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与飘中的女性形象特质对比共7资料_第1页
傲慢与偏见与飘中的女性形象特质对比共7资料_第2页
傲慢与偏见与飘中的女性形象特质对比共7资料_第3页
傲慢与偏见与飘中的女性形象特质对比共7资料_第4页
傲慢与偏见与飘中的女性形象特质对比共7资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傲慢与偏见与飘中的女性形象特质对比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简 ?奥斯丁的处女作。奥斯丁 1775年出生于英国,父亲是一位普通的牧师。在当时的英国,男权主义盛 行,妇女不但不能享受到平等的待遇,而且被视为思想简单、能力低下的 代名词,似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等都与她们无关。毫不夸张的说,女 性的地位在18世纪已经走到了谷底。而奥斯丁却十分关注乡绅家庭中女 性在婚姻和生活中的地位,她认为女人接受教育并不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自 己“社会花瓶”的使命,而是要以高尚的道德意识、优雅的行为举止树立 起女人的特质。所以,奥斯丁以自己敏锐的思维方式,深刻分析了女性在 社会中的地位、能力和权利等问题,然后从解

2、构男权主义的角度出发,表 述自己独特的女性主义观点,将女性形象的特质提升到新的层面。相比之下,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是十分幸运的,她出生在美 国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父亲是一个著名的律师,家庭富裕。当时的美 国社会十分看重女性的礼仪教养。一个合格的美国女人不但要高贵得体, 还必须温柔顺从,以男人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及核心。换言之,到了 19 世纪初,女人贤妻良母的角色已经被社会接受和认可,但这是要以她们不 断牺牲自我满足他人为前提的。在这种环境下,米切尔于1936年正式出版了这部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感小说飘。小说飘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米切尔以南方女性的思考方式为基础描述出了美国内战的 情

3、景,同时将处于社会底层的妇女们的辛苦与感受表现得惟妙惟肖。傲慢与偏见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天真美丽、善良勇敢。虽然 当时的社会借助传统礼教的力量对女性进行了深程度的束缚和压制,但她 却勇于表现自我,坚持自己的行为自主权。小说中,当得知姐姐生病后, 伊丽莎白步行三英里的泥泞道路前去探望,毫不在意自己出现在那些上流 人士面前的狼狈之态;另外,因五姐妹同时在交际场合进出,凯瑟琳夫人 表示十分的不满意,并且深深地责备了她们,但伊丽莎白却非常勇敢地反 驳道:“只因为姐姐没有早早的出嫁, 妹妹就要被剥夺交际和娱乐的权利, 那对她们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在享受青春的事情上,小妹与大姐是平等的, 所以没有任何理

4、由可以将妹妹们关在家中。”最后,在处理自己和达西的 感情时,伊丽莎白同样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立果敢和不畏权势。面对凯瑟琳 夫人的严厉责备,她坚持着道:“我自己的幸福自然应该由我自己决定, 但无论我怎么抉择都与你无关。”这样的伊丽莎白将女性自我独立、勇于 反抗的精神表现得十分到位。作为新时代女性的代表,郝思嘉在飘中所演绎的形象非常典型, 可谓是与传统的旧南方女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敢于向顽固的旧社会传 统女性主义说不,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魄力赢得了自身价值和应有的权 利,展示了一位新时代女性应当具备的精神和素质。从小时候开始,郝思 嘉的性格中就透着一种顽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无论对于嬷嬷来说还 是对

5、于母亲来说,郝思嘉都是一个有想法、叛逆的女孩子,其行为有的时 候简直就像一个男孩子;对于女人必须吃饱肚子以后再去参加宴会的传统 观念束缚,她坚决抵触。对于郝思嘉来说,其女性意识的重新构建要归功 于战争。南方的经济在战争中彻底瘫痪了,随着它的瘫痪的还有南方传统的风俗习惯,当然,人们也得到了解脱。郝思嘉不仅经历了内战,而且还 经历了母亲去世、父亲精神失常、忍饥挨饿等种种的生活磨难,娇气在这 位曾经的贵族小姐身上再也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独立和坚强。勇敢的 她带着重建塔拉庄园的夙愿进入了亚特兰大;在传统思想充斥着整个社会 的时代,郝思嘉摒弃了社会的偏见,像男人一样将事业扛了起来。就在她 信心满满地为

6、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拼搏的过程中,郝思嘉开始质疑传统的 女性思想观念。特别是在弗兰克打理商店生意的时候,她发现弗兰克并没 有能力将自己的商店经营好,与自己可谓是天壤之别。郝思嘉认为她更有 能力来经营弗兰克的商店,而且完全没有接触过木材的她也一定能够经营 好他的锯木厂。随着时间的推移,郝思嘉的意识中开始有了新女性主义的 影子,对于传统观念中的男尊女卑她极其反感,逐渐向这一观念采取了实 际的反叛行动。通过收购,她成为了一个锯木厂的主人,通过智慧的运用 和坚持不懈的奋斗,事业日益壮大。此时的郝思嘉再也不需要男人的扶持 和供养,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精神上,她都做到了完全的独立,也充分 实现了她的自我价值

7、。三爱情和婚姻都是这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焦点,也是其描写的重点。 而对于婚姻来说,金钱或者地位等现实问题就不可避免地要提及的。所以 爱情在傲慢与偏见中的状态非常契合这部作品的题目,紧紧地被傲慢 与偏见所包裹着。男女平等是伊丽莎白的爱情观,对于婚姻她更是比较看 重于感情基础,她认为女人不应该在没有感情基础的情况下单纯地为了钱 而嫁人。作为典型的金钱婚姻主义者,夏洛蒂 ?卢卡斯小姐受到了她的朋第3页友伊丽莎白的藐视,所以在其表兄柯林斯表示想要跟她结婚的时候,她无 视他的财富而断然拒绝了这门婚姻。一位女性拒绝一位男性的求婚放在当 代来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也可能是大部分女人比较容易能够办到的事 情,

8、但是在伊丽莎白那个时代,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其难度系数是 相当高的。要么嫁人,要么就成为家庭教师,要不然就一辈子不嫁人,这 就是那个时代女人的三条出路。既然嫁人成为了女性最好的出路,那么就 要在嫁人之后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富足的生活,所以说大部分的年轻女 性都想要与有钱有地位的男士结婚。而在爱情与婚姻方面,伊丽莎白主张 自由平等,积极主动地追逐自己的幸福,不在乎像凯瑟琳夫人这样的人的 嘲讽,也不因为自己贫贱的出身而自暴自弃,在追求真爱的路上她可谓是 充满信心、坚忍不拔。伊丽莎白的爱情没有一点现实主义的影子,其中充 满了浪漫和理想。对于爱情来说,郝思嘉可谓是拿得起放得下。在见到艾希礼第一面的

9、时候,她就爱上了这个男人。但是当郝思嘉将自己 的爱意告诉艾希礼的时候,他断然拒绝了她,郝思嘉毅然决然地打了他; 内战爆发后,迫于金钱的压力,郝思嘉与自己的妹妹争夺男人,也就是当 时作为妹妹情人的弗兰克;同样是因为金钱,郝思嘉又和瑞特结婚了。在 郝思嘉眼里,爱情和婚姻的关系就与精神和肉体的关系一样,是不能一概 而论的。婚姻对于郝思嘉来说是不重要的,然而她积极地追逐自己的爱情 和幸福的精神,对自我情感负责的态度是值得新时代的女性学习的。对于 美国旧南方女性来说,其遵从于两性的情感之中,臣服于爱情和伦理道德 之中的现象是在郝思嘉的身上看不到的,对于这些传统的观念她表现出了 前所未有的魄力。南北战争爆

10、发前,作为一位生活在贵族之家的小姐,郝思嘉过着非常优越的生活,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也造就了她任性 和自私的性格;随着战争的爆发,嫁为人妇的郝思嘉慢慢地变成了一位家 庭主妇,随心所欲的性格也逐渐变得斤斤计较;战争结束了,为了重建自 己的事业和家园,郝思嘉逐渐抛弃了伦理道德,虽然她只有19岁,但是整个家庭和庄园的重担都压在了她一个人身上,金钱开始占据了她心中最 重要的位置。作为一位生于贵族之家的小姐,郝思嘉身上的娇气被充满荆 棘和磨难的生活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坚强、独立和拼搏。无论是在爱 情还是婚姻方面,无论是对待金钱还是地位,郝思嘉的目的都非常明显, 现实对于她来说极其重要。无论是男人还

11、是女人,在智慧和理性方面,对于奥斯丁来说都是一样 的。她用智慧和诙谐塑造了伊丽莎白,使得这位女人在观察力和判断力方 面都比较卓越。对于自己的情感,她可谓是运用自如。达西的“傲慢”性 格也在伊丽莎白的聪敏才智和理性中消失殆尽了。显然,达西是非常认可 伊丽莎白身上的智慧和理性的,他为自己找到了一位钟爱的妻子,同时也 为自己的情感找到了一个极好的归宿。奥斯丁是非常赞赏新女性主义思想 观念的,也非常向往新时代的女性能够拥有这些品质和性格,所以她将这 个愿望放在了伊丽莎白身上。作为一位女性,她应该凭借着自身的人格魅 力和能力取得自己想要的地位和生活,其在社会上的角色不应该是男性的 附属。郝思嘉与伊丽莎白

12、相比较而言,理性于她是毫无缘分可言的,对于艾 希礼,她的爱意表现得大胆、直白,但是艾希礼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她的表 白,为了报复他,郝思嘉和查尔斯以让人难以想象的速度举办了婚礼;而在第二个丈夫弗兰克的心里,郝思嘉是其见过的所有女人之中最容易发脾 气的那个,而且是发起脾气来无休止的那种。相反,受人喜爱的伊丽莎白 却是相当的理性,正是这种性格赢得了达西的青睐,两个人也最终走入了 婚姻的殿堂。无论是爱情还是婚姻,都成为了郝思嘉冲动的性格和摇摆不 定的情感的牺牲品。当然,这样的性格也给予了她些许的好处,让她在生 活和困境面前无畏无惧,对于发展事业来说,这些品质都是必不可少的。作者运用比较法让我们了解到伊丽

13、莎白虽然拥有闭月羞花的外表,能 够迷倒众多显贵男士,但是她本身只是一位地主乡绅的女儿,没有多少财 产。在遇到达西的时候,她的心态就出现了变化,以往的虚荣心受到了极 大的打击,所以说伊丽莎白只是在表面做做样子,没有强烈地去反抗,让 人们感觉出一种明显的假象。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结 局是幸福的,他们过着这样的生活:不仅夫妻之间非常和睦,而且亲戚朋 友也其乐融融。不知不觉中,这篇文章好像又回归到了传统文学,曾经的 女权主义者又变成了一位小女人,而伊丽莎白也难逃攀附权贵的传统惯 例。对于故事来说,这篇作品有着一个美满的结局,然而对于人物形象来 说,它不算作是成功的,本来有着自由、平等精神的

14、叛逆人物伊丽莎白到 了最后给读者带来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感受。而作为一位中产阶级女性,郝 思嘉在飘中的表现可谓是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完美典型,从始至终其生 活都是依据自己的观念和想法来的。对于飘来说,郝思嘉和瑞特的结 局是不美满的,到了最后,她才发现原来自己最爱的还是瑞特。郝思嘉并 没有被残酷的生活所打败,因为在她心中依旧存活着一种希望和信念,而 这种希望来自于土地塔拉,这也是支撑着郝思嘉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她甚 至认为如果到了塔拉再想这些打击和挫折,那么她就能够接受和承担这些 了。作为一位具有“叛逆”精神的女性,郝思嘉从始至终都主宰着自己的 爱情和事业。这样一种新时代女性的形象在当时动荡不安的美国显得特别 的高大。四在当今社会,人们开始用越来越高的标准来要求现代女性,无论是在 外表上美丽,还要在性格上温柔、贤惠和独立,单单聪明是不够的,还必 须有上进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