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练: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3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高考调研】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练: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3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高考调研】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练: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3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高考调研】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练: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3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高考调研】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练: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3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习题课3专题九综合检测(一)(时间:45分钟总分:96分,每小题8分)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浪淘沙·送苏庭绰之泉州刘铭癸巳岁,庭绰过余,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谁复忆河阳,击鼓山岗?关乡残梦马铿锵。落落芦花飘江表,流水斜阳。镇日野菊黄,枯草颓墙,萧山无语鬓飞霜。何忍脆裘折枝远,冻酒愁肠。【注】刘铭,宋河阳嘉州人。作者曾与同乡苏庭绰一起抗金。宋败退江南后,作者力主抗金不得,被迫归隐。语出岑参送别诗北庭贻宗学士道别“容鬓老胡尘,衣裘脆边风”。(1)词中“落落芦花飘江表,流水斜阳”一句描摹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答:_(2)本词上下阕作者形象发生了较大变化,请结合全词简要

2、分析。答:_答案(1)“落落芦花”句描摹出一幅落寞秋景图。写作者伫立在斜阳下,看芦花飘落在大江南岸,江水空流,心生感叹。借景抒情,寓亡国之痛于冷落之景中,营造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满心凄冷与感伤。(2)上阙描绘自己当年在河阳战场上,击鼓山岗,纵马沙场的豪迈形象;下阕刻画了两鬓飞霜,冷酒送别,怨恨孤苦的老者形象。前后形象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家国兴衰之痛,时光流逝之叹,送别友人之伤。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添字采桑子·芭蕉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注】该词创作于词人南渡以

3、后。(1)请简要概括上片中芭蕉树的形象特点。答:_(2)词人在下片是如何抒发思想感情的?答:_答案(1)树干高大,枝繁叶茂,叶心舒卷,脉脉含情。(2)词人通过长夜孤枕难眠,雨打芭蕉之声的单调连绵和客居异乡的飘零处境,抒发了深沉浓重、凄凉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解析(1)本题要求概括芭蕉树的形象特点。分析时主要立足上片中的形象描绘,结合词中“阴满中庭”“舒卷”等重点词句加以概括。(2)本题问词人是如何抒发思想感情的,也就是主要问词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此外,回答此题也一定要将词人抒发的感情表述出来。3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半山春晚即事王安石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床敷

4、每小息,杖屦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注】半山:在江苏江宁,作者晚年退隐江宁,曾在此建半山园。床敷:安置坐具。屦jù:漫步。(1)诗歌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答:_(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答:_答案(1)诗歌描绘了阴翳幽静的半山晚春之景。时至晚春,山中花事已过,树木蔚然成阴,山径曲折清幽,园屋隐约掩映,偶有山鸟飞过,传来几声清脆的鸣唱。(2)表现出作者对晚春景象的喜爱和对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的怡然自乐。作者移情于物,借景抒情,春风慷慨赐予我清阴,树木葱茏,掩映着我的园屋小径,山鸟知心,慰藉我以好音。诗歌五、六句写居家小憩和扶杖寻幽的生活情状,展

5、现人物的风神和心境。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海棠袁枚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1)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性?请概括回答。答:_(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三四句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1)“小朵娇红窈窕姿”,写秋海棠花朵娇小、颜色红艳、姿态美丽;“独含秋气”写秋天开花;“暗有清香”写自有香气。(2)本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诗人以秋海棠借指品行高洁的人。后两句中,“清香”喻指一种高洁的品德,“幽人”指高洁的隐士,这两句诗借赞美秋海棠,表现自己的高洁操守,淡泊情怀。

6、5阅读下面一首金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牧牛图田锡干戈扰扰遍中州,挽粟车行似水流。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注】这是一首题画诗。挽粟车,送军粮的牛车。(1)第二句诗中的“似水流”值得玩味,请结合全诗试作分析。答:_(2)试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一句的意境。答:_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送军粮的牛车之多,突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表达了对战乱现实的厌恶之情。(2)描述了一幅秋天原野上牧童吹笛放牧的闲适平和的美丽画面,与“干戈扰扰”的社会现实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安定、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商 山 麻 涧杜牧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雉飞鹿过芳草远,

7、牛巷鸡埘春日斜。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注】这首诗是诗人由宣州经江州回长安途中路过商山麻涧时所作。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其地险峻,林壑深邃。麻涧,在熊耳峰下,山涧环抱,周围适宜种麻,因名麻涧。(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_(2)本诗在写景状物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请就其中一点加以赏析。_答案(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以及因仕途曲折奔波而怅然失落的情感。举目遥望,山上白云缭绕,山下雾霭霏微,垂柳掩映下坐落着十余户人家,路边野鸡飞起,獐鹿惊窜,暮霭中牛羊回栏,鸡鸭回窠,悠然自得的老翁对樽独饮,红衣村姑正在发髻

8、上插着野花,一片“世外桃源”展现在诗人的眼前,不禁让诗人精神为之一振,喜悦赞美之情油然而生。想到自己千里奔波,风尘仆仆,明天又要离开这里,欣羡之余又不禁升起悠悠怅惘之情。(2)示例1:描写景物层次分明,远近结合。写景由上到下;上景(云光、岚彩)描写空中的白云雾霭,在阳光的辉映下,折射出炫目的光彩。下景(垂柳、人家、雉、人)描写地上的自然风光和山村农家的美好生活,写得熙熙融融,生机盎然。由远及近;诗人远近结合,移步换形,一句一景,由远处的云光岚彩、垂柳人家写到近处的雉飞鹿窜、秀眉老父和茜袖女子,让人如置身麻涧,心旷神怡。示例2: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诗中描写了垂柳、人家、牛巷、鸡埘、独酌老人等

9、静景,栩栩如生,让人如入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诗中还写了缭绕的白云和雾霭,雉飞鹿窜,簪野花的女子等动景,形象活泼,让人心旷神怡,动静结合,生动逼真地描绘出一幅自然风光和山村农家和美的生活图景。7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归隐汪元亨闲来无妄想,静里多情况。物情螳捕蝉,世态蛇吞象。直志定行藏,屈指数兴亡。湖海襟怀阔,山林兴味长。壶觞,夜月松花酿。轩窗,秋风桂子香。(1)请简要概括曲中归隐的原因?答:_(2)曲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1)世情险恶,危机四伏。世人贪得无厌。自己刚直不阿。(2)抨击世态污浊,赞美隐居生活恬静、闲适。8(2013&#

10、183;大纲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客从杜甫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注】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答:_(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答:_答案(1)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2

11、)“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解析(1)这首诗的主题相对隐晦,诗歌讲述了一个故事,以象征手法来谴责统治集团的苛刻搜刮。解答本题时,既要简述诗歌讲述的故事的梗概,还要揭示诗中“欲辨不成书”“哀今征敛无”两个关键诗句蕴含的深意。(2)这首诗通过讲述“泉珠化血”的故事,对统治者搜刮民脂民膏的行为作出了血泪控诉。“珠中有隐字”“开视化为血”语带双关,寓意深刻。考生在分析时,应抓住“隐字”和“化为血”这些关键词,联系诗歌的主题思想来阐述。9(2013·四川)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九日和韩魏公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

12、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注】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金罍:泛指酒盏。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_(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用?请简要赏析。答:_答案(1)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2)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

13、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解析(1)读懂诗句,略作分析即可得出诗人的情感。如首联就自称“最不才”,以自己的“萧萧华发”同韩琦宴上的闪闪金罍(酒器)相映衬,表面自谦,实际充满怀才不遇之感。颔联中的“不堪”是“不堪重用”的意思。后两联里的“愁里过”“醉中来”“寒无睡”等,更表现出诗人的忧愤之情。(2)题目要求已经明确了“对比”手法,只需要分析出怎样对比及其表达效果即可。如“佳”和“愁”的对比,“久”与“偶”的对比,对比是更显示出诗人的愤懑之情。10(2012·大纲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

14、后回答问题。落叶修睦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注】修睦:晚唐诗人。(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_(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1)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2)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解析(1)第一问,首先找出第二联与第一、三两联的不同

15、之处,其次分析其中的两个词“翻思”“肯信”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第二问,从结构技巧上分析。(2)本题实际上是意象分析题。结合松树万古长青,凌霜傲雪的特性,对照红叶风雨后满地的情状,诗人运用象征、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凸显了诗歌的主旨。1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登盘山绝顶戚继光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朔风边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但使雕戈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舞剑台。【注】李将军:指汉将李广,他与匈奴战,无不胜,匈奴畏服。(1)前四句写了哪些寒秋景物?渲染出怎样的氛围?答:_(2)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1)描写了霜天,衰草,朔风,落叶,归鸦。渲染了边塞的肃杀、悲凉的氛围。(2)希望打败敌人,终生卫国。渴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12阅读下面这首律诗,然后回答问题。归乡陆佚仁万里归蓬万里云,关山过处忆犹新。凄凄峪道金狄马,寞寞重山武穆心。故里梨园停宿雨,圩中旧巷走乡音。茶淡火熄人寂静,浅秋摇曳月黄昏。【注】陆佚仁,明正德银川卫职方司书办,受刘大夏案牵连,被迫辞官。北宋名将狄青,受朝廷猜忌,郁郁而终,葬于汾阳峪道河。金狄,墓前神道两侧的石人石马,其中的武将名金狄。武穆,指岳飞,因奸臣秦桧陷害,被召南归,风波亭被害,有词“小重山”。圩:江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