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所有问答题_第1页
病理所有问答题_第2页
病理所有问答题_第3页
病理所有问答题_第4页
病理所有问答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问答题: 1.肉芽组织的形态和作用: 形态特点:肉芽组织是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组成,肉眼观察表面为鲜红色、柔软湿润、表面成颗粒状的结构。在镜下可见大量的新生的毛细血管向创面垂直生长,以小动脉为轴心形成袢状弯曲和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间有大量成纤维细胞,组织内富含液体,并有各种炎性细胞浸润。 作用:1)抗感染和保护创面。2)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3)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2.坏死的类型与结局 类型:1)凝固性坏死,坏死区呈灰黄、干燥、质实状态,镜下细胞微细结构消失,而组织结构轮廓尚可保存,坏死区周围形成充血、

2、出血和炎症反应带,结核病时,也称干酪样坏死。2)液化性坏死,由于坏死组织中可凝固的蛋白质少,坏死细胞自身及浸润的中性粒细胞等释放的大量水解酶,或组织富含水分和磷脂,则细胞组织坏死后易发生溶解液化。镜下见死亡的细胞完全被液化,局部组织快速被溶解。3)纤维素样坏死:又称纤维素样变性。4)坏疽:又分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 结局:1)溶解吸收:由坏死组织和白细胞溶蛋白酶的作用,使之发生溶解、液化,在由淋巴管吸收或由吞噬细胞吞噬、消化。2)分离排出:较大坏死灶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时,则由溶蛋白酶仅将周边的坏死组织溶解,造成坏死灶与健康组织的分离,再进一步形成脱落或经管道排出。3)机化:由坏

3、死灶周边的组织形成肉芽组织长入坏死区,逐渐溶解、吸收坏死物并加以取代。4)包裹、钙化:坏死灶过大不能完全溶解吸收,仅由周围长出肉芽组织对坏死病灶加以包绕时,叫做包裹。坏死组织内可在发生钙盐沉积,则为钙化。 3.血栓的形成条件及结局 活体心血管腔内血液成分凝固或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叫血栓。 血栓形成的条件:1心血管内膜损伤是血栓形成的最重要条件。内皮细胞机械屏障作用;内皮细胞能分泌、合成多种抗凝物质。常见:静脉内膜炎,动脉粥样硬化伴溃疡形成,风湿性或细菌性内膜炎,心肌梗死,结节性多动脉炎,同一静脉经过多次注射。 2血流状态

4、的改变:血流缓慢、停滞或涡流形成(1)正常轴流消失,血小板与内膜接触机会增加,促进血小板粘集。(2)局部凝血因子和凝血酶浓度增加,达到凝血所需浓度。(3)内皮细胞缺氧,受损。常见:夜间熟睡,心力衰竭,久病卧床者。3血液凝固性增加:指血液的高凝状态。血小板数量或粘度增加、活性增强(妊娠,手术后、产后);内脏癌时癌细胞释放出保凝因子;DIC及游走性血栓性脉管炎。三种条件常同时存在。 类型: 1)白色血栓2)混合血栓3)红色血栓4)透明血栓 结局:1)软化、溶解、吸收2)机化3)钙化 4.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形成原因。 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5、。 红:最初为鲜红,动脉性充血。后为暗红,静脉性瘀血。 肿:主要为炎性水肿,还可以是充血,细胞渗出及增生。 热:动脉性充血,血流量上升,血流速度加快。 痛:炎性介质H+K+;组织水肿,张力升高,压迫神经末梢。 功能障碍:组织损伤、渗出造成阻塞、压迫、疼痛。 5.急性炎症的分类与特点: 1)浆液性炎:常发生于黏膜、浆膜和疏松结缔组织,一浆液渗出为主。 2)纤维素性炎:易发生于黏膜、浆膜与肺组织,以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继而形成纤维素,在HE切片中纤维素红染、相互交织的网状、条状或颗粒状,常混有中性粒细胞和花似的细胞碎片

6、。 3)化脓性炎:(1)表面化脓和积脓是发生在黏膜和浆膜的化脓性炎,(2)蜂窝织性炎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3)脓肿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症,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只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常发生于皮下和内脏,(4)出血性炎:炎症灶的血管损伤严重,渗出物中大量红细胞。 6.试述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与坏死,称为边只,常在炎症早期发生,这是由于致炎因子的直接损伤作用及炎症过程中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反应产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渗出: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渗出性改变是炎症的重要标

7、志.炎症局部组织和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 增生:在致炎因子刺激下,炎症灶内的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纤维细胞增生,一般在炎症后期发生.变质是机体的损伤过程,而渗出和增生为机体的抗损伤及修复过程。 8.渗出液和漏出液有何区别? 渗出液:见于炎症时,其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比重大于1.018,细胞数多,容易凝固,浑浊。 漏出液:见于非炎症时,其特点是蛋白质含量低,比重小于1.018,细胞少,清亮,不易凝固。 9.异型性定义以及对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意义    

8、0; 由于分化程度不同,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一)肿瘤细胞的异型性:1.肿瘤细胞的多形性;2.核的多形性:表现为核大小、形态、染色不一,胞核增大,核浆比例增大,出现巨核,多核,奇异形核;核染色深,染色质呈颗粒状,核膜增厚,核仁增大,增多;出现病理性核分裂象。瘤细胞的异型性,尤其是胞核的异型性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在区别良恶性肿瘤中有重要意义。 (二)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良性肿瘤的组织结构与其来源的组织相似,而恶性肿瘤的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异型性,瘤细胞排列絮乱,失去正常的结构和层次,极向消失。&

9、#160;10.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分化程度:分化好,异型性小/分化不好,异型性大 核分裂: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多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生长速度:缓慢/较快 生长方式:膨胀或外生性/浸润或外生性 继发改变:很少发生出血,坏死/常发生出血,坏死,溃疡形成等 复发:不或很少/易 转移:不/可 对机体的影响: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较大,除压迫阻塞外,可破坏组织结构,引起出血,感染,溃疡,穿孔,内分泌絮乱,恶病质及发热,疼痛,副肿瘤综合征等。 11.癌与肉瘤的区别 组织来源:上皮/间叶&

10、#160;发病率:较高,约为肉瘤的9倍/较低 发病年龄:多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有些类型主要发生在年轻人或儿童,有些类型主要见于中老年人 大体特点:质硬,灰白,干燥,切面呈颗粒状/质软,灰红,湿润,切面细腻呈鱼肉状 组织学特点:多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纤维组织常有增生/肉瘤细胞弥漫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 网状纤维染色:癌巢被网状纤维组织包绕,但癌细胞间无网状纤维/肉瘤细胞间有网状纤维 转移:多淋巴道/多血道 12.癌前病变和常见的癌前病变 某些疾病或病变虽然本身不是恶性肿瘤,但具有发展

11、为恶性肿瘤的潜能,患者发生相应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这些疾病或病变称为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常见的癌前病变:大肠腺瘤(有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等类型,绒毛状腺瘤发生的癌变机会更大),乳腺纤维囊性病,慢性胃炎与肠上皮化生,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皮肤慢性溃疡,黏膜白斑(长期不愈有可能转变为鳞状细胞癌)、 13.肿瘤扩散方式 1、局部蔓延是肿瘤的扩散中常见的方式:肿瘤细胞向周围组织、器官直接蔓延、渗透,往往首先通过组织间隙逐渐扩散并破坏邻近的组织器官。 2、通过血液或淋巴液转移是肿瘤的扩散方式中很重要的:恶性肿瘤的细胞可随淋巴液流动,在相应的淋巴结停留、增殖。恶习性肿

12、瘤晚期,癌细胞可转移到较远的淋巴结。恶性肿瘤的生长借助丰富的血液循环,速度快,范围广。肉瘤主要靠血行转移,恶性程度高的癌或晚期癌症,通过血行扩散和转移。 3、种植性转移也是肿瘤的扩散方式的一种:恶性肿瘤的细胞脱落到新的部位生长形成转移肿瘤。肺癌在胸腔内的扩散,胃癌在腹腔内的扩散。恶性肿瘤遵循着常见的途径扩散与转移。 癌与肉瘤比较组织来源:上皮组织/间叶组织;发病率:较常见,约为肉瘤的9倍,多见于40岁以后成人/较少见,大多见于青少年;大体特点:质较硬、色灰白、较干燥/质软、色灰红、湿润、鱼肉状;组织学特点:多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常有纤维组织增生/肉瘤细胞多弥漫分布

13、,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网状纤维染色:癌细胞间多无/肉瘤细胞间多有;转移:多经淋巴道转移/多经血道转移;免疫组化:Cytokeratin(细胞角蛋白)常阳性/Vimentin(波纹蛋白)常阳性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比较组织分化程度: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原有组织形态相似/分化差,异型性大,与原有组织形态差别大;核分裂象: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核分裂象/多见,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生长速度:缓慢/较快;生长方式: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故通常可推动/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无包膜,一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通常不能推动;继发改变:很少发生坏死、出血/

14、常发生出血、坏死、溃疡形成等;转移:不转移/常有转移;复发: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手术切除等治疗后较易复发;对机体的影响: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较大,除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灶和转移灶周围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生长形态:乳头状/溃疡状,树根状)干性坏疽与湿性坏疽比较发生条件:动脉阻塞、静脉畅通/动脉、静脉均阻塞;发生部位:四肢末端,尤其是下肢/子宫、肠、阑尾、肺、胆囊等;肉眼病变:干燥、皱缩、黑色、分界清楚、水分少/肿胀、蓝绿色、分界不清、水分多;腐败菌感染:轻/重;全身中毒症状:轻/重急性炎症与慢性炎症特点急性炎症:经

15、过时间短、病变特点以渗出和变质为主、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炎症:经过时间长、病变特点以增生性病变为主、炎性细胞浸润以淋巴粒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肉芽组织的肉眼、镜下特点,功能及其转归肉眼:表面呈颗粒状、鲜红色、湿润柔嫩,触之易出血而无痛觉,状似肉芽;镜下:大量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各种炎细胞;功能:填补缺损、抗感染保护创面、机化血凝块和坏死组织;转归:间质的水分逐渐吸收、减少,炎细胞减少并消失,部分毛细血管腔闭塞、消失,少数毛细血管改建为小动脉和小静脉,成纤维细胞变为纤维细胞,肉芽组织最后成熟变为瘢痕组织肉芽肿性炎概念、常见病因,举例概念:一种特殊的慢性炎症,以渗出的单核细胞

16、和以局部增生的巨噬细胞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原因:细菌感染: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分别引起结核病和麻风螺旋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梅毒真菌和寄生虫感染:包括组织胞浆菌病和血吸虫病异物:手术缝线、石棉等原因不明:如结节病;举例:结核结节:典型病变有中央干酪样坏死,周围有由巨噬细胞转变的类上皮细胞,其中可见到朗格汉斯巨细胞等构成伤寒小结:主要由成团的巨噬细胞转变的伤寒细胞构成风湿小体:风湿病时,由风湿细胞、纤维素样坏死构成的梭形结节假结核结节:在血吸虫虫卵坏死后形成的慢性虫卵结节,其中有坏死的虫卵、类上皮细胞、多核巨噬细胞等构成,缺少干酪样坏死手术缝线残留:手术后巨噬细胞增生吞噬缝线,形成异物多

17、核巨细胞肿瘤的异型性、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恶性程度的关系概念: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关系:肿瘤异型性越大,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肿瘤异型性越小,分化程度越高,恶性程度越低渗出液对机体的利弊利:稀释毒素及有害物质含抗体补体,协助消灭病原体纤维蛋白原在酶作用下变成交织成网的纤维蛋白,使病灶局限化;弊:压迫邻近器官可发生机化,造成粘连一期愈合、二期愈合伤口特点,对机体的影响一期愈合:组织缺损小、无感染、创缘整齐、裂缝很小可严密缝合;二期愈合:组织缺损大、创缘不整齐、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明显感染,往往需要清创后才能愈合;影响:一期愈合:所需要的时间短

18、,形成的瘢痕量少,抗拉力强度大,几乎不影响功能。二期愈合:由于坏死组织多或感染,局部组织继续发生变性、坏死,炎症反应明显,影响肉芽组织形成伤口扩大,伤口收缩明显,伤口肉芽组织形成量大愈合时间比较长,形成的瘢痕比较多,抗拉力强度较弱,常影响组织和器官的外形或功能血栓形成过程、类型、病变特点、运行途径形成:心血管内膜损伤暴露出内皮下胶原纤维激活凝血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血液状态改变、流动变慢、停滞血液凝固性升高血小板多、粘度大;类型:白色血栓:延续性血栓头部,小结节状,主要由血小板、纤维蛋白构成混合血栓:延续性血栓体部,血小板小梁、珊瑚状、小梁边缘由WBC,纤维蛋白网,网络RBC,呈现灰白色与红色交

19、替层状排列红色血栓:混合血栓上下游,血液凝固部分透明血栓:微循环内主要由纤维蛋白构成,均匀、红色;运行途径:(1)左心及动脉系统栓塞全身各处小动脉(2)右心及静脉系统栓塞肺动脉及其分支(3)肠系膜或脾静脉的栓塞肝内门静脉分支(4)交叉性栓塞(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时)(5)逆行性栓塞(下腔静脉内栓塞下腔静脉所属分支)干性坏疽的发生原因,常见部位和形态学特点原因:动脉阻塞,静脉回流通畅;常见部位:四肢末端,尤其是下肢;形态学特点:坏死区干燥皱缩;颜色呈黑色;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几种常见适应性反应的特点(病变机制,病变表现)萎缩:细胞生长调节改变;细胞:细胞体积缩小,功能减低;器官:由于实质细胞体积缩小

20、和/或细胞数量减少,使得器官体积减小,功能减低;肥大:细胞生长调节改变;细胞:细胞体积增大,功能增强;器官:由于实质细胞体积增大和/或细胞数量增多,使得器官体积增大,功能增强;增生:细胞生长调节改变;细胞:通过增殖和分裂,实质细胞数量增多,功能增强;器官:由于细胞数量增多,器官体积可肥大,功能增强;肥大和增生常可以共存;化生:细胞分化调节改变;转向分化: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其代谢、功能和结构均发生改变简述玻璃样变性的类型及病变。可发生于细胞内、血管壁或结缔组织。镜下玻璃样物质呈现均匀红染,半透明。细胞内玻璃样变性时,玻璃样物质在胞浆内呈颗粒状小滴或小体,或充满

21、整个细胞。血管壁玻璃样变性常见于良性高血压时的全身细动脉,可见血管壁增厚、均质化。纤维组织玻璃样变性常发生于纤维瘢痕组织、纤维化的肾小球、动脉粥样硬化的纤维斑块以及一些肿瘤间质内,可见胶原纤维融合成带状或片状均匀一致的玻璃样物质。试述肉芽组织的概念、组成、功能及转归。2.(1)概念:肉芽组织是再生的幼稚结缔组织,因其在体表时呈现为鲜红色、颗粒状,质地柔软,富于血管,形似鲜嫩的肉芽,故称为肉芽组织。(2)组成:肉芽组织由成纤维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和各种炎细胞组成。(3)功能:1)抗感染和保护创面:肉芽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可吞噬细菌和小的异物,同时释放多种酶将坏死物质和异物消化溶解。2)填补

22、组织缺损:如组织缺损较大,实质细胞的再生不能进行完全修复时,可由肉芽组织增生填补。3)机化,包裹异物和坏死组织:肉芽组织可长入机体内的异物和坏死组织中,并将之取代,即发生机化;亦可在较大的异物或坏死组织周围形成纤维包膜,使之与正常组织分离,即发生包裹。(4)转归:肉芽组织形成后,细胞内液体成分逐渐减少,网状纤维发生胶原化,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逐渐转变为纤维细胞,最后胶原纤维等发生玻璃样变性。毛细血管大部分闭合、退化、消失,少数形成小动脉和小静脉。炎症细胞逐渐减少、消失。总之肉芽组织逐渐发生纤维化,最后形成瘢痕组织,常伴有明显的收缩。3.良、恶性肿瘤有那些区别?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组织学特点大体

23、特点生长速度生长方式转移和复发对机体的影响分化好,异型性小,核分裂象无或少见,不见病理性核分裂象边界清楚,常有包膜,活动度大。很少有出血、坏死等继发改变缓慢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不转移,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一般影响较小,主要是局部压迫、阻塞和内分泌紊乱分化较差,异型性大,核分裂象多见,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边界不清,常无包膜,活动度小。常有出血、坏死、溃疡等继发改变较快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易转移,手术切除等治疗后较易复发影响较大,除压迫、阻塞外可破坏正常组织结构,引起感染和恶病质等1. 试比较常见类型的血栓。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微血栓常见形成部位延续性血栓中的部位颜色组成与血管壁粘着度动脉、心瓣膜头

24、部灰白色血小板,纤维素牢固静脉、心室体部红白相间血小板,纤维素及大量红细胞和少量白细胞较牢固静脉尾部灰红色纤维素及大量红细胞不牢固毛细血管(多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镜下均质红染半透明纤维素牢固2.试述肿瘤异型性的具体内容。2.肿瘤的异型性是指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间的差异。肿瘤的异型性的大小反应了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区别这种异型性大小是诊断肿瘤,确定其良恶性的主要组织学依据。肿瘤的异型性主要表现在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和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两方面。(1)肿瘤细胞的异型性:1) 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小,一般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细胞相似。2) 恶性肿瘤常具有明显的异型性,表现在以下

25、3个方面。瘤细胞的多形性:恶性肿瘤细胞一般比正常细胞大,瘤细胞大小和形态很不一致,有时出现瘤巨细胞。瘤细胞核的多形性:表现为核的大小、形状及染色不一致。瘤细胞核的体积增大,胞核与胞浆的比例增大;可出现巨核、双核、多核或奇异性核;核染色深,染色质呈粗颗粒状,分布不均,核膜增厚;核仁肥大,数目增多;核分裂象常增多,并可出现不对称性、多极性及顿挫性等病理性核分裂象。瘤细胞胞浆的改变:由于胞浆内核蛋白体的增多而多呈嗜碱性。另外,有些肿瘤胞浆内可产生异常的分泌物或代谢产物。(2)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是指肿瘤组织在空间排列方式上(包括极向、器官样结构及其与间质的关系等方面)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的差异。一般良性肿瘤的组织结构异型性小,细胞排列紊乱,失去正常的排列结构、层次或极向。恶性肿瘤的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瘤细胞的排列更为紊乱,失去正常的排列结构、层次或极向。问答题1试述坏死的镜下病变特点 P15-162 坏死的结局 P16-173 凋亡与坏死的形态学有何不 同?P184 何谓纤维素性炎和纤维素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