱中毒时血钾的变化为 ( E )A增高B先增高后降低C先降低后增高D不变E降低49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抽搐是因为(C )A 血 Na+降低B 血 K+降低C 血 ca2+降低D 血 Mg+降低E 血 CI-降低

21、26代谢性碱中毒常可引起低血钾,其主要原因是 ( C )A . K+摄入量减少B 细胞外液量增多使血钾稀释C .细胞内 H+与细胞外 K+交换增加D 消化道排 K+增多E .肾滤过 K+增多16代谢性碱中毒时,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由于( C )A .脑内 ATP 生成减少B 脑内多巴胺增多C 脑内 Y- 氨基丁酸含量减少D 脑内假性神经递质增多E 脑血流量减少17下列哪项因素不会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 B )A 剧烈呕吐B 严重腹泻C 醛固酮增多D 大量输注库存血E 低钾血症 85下述哪项不属于代谢性碱中毒的变化 ( B )A 血浆 HCO3 增加B . PaC02 降低C 血钙降低D

22、 血钾降低E . AB SB 均升高32.下列哪项原因不易引起呼吸性酸中毒 ( D )A .呼吸中枢抑制B .气道阻塞D .肺泡通气量减少D .呼吸加深加快E 吸入气中 CQ 浓度过高53.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机制是 ( B )A .增加肺泡通气量B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内缓冲C .肾小管泌 H+、泌 NH 增加D .血浆碳酸氢盐缓冲系统进行缓冲E .肾重吸收 HC03 减少34.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 ( E )A .血浆蛋白缓冲系统B .增加肺泡通气量C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D .血红蛋白缓冲系统E .肾重吸收 HCQ3-增加14.严重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

23、毒时,下述哪个系统的功能障碍最明显( E )A .心血管系统B .血液系统C .泌尿系统D .消化系统E .中枢神经系统15.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下述哪项不能发挥代偿作用( D )A .磷酸盐缓冲系统B .血红蛋白缓冲系统C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D .肾重吸收 HC03 增加E .血浆蛋白缓冲系统(二) . B 型题 ( 为配伍选择题,为一组试题 (2 5 个) 共用 A,B. C,D,E 五个备选答案。选项在前,题干 在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选项可供选择一次,也可重复选用,也可不被选用。 ) A 高渗性脱水B 低渗性脱水C 等渗性脱水D. 水中毒E. 水肿104丧失大量消化液只补充水

24、可发生 ( B )105. 腹泻丢失小肠液可发生 ( C )106. 极度衰弱患者自己不能饮水可发生 ( A )107.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输液过多可发生(D )A.高渗性脱水B .低渗性脱水C .等渗性脱水D .水中毒E .水肿108. 钠浓度正常而细胞外液减少见于 ( C )109. 血钠浓度增高而细胞内液减少见于 ( A )110. 血钠浓度降低而细胞外液减少见于 ( B )111.血钠浓度降低而细胞内、外液均增加见于(D )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112. 低氯血症可引起 ( B )113. 慢性阻塞性肺

25、疾患可引起 ( C )114. 精神性通气过度可引起 ( D )115 .肾小管排 H+障碍可引起(A )A.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B .水肿部位压之不凹陷C .先出现于面部和眼睑D .晨起眼睑浮肿,面部和手指发紧E .常伴有腹水形成116. 肾性水肿 ( C )117. 肝性水肿 ( E )118. 心性水肿 ( A )A . AG 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B . AG 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C 代谢性碱中毒D 呼吸性酸中毒E 呼吸性碱中毒119低钾血症患者可发生 ( C ) 120严重腹泻的患者可发生 ( B ) 121 休克患者可发生 ( A )122胸廓畸形患者可发生 ( D )A.脑内丫 -氨基

26、丁酸减少B 脑内丫 -氨基丁酸增多C 脑血管扩张D 脑血管收缩E 脑内假性神经递质增多123 代谢性酸中毒时( B )124代谢性碱中毒时( A )125呼吸性酸中毒时( C )126 呼吸性碱中毒时( D )(三)。X型题(为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低渗性脱水的病理生理变化包括( BDE )A 细胞内液向细胞外转移B 细胞水肿C 脱水热D 早期发生循环衰竭E 少尿1下列哪些符合低渗性脱水的特征(BCDE )A 失水多于失钠B 细胞内液增多C 血钠浓度 130mmol LD 血浆渗透压 280mmol LE 细胞外液减少2高渗性脱水的病理生理变化包括( ABE )A 口渴B

27、少尿C 细胞水肿D 细胞外液向细胞内转移E 脱水热2引起钾进入细胞内增多的原因有( AD )A 碱中毒B 溶血C 组织损伤D 使用胰岛素E 酸中毒2高渗性脱水的病理生理变化包括(ABE)A 口渴B 少尿C 细胞水肿D 细胞外液向细胞内转移E 脱水热2引起细胞内钾转移至细胞外的原因有(BCE )A 碱中毒B 溶血C 组织损伤D 使用胰岛素E 酸中毒3急性低钾血症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包括(BCD )A 兴奋性降低B 传导性降低C 自律性增高D 收缩性增强E 舒张性增强3低钾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包括 ( ABCE )A 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B 心肌兴奋性增高C 心肌传导性降低D 心肌自律性增高E 引起酸中

28、毒3引起低钾血症的原因有 (ABE )A 碱中毒B 酸中毒C 大量注射胰岛素D 急性肾功能衰竭E 严重腹泻4高钾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包括 ( ABD )A 心肌兴奋性先增高后降低B 心肌传导性降低C 心肌自律性增高D 心肌收缩性降低E 引起碱中毒4引起高钾血症的原因有 ( ABE )A 组织损伤B 酸中毒C 碱中毒D 大量注射胰岛素E 大量输入库存血4高钾血症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包括(ABD)A 兴奋性先增高后降低B 传导性降低C 自律性增高D 。收缩性减弱E 舒张性增强5乳酸酸中毒的原因包括 (ABDE )A 休克B 严重贫血C 糖尿病D 心力衰竭E 缺氧5代谢性酸中毒可导致 (ACE)A 心律

29、失常B 外周血管收缩C 心肌收缩力减弱D 脑内Y氨基丁酸减少E 脑内 ATP 减少5.酮症酸中毒的原因包括(ACD )A 糖尿病B 肾功能衰竭C 严重饥饿D 酒精中毒E 缺氧5.下列哪些因素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ABCDE )A .缺氧B .糖尿病C .肠道丢失 HC03-过多D .肾小管排 H+障碍E .大量摄入阿斯匹林6.下列哪些因素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ABD )A . H+大量丢失B .摄入 NaHC0 过多C 大量输注库存血液D 低氯血症E 高钾血症6下列哪些情况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BCD)A 严重腹泻B 频繁呕吐C 低钾血症D 糖尿病E.输入过量库存血7下列哪些因素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

30、( ABCDE )A 呼吸中枢抑制B 呼吸肌麻痹C 呼吸道阻塞D 胸廓病变E 肺部疾患8下列哪些因素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ABDE )A 低氧血症B 呼吸中枢受到刺激C 呼吸道阻塞D 精神性通气过度E 呼吸机使用不当9下列哪些因素可导致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 ACDE )A 毛细血管血压增高8 组织液静水压增高C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 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E 淋巴回流受阻9导致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的因素有( CDE )A 醛固酮分泌增多B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 毛细血管血压增高D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E 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10水中毒对机体的影响表现为 ( ABC )A 细胞外液增多B 细胞内液

31、增多C 脑组织水肿D 脱水热E 脱水征明显 10引起钠水潴留的重要因素有 (ABCE )A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B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多C 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D 心房肽分泌增多E 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第五章缺氧(一) A型题(为单项选择题,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缺氧是由于 ( E )A 吸入气氧含量减少B 血液中氧分压降低C 血液中氧含量降低D 血液中氧饱和度降低E 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障碍 2正常人进入高原发生缺氧的原因是 ( A )A 吸入气的氧分压降低B 肺气体交换障碍C 循环血量减少D 血液携氧能力降低E 组织血流量减少 3血液性缺氧最常见的原因是 ( B )A

32、 血红蛋白病B 贫血C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D CO 中毒E 过氯酸盐中毒 4下列哪种原因不能引起循环性缺氧 ( E )A 动脉栓塞B 静脉淤血C 休克D 心力衰竭E 肺动 - 静脉短路 6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方式( D )A 心率加快B 心肌收缩力增强C 皮肤、内脏血管收缩D 肺血管扩张E 静脉回流量增加7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D )A .血液川浓度增加B .血液 CO:分压升高C .血液温度升高D .红细胞内 2, 3-DPG 增加E . Hb 与氧的亲合力增加9静脉血短路 ( 分流) 流入动脉可造成 ( D )A 血液性缺氧B 缺血性缺氧C 淤血性缺氧D 乏氧

33、性缺氧E 组织中毒性缺氧10.乏氧性缺氧又称为(A )A 低张性低氧血症B 等张性低氧血症C 缺血性缺氧D 淤血性缺氧E 低动力性缺氧11 严重贫血可引起 ( C )A 循环性缺氧B 乏氧性缺氧C 血液性缺氧D 组织中毒性缺氧E 低动力性缺氧12循环性缺氧可由下列何种原因引起( C )A 大气供氧不足B 血中红细胞数减少C 组织供血量减少D 血中红细胞数正常但血红蛋白减少E 肺泡弥散到循环血液中的氧量减少14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 E )A 腹腔内脏血管收缩B 肝脾储血释放C 红细胞破坏减少D 肝脏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E 肾脏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15乏氧性缺氧最具特征性的血气变化是

34、( A )A 血氧分压降低B 血氧含量降低C 血氧容量降低D 血氧饱和度降低E 动静脉血氧差减小17循环性缺氧最具特征性的血气变化是( E )A 血氧分压降低B 血氧含量降低C 血氧容量降低D 血氧饱和度降低E 动 - 静脉血氧差增大21血液性缺氧最具特征性的血气变化是 ( B )A 血氧分压降低B 血氧含量降低C 血氧容量降低D 血氧饱和度降低E 动 - 静脉血氧差减小22组织性缺氧最具特征性的血气变化是( E )A 血氧分压降低B 血氧含量降低C 血氧容量降低D 血氧饱和度降低E 动 - 静脉血氧差减小18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升高的主要机制是 ( B )A 血流量增加B 肺小动脉收缩C 右

35、心输出量增加D 左心功能不全E 肺小静脉淤血19动 - 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 ( A )A 心力衰竭B 氰化物中毒C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D 贫血E 一氧化碳中毒23氰化物中毒时最具特征的血氧变化是 ( D )A 血氧容量降低B 血氧含量降低 c 血氧分压降低 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E 氧饱和度降低(二).B 型题(为配伍选择题,为一组试题 (2 5 个)共用 A, B. C, D, E 五个备选答案。选项在前,题干 在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选项可供选择一次,也可重复选用,也可不被选用。)A. 左心衰竭B 贫血C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D 氨中毒E 氰化物中毒48乏氧性缺氧可见于( C

36、)49循环性缺氧可见于( A )50血液性缺氧可见于( B)51组织中毒性缺氧可见于( E )A大气性缺氧B 呼吸性缺氧C 血液性缺氧D 循环性缺氧E 组织性缺氧 52心力衰竭患者可引起 ( D ) 53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引起 ( B )54贫血患者可引起 ( C ) 55维生素严重缺乏的患者可引起 ( E )(三)。X 型题(为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64引起乏氧性缺氧的原因是 ( ABC )A 吸入气体氧分压降低B 外呼吸功能障碍C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D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E 碳氧血红蛋白血症 67乏氧性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包括 ( ACDE )A 血氧分压降低B 血氧容量降低C

37、 血氧含量降低D 血氧饱和度降低E 动 - 静脉血氧差降低 68血液性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包括 ( BCDE )A 血氧分压降低B 血氧容量降低C 血氧含量降低D 血氧饱和度正常E 动 - 静脉血氧差降低 65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 ( ADE )A 贫血B 休克C 心力衰竭D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E 碳氧血红蛋白血症 66引起循环性缺氧的原因是 ( ABDE )A 心力衰竭B 休克C 贫血D 血管痉挛E 血管内血栓形成 70能引起组织性缺氧的是 (ABC )A 氰化物中毒B 线粒体损伤C 维生素缺乏D 亚硝酸盐中毒E . CO 中毒69缺氧时循环系统会发生下列哪些变化 ( ABCD )A 心率加快B 心肌收缩力增强C 心输出量增加D 皮肤、内脏血管收缩E 肺血管扩张 71慢性缺氧时组织细胞具有代偿意义的变化是 ( CDE )A 细胞膜损伤B 溶酶体损伤C 线粒体数目增多D 肌红蛋白增加E 糖酵解增强72缺氧初期心输出量增加的机制是 (ABCD )A 心率加快B 心肌收缩力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