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江苏省贸易进出口的实证分析_第1页
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江苏省贸易进出口的实证分析_第2页
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江苏省贸易进出口的实证分析_第3页
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江苏省贸易进出口的实证分析_第4页
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江苏省贸易进出口的实证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21 绪论3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31.2国内外研究综述41.3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52 汇率对贸易收支影响的相关理论简述62.1汇率相关概念62.2 汇率对贸易收支影响理论的发展73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江苏进出口关系的实证分析103.1模型的选择103.2数据的选择113.3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江苏省贸易额影响的实证分析143.4 实证研究的结果分析184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江苏贸易影响的结论分析和政策建议184.1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江苏贸易影响的结论分析184.2政策建议20谢辞23参考文献24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江苏省贸易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摘 要:2005年我国进行汇率改革

2、以来,人民币不断升值。江苏外贸依存度非常高,汇率变动对江苏省贸易发展的影响十分引人关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汇率变动对江苏省贸易流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与汇率相关的概念,对汇率变动对贸易流量影响的理论、研究文献做了简要回顾。在此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着重分析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江苏贸易流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汇率对江苏省进出口贸易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并不显著。最后,文章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对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提出对策与建议。关键词:汇率变动;实证分析;江苏省对外贸易Abstract: Since 2005, China beg

3、an to take a 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 and appreciation of RMB rose extremely. As an important province in the field of trade, variation of exchange rate influences Jiangsu province obviously, so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brought by the variation of exchange rate and to make scie

4、ntific prediction. Firstly, i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exchange rate briefly, and reviews some theories and documents of exchange rate affect on trade. Then on the basis of this, we use the theory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rade of Jiangsu by exchange rate flo

5、ating from 2005.01 to 2008.12. Result is that the appreciation of RMB affects the trade of Jiangsu in some extent, but not very distinguished.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we make proposition and countermeasure to confront the appreciation of RMB.Keywords: Variation of Exchange Rate; Empirical Anal

6、ysis; Foreign Trade of Jiangsu1 绪 论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部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出口增长率大大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目前,作为世界第四大国际贸易国,中国的国际贸易在世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江苏省作为最早实施对外开放的几个省份之一,进出口总额连年占据全国第二的位置,并且对外贸易占据了该省生产总值的巨大比重,成为该省发展的重要动力。汇率是一个国家进行国际贸易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它的变动对一国的贸易部门的平衡与国内经济活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关系到我国对外

7、经济发展与国内经济稳定,人民币汇率在我国相关部门的严密控制下一直保持稳定。关系到我国对外经济与国内金融稳定等重大问题。2003年以来,随着美国、日本等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国不断提出“人民币升值”的主张,认为我国当时实行的汇率政策导致中国贸易顺差过大,并且使其他国家的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下降。从汇率角度看,由于中国的人民币近几年来一直盯住美元不变,2002年2月美元从其汇率的最高点贬值以来,世界其他货币相对于美元升值时,人民币相对其他主要货币就是贬值,客观上导致中国出口产品价格更具优势。中国人民银行在2005年7月21日发布公告,实行浮动汇率制,将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

8、人民币,人民币升值2%。我国政府主动做出这样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是认为人民币币值波动可能会对我国国际贸易、进而对整个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对于对外贸易占全省经济重要地位的江苏省,人民币汇率变动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因素,所以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江苏省对外贸易实际的影响,这对该省贸易发展不但有理论指导意义,也有现实政策意义。1.2国内外研究综述针对实际汇率与贸易发展之间的关系,国外的实证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实际汇率对贸易收支存在显著影响。Marquez(l990)2以欠发达国家整体为对象,研究的时间段为1973-1985年,采用季度数据,他的结论为: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分别

9、为-1.44和-0.78,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贸易收支。Brahmasrene和Jiranyaku(2002)1在研究泰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之间实际汇率和贸易收支之间关系时,发现实际汇率是贸易收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Singh(2002)4对印度1960-1995年度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实际汇率对国内收入、贸易收支有显著的影响,并且实际汇率的影响与名义汇率是不同的。第二种观点认为:实际汇率与贸易收支之间不存在长期显著影响。Rahman和Mustafa(l996)3对美国1973-1992年季度数据研究发现,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与美国贸易收支之间并没有系统的长期影响关系。Wils

10、on(2000)5基于1970-1996年度数据对韩国、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多边贸易进行了研究,发现实际汇率对韩美和韩日之间的贸易收支没有显著的影响。近年来,国内有关中国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经验研究也取得一些成果,所得结论差异较大。戴祖祥(1997)8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个时间段,第一个研究的时间段为1981年至1995年,该阶段出口价格弹性为-1.0331,加上根据IMF(1994)统计分析得出的我国的进口需求弹性-0.3,进出口弹性之和为-1.331,说明我国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第二个研究的时间段为1985年-1995年,该阶段出口价格弹性为-1.1234,同样

11、加上IMF(1994)对我国进口需求弹性的统计分析值-3,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为-1.4331,认为汇率贬值有利于贸易收支改善。谢智勇、徐璋勇等8人(l999)22通过研究实际汇率与我国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后得出结论:我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为9.2523,远大于“马歇尔-勒纳条件”中的临界值1,说明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有明显影响。朱真丽、宁妮(2002年)27对中国贸易1981-2000年的多边和双边价格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象为美、日、香港,进出口价格弹性之和为-2.71,货币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李海菠(2003)14使用1973-2001年度数据分析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对外贸

12、易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实际汇率变动可以改善短期内中国对外贸易状况。而厉以宁(l999)10对我国1970-1983年的数据分析后却认为,我国的进出口需求弹性分别只有0.6871和0.0506,所以中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严重不足。陈彪如教授(1992)6运用外经贸部统计的1980-1989年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和贸易量指数进行回归后得到以下结果:我国的进口需求价格弹性为0.3007,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为0.7241。进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之和为1.0248,说明人民币贬值或升值对改善贸易收支的效果是微不足道的。沈国兵(2005)19基于1998-2003年月度数据对中美之间贸易关系进行计量分析

13、,认为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人民币汇率浮动并不能解决美中贸易逆差问题。沈国兵利用1990-2004年月度数据研究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发现长期内,中国贸易收支(出口、进口)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没有稳定的协整关系,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出口、进口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是很小的。以上研究得出的结论之所以不很一致,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基于不同的研究时间、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结果,而且都是以国家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的,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方法,来研究我国的局部地区江苏省,以期得到汇率变动对江苏省贸易收支的影响规律。1.3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主要是在人

14、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探讨和评价汇率变动对江苏省贸易进出口总额变动的影响。首先,本文将现有的探讨两者关系的理论进行了整理。对相关定义和汇率变动影响贸易进出口的理论进行了解释和探讨。其次,运用相关理论,完成本文实证研究的模型和计量方法的选择。接下来,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得出了关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江苏省贸易收支变动之间比较清晰的影响的结果,并对相关结论做出解释,进而给出政策建议。本研究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吸收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分析了汇率和进出口变动的关系,并进一步结合江苏省的进出口贸

15、易的实际情况作实证分析。本研究尤其注意了在实证分析和检验时,每个观点都有丰富详实的数据为佐证,使分析更有说服力。由于涉及关联的概念和相关的数据较多,对主要相关联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也列出翔实的定义数量换算过程。为了使实证的结论准确可靠,本文实证中的数据全部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国家外汇管理局、世界清算银行和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2 汇率对贸易收支影响的相关理论简述2.1汇率相关概念2.1.1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汇率是用一种货币来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伴随着大量的资本跨国流动,汇率会进一步影响到一国的货币流通、物价水平和资源配置。因此,汇率不仅具有微观经济中厂商的行为,而且也深刻影响着一国

16、经济与其他世界经济体之间的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名义汇率,既是在市场上公布的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汇率。名义汇率没有考虑到各国货币之间购买力的对比,并不能真实反映各种货币真正的相对价值。而实际汇率是名义汇率基础上根据本国和外国物价指数调整得到,反映了用商品篮子衡量的本国和外国商品相对价值的变化。因此,实际汇率其实是由经济运行状况决定的,并且随着实质经济中一些实际变量的变化而产生变化。而名义汇率是由货币经济决定、通过外汇市场来形成的。2.1.2实际汇率的决定理论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有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说、汇兑心理说、货币分析说和金融资产说,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

17、汇率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美国经济学家戈森(1861)提出的国际借贷说认为,汇率的变化是由外汇的供给与需求引起的,而外汇的供求主要源于国际借贷。在一国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国际借贷中,如果债权大于债务,外汇的供给就会大于外汇的需求,引起本币升值、外币贬值。反之会导致本币贬值、外币升值。 购买力平价说是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卡塞尔(1922)首先提出的,是一种比较主流并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理论。其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人们需要外币是因为外币在其发行国国内具有购买力,相应地人们需要本币也是因为本币在本国国内具有购买力。因此两国货币汇率的决定基础应是两国货币所代表的购买力之比。由于它是从货币基本功能的角度分析货币的

18、交换比率,在计算均衡汇率和分析汇率水平时被广泛应用。从静态和动态的两个角度看,其包括绝对和相对两种购买力平价。汇兑心理说是1927年由法国巴黎大学教授艾伯特·阿夫塔里昂根据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思想提出的。他认为,汇率取决于外汇的供给与需求,但决定外汇供求进而决定汇率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们对外汇的心理判断与预测。货币分析说认为汇率变动是由货币市场失衡引发的,引发货币市场失衡的因素包括:国内外货币供给变化、国内外利率水平变化以及国内外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等等,这些因素通过对各国物价水平的影响而最终决定汇率水平。金融资产说阐述了金融资产的供求对汇率的决定性影响,认为一国居民可持有三种资产,即本国

19、货币、本国债券和外国债券,其总额应等于本国所拥有的资产总量。当各种资产供给量发生变动,或者居民对各种资产的需求量发生变动时,原有的资产组合平衡就被打破,这时居民就会对现有资产组合进行调整使其符合自己的意愿持有量,达到新的资产市场均衡。在对国内外资产持有量进行调整的过程中,本国资产与外国资产之间的替换就会引起外汇供求量的变化,从而带来外汇汇率的变化。2.2 汇率对贸易收支影响理论的发展2.2.1“价格现金流动机制”理论最早对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的重商主义者托马斯·孟认为,在汇兑上压低我们的币值是于外人有损而于我有利的。这是人们第一次开始认识到汇率变动对贸易能够产生影响。1752

20、年,大卫·休漠提出了著名的“价格-现金流动机制”理论,解释了金本位制下关于汇率变动与贸易发展的关系。该理论认为,若一个国家的贸易收支出现逆差,那么国际储备就会下降,从而减少本币供给,而本币供给的减少将会降低本国价格水平,使本国商品更具竞争力,从而促进出口,减少进口,改善贸易收支,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贸易逆差消失为止。在此基础上,休谟认为,汇率变动本身也可以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自动调节贸易的收支。当一国出现贸易逆差时,支出大于收入,外汇储备减少,本币货币供给减少,物价下跌,从而本国出口商品价格下降,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则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结果使贸易收支改善。类似地,当一国出现贸易顺差时,汇

21、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则有相反的调节过程。休谟的“价格-现金流动机制”理论说明汇率变动可以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而自动调节贸易收支,该论述对后来汇率变动的贸易发展效应理论产生巨大影响。但是这种价格调节机制需要一个基本的既定条件,即马歇尔-勒纳条件,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由马歇尔、勒纳、琼·罗宾逊和梅茨勒等人在建立起国际经济学的弹性分析理论之后逐步完善的。2.2.2汇率变动对贸易变动影响的弹性分析法弹性分析法主要是从商品市场的角度来分析由汇率变动所导致的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改变对贸易收支的影响。该理论有三个假设,分别为进出口的供给弹性为无穷大;贬值前贸易收支平衡;汇率的完全传递性。该理论认为

22、:汇率贬值后要改善贸易收支必须在价格弹性方面满足一定的条件,即只有当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时,货币贬值才能改善贸易收支。但是,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假设前提是最初贸易收支平衡,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而现实生活中则往往不具备这一条件。如果最初贸易收支为逆差,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弹性条件将有所放宽,如果进出口的供给弹性不是无穷大,这时贸易差额的改变除了受需求弹性的约束外,还要受到供给弹性的影响。这时,马歇尔-勒纳条件不再适用本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将取决于进出口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是否满足足毕克笛克-罗宾逊-梅茨勒条件(Bickerdik-Robbinson-Metzler

23、 Condition)。关于J曲线效应的出现是因为事实上,在弹性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货币贬值也不会立即改善贸易收支,其中货币贬值后的滞后效应非常显著。在短期内贬值并不能立即引起贸易数量的变化,从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到贸易数量的增减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即存在时滞,这是因为掌握日常信息、扩大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生产等都是需要时间的。在这一期间内,贬值并不能带来贸易收支的改善,反而可能导致其恶化。经过一段时间,当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作了相应调整后,贸易收支才会逐渐得到改善,在图形上,贸易收支随时间的变化大致类似于字母J的形状,故被称为“J曲线效应”。弹性分析法对汇率变动的贸易发展效应理论的贡献不仅表

24、现在其指明了汇率变动平衡贸易收支的条件,还表现在其关于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分析。使该理论的研究从单纯的贸易收支平衡框架中解放出来,走出了研究领域拓展的第一步。局部均衡分析为基础的弹性理论仅仅研究了在进出口价格弹性作用下,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J曲线效应和汇率传递理论对汇率变动后的贸易调整过程作了分析,但是未考虑可能引发的收入、吸收、价格变动以及货币供应量的调整问题,收入-吸收分析法和货币分析方法对这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做了解释。2.2.3汇率变动对贸易流量影响的收入-吸收理论吸收分析方法是由亚历山大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他批评了弹性分析方法只注重利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考察在特定的市

25、场中进出口沿给定的供需曲线的运动,而没有利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考察整个国家的生产与支出如何使这些曲线移动。吸收分析法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更加注重宏观经济对贬值的反应。该理论指出,贸易差额是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的差额,汇率变动通过影响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进一步影响贸易收支。吸收分析法强调本币贬值降低了国内商品的相对价格及国内产量和收入对贸易存在的反馈效应,故贬值对改善贸易收支的效果要比完全的弹性分析法小。亚历山大进还认为,货币贬值会导致一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原因是一国的出口比进口更加专业化,贬值导致以外币计算的出口价格下降大于以外币计算的进口价格下降,这样,贬值国要以更多的出口来换取一单位进口,实际国

26、民收入将遭受损失。这样看来,贬值对一国国民收入的影响有些含糊不清,因为它既可以通过出口扩张导致收入增加,也通过贸易条件恶化而减少了收入。吸收分析理论表明,在非充分就业和充分就业条件下,作用方式不同,并受激励除了使支出由进口转向国内替代品外,还将闲置资源引导到出口产品的生产中。因此,贬值可以改善贸易收支,若经济最初处于充分就业,要使贬值改善贸易收支,通常必须配合以支出减少的政策。2.2.4汇率变动的货币分析法货币分析法继承了大卫·休谟的思想,把国际收支视为一种货币现象,认为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其根源在于存在对该国国内货币存量的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当一国的货币供给增长超过其它国家

27、时,该国居民发现他们手中实际所持有的货币大于他们所意愿持有的货币额。由此,人们便会增加支出(如进口增加),因而导致该国贸易收支出现逆差。该理论首先有三个基本假设:1、某一经济体处于经济均衡状态下,实现了充分就业,该经济体的货币需求是收入、价格和利率等变量的稳定函数,长期内货币需求是稳定的;2、货币供给的增加对实物产量并没有影响;3、贸易商品的价格主要是外生的,长期内该经济体系的价格水平接近世界价格水平。这三个假定表明,当一个开放经济体的产量与其他经济变量不变时,如实际货币数量低于其所希望的货币存量(货币余额),那么,各个经济单位必然去寻找额外的货币余额以满足其对货币的需求。对一个国家而言,它可

28、以通过国际收支赢余吸收外国货币来恢复货币均衡。在分析汇率贬值如何调节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时,货币分析法认为:贸易商品价格与非贸易商品的价格可以相互传导,也就是说如果贸易商品的价格由于货币贬值而导致价格的提高,则会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引起非贸易品价格的上升,从而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物价水平的上涨意味着实际货币余额的下降,从而增加了对名义货币余额的需求。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必然会通过出售商品和金融资产来满足增加的名义货币需求,从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值得注意的是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效应只有在货币供应缩减或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否则,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抵消了由本币贬值引起的名义货币需求量的

29、增加,国际收支将得不到改善甚至会更加恶化。2.2.5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所谓不完全汇率传递,是指当一国货币贬值时,不会同比例地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用本国货币表示),与此同时,出口商品的价格(用外国货币表示)也不会同比例地降低。不完全汇率理论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分析了汇率变动后进出口商的定价行为,从不同角度对贸易品的价格和数量在汇率大幅度波动时的缓慢调整提出了一些解释,强调不完全竞争、沉淀成本、汇率预期及随机性冲击带来的影响。自从70年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来,关于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收支的影响也不断涌现出新的理论和方法

30、,在这些研究中经济学家更加关注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产生的长期效应,并用微观分析方法来分析宏观经济问题。3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江苏进出口关系的实证分析3.1模型的选择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首先要确定模型的形式。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影响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进出口需求的主要经济变量是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和国内外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关于函数的具体形式,国内大部分研究学者如厉以宁(1991)、戴祖祥(1997)都采取C-D函数,所以本文也采取这种形式的函数建立江苏省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函数。其中,X和M分别表示江苏省各月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t为时间,和表示出口汇率弹性和进口汇率弹性,和分别为出口收入弹性和进口收入弹性

31、。GDP*表示外国国民收入水平,GDP表示本国国民收入水平。 两式化为对数形式后得到:其中Ux, Um表示误差项。由于2008年度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各国国民生产总值,所以引入:虚拟变量D1,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D1=0;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D1=1;虚拟变量D2,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D2=0,2008年11月之2008年12月,D2=1。这样设置的依据是由于金融危机开始于美国,对美国本土的影响早于对世界其他地方。另外根据数据所反映的变化,本文对虚拟变量的取值进行了这样的假设。并假设虚拟变量对模型在截距和斜率上都有影响,引入虚拟变量的方程为

32、:3.2数据的选择2005年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变动显著,并且为了突出汇率改革对进出口的影响,所以本文选取的数据均为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的月度数据。由于江苏省外贸进出口中80%以上是以美元计价结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是影响我省外贸进出口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本文中,人民币名义汇率采用的是在直接标价法下的美元与人民币的月度汇率。为了获得实际汇率,需要用价格指数进行折算。在这里本文选用了消费者价格指数,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实际反映的是各种货币在对比时所体现的内在价值,而这种内在价值则应由尽可能多的商品在内的总体物价水平来表现。根据公式S*/S=CPI*/CPI,利用外国对应月份的消费

33、者价格指数与江苏省05年1月至08年12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进行了转换。这里S*代表实际汇率,S代表名义汇率,CPI代表江苏省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代表贸易伙伴国消费者价格指数。根据江苏省统计局网站上资料显示,以2007年为例,江苏省全年出口总额达到2077.2万亿美元,其中出口美国数额达到837.1万亿美元,占总值的40.3%。考虑到数据的获得上具有一定困难,所以这里以美国的CPI来代替贸易伙伴国消费者价格指数。调整后的数据见表3.1。其中,江苏省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月度进出口数据同样用江苏省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消除了通货膨胀即价格变动所造成的影响。由于目前各国都不再统计月度GDP

34、数据,所以本文用季度GDP和季度工业增加值之比乘以月度工业增加值,得出月度GDP。运用这一方法的假设条件是,每个月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份额相等。但是现实中并不能达到这一标准,所以是月度GDP的近似值。表3.1 2005年1月-2008年12月人民币实际汇率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一月8.2767758.352867.9576997.374407二月8.2358738.1906267.9355877.235665三月8.3083268.2609147.989697.191518四月8.3885878.3157618.0026327.139988五月8.4044698.37100

35、57.9362827.102651六月8.4252168.3896117.9942487.158341七月8.4724758.4041617.9033767.140966八月8.3527168.4148467.816987.027805九月8.4568948.423977.7933437.060515十月8.4643068.3741817.7569236.999875十一月8.3908858.304927.7529126.880494十二月8.2767758.2365557.6783836.831048资料来源: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省历年统计年鉴、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上的数据整理所得。表3.2

36、 去除价格影响后2005年1月-2008年12月江苏省进口总额(单位:亿美元)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一月79.1679.6285.01103.37108.07144.70121.16161.45二月62.7572.4480.3091.3886.34136.59101.37143.24三月90.4899.95103.31130.57118.16139.59117.30167.25四月85.6797.94100.88123.73117.36157.03125.46180.53五月76.1194.4491.43115.06103.61141.2212

37、5.12179.53六月86.09104.08100.96130.73107.94147.44120.08177.09七月87.03101.1297.66127.92119.59167.22133.63198.99八月95.17111.75109.84153.01123.24178.10127.40203.46九月100.44119.37117.28146.03130.40179.31127.79205.40十月88.53111.9199.35144.72118.82173.83115.58196.01十一月98.36121.02114.54155.97129.80187.2988.21166

38、.04十二月96.51112.77115.96156.22117.75175.2380.23157.09数据来源:江苏省历年统计年鉴、美国经济分析局表3.3 2005年1月-2008年12月江苏省GDP与美国GDP*(单位:亿美元)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江苏省美国江苏省美国江苏省美国江苏省美国一月1212.079459.501405.4010275.81723.0410433.72098.1011542.1二月1090.729425.471326.4610197.31474.1810467.71766.6511423.6三月1253.779504.971559.0010285

39、.21857.2810650.92252.0811557.6四月1523.099898.451775.0910715.92132.6011191.42590.2911831.3五月1518.199916.961832.3410884.22178.5511332.22692.1911960.3六月1615.019995.521972.9310903.12386.4511294.62840.5112168.8七月1374.7810668.51673.8111268.12045.0811982.22527.1412662.1八月1413.3210739.51724.1911325.72075.081

40、1889.22471.9712389.5九月1470.4110809.91744.2211064.02138.1011850.72601.7012091.7续表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江苏省美国江苏省美国江苏省美国江苏省美国十月1873.9411191.62104.8311525.92423.1112176.62757.7012254.1十一月1896.8811227.42191.9811591.42487.3212367.02657.1911578.1十二月1212.0711380.81405.4011746.11723.0412211.72768.4811186.2数据来源

41、:江苏省历年统计年鉴、美国经济分析局3.3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江苏省贸易额影响的实证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省贸易额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2003年进出口总额就以突破1000亿美元,进口和出口增长率更分别达到过40%和35%。2008年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达到3922.7亿美元,约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5%,按境内目的地、货源地划分,紧随广东之后,位列全国第二位,是名副其实的进出口大省。而对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中,汇率的因素无疑更受大家关注。到底汇率改革之后,汇率变动对江苏省贸易的影响如何?本章先介绍江苏省进出口贸易发展基本情况,然后对汇率变动与贸易量的变化进行描述,最后分析两者之

42、间的长期动态关系。3.3.1江苏省进出口贸易发展基本情况从1988年至2008年这20年间,江苏省进出口总额由34.6亿美元升至3922.7亿美元,翻了超过百倍。出口额由1988年的24.2亿美元上升至2008年的2380.4亿美元,进口额由1988年的10.4亿美元上升至2008年的1542.3亿美元。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等一系列举动,江苏省进出口额上升速度非常之快。而在汇改近三年来,江苏省出口稳定快速增长,但增幅逐步回落。自2005年汇改以来,江苏外贸出口在前 3 年连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仍然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的态势,占全国出口的比重由2005年的16.1%提升至2008年的17.

43、2%。但出口增幅却从2005年的增长40.6%回落至2008年前1-4月的20.5%。而江苏省的进口增长平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苏进口规模近几年一直名列全国第二。2005 年江苏外贸进口改变了连续多年高于出口增速的态势,增速迅速回落,2006年起进口增幅开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全年进口增幅低于全国平均增幅12.4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增幅的差距拉大,占全国比重由 2005 年的15.9%下降到2008年的14.2%。2007年10月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对我国08年经济普遍造成冲击,使得08年江苏省进出口总额产生了一定波动,在模型中,本文引入虚拟变量D来说明经济危机对江苏省对外贸易的影响

44、。3.3.2对数据进行季节调整经济指标的月度或季度时间序列包含4种变动要素:长期趋势要素T、循环要素C、季节变动要素S和不规则要素I。通过数据折线图可以看出,江苏省进出口额,和国内外GDP都有较强的季节波动性,这种季节性波动往往会遮盖或混淆经济发展中其他客观变化规律,以致给经济增长速度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造成困难和麻烦。因此,数据准备阶段,本文会对以上4组数据进行季节调整,去掉季节波动的影响,将季节要素从原序列中剔除。本文利用软件Eviews3.1,采取X-11方法进行了数据的调整。X-11方法是基于移动平均法的季节调整方法。它在计算过程中可根据数据中的随机因素大小,采用不同长度的移动平均,随

45、机因素越大,移动平均长度越大。X-11方法是通过几次迭代来进行分解的,每一次对组成因子的估算都进一步精化。正因为如此,X-11方法受到很高的评价,已为欧美、日本等国的官方和民间企业、国际机构(如IMF)等采用,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季节调整方法。经季节调整后的数据,季节性波动已不明显。如图3.2。图3.1 进行季节调整前的M、X、GDP、GDP*序列图3.2 进行季节调整后的M、X、GDP、GDP*序列3.3.3 数据的单位根检验我们知道大部分宏观经济数据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影响,传统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时间序列之间关系时,没有充分考虑时间序列的平稳性问题,如果直接将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

46、归,那么很容易得出时间序列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的“伪回归”结论。所以,在进行计量分析时,应首先检验所给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单位根检验(unit root test)是判断时间序列平稳性最常用的方法。时间序列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方法主要有DF检验法(迪基-富勒检验)、ADF检验法(增广迪基-富勒检验)等。所以在这里,本文采用ADF检验法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以避免出现“伪回归问题”。滞后期的选择依据Alc和SC联合信息最小化来确定,同时辅以统计量DW的值接近2综合观察,以尽量消除自相关。检验结果如下:表3.4 对原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结果LnmLnxLneLnGDPLNGDP*ADF统计量-1.68052

47、9-2.2360261.126979-1.418315-1.8422501%临界值-3.5778-3.5778-3.5778-3.5778-3.57785%临界值-2.9256-2.9256-2.9256-2.9256-2.925610%临界值-2.6005-2.6005-2.6005-2.6005-2.6005ADF检验结果表明,数据序列的对数值均为不平稳的,需要进行一阶差分。一阶差分后,结果如表3.5。除LNGDP*外,各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分别在0.01、0.05、0.1的检验水平上通过平稳性检验,LNGDP*在0.05和0.1的水平上也通过了平稳性检验,所以各变量均为一阶单整I(1)非

48、平稳序列,我们可以对这些变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表3.5 对一阶差分后各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结果LnmLnxLneLnGDPLNGDP*ADF统计量-4.508598-5.508866-4.240154-4.299400-3.2647651%临界值-3.5814-3.5814-3.5814-3.5814-3.58145%临界值-2.9271-2.9271-2.9271-2.9271-2.927110%临界值-2.6013-2.6013-2.6013-2.6013-2.60133.3.4回归分析对进口进行分析,所得结果为:(-3.43)(3.03)(11.50)(-5.08)(5.05)R2=0.90

49、9354F=107.8438D-W=1.973942从以上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模型拟合度达到0.90,比较接近1具有较好的拟合度,进口和汇率变动两个变量非常相关。F值说明线性关系极强,杜宾沃森检验结果证明已经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模型说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每升值1%,将促进江苏进口额增加0.77%,本地方GDP每升高1%,将使进口额增加0.89%。对出口进行分析,所得结果为:(-7.53) (-2.35) (11.12) (2.22) (-2.24) R2=0.909871F=108.5240D-W=2.440199从以上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模型拟合度达到0.90,接近1具有较高的拟合度,进口和汇率变动

50、两个变量非常相关。F值说明线性关系极强,杜宾沃森检验结果证明已经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模型说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每升高1%,将抑制出口额,使其减少0.94%,贸易伙伴国的GDP每升高1%,将使本地出口额增加3.47%。3.4 实证研究的结果分析至此,本文采用实证的方法讨论了实际汇率变动对江苏省贸易流量变动的影响与作用。根据2005年1月到2008年12月期间的相关数据,并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进行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结论:结合马歇尔-勒纳条件,江苏省进出口弹性绝对值之和等于1.71,大于马歇尔-勒纳条件的临界值1。ML条件中假设的存在一定失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基本符合江苏省目前的实际情况

51、,说明该省进出口情况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适当的货币贬值可以改善贸易收支,为了改善进出口贸易收支而实施的汇率改革政策是实际有效的。但是,通过汇率前系数也可看出,汇率变动对江苏省贸易进出口额的影响并不太明显。相比之下国民生产总值和2007年10月爆发的金融危机在模型中,对贸易的影响都要大于汇率变化。此外,江苏出口需求的国外收入弹性3.47远远高于进口需求的本地收入弹性0.89,也就是说,在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江苏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贸易收支持续赢余,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江苏省贸易具有较高的国外需求弹性和较低的国内需求弹性,而且,随着国内国际收入稳步增长,贸易赢余的状况还将进一步持续。4

52、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江苏贸易影响的结论分析和政策建议4.1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江苏贸易影响的结论分析所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宣布自当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2%)。目前,大部分国内学者和分析人士都同意人民币应当在小幅度、可控制范围内升值。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国际收支顺差越来越大以及外汇储备大幅增加的形势下,人民币升值是一个必然趋势。人民币长期盯住美元以及币值低估,使得我国贸易条件恶

53、化,资源配置失当,贸易摩擦加剧,不利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提高效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外汇储备和因结汇造成的基础货币投放的不断增加,严重削弱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最终会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不利于宏观经济的均衡和稳定。中美巨大的贸易顺差所造成我国数额巨大的外汇储备,在这次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也使我国陷入了麻烦的境地。人民币升值虽然不能根本解决中美贸易巨大的差额问题,但是有利于压低国内低效益产品的过量出口,释放升值预期,放慢外汇储备增长速度,减轻宏观经济潜在的通货膨胀、流动性过剩和因外部动荡而引起的美元资产缩水风险。目前主流观点认为,人民币的小幅升值对中国外经贸的影响可能并不大。本文所选

54、取的研究对象江苏省,作为我国开放程度较高的省份,经济受国际经济变动的影响较为敏感,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江苏的贸易收支的影响取决于二者是否具有均衡关系。从前面的研究可以得知,短期内汇率的变动对进出口都有一定影响,但是总体来说,人民币升值对进口企业的影响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的。人民币升值后,进口商品的价格由以外币计价转化成以人民币计价后,将会发生相同幅度的下降,降低江苏省企业进口商品的成本和在进口环节支付的费用。前面分析出江苏省的需求弹性较高,根据需求弹性理论,需求弹性越高的商品,进口价格变化引起进口量的调整就越大。人民币升值将使大宗交易的进口成本降低,进而改善相关行业的盈利状况,这对江苏省

55、经济发展是一个重大利好。不利的方面,如人民币升值会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因而将对进口替代性行业和本省同类产品带来冲击,尤其是那些在质量、品牌、技术含量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距离的产品,将影响其市场价格和市场份额,导致其盈利状况恶化。对出口企业来说,形势则较为严峻。人民币升值将使得以外币表示的中国出口品价格上升,因此削弱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导致中国出口减少及相当一些劳动密集型出口生产企业陷入困境。由于扩大出口是增加就业,带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因此,因人民币升值所造成的出口下降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就业及经济增长,并进而会对全球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尤其2007年底开始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外国市场缩

56、水也严重打击了本省的出口企业,加之本来就在缓慢上升的汇率,一时间许多小型民营出口企业遇到了巨大困难。而且,人民币升值将使外商在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成本上升,在周边地区存在着引资竞争的形势下,这很可能导致我国引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减少,也会影响到国内的就业和经济增长。不过,出口企业依然具有自身的优势。中国大部分出口商品是来料、进料加工,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口成本也会相应降低。所以出口受影响程度要比汇率变动幅度小一些。另外,考虑到市场和商品结构,中国相当一部分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应当是比较小的,即使人民币升值出口产品价格提高也不会在过大的程度上影响需求。4.2政策建议近年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江苏省外贸产业无疑是一项挑战,要想出色的应对这项挑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4.2.1积极防范和降低人民币汇率改革对进出口企业带来的风险根据前面的分析,虽然进出口汇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