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学稿(1)(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学稿(1)(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学稿(1)(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学稿(1)(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型:新授1 学习目的:1. 反复诵读课文,积累重点文言字词。2.翻译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知识链接:孟子,约前372前289年,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提倡“仁政”、“王道”,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曾以所学游说诸侯,但不为所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作孟子七篇,计261章。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

2、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模块一:自主学习学习内容摘 记阅读知识链接,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反复朗读课文,结合文中注释,把握文章的大意。2、给加点字注音。畎( )亩  拂(  )乱 曾( )益     胶鬲(   ) 拂(  )士  傅说(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入则无法家拂士4、解释加点字

3、。 管夷吾举于士 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 人恒过 征于色,发于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模块二:交流研讨研讨内容摘 记内容一:小组成员之间交换讲学稿,看看同学的答案与你的有什么不同。把你的修改意见在讲学稿上直接写(标注)下来。内容二:请组长组织,全组同学合作,以小组为单位探究:积累难以理解的文句在组内讨论,尝试翻译,圈划重难点字词,并翻译下列句子。(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内容三:请组长组织,全组同学合作朗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文章第一段例举的这几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

4、他们的经历什么共同点?这几个例子在文章中有何作用?模块三:巩固内化学习任务摘 记任务一:组长带领组员反复朗诵课文,整理并积累四类文言字词现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任务二:积累文章重难点句子的翻译。 课题: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 授课时间 第十六周 班级 姓名 模块四:当堂训练 一、基础训练。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畎亩( ) 傅说( ) 胶鬲( ) 法家拂士(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入则无法家拂士 困于心衡于虑 曾益其所不能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所以动心忍性(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空乏其身 ( ) 舜发于畎亩之中( ) 管夷吾举于士( )百里奚举于市( )( ) 苦其心志( ) 人恒过( )5、翻译句子:(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理解,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6. 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

6、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7、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 8、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 9、孟子在选文第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答案:自主学习:见课本研讨交流:内容二:(1)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2) 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3) 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内容三:共同点: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凡的事业作用: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困境出人才、人才都是经过磨难和历练而成)的观点;运用排比,同类并举,增强了文章气势,论证更充分。当堂训练:一、 基础1、孟子·告子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3、“拂”通“弼”,辅弼 “衡”通“横”,梗塞,不顺 “曾”通“增”,增加5、翻译(1)(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2)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3)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二、阅读6、c 7、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