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其保护情况(1)_第1页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其保护情况(1)_第2页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其保护情况(1)_第3页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其保护情况(1)_第4页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其保护情况(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情况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情况根据2003年10月通过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现在将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划分为世界级、国家级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世界级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牧人的天籁之音长调二、国家级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泣如诉的大漠之歌马头琴蒙古民族的“远古心声”呼麦独具特色的蒙古族说唱艺术 马力格尔热烈奔放的草原魂安代舞迷人独特的鄂尔多斯婚礼蒙古族

2、传统祭祀祭敖包三、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民间文学(共计11项)祝赞词;王昭君传说;嘎达梅林;格萨(斯)尔;巴拉根仓的故事 ;科尔沁蒙古族传说故事;阿拉善蒙古族传说故事;鄂尔多斯蒙古族传说故事;乌审蒙古族口头诗;科尔沁潮尔史诗;江格尔。(二)、民间音乐(共计22项)科尔沁叙事民歌;爬山调;火不思镶黄旗 ;潮尔道蒙古族合声演唱;坐腔土;鄂伦春赞达仁;鄂温克叙事民歌;达斡尔扎恩达勒;木库莲;鄂尔多斯短调民歌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古如歌;漫瀚调;口簧博乐内蒙古艺术研究所 ;二人台牌子曲内蒙古艺术研究所 ;冒顿潮尔广宗寺佛乐;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马头琴音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蒙古族

3、呼麦蒙古族四胡音乐。(三)、民间舞蹈(共计12项)呼图格沁;脑阁土;查玛;双墙秧歌博舞;俄罗斯族民间舞蹈; 哲仁嘿新筷子舞;顶碗舞;盅子舞;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蒙古族安代舞。(四)、曲艺(共计5项)好来宝;乌力格尔;巴尔虎英雄史诗;达斡尔;八角鼓; (五)、杂技与竞技(共计16项)阿木尔巴 (蒙古康乐牌) ;冰上阿日嘎阿鲁;蒙古族搏克;蒙古鹿棋;鄂温克鹿棋;蒙古马耐力赛;达斡尔颈力赛旗 ;达斡尔摔跤;达斡尔扳棍赛;蒙古族赛;沙力搏尔摔跤 ;鄂温克抢“枢”;蒙古象棋;吉日格;诺日布;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六)、民间美术(共计7项)蒙古族服饰图案;科尔沁蒙古族民间剪纸;哈尼卡;阿拉善佛教岩刻;

4、剪纸 (鄂尔多斯剪纸、和林 格尔剪纸、开鲁县剪纸) 。蒙古族图案蒙古族刺绣(七)、传统手工技艺(共计12项)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蒙古包 ;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工莜面饮食制作技艺;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鄂伦春兽皮制作技艺;桦树皮制作技艺;达斡尔车制作技艺 ;达斡尔民居营造技艺;蒙古族驼具制作工艺;阿拉善地毯制作技艺;马海制作技艺。 九、(八)传统医药(共计4项)蒙医色布苏疗术;蒙医乌拉灸术;科尔沁正骨术;蒙医药。(九)、民俗(共计46项)阿日奔苏木婚礼;满族婚俗;乌珠穆沁婚礼; 屯满族文化 ;梅日更召蒙古语诵经;隆盛庄庙会;科尔沁婚礼;祭敖包;巴尔虎博服饰与器具; 敖鲁古雅鄂温克婚礼;鄂温克驯鹿

5、文化;达斡尔雅都根服饰与器具;土尔扈特婚礼;阿拉善烤全羊;阿拉善额鲁特婚礼;蒙古族祭驼;灯游会;六十棵榆树祭;鄂尔多斯“乃日”;拖雷伊金祭奠;萨岗彻辰祭祀;十三阿塔天神祭祀;敖瑞因布拉格祭;鄂尔多斯蒙古族交往礼俗;鄂尔多斯蒙古族年俗;窝阔台祭奠;鄂尔多斯天马旗祭祀;诈玛宴内蒙古蒙餐;成吉思汗哈日苏勒德祭祀;阿拉克苏勒德祭祀;察干苏力德祭祀 ;木华黎祭祀;鄂温克萨满服饰与器具 ;巴尔虎服饰;乌珠穆沁服饰;科尔沁服饰;鄂尔多斯服饰;图什业图王府服饰;达斡尔摇篮;成吉思汗祭典; 那达慕; 鄂尔多斯婚礼。 下面我将简单介绍一下内蒙古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情况。首先,从政府层面来说,应将“政绩诉求”上升为政治

6、诉求,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看待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认识到非物质遗产保护与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和民族认同息息相关。各级地方政府都应该在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这两个文件的基本框架内,架构自己的具体的非物质遗产保护思路。而不是从本地区、本单位乃至个人的短期行为和政绩需求出发,来考虑非物质遗产保护保护问题。为此,各级立法机关必须加强和加快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立法工作,明确职责和分工,确定具体的保护体制和法规,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政绩考核中。 更为很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应该认识到文化问题的特殊性。目前有不少省份提出打造“文化大省”的口号。动

7、机也许不错,但方法却大可商榷。因为文化从来就不是打造出来的,而是一个自然生长的活态过程。文化是一棵树,不是一架机器,需要的是细心的照料和精心的呵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消亡或流失,就永远无法恢复或再生。应当认识到,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很丰富,但也很脆弱,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大多处在濒危状态中,政府目前要做的工作是借助这次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风,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对非物质遗产保护的修复上来,精心呵护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鼓励民间自发地培育和发展出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生态环境。对于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多重申报主体,政府应耐心听取专家论证,理清不同申

8、报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关系。 其次,从学者这个层面来说,应将理性的学术化的诉求转化为具体的感性的调查研究,切实做好对民间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的普查工作。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者一方面要抛弃一切学理上的先入之见,放下架子,深入民间,尊重民间的习俗和做法,尊重民间的首创精神,不能采取拔苗助长或移花接木的方法,用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方法强行将民间的思路和做法纳入自己的学术框架。另一方面,又要因势利导,将民间的素朴的文化诉求逐渐上升到文化自觉的高度,让民众充分认识到本土的民间智慧和地方性知识,在全球化时代所具有的价值和文化意义。 总之,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都应清楚认识到,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真正主体和主人是民间,是大众,政府和学者都是为大众服务的。政府应做和能做的工作是给民间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和一定政策和财政上的扶持,而不是以是否有利可图为标准,强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占为己有,作为自己政绩工程的一部分。学者应做和能做的工作是深入民间进行客观的调查,而不是带着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成见或偏见,改造甚至扭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