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眼镜验光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注 意 事 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二总 分得 分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16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0.5分,满分80分。)1. 为了促进企业的规范化发展,需要发挥企业文化的(
2、 B)功能。 A、娱乐 B、主导 C、决策 D、自律 2. ( C )的态度是每个验光员应必备的。 A、消极 B、被动 C、积极主动 D、平淡3. ( A )、晶状体、玻璃体等是眼球内容物。 A、房水 B、角膜 C、巩膜 D、虹膜4. ( )分为纤维层、血管层和神经层。 A、角膜 B、泪膜 C、巩膜 D、眼球壁5. ( A )是指上下
3、眼睑对角膜持续性压迫,使角膜产生垂直向屈光力较强的散光。 A、生理性散光 B、病理性散光 C、复性散光 D、混合性散光6. 维持眼球的( B )和保护眼球内容是巩膜的主要功能。 A、位置 B、形状 C、透明性 D、屈光性7. 虹膜的基质后层包含(
4、0; B )。 A、血管和载色体 B、瞳孔括约肌和瞳孔扩大肌 C、血管和瞳孔括约肌 D、载色体和瞳孔括约肌8. 早期老年性核性白内障可试用( A )提高视力。 A、近视镜 B、远视镜 C、散光镜
5、 D、三棱镜9. 通过移动()观察目标的动向,二者则呈现顺动。 A、球镜 B、柱镜 C、正球面透镜 D、负球面透镜10. 如果柱面透镜的最大屈光力在180度上,则该透镜的轴向位于(
6、; B )上。 A、45度 B、90度 C、135度 D、180度11. 通过柱面透镜观察目标,若镜片以上、下平移时,目标也随之上下移动,再左右移动镜片时,目
7、标则显示( )。 A、左右动 B、右左动 C、剪刀状 D、不动状12. 直角坐标底向标示法和( )是三棱镜的底向标示法的种类。 A、180°底向标示法
8、160; B、360°底向标示法 C、鼻端底向标示法 D、太阳穴底向标示法
9、13. 组成眼用柱面透镜的最基本的光学单位是( C )。 A、球镜 B、平面镜 C、三棱镜 D、圆柱玻璃体14. ( )是指戴镜注视目标时,两眼所遭遇到的三
10、棱镜效果之差。 A、三棱镜效果 B、透镜效果之差 C、透镜与棱镜关系
11、160; D、差异三棱镜效果15. 眼屈光系统的三对基点为一对焦点、( )和一对结点。 A、一对顶点 B、一对主点 C、一对远点 D、一对近点16. ( )是指把眼球的各屈光单位以一个曲率
12、半径为5.73mm的单一折射球面来代替的模型眼。 A、模拟眼 B、模仿眼 C、模式眼 D、简化眼17. ( )指当注视近物时,除调节作用外,双眼还必须同时向内转动,使视轴能正对物体。 A、相
13、对集合 B、集合近点 C、集合角 D、集合18. 近反射三联运动指看近目标时同时发生的( )三种现象。 A、调节、集合及瞳孔缩小 &
14、#160; B、调节、集合及瞳孔扩大 C、调节、集合及眼球内转 D、调节、集合及眼球下移19. 从( )投向分界面上光线投射点之间的一段光线为入射光线。 A、光区
15、160; B、光源 C、光斑 D、光束20. 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 )。 A、入射角 B、反射角 &
16、#160; C、折射角 D、投射角21. 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 )之间的夹角。 A、法线 B、平面
17、; C、物体 D、分界面22. 像点至透镜的距离为( )。 A、物距 B、像距 C、焦距
18、60; D、光距23. 制作眼镜架的天然材料有特殊木材、动物角和( )等。 A、玳瑁材料 B、水晶材料 C、兽骨 D、动物脚24. 镜片的折射
19、率越( ),镜片就越厚。 A、低 B、高 C、强 D、大2
20、5. 镜片的透光率越( ),视物的清晰度就越低。 A、高 B、低 C、大
21、; D、强26. 应注意观察顾客戴原眼镜时的( )、前倾角等是否在正常范围。 A、瞳孔距 B、光学中心距 C、镜眼距 D、镜片顶焦度27. 眼镜的前倾角若( )会造成眼镜棱镜效应的产生。 A、大于15&
22、#176; B、小于15° C、等于12° D、大于10°28. 正常情况下,花镜每11.5年需更换( )。 A、镜框
23、0; B、鼻托 C、一次屈光度 D、镜片29. ( )是使用隐形眼镜时应注意的事项。 A、半月一洗眼镜片
24、160; B、一周一洗眼镜片 C、指甲不宜过长 D、指甲不宜过短30. 眼外观检查时可以( )。 A、将患者与其他健康者比较
25、60; B、将患者与其他患者比较 C、在暗室进行 D、在红光下进行31. 患( )时,睫毛可逐渐全部变白。 A、青光眼
26、 B、白内障 C、虹膜炎 D、原田氏病32. 球结膜充血的位置相对( )。 A、较深 B、较中等
27、; C、较浅 D、看不清33. ( )是睫状充血的特点。 A、可移动性 B、不随结膜移动 C、只能上下移动 D、只能左右移动34.
28、 ( )是巩膜充血的起源。 A、巩膜血管 B、球结膜血管 C、角膜缘血管 D、睑结膜血管35. ( )可出现角膜知觉减退。 A、白内障 B、带状
29、疱疹后 C、青光眼 D、泪囊炎36. ( )是Schirmer试验的长度要求。 A、5mm长 B、10mm长 C、20
30、mm长 D、30mm长37. 远视眼长期形成的调节张力( )。 A、稍休息后可松弛 B、可主观消失 C、可逐渐加强
31、160; D、短时间内不能松弛38. 矫正后的近视眼看近时( )。 A、不需要调节
32、 B、需付出与正视眼相应的调节 C、需付出大于正视眼的调节 D、需付出小于正视眼的调节39. 应用带状光检影镜时,映光的( )是直接意义。 A、动向
33、0; B、速率 C、形状 D、亮度40. 对于散光眼来说,当映光变得细而亮时则可确定( )。 A、近视度数 B、远视度数
34、 C、散光度数 D、散光轴向41. 调节张力使( )的测定结果偏深。 A、远视眼 B、散光眼 C、弱视
35、160; D、近视眼42. ( )是可以通过散光表来大致测试的。 A、准确轴位 B、准确度数 C、性质 D、轴位43. 如果有散光时,散光表的线条应( &
36、#160; )。 A、不均匀,深浅不同 B、均匀,深浅相同 C、均匀,深浅不同
37、60; D、不均匀,深浅相同44. 轴位确定后,在相应轴位上加散光片至( ),则散光度数确定。 A、继续有线条变深 B、继续有线条变浅 C、各方向线不均匀一致
38、0; D、各方向线条均匀一致45. 使用散光表时矫正视力须达到( )才符合要求。 A、0.5 B、0.7 C、0.2
39、160; D、0.146. 不适用于裂隙片的散光是( )。 A、2.00/1.00×90° B、3.00/2.00×90° C、1.00/1.00×90°
40、 D、+0.25/+0.50×90°47. 使用裂隙片时矫正视力须达到( )才符合要求。 A、0.5 B、0.7
41、; C、0.2 D、0.148. 用裂隙片测散光度数时,如果加+1.00D后更加模糊则改加( )。 A、+0.25D B、+0.50D
42、0; C、+2.00D D、1.00D49. ( )是最不适用散光表的。 A、3.00/1.00×90° B、4.00/2.00×180° C、7.00/6.00
43、×45° D、10.00/2.00×75°50. ( )是用裂隙片测散光时必须分别在清晰位、模糊位先加的镜片。 A、正散光片 B、负散光片
44、 C、负球面片 D、正球面片51. ( )含有固定式与活动式两种。 A、裂隙片 B、检影镜 C、镜片箱
45、160; D、散光表52. 不能作为裂隙片裂隙宽度的是( )。 A、0.5mm B、1.0mm C、2.0mm D、2.5mm53. 散光的度数与轴向是用(
46、; )来精确的。 A、裂隙片 B、散光表 C、视力表 D、交叉柱镜54. ( )是交叉柱镜翻转后每一位置应停留的时间。 A、15分钟
47、0; B、半分钟 C、1秒 D、25秒55. 交叉柱镜是由( )的柱镜片轴位垂直叠加在一起构成的。 A、两个度数不等、符号相反
48、60; B、两个度数不等、符号相同 C、两个度数相等、符号相同 D、两个度数相等、符号相反56. ( )是最常用的交叉柱镜。 A、±0.50DC B、±0.75DC
49、0; C、±0.25DC D、±1.00DC57. 使用交叉柱镜比较前后两面清晰度是否相同时( )。 A、两面一定要同样清楚 B、两面一定要同样模糊 C、同样
50、模糊与同样清楚均可 D、一面清楚一面模糊即可58. 交叉柱镜上与“+”号成45°的直线上的屈光力( C )。 A、0D B、0D
51、60; C、等于0D D、0.25D59. 交叉柱镜的持柄与镜面“”标志处的半径的夹角为( B )。 A、30° B、45°
52、 C、60° D、90°60. ( )是双色测试时的要求。 A、雾视+1.00D
53、60; B、戴镜至最佳视力 C、戴镜 D、不戴镜61. 双色试验应( )。 A、同时检查双眼 B、首先检查左眼
54、; C、首先检查右眼 D、戴红绿色盲片62. 双色试验时应首先注视( )。 A、白色视标 B、兰色视标 C、红色视标 D、绿色视标63. 双色试验时,如果红色清楚,那么应( )
55、。 A、加正镜 B、加负镜 C、什么都不加 D、试负镜64. 双色试验时,如果绿色清楚,那么应( )。 A、加正镜 B
56、、加负镜 C、什么都不加 D、试正镜65. 红绿测试时,照度至少在( )。 A、200LUX以上 B、200LUX以下 C、100LUX以上 D、100LU
57、X以下66. 七色光混合后可形成( )。 A、黑色光 B、蓝色光 C、黄色光 D、白色光67. 红光是在( )中传播最快的光。 A、真空
58、60; B、空气 C、低密介质 D、高密介质68. 通过人眼的屈光系统后,( )折射最小。 A、绿光
59、0; B、蓝光 C、红光 D、白光69. 红光是( )的可见光。 A、波长最长、折射率最大
60、160; B、波长最短、折射率最大 C、波长最长、折射率最小 D、波长最短、折射率最大70. 在介质中紫光是( )的可见光。 A、波长长、速率快
61、 B、波长长、速率慢 C、波长短、折射力强 D、波长短、折射力弱71. 紫光是( )的可见光。 A、传播速度最快
62、; B、波长最长 C、波长最短 D、真空中传播速度最慢72. (
63、0; )通过正视眼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上。 A、黄光 B、红光 C、蓝光 D、绿光73. ( )通过正视眼后焦点落在视网膜前
64、。 A、绿光 B、红光 C、橙光 D、黄光74. 光线通过近视眼的屈光系统后,黄光的焦点较绿光( )。 A、靠前
65、0; B、靠上 C、靠下 D、靠后75. 光线通过远视眼的屈光系统后,黄光的焦点较绿光( )。 A、靠前 &
66、#160; B、靠上 C、靠下 D、靠后76. 黄色光是人眼( )的颜色。 A、最不敏感
67、0; B、感光度最差 C、最不适应 D、感光度最强77. 双色法在( )应慎用。 A、高度近视者时 B、高度远视者时 C、高度散光者时 D、色觉异常者时78. 散光患者雾视后,则两条焦线必须在( )。 A
68、、视网膜上 B、视网膜后 C、视网膜西侧 D、视网膜前79. “先加后换”是为了避免( )。 A、检查视力不准确
69、60; B、验光结果正镜太大 C、验光结果正镜太小 D、在间隔时失去雾视效果80. ( )是“先加后换”原则的目的。 A、工作方便
70、 B、患者方便 C、加强雾视效果 D、保持雾视的连续性81. 雾视时,加
71、正镜片的幅度为( )。 A、每次+0.75 B、每次+0.50 C、每次+0.25 D、每次+1.0082. 远视患者造成“人工近视”须加( )。 A、近视镜片 B、平光
72、0; C、远视镜片 D、双光镜片83. 电脑验光仪( )至患者角膜顶点一般为12mm。 A、目镜 B、主体
73、 C、中央 D、物镜84. 电脑验光仪每次检测( )的次数为至少三次。 A、左眼 B、右眼
74、60; C、双眼 D、单眼85. 因品牌、型号繁多,在使用电脑验光仪前应( )。 A、先使用后送检 B、按
75、固定的程序操作 C、按各种机器的说明操作 D、随便操作即可86. ( )不是电脑验光仪屏幕上出现“ERROR”的常见原因。 A、不规则散光 B、白内障 C、玻璃体液化&
76、#160; D、眨眼87. ( )是电脑验光仪出现“AAA”的可能原因。 A、结膜炎 B、角膜炎 C、角膜白斑
77、; D、瞳孔过小无法测定88. ( )是电脑验光仪屏幕上出现“OUT”的可能原因。 A、屈光度过大 B、平光
78、 C、青光眼 D、白内障89. 电脑验光仪的结果与人工检影眼光相比( )。 A、电脑验光仪更准确 B、人工检影更准确 C
79、、都可靠 D、都不可靠90. ( )为双色法的原理。 A、蓝光与绿光成像位置不同
80、160; B、红光与蓝光成像位置不同 C、蓝光与黄光成像位置不同 D、红光与绿光成像位置不同91. ( )是双色法中视红清楚应加的镜片。 A、+0.50D B、0.50D
81、0; C、0.25D D、+0.25D92. ( )是双色法中视绿清楚应加的镜片。 A、+0.50D B、0.50D C、0.25D
82、 D、+0.25D93. ( )均可用瞳距仪来测量。 A、单眼瞳距 B、双眼瞳距 C、远用瞳距 &
83、#160; D、远用、近用、单眼及双眼瞳距94. 测量近用瞳距时黑色箭头应指向( )标记处。 A、“” B、“33cm”
84、; C、“50cm” D、“1m”95. 瞳距仪上“R”数值为30mm,则表示( )。 A、左眼瞳距为30mm B、右眼瞳距为30mm C、左眼瞳高为30mm
85、0; D、右眼瞳高为30mm96. 瞳距仪上“L”数值为30mm,则表示( )。 A、左眼瞳距为30mm &
86、#160; B、右眼瞳距为30mm C、左眼瞳高为30mm D、右眼瞳高为30mm97. 在瞳距仪上二角膜之间的距离是用( )来代表的。 A、VD
87、; B、PD C、RD D、LD98. ( )是使用瞳距仪时可倾斜的角度。 A、0°20°
88、0; B、0°10° C、0° D、0°15°99. 对出现严重试戴不适的被检者应( )。 A、减小其屈光度
89、0; B、轴位定在90o C、轴位定在180o D、所配镜柱镜轴位尽量靠向原镜100. 斜视时,瞳距测量可采取( )测量
90、。 A、单眼遮盖法 B、双眼遮盖法 C、双眼平视 D、辐辏法101. ( )是测量单眼瞳距时应注意的问题。 A、未被测试眼向正前方注视视标 B、被测试眼向正前方注视视标 C、双眼
91、同时下视 D、双眼同时平视102. 尽早发现尽早( )是12岁以下儿童屈光参差的矫正原则。 A、矫正一半 B、部分矫正 &
92、#160; C、矫正1/3 D、全部矫正103. 儿童一般在6岁前进行屈光参差矫正,尤其是( )。 A、近视性屈光不正 B、远视性屈光不正 C、散光
93、0; D、远视性屈光参差104. 成年人屈光参差在3.00D以下者通常全部矫正,( )。 A、但不能得到立体视
94、0; B、且可得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立体视 C、且可得到完全的立体视 D、但只能得到部分立体视105. 一老者验光结果为OD2.00D,OS6.00D,那么他的处方可能为:( ) A、OD2.00D,OS4.00D
95、160; B、OD2.00D,OS7.00D C、OD2.00D,OS6.00D D、OD3.00D,OS4.00D106. 年龄( )适应屈光参差的能力越强。 A、越大
96、0; B、在10岁左右 C、越小 D、在20岁左右107. 儿童双眼视力仍在发育,即使低度( )也能导致弱视。 A、近视
97、 B、远视 C、散光 D、屈光参差108. 屈光参差发生的年龄与弱视的关系为( )。 A、年龄越小程度越深
98、 B、年龄越小程度越浅 C、年龄越大程度越深 D、无关系109. 下列中书写正确的是( )。 A、+2.00DS/90°×+0.50DC
99、; B、+2.00DC/+0.50DS×90° C、+2.00DC/90°×+0.50DS D、+2.00DS/+0.50DC×90°110. 矫正散光在原则上应()。 A、可过矫以获得好视力
100、 B、禁忌过矫 C、获得好视力即可 D、不必考虑年龄及主觉情况111. ()是成年人高度散光的处方原则。 A、给全量的1
101、/3 B、给全量的1/2 C、尽量全部矫正
102、60; D、低度矫正,以其能适应为准112. 观察隐形眼镜镜片配适最好用( )。 A、放大镜 B、裂隙灯显微镜 C、显微镜 D、开普勒望远镜113. 使用裂隙灯弥散投照法时,投照亮度( )。
103、 A、低 B、偏低 C、中度 D、中至高度均可114. ( )是使用裂隙灯弥散投照法时投射与观察夹角可用的度数。
104、60; A、90° B、70° C、15° D、40°115. 使用裂隙灯直接投射法时投照亮度为( D
105、)。 A、低度 B、中度 C、高度 D、中至高度116. ( )是使用裂隙灯直接投射法时投射与观察夹角可用的度数。 A
106、、90° B、70° C、15° D、40°117. 裂隙灯滤光式投照法时( )。 A、裂
107、隙宽度细小 B、放大倍数高倍 C、投照亮度中至高度 D、投射与观察夹角70°
108、;118. 角膜的大体形态一般用( )法观察。 A、直接投射 B、弥散投照 C、滤光式投照 D、彻照119. ( )是用裂隙灯的光切片法来观察的。 A、角膜的厚度 &
109、#160; B、隐形眼镜镜片的移动度 C、角膜上皮层病变 D、角膜内皮层病变120. 使用裂隙灯滤光式投照法可观察(
110、160; )。 A、隐形眼镜的移动度 B、隐形眼镜的覆盖度 C、隐形眼镜的中心定位 D、硬镜的配适评估12
111、1. 隐形眼镜的禁忌症包括( )。 A、斜视及眼球震颤 B、斜视及睑下垂患者 C、泪膜破裂时间大于15秒
112、160; D、Schirmer 试验正常122. ( )适合配戴软性隐形眼镜。 A、生活邋遢 B、在酸性环境中工作的人 C、在碱性环境中工作的人
113、; D、足球运动员123. 妊娠期妇女( )。 A、不宜戴框架眼镜 B、应戴隐形眼镜 C、不宜戴隐形眼镜 &
114、#160; D、只能戴隐形眼镜124. ( )影响隐形眼镜配戴应用。 A、抗高血压药 B、血管扩张药 C、避孕药 D、血
115、管收缩剂125. 正常泪膜破裂时间一般( )。 A、大于10秒 B、大于15秒 C、大于20秒 D、大于30秒126. ( )是Shirmer 试验的正常值。 A、10分钟大于10毫米
116、60; B、10分钟大于5毫米 C、5分钟大于15毫米 D、10分钟大于15毫米127. 正常情况下,角膜水平直径比垂直直径( )
117、。 A、小4mm B、小3mm C、小2mm D、大1mm128. 上皮不完整可导致( )。 A、角膜变性
118、 B、角膜染色 C、白内障 D、青光眼129. 如一眼屈光为3.000.50D×90°,其配戴隐形眼镜度数可为( )。 A、3.00D B、3.25D
119、; C、3.50D D、4.00D130. 一个远视患者框架眼镜度数为+5.00D,如果改戴隐形眼镜,则度数为( )。 A、+4.75DS B、+5.00DS
120、0; C、+5.25DS D、+5.50DS131. 超过45岁的人戴隐形眼镜应考虑( )。 A、老视对配戴隐形眼镜的影响 B、瞳孔变化对配戴隐形眼镜的影响 C、白内障对配戴隐形眼镜的影响 &
121、#160; D、眼底病对配戴隐形眼镜的影响132. 分辨隐形眼镜面向的方法有( )。 A、用拇指与食指挤压镜片中心,如向外弯说明正确 B、用拇指与食指挤压镜片中心。如向里弯说明正确 C、用拇指与食指挤压镜片边缘,如向外弯说明正确 D、用拇指与食指挤压镜片边缘,如向里弯说明正确133. ( )眼球向下转是配戴隐形眼镜者的姿势。 A、面向左转 B、面向右转
122、60; C、面向上转 D、面向下转134. 摘隐形眼镜时,配戴者应( )。 A、面向上,眼球向下转 B、面向上,眼球向上转 C、面向下,眼球向下转
123、0; D、面向下,眼球向上转135. ( )是隐形眼镜摘出时应注意事项。 A、洗手清洁摘镜片存放 B、清洁摘镜片洗手存放 C、洗手摘镜片清洁存放
124、 D、摘镜片洗手清洁存放136. 隐形眼镜配戴者一般在( )再全天配戴。 A、12天 B、23天 C、45天 D、1014天137. (
125、60; )是隐形眼镜镜片破损的常见原因。 A、护理液有问题 B、去蛋白酶片问题 C、浸泡时间过长
126、 D、指甲过长138. 眼药水中的防腐剂吸附在镜片上,可使隐形眼镜镜片( )。 A、直径变大 B、直径变小 C、镜片明显变厚 D、变色变硬139. 初次配戴隐形眼镜者( )后如无特殊情况应每半年复查一次
127、。 A、1周 B、2周 C、3周 D、3个月140. ( )后,会出现隐形眼镜配戴后持续眼红、眼
128、痛、视力下降且有加剧趋势。 A、角膜异物 B、结膜炎 C、角膜急性感染 D、角膜划伤141. 隐形眼镜戴入眼内出现烧灼感是由于( )。 A、镜片破损
129、0; B、镜片变硬 C、镜片变形 D、护理液毒性反应142.
130、 ( )是全功能护理液的缺点。 A、使用方法复杂 B、杀菌力强 C、无过敏反应 D、消毒时间长143. 隐形眼镜沉淀物可导致( )。 A、舒适度下降
131、60; B、增加换镜频率 C、巨乳头性结膜炎 D、以上都是144. 周戴抛弃型镜片是指( )天夜后马上丢弃。 A、间断配戴
132、; B、连续配戴 C、隔日配戴 D、隔两日配戴145. 一日型抛弃镜片可( )。 A、重复使用一次
133、0; B、重复使用两次 C、重复使用三次 D、配戴一天,睡眠前取出后丢弃146. 由散光矫正不足引起的配戴隐形眼镜视远不清可试戴( )。 A、超薄软镜
134、160; B、薄软镜 C、超薄球面软镜 D、透气硬镜147. 一患者45岁,配戴4.0D隐形眼镜,远视力0.8,看近模糊,可能为( )。 A、镜片沉淀物影响
135、; B、近视光度过低 C、远视不足 D、出现老视148. 配戴隐形眼镜波动性模糊,瞬目后立即好转为镜片太紧,可以( )。 A、增加
136、镜片直径 B、减小镜片基弧 C、增大镜片基弧 D、加厚镜片149. ( )是配戴隐形眼镜后出现单眼复视的可能原因。 A、较大的散光矫正不充分 B、镜片不适 C、高度远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营养师职业资格考试专项训练:营养师职业素养与沟通能力
- 民法典普法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Python项目管理专项训练试卷 技能提升
- 现代农业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试题山西省怀仁市重点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会理县第一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王利明民法总论课件
- 天津市蓟州等部分区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校园食堂设备维护与食品安全管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智能化车位租赁与增值服务综合管理协议
- gcp机构办公室工作计划
- 1.1.3茶云纹叶枯病识别与防治
- MT-T 1199-2023 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运输车辆安全技术条件
- (高清版)TDT 1042-2013 土地整治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400道及答案
- 兰花主要病害的识别及防治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招商引资方案
- 药店各管理制度
- 幼儿园招生小组计划书
- 《妇产科护理课件:宫颈癌的护理》
- 2022版《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课标测试卷测试题库(含答案)(教师招聘试卷教资考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