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水污染现状以及中国水污染现状_第1页
全球水污染现状以及中国水污染现状_第2页
全球水污染现状以及中国水污染现状_第3页
全球水污染现状以及中国水污染现状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球水污染现状以及中国水污染现状1 .全球水污染现状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m3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 5.5万亿m3 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犯上。第四届世界水论坛提供的联合国水资源世界评估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天约有数百万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每升废水会污染8L淡水;所有流经亚洲城市的 河流均被污染;美国40%勺水资源流域被加工食品废料、金属、肥料和杀虫剂污染;欧洲55条河流中仅有5条水质勉强能用。水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清洁水,每年约有2500多万人死于饮用不洁水,全世界平均每天5000名儿童死于饮用不洁水,约 1.7亿人饮用被有机

2、物污染的水,3亿城市居民面临水污染。在肝癌高发区流行病的 调查表明,饮用藻茵类毒素污染的水是肝癌的主要原因。世界各地水污染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人口密度、工业和农业发展的类型和 数量以及所使用的三废处理系统的数量和效率。近年3月21日的世界水日,联合国发布的资料表明:目前全球有11亿人缺乏安全饮用水,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同水 有关的疾病。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预计,今天世界上将有1200万人死于水污染和水 资源短缺。如果人类改变目前的消费方式,到2025年全球将有50亿人生活在用水 难以完全满足的地区,其中25亿人将面临用水短缺。由于人们饮用了被污染的水 , 这正是人得病,甚至传染的主要起因之一。

3、据有关报道,发展中国家中估计有半数人 不是由于饮用被污染的水或食物直接受感染,就是由于带菌生物(带病煤)如水中孳 生的蚊子间接感染,而罹患与水和食品关联的疾病。这些疾病中最普遍且对人类健 康状况造成影响最大的疾病是腹泻病、疟疾、血吸虫病、登革热、肠内寄生虫感染 和河盲病(盘尾丝虫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大约80%勺类疾病是 由质量低劣的饮用水造成的。今天"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宣读的声明说, 全球每6人中有1人在生活中无法固定获得干净的水源。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仅仅饮用了不安全的水以及缺乏卫生用水而得的疾病,每年死亡的总人数在500万人以上亚洲开发银行认为

4、,亚洲人口的寿命缩短的年数约有42溢由于水源污染和卫生 条件差引起的。由于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投入不足,印度每天有200多万吨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 流、湖泊及地下,造成地下水大面积污染,所含各项化学物质指标严重超标,其中,铅 含量比废水处理较好的工业化国家高 20倍。此外,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 也加剧了水污染程度。流经印度北方的主要河流-恒河已被列入世界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列。当地居民饮用和在烹饪时使用受污染的地下水已经导致了许多健康问题 例如腹泻、肝炎、伤害和霍乱等。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有条件的家庭都给自家的自来水设施安装了净水器,桶装纯净水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地下水污染严重,目前在印度

5、市场上销售的12种软饮料,有害残留物含量超标。有些软饮料中杀虫剂 残留物含量超过欧洲标准10倍至70倍。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许多国家正面临水污染和资源危机:每年有300万 400万人死于和水污染有关的疾病。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0溢因为饮用了 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初步调查表明,我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其中约有 6300多万人饮用高氟水,200万人饮用高种水,38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1.9亿人饮 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血吸虫病地区约1100多万人饮水不安全。统计显示,每年全世界有12亿人因饮用污染水而患病,1500万5岁以下儿童 死于不洁水引发的疾病,而每年死于霍乱、痢疾和疟疾等

6、因水污染引发的疾病的人 数超过500万。全球每天有多达6000名少年儿童因饮用水卫生状况恶劣而死亡。在发展中国 家,每年约有6000万人死于腹泻,其中大部分是儿童在19世纪20世纪曾发生好多起严重事件。如 18321886年英国太晤士河因 水质为病菌污染,使伦敦流行过4次大霍乱,1849年一次死亡在14000人以上,1892 年德国汉堡饮水受传染病菌污染,使16000人生病,7500人死亡。1965年春天,美国 加利福尼亚的一个小镇,因饮水受病菌污染,发生18000多人患病,5人死亡的流行 病。2 .中国水污染现状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水污染形势仍然 十分严峻。

7、2005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524.5亿t(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 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149.8万t。其中工业废水占39%35项市污水占61%65%, 城市污水已经成为主要的污染源。根据国家环保局发布的中国环境质量公告,全国七大水系中,珠江、长江水质 较好,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污染严重。411个地表水检测断面 中,Im类的断面仅占41%,IVV类的断面占32%劣V类水质的断面达27%,说明 已有59%勺河段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水源。与河流相比,湖泊、水库的污染更加严 重。2005年,28个国控重点湖泊及水库中,满足II类水质的仅有2个,满足田类水质 的只有6个;IVV水质

8、的8个,劣V类的竟达12个,即72%勺湖泊和水库已不宜作 为饮用水水源,43%的湖泊和水库失去了使用功能。目前全国有 25%勺地下水体遭到 污染,35%的地下水源不合格;平原地区约有54%勺地下水不符合生活用水水质标 准。据全国118个城市浅层地下水调查,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一半以 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严重污染。2005年,全国主要城市地下水污染存在加重趋势的 城市有21个,污染趋势减轻的城市14个,地下水水质基本稳定的城市123个,说明 地下水的污染应当引起重视。河流、湖泊及地下水所遭受的污染直接影响到饮用水源,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我们的饮用水,50%以上是不安全的。

9、目前我国农村约有 1.9亿 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城市中污水白集中排放,严重超出水体自净能力,许 多城市存在水质型缺水问题。从 2001年到2004年,全国共发生水污染事故3988起, 平均每年近1000起。2005年发生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珠江北江镉污染事件 ,沱 江污染事件等重大污染事件,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2005年,远海海域水质保持良好,局部近海域污染严重,1V类和劣IV类海水 占。胶州湾和闽江口中度污染,劣IV类海水占50%;珠江口、辽东湾、渤海湾污染较 重,IV类、劣IV类海水比例在 60%80%:问;长江口、杭州湾污染严重,以劣IV类海 水为主。2005年全

10、海域共发现赤潮82次,累计发生面积约27070km2其中有毒藻类引 发的赤潮次数和面积大幅增加。大面积赤潮集中在浙江中部海域、长江口海域、渤 海湾和海州湾等,东海仍为赤潮的重灾区。海洋的污染对海洋渔业、养殖业造成巨 大损失,并间接危害人类健康。赤潮主要对沿岸鱼类和藻类养殖造成影响,因赤潮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6900万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进行的饮用水监测显示,水质量问题已经 非常严重。全国26个省、区的180个县市,有43.3%的人在喝着不安全的水。近来 关于水污染的报道越来越多,愈来愈严重。新闻报道1:江苏省疾病控制中心专家多年研究后绘制出江苏省癌症死亡病毒 高发区在苏中里下河

11、地区和环太湖流域一一全在水源附近。目前江苏省的癌症发病 率及死亡率已处于全国前列。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也公布最新科研成果:贵为天下粮仓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除了农药、重金属污染外,一些罕见的有机致癌物已 经出现,毒性最高的当属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烧,重金属严重超标的是镉、铅、汞。土 壤的污染已危及人体。新闻报道2:太湖,我国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4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6895平 方公里,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地区最重要的水源-如果把太湖流域视为人体的 话,无论从其地理位置、轮廓还是战略功能上看,太湖就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 7城市的 "心脏",纵横交错的河网,就是维系该地区生存

12、、发展的各类"血管"。"按现在的城 乡排污量和达标排放的标准治理太湖,太湖流域的水永远达不到清洁地面水的要 求。2015年要吃上干净水,任重道远。"水利部原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 乾清在发言中毫不客气地指出。新闻报道3:2003年公布的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与战略问题研究显示,全国约有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 ,地下水水质呈下降趋势。评价显示, 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进行区域评价,按分布面积统计,有六成三的地下水资源可 供直接饮用、一成七需经适当处理后方可饮用,一成二不适宜饮用但可作工农业供 水水源,约百分之八的地下水不能直接利用,需要经过专

13、门处理后才能利用。全国约 有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地下水水质呈下降趋势。全国约有七千多 万人仍在饮用不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地下水。新闻报道4:今年以来,淮河流域污染反弹加剧,环保部门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监 测结果显示,安徽淮河流域设置的19个国控监测断面有13个处于超标状态,淮河流 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呈上升势头。淮海两岸也流传着一首歌谣: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拉稀生癌!(央视04年8 月10报道)新闻报道5:从黄河水资源保护部门获悉,2004年以来,黄河水污染回潮, 干流劣五类水质河段已占监测评价河段的百分之三十八。专家指出,劣五类水已基本失去水体功能,而按中国水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