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广东省天河区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107生态系统的结构_第1页
2018广东省天河区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107生态系统的结构_第2页
2018广东省天河区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107生态系统的结构_第3页
2018广东省天河区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107生态系统的结构_第4页
2018广东省天河区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107生态系统的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态系统的结构011.1.右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得个体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 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B. 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 K 值上下波动C.C. 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D.D. 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的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解析】旅鼠和植物、旅鼠的天敌与旅鼠均为捕食关系,形成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A A正确;在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相对稳定,生物的种群数量会在各自的K K值上下波动,B B 正确;旅鼠种群数量主要受外界环境条

2、件及种间关系等的影响,C C 正确;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能保持相对稳定,依赖于负反馈调节,负反馈维持稳态,正反 馈更加偏离稳态,D D错误。【答案】D D【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近几年高 考已经将生态学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出题,难度适中。2 2 .( 1616 分)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1 1)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 _ ,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 _ ,促使其释放 _ ,该物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2 2 )某实验基地水库

3、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a ae e 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FNE ; 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图9 9)。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在a ab b 段呈_-3 -型增长。据图推测,FNEFNE 最可能是在 _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 _。(3 3)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该水库出现水华现象,浮游动物和鱼类均受到影响。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藻毒素从产毒藻逐级积累到FNEFNE 体内的途径。【答案】(1 1)升高垂体抗利尿激素(2 2)J Jb bK K2( 3 3)产

4、蛊漠 f 浮游动物 f 罗WE鱼皿【解析】(1 1 )根据题意,外界咸水的浓度高于罗非鱼体液的浓度,造成罗非鱼失水。随着体液中 水分的流失,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而下丘脑存在渗透压感受器,在感受到渗透压变化的刺 激后,会产生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 收水,使尿量减少,以此适应咸水环境。(2 2 )根据图示,罗非鱼种群数量在开始一段时间呈“ J J”型增长。从 b b 点后开始环境阻 力加大,所以,最可能是在 b b 点放入大型肉食性鱼,并且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在K2K2 附近波动。食物链逐级富集。【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渗透压的调节、种群数量的数量变化、生

5、态系统的结构等内容,难度 中等。3.3. (8 8 分)江苏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鱼类,后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 食性鱼类,两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养殖前后生态调查的数据见下表,请回答下列 问题:生物类群、物神数和生物屋谓畳結果2()07年养殖的2010年(养磧骑(3 3 )根据题意,可以获得下述关系:产羞藻 f 浮游动物 f 罗非鱼-皿,藻毒素沿着注:鼬是甕非宙箱群弃理想辛件下的并谨案耐1图9藝詁誉俎亠F脱-4 -水生高等悄物物神数1352()浮游藻类物神数1120生物坛(干嚴#討)厶10倒类物神数13R生物呈湿礙 加1 1)3()750物神数25 n盘小型动物生物呈湿

6、承k k附1 1 (MXMX)nxnx2 2 5513(1 1)_ 改为人工鱼塘后,该湖泊生物群落的 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_ ()(2 2)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3 3)从表中可以推测,与 20072007 年相比,20102010 年湖水中生物体内所含的总能量显著增加, 其主要原因是_ 。(4 4 )虾、贝等小型动物能摄食鱼饵料。如果肉食性鱼类只摄食虾、贝等小型动物,可以 推测在相同饲养20102010 年肉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 _ ,植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_ 。5 5)若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除停止养鱼外,还需恢复水生高等植物,以抑制浮游藻类 生长。在这一过

7、程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直接作用 _ 、_。【答案】(1 1)食物链(2 2)捕食者(植食性鱼类)增多 竞争者(浮游藻类)大量繁殖(3 3) 投饵输入大量能量(4 4)减少 增加 超(5 5)吸收营养物质竞争阳光【解析】(1 1)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包 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改为人工鱼塘后,投饵养殖植食性鱼 类和肉食食性鱼类,则该湖泊生物群落的食物链结构发生显著变化。(2 2)种间关系有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寄生。从种间关系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 的直接原因一方面与养殖植食性鱼类有关,另一方面与浮游藻类争夺阳光、养料有关。

8、(3 3)从表中可以看出 20102010 年生物量明显多于 20072007 年生物量,主要原因与人工投饵输入 大量的能量。(4 4)能量的传递是单向、逐级递减,传递效率10%-20%10%-20%虾、贝等小型动物能摄食鱼饵料,肉食性鱼类只摄食虾、贝类,与肉食性鱼类可以摄食鱼饵相比较,肉食性动物的能量来源减 少,与植食性鱼类竞争减弱,植食性鱼类相对增多。“汉(5 5)水生高等植物与浮游藻类是竞争的关系,与浮游藻类竞争阳光和养料来抑制其生长。【试题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生态这一部分的知识,通过表格中提供的鱼塘生态系统相关量的 前后变化,考查了群落、种间关系等内容。在能力上要求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知识

9、进行分析、 推理的能力。-5 -4 4 1.1.(8 8 分)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 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 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B bifd(1 1 )该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_,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 _。(2 2)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 _ 决定的;b 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 3)与曲线 IIII 相比,曲线 I I 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 _ 。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

10、该生态系统中的 _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答案】(1 1)大豆 捕食(2 2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食物增加(3 3)更大能量流动【解析】(1 1 )根据题意,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豆。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捕食。(2 2) 对一个种群来说,种群密度大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来决定的。b b点 之后,株冠开始形成,这样有利于田鼠躲避天敌,同时,周围的生物也逐渐丰富,为田鼠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3 3)曲线I和曲线n相比,桩之间的距离更小,这样可以为田鼠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 相应的也为猛禽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猛禽的密度会更大。通过合理植树,控制鼠害,这

11、样 可以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关系,使之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使人们从中更 多获益。【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主要知识点以识记为主,难道较小。-6 -5.5.(1111 分)夏初,在某河口多地点采集并测定水样,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无机氮浓度相近,而无机磷浓度差异较大,按无机磷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绘制各采样点对应的浮游植 物和浮游动物的密度曲线,结果如下图。据图回答:(1 1) 磷元素进入浮游植物细胞后,以_分子的形式成为细胞膜支架的成分;在细胞内,磷元素通过参与 _ 反应(写反应式),保持细胞内ATPATP 含量的相对稳定。(2 2) 分析发现,P Pi、P2采样点浮游植物种类差别非常明显,从进化角度分析这是的结果。(3 3) 无机磷浓度高于 P Pi的采样点,浮游动物的密度反而比R R 采样点滴,下列有关其原因的分析,不可能.的是_ (单选)。A.A.可被浮游动物取食的浮游植物种类较少B B水体溶解氧较高C.C. 浮游动物的捕食者数量较多D.D. 水体有害物质浓度较高(4 4)请用箭头补充完成该河口生物群落中氮元素的流向图。(4 4)【答案】(1 1)磷脂自然选择(3 3) B B酶 1 1ADP+Pi+ADP+Pi+ 能量*ATPATP-7 -【解析】第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