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赤水_第1页
2018年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赤水_第2页
2018年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赤水_第3页
2018年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赤水_第4页
2018年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赤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年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 防治技术方案-赤水赤水准018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 术 方 案赤水市植保植检站2018年2月2018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根据预测,2018年我市水稻病虫害将呈偏重至大发生态势, 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重大病 虫预计发生面积10.7万亩次。为做好2018年水稻重大病虫害 防控工作,减轻病虫危害,特制定本方案。一、防控目标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 9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 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 5%以内,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面积达到40% ,专业化防治面积达到 38% ,全季化学农药施用 强度控制在0.10公斤/亩(折

2、百量)以内,实现水稻化学农药使用 量零(负)增长。二、防控策略以稻田生态系统为中心,主攻重大病虫和重发区域,抓住防 控关键期,优先使用健身栽培、抗(耐)病虫品种、生态调控、 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害 作用,安全合理科学用药,禁止使用高毒农药和含拟除虫菊酯类 成分的农药品种,强调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相融合,促进 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治理,保障水稻产量、质量和稻田生态安全。三、防控措施重点预防穗颈稻瘟病、稻曲病,防控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纹枯病,注意防治粘虫1 .稻飞虱。重点防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优先选用抗(耐) 虱品种;尽量减少前期用药,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控

3、害作用。前 期利用稻鸭、稻鱼、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控制害虫,药 剂防治重点在水稻生长中后期,防治指标为孕穗抽穗期百丛虫量 1000头以上、穗期百丛虫量 1500头以上,优先选用对天敌相 对安全的药剂品种,于低龄若虫高峰期对茎基部粗水喷雾施药, 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选用醍菊酯、烯陡虫胺、叱蚂酮或生物农 药,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2 .稻纵卷叶螟。充分发挥水稻生长前期的自身补偿能力和天敌控害作用,重点防治水稻中后期主害代。卵孵化始盛期优先选 用苏云金杆菌(BT)、球泡白僵菌、短稳杆菌等生物农药,或低 龄幼虫高峰期选用对天敌安全的化学农药,化学药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氟虫双酰胺,细

4、水喷雾施药,防治指标 为百丛水稻有束叶尖 60个。3 .螟虫。春季越冬代螟虫化蛹期翻耕灌水讴田,降低虫源基 数,卵孵始盛期应用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或阿维菌素防治。防 治二化螟幼虫,分麋期枯鞘丛率达到810%或枯鞘株率3%施药,穗期在卵孵化高峰期施药,重点防治上代残虫量大、当代 螟卵盛孵期与水稻破口抽穗期相吻合的稻田。4 .稻瘟病。重点落实适期预防措施,在水稻分麋期至破口期施药预防稻叶瘟和穗颈瘟。 种植抗病品种,实行品种多样化种植, 搞好种子消毒,避免偏施和迟施氮肥。注意异常天气时稻瘟病发生动态。突生稻瘟病,兼治稻曲病和纹枯病。水稻分麋期田间发现叶瘟急性病斑时挑治叶瘟,叶面喷施可选用1000亿胞

5、子/克枯草芽泡杆菌可湿性粉剂、10%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0%多抗毒素可湿性粉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海岛素)等生物农药 控制病害扩展;水稻后期采用“二喷”技术,叶面喷施可选择 10%丙硫嚏悬浮剂(温纳洛)、40%稻瘟灵乳油(富士一号)、 75%的菌?戊嚏醇水分散粒剂(拿敌稳)等药剂。5 .纹枯病。加强肥水管理,搞好健身栽培,分麋末期晒田。药剂防治重点在分麋末期至孕穗抽穗期, 当田间病丛率达到20% 时施药防治。防治纹枯病,采用井冈?蜡芽菌、井冈霉素A (24%A 高含量制剂)、中嗪霉素等生物药剂和苯甲 ?丙环嚏、氟环嚏、咪 铜海环嚏、烯的?戊嚏醇等化学药剂。6 .稻曲病。提倡种植抗(耐)性品

6、种,合理施肥,提高水稻抗病性。重点在水稻孕穗末期即破口前710天施药预防(可能结合预防穗颈瘟一并预防),如遇多雨等适宜天气,7天后第2 次施药。突生稻曲病,兼治稻瘟病和纹枯病。水稻后期采用“二喷”技术,叶面喷施可选择 10%丙硫嚏悬浮剂(温纳洛)、75% 的菌?戊嚏醇水分散粒剂(拿敌稳)、30 %苯醍甲环嚏?丙环嚏乳 油(爱苗)、43%戊嚏醇悬浮剂(好力克)、12.5%氟环嚏悬浮剂(欧 博)等药剂。四、专业化统防统治主推技术(一)选用抗(耐)性品种防病虫技术。因地制宜选用抗(耐) 稻瘟病、稻曲病、褐飞虱、白背飞虱的水稻品种, 淘汰高感品种。(二)深耕灌水灭蛹控螟技术。利用螟虫化蛹期抗逆性弱的

7、特点,在春季越冬代螟虫化蛹期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 水浸没稻桩710天,降低虫源基数。(三)种子处理、秧田阻隔和带药移栽预防病虫技术。采用 咪鲜胺和赤?回乙?芸苔种子处理,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培育壮秧,单季稻和晚稻用叱虫咻种子处理剂拌种或浸种,或用 20目 防虫网或无纺布阻隔育秧,预防秧苗期稻飞虱、稻蓟马等。秧苗 移栽前3天左右施药,带药移栽,早稻预防螟虫和稻瘟病,单季 稻和晚稻预防稻瘟病、 稻蓟马、螟虫和稻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四)生物农药防治病虫技术1 .苏云金杆菌(Bt.)和球泡白僵菌防治害虫技术。 于二化螟、 稻纵卷叶螟卵孵化始盛期施用Bt.,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尤其是在水稻生长

8、前期使用 Bt.,可有效保护稻田天敌,维持稻田生态 平衡。Bt.对家蚕高毒,临近桑园的稻田慎用。防治稻纵卷叶螟 还可在卵孵化始盛期施用球泡白僵菌。2 .井冈?蜡芽菌、枯草芽泡杆菌、多抗霉素、春雷霉素、井 冈毒素A等预防病害技术。在叶(苗)瘟发病初期和破口初期, 均匀喷施井冈?蜡芽菌或枯草芽泡杆菌或多抗霉素或春雷霉素,齐穗时再喷1次,对稻瘟病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在水稻孕穗末期或破口前710天,施用井冈?蜡芽菌、井冈霉A,预防稻曲病,兼治纹枯病。当纹枯病病丛率达到 20%时,施用井冈霉素A、井冈?蜡芽菌控制病害扩展。(五)生态工程保护天敌和控制害虫技术。田及保留禾本科 杂草,为天敌提供过渡寄主;田及

9、种植大豆等显花植物,保护和 提高蜘蛛、寄生蜂、黑肩绿盲蜻等天敌的控害能力。(六)稻鸭共育治虫防病控草技术。水稻移栽后 710天,禾苗开始返青分麋时,将 15天左右的雏鸭放入稻田饲养,每亩 稻田放鸭1020只,破口抽穗前收鸭。通过鸭子的取食活动, 可减轻纹枯病、稻飞虱和杂草等病虫草及福寿螺的发生为害。(七)综合用药保穗技术。根据水稻穗期主要靶标病虫种类, 于水稻破口前710天至破口期,选用杀菌剂与长效杀虫剂混 用,预防穗瘟和稻曲病,防治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螟 虫,兼治穗期其他病害。(八)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技术。防治稻飞虱,种子处理和带药移栽应用叱虫咻(不选用叱蚂酮,延缓其抗性发展);田间喷

10、雾选用醍菊酯、叱蚂酮、烯陡虫胺、吠虫胺等。防治螟虫和稻纵 卷叶螟,选用氯虫苯甲酰胺、 四氯虫酰胺、匐氟虫赊、丙澳磷等。防治稻瘟病,选用三环嚏、氯陡菌酯、氯陡菌酯?戊嚏醇、氟嚏等。防治纹枯病,选用中嗪霉素、井冈霉素A、曝吠酰胺、氟环嚏、的菌 ?戊嚏醇、烯的菌胺?戊嚏醇、烯的菌酯?戊嚏醇。治稻曲病,选用氟环嚏、氯陡菌酯、苯醍甲环嚏?丙环嚏、井I霉素A等。预防病毒病,选用宁南霉素、毒氟磷等。2018年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根据分析预测,2018年全国玉米病虫害呈中等偏重发生态 势,预计发生面积7.2万亩次。为做好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 特制订本方案。一、防控目标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治处置率 90%

11、以上,病虫害总体防治效 果8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 5%以下,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 达到10%以上。进一步扩大绿色防控示范与推广面积,有效减 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二、防控策略针对不同区域的重点病虫害,以保障玉米生产安全为核心, 实施以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撑,生物防治为主体,环境友好型的化 学和物理防治为补充的综合防控策略。三、防控措施(一)防控重点我市山地丘陵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纹枯病、大斑病,兼 顾二、三代粘虫等。(二)主要病虫防治技术措施1 .地下害虫(地老虎、蟒靖、金针虫、等) :利用曝虫嗪、 叱虫咻等种子处理,或用含有上述成分的种衣剂包衣,可同时兼 治苗期蓟马、蚂虫(矮花叶病传毒介体)及

12、灰飞虱(粗缩病传毒 介体)等。2 .玉米螟:秋季秸秆还田,减少虫源基数;春玉米区于春季 越冬代化蛹前15天进行白僵菌封垛,防控越冬代幼虫。在心叶末期喷洒Bt制剂或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可与甲维盐合理复配 喷施,提高防治效果,兼治其它多种害虫3 .玉米叶斑类病害: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适时追肥, 提高植株抗病力。药剂防治提倡适期早用药,一般在玉米心叶末 期(褐斑病在玉米8-10叶期),叶面可喷施苯醍甲环嚏、 烯嚏醇、 叱嚏醍菌酯等药剂,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喷1-2次。4 .玉米纹枯病:选用抗耐病品种。发病初期可在茎基叶鞘上 喷施井冈霉素、菌核净,或喷施烯嚏醇、代森镒锌等,或剥掉基 部发病叶鞘后

13、结合喷药防治效果更佳。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喷1-2 次。5 .玉米蚂虫:点片发生和盛发初期喷施叱虫咻、曝虫嗪、陡 虫眯、叱蚂酮等药剂。四、专业化统防统治主推技术(一)秸秆还田、深耕土地和播前灭茬技术。采取秸秆粉碎 还田,深耕冬闲田和播前灭茬有助于提高地力,破坏病虫害适生 场所、降低病虫源基数。(二)种子处理技术。杀虫剂和杀菌剂等合理混配拌种,或 实施种子统一包衣。采取技术统一、集中连片、整村推广药剂拌 种或种子包衣技术,提高治虫防病效果。(三)心叶末期施药技术。心叶末期,统一喷洒Bt或白僵菌等生物制剂,防治玉米螟幼虫;或混喷杀虫剂和杀菌剂(氯虫 苯甲酰胺+苯甲.喀菌酯混合喷雾),有效控制后期

14、叶斑病兼治玉 米螟、棉铃虫等害虫。大力推广使用高杆喷雾机,提升中后期作 业能力。2018年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技术方案根据分析预测,2018年马铃薯晚疫病可能偏重流行,发生面积预计3.2万亩次。为控制马铃薯晚疫病危害, 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重发区防控处置率达 90% ,常发区防控处置率 80%以上, 其中专业化统防统治 3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 80%以上,危 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下。二、防控策略 实施以推广抗病品种和脱毒种薯为基础,种薯处理、健身栽培和预测预报指导下的药剂防控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及时有效控制病害流行。重点防控晚疫病、 早疫病、黑痣病、病毒病、黑胫

15、病、地下害虫,兼顾蚂虫、疮痂 病、粉痂病和青枯病等病虫。三、防控技术措施1 .晚疫病(1)选用抗病品种。(2)种薯处理。提倡小种薯播种,需 切块的,用75%的酒精浸泡2-3秒钟或0.3-0.4% 高镒酸钾浸泡 5-6分钟对切刀进行消毒,2把切刀轮换使用;种薯切块后可选 用甲霜?镒锌或霜月尿悔锌等药剂均匀拌种,种薯拌药后避光晾干 播种。(3)健身栽培。合理密植,推广高垄、大垄栽培,控制氮 肥,增施磷钾肥,适当增施钙肥提高植株自身抗病能力。避免与 茄科类、十字花科类作物轮作或套种,禁止与番茄轮作生长期:(1)控制徒长。在现蕾期有徒长迹象时,采用烯效嚏或马铃薯专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匀喷雾控制徒长。(2

16、)依据马-10 -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监测结果,确定防治最佳时期。(3)中心病株处理。当发现中心病株时,要连根将薯块全部挖由,隔离 条件下,带由田外深埋或销毁,对病株周围 50米范围内喷施烯 酰吗咻或氟叱菌胺?霜霉威等药剂进行均匀喷雾封锁控制。(4)流行期药剂控病。依据预警系统监测结果,适合发病条件开始, 每间隔7天喷施1次保护性杀菌剂,如代森镒锌(螫合态)、丙森锌、双怏酰菌胺等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应立即组织开展专业 化统防统治,选用治疗性杀菌剂,如烯酰吗咻、氟叱菌胺?霜霉威、嗯嚏菌酮 摘月尿匐、镒锌?氟吗咻等药剂均匀喷雾防治 2-4次, 施药间隔期5-7天,喷药后4小时遇雨应及时补喷。 注

17、重轮换用 药,适当利用有机硅助剂提高药效。(5)收获前预防块茎感病。马铃薯收获前2周进行杀秧,把茎叶清理由田外集中处理。杀秧后地表喷施一次霜月尿?镒锌预防块茎感病,选择晴天收获。贮藏期:入窖前剔除病残薯,在阴凉通风处堆放3天。贮藏前用硫磺或百菌清熏蒸消毒贮窖(库)。贮存量控制在贮窖(库) 容量的2/3以内。贮藏期间加强通风,温度控制在1-4 C范围,湿度低于90% 。2 .早疫病(1)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品种,增施有机肥;生长 期加强肥水管理,适量增施钾肥,适时喷施叶面肥;雨后及时清 沟排渍降湿,促进植株健康。(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保护 性杀菌剂,如丙森锌或代森镒锌(螫合态)等药剂

18、1-2次,发病 较重时,用百菌清、陡酰菌胺、烯酰?叱嚏酯、嗯嚏菌酮?霜月尿匐等药剂防治,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3 .病毒病-11 -采用优质脱毒种薯播种。生长期根据蚂虫发生情况,采用叱 虫咻、陡虫眯等药剂加矿物油进行喷雾防治,同时加强水肥管理。4 .黑痣病(1)农业措施。选用干净无病种薯播种;实行三年以上轮 作,最好与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倒茬;整地精细,当地温在(2)化学防治。A10 c以上进行播种,播种深度10-14cm 。药剂拌种。播种时薯块用咯菌睛悬浮种衣剂(或甲基硫菌灵)加滑石粉拌种,拌匀后直接播种。B.垄沟施药。播种时用喀菌酯悬浮剂进行沟内施药,使药物均匀附着在土壤和芽块

19、上,然后覆土。(3)生物防治。用木霉菌或双核丝核菌生物药剂播种时拌种或 沟施,可减轻发病。5 .黑胫病(1)选用抗病品种。(2)选用无病种薯,采用小整薯播种。(3)切刀消毒。(4)轮作1年以上。(5)选用曝菌铜或曝霉酮 药剂浸泡种薯或拌种。(6)及时拔除病株。发现病株应及时全株 拔除,集中销毁,在病穴及周边撒少许熟石灰。用曝菌铜或曝霉酮药剂灌根处理。6 .其它土传病害主要包括疮痂病、粉痂病、黄萎病、枯萎病等。(1)选用无病种薯。(2)与小麦、玉米和豆类轮作 3年上,避免与烟草、茄子、辣椒、西红柿、向日葵、棉花等作物轮 作。(3)增施腐熟有机肥和生物菌剂。7 .地下害虫主要包括金针虫、蟒靖、蟋蛇

20、、地老虎等。-12 -(1)农业防治。秋季深翻地,减少越冬虫源,清除田园及周边杂草,减少幼虫和虫卵数量。(2)物理防治。田间安放杀虫灯或性信息素诱杀成虫,控制虫源基数;杀虫灯每3050亩一盏灯,灯间距离150180米,离地面高度1.51.8米;性诱 剂诱捕器每1亩设置1个,设置高度离马铃薯植株顶端 20厘米 左右。(3)毒饵诱杀蟋蛇和地老虎。将麦萩、豆饼粉碎做成饵料 炒香,每5千克饵料加入90%晶体敌百虫30倍液0.15千克, 并加适量水拌匀,每亩 1.5-2.5千克顺垄撒施。(4)化学防治。 可选用曝虫嗪拌种或沟施,也可选用氯氟匐菊酯或曝虫嗪灌根。(5)生物防治。播种时可选用绿僵菌或白僵菌、

21、苏云金杆菌等 生物制剂混土处理。8 .二十八星瓢虫在幼虫分散前的进行药剂防治,可用高效氯氟匐菊酯进行叶面喷雾,施药间隔期 710天。9 .蚂虫(1)农业防治。铲除田间、地边杂草,切断蚂虫中间寄主 和栖息场所。(2)物理防治。针对迁飞性蚂虫,可用黄板进行诱 杀,在诱虫板粘满虫子时及时更换。(3)药剂防治。用叱虫咻、曝虫嗪等药剂喷雾防治。五、加强专业化统防统治针对晚疫病,结合系统监测及田间调查结果,从适合发病条 件开始组织专业化防治队,开展“统一时间,统一指标,统一技 术”的统防统治,将晚疫病重发流行风险降至最低。-13 -2018年柑橘大实蝇防控技术方案为做好2018年柑橘大实蝇防控工作, 有效

22、控制柑橘大实蝇 危害,切实保障柑橘产业安全,特制定本方案。一、防控目标防治处置率达到80%以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达到70%以上,总体防控效果 85%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 5%以 内,确保柑橘大实蝇不大范围扩散蔓延。二、防控策略采取分区治理、分类防治、联防联控的防治策略,加强柑橘 大实蝇发生历期监测,重点应用成虫诱杀、捡拾落果和无害化处 理虫果等措施。三、防控措施1 .成虫回园监测。采用桂瓶法、点喷法和目测法等方法监测 成虫回园始期,准确确定防治时期,做好分类指导,为大面积防 治提供依据。2 .成虫诱杀。根据监测情况,在柑橘大实蝇羽化始盛期至盛 末期,一般在4月下旬至6月下旬期间进行诱杀成

23、虫。(1)桂瓶(诱捕器)诱杀。对于虫果率 3%以下的果园,可采用糖醋液或 食物诱剂桂瓶(诱捕器)诱杀成虫,每 7天换1次诱剂。(2) 点喷诱杀。对于虫果率 3%以上的果园,用糖醋液或 0.1%阿维 菌素饵剂诱杀,每隔7天喷药诱杀1次,生育期早的蜜桔类一般 要用3-5次,横柑类和橙类一般用 4-6次。-14 -3 .捡拾与处理虫果。通过及时捡拾并处理虫果对控制翌年害(2)虫基数作用较大。(1)捡拾虫果。从9月中旬至11月下旬对桔 园的落果及时捡拾,每3天一次。山坡果园在坡下挖浅沟拦截和 收集虫果,打蜡加工厂、零散交易点及无人管理桔园虫果收集后 统一处理。对于采果期桔树上未落的虫果及时进行摘除。理

24、虫果。利用虫果处理池杀死柑橘大实蝇幼虫或者用专用塑料虫果袋,扎紧口袋密封,就地闷杀。约7-10天后虫果内幼虫死亡,烂果作肥料使用,虫果处理袋可重复使用。-15 -2018年甘薯小象虫防治技术方案甘薯小象虫,又称甘薯象甲,国内分布在南方甘薯产区。为 害甘薯、雍菜等旋花科植物。成虫和幼虫均能为害,幼虫蛀食粗 蔓和薯块形成隧道;成虫咬食茎、叶、幼芽、露土薯块和贮藏薯 块,影响生长,并易引起病害,使受害薯块发生恶臭和苦味,不 能食用或饲用。甘薯产区因此虫为害,薯块损失达520% ,严重的达30%以上。我市在2016年在元厚镇开始发生为害,据 调查,在桂园林村、高新村和米粮村相继发生,2017年发生面积约5000亩。而且呈现越来越重的趋势。一、形态特征甘薯小象虫属鞘翅目,蚁象虫科。成虫(图)体长 58毫 米,体形细长如蚁。全体除触角末节、前胸和足呈桔红色外,其 余均为蓝黑色而有金属光泽。头部延伸成细长的喙,状如象鼻, 咀嚼式口器着生于喙的末端。膝状触角10节,雄虫触角末节成棍棒状,雌虫则成长卵状。前胸长为宽的2倍,在后部1/3处缩入如颈状。两鞘翅合起来呈长卵形,显著隆起。鞘翅表面具不 明显的小刻点。足细长。卵椭圆形,长约 0.6毫米,初产时乳白 色,后变淡黄色,表面有小刻点。幼虫体长 58.5毫米,呈圆 筒形,两端略小,向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