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5必修二遗传与变异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家实验(一)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 1 孟德尔通过分析的结果,发现了的规律。2 2、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这叫做。3 3、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传粉、受粉;具有。4 4、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如豌豆植株中有高茎和。5 5、实验: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用表示)进行杂交。发现无论用高茎豌豆作 母本(),还是作父本(),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简称,用表示)总是的,子二代中 又出现。分析:进行数量统计,F F2中高茎和矮茎的数量比接近重复实验:F F2中出现的 3:
2、13:1 的性状分离比(是或不是)偶然的。6 6、孟德尔把 F Fi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 现和的现象叫做。二、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说:1 1、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其中决定显现性状的为,用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用表示。2 2、体细胞中的是成对存在的,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3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中,配子中只含有的一个。4 4、受精时,的结合是随机的。三、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是让与杂交。用来验证。测交后代不同性状类型的理论之比为四、 分离定律1 1、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在生物的中,控制
3、的遗传因子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别进入中,随遗传给后代。2 2、一对相对性状实验的遗传图解:P P(高茎)dddd()F Fi()()()()()()()比例约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 1、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无论还是,结出的种子(F F1)都是。这表明和是显性性状,和是隐性性状。2 2、 孟德尔让黄色圆粒的F F1,在产生的 F F2中发现了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和。进行数量统计时数量比接近于,并且发现每一对相对性状都遵循。2 / 5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 1
4、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YYRRYYRR 和,它们产生的 F Fi遗传因子组成是,表现为。2 2、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 F1(YyRr)(YyRr) 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F Fi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 4 种:,数量比例是:。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有种,遗传因子的结合形式有种:。性状表 现有种:,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3 3、让子一代 F Fi(YyRr)(YyRr) 与隐性纯合子 (yyrr)(yyrr) 进行杂交,无论是 F Fi作,还是作,后代表现型 有种:,它们之间的比例是,遗传因子
5、的组合形式有种:。4 4、黄色皱粒豌豆可能的遗传因子类型是,绿色圆粒豌豆可能的遗传因子类型是。遗传因子为 YYRrYYRr 的个体性状为,yyrryyrr 的个体性状为。5 5、孟德尔第二定律也叫做,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和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的遗传因子自由结合。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 1、i909i909 年,丹麦生物学家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词起名叫做,并提出了和的概念。2 2、表现型指,如豌豆的和矮茎;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如高茎豌豆色基因型是 或,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控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女口 D D 和;和 y y 等。必修三
6、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1 1、生态系统:由和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2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 内容 :的成分;食物链和。3 3、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以下四种 成分:: : 包括阳光、热能、空气、和无机盐等;:自养生物(主要是);: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 :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主要是和。4 4、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地位和作用:是生态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者是,没有,生态 系统就会崩溃。5 5、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称为。6 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关系,
7、就是。7 7、越复杂,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8 8、消费者等级与营养等级的区别:消费者等级始终以为第一等级,而营养等级则以为第一等级 ( (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 ) ;同一种生物在食物网中可以处在不同的营养等级和不同的消费者等级;同一种生物在同一食物链中只能有一个 营养等级和一个消费者等级,且二者仅相差一个等级。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 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和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源头:;起点:。能量散失形式:。2 2、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的总
8、量3 3、渠道:沿的营养级依次传递 (转移能量)4 4、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三个去处是:消耗,下一同化,分解。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散失的能量+释放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但对于 最高营养级的情况有所不同。5 5、特点:(1 1) (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2 2),传递效率为。注意:计算规则:消耗最(多或少)要选择食物链最短和传递效率最大2020%,消耗最(多或少)要选择食物链最长和传递效率最小1010%。6 6、将单位时间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图 形,就叫作。从中可以看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
9、过程中消耗 的能量就越。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个营养级。7 7、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 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到,又 从回到的循环过程。这里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一一,其中的物质循 环带有全球性,所以又叫二、 碳循环:1 1、碳在无机环境中是以或碳酸盐的形式存在的。2 2、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的形式进行循环的。3 3、绿色植物通过
10、,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等。生产者合成的含碳有机物被各 级所利用。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又把二氧化碳放回到大气中。生 产者和消费者死后的尸体又被所利用,分解后产生的二氧化碳也返回到大气中。4 4、特点:随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运动,所以碳循环具有。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 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能量流动则不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的, 而且是的流动,而不是。5 5、温室效应:大气中 CQCQ 越多,对地球上逸散到外层空间的热量的阻碍作用就越大,从而 使地球温度升高得越快,这种现象就叫温室效应。CQCQ 增多的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被大量破坏。6 6、
1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和。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斜1呼砸莎一伞碳打机_rffA4 / 5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 1 可以传播的、与等称作信息2 2、信息传递过程:信息的产生f信息的传输f信息接收。3 3、信息的种类:、等。4 4、生态系统中的等,通过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其来源可以是,也可以是。5 5、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一些可以传递生物信息的,如,以及动物的等,这就是化 学信息。如、以及哺乳类等生物体中都存在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一一。6 6、动物的,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即可以体现为行为信息。如雄鸟在
12、 求偶是会进行复杂的。7 7、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的传递还能 调节生物的,以维的稳定。8 8、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有两个方面: ,。9 9、目前控制生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等。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 的,这其中有些就是利用。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 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和自身和相对稳定的能力。2 2、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础。3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能力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就到了难以恢复的程度。4 4、生态系统的
13、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在生物学上就把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 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称为;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 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5 5、不同生态系统在这两种稳定性的表现上有着一定的差别。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 越,食物网越,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抵抗力稳定性就越。6 6、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不应该超过生态 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该实施相应 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与的协调。7 7、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图必修三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一节 人
14、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 1、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只有正确处理人与和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 之路,才5 / 5是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我们要记住人类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而不是大自然的主宰。 2 2、我国人口现状: 2020 世纪 7070 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行工作。 19821982 年,我国将此确定为一 项基本国策。经过3030 多年的努力,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口 和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国家的行列。3 3、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是: 20102010 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以内; 2121 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 到峰值(接近)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 的协调发展。4 4、我国在的同时,还加大了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如、 ,防治;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加强生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 推进生态农业等。第二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1 1、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 、 、土地荒漠化、和等,其中全球三大环境问题 是、。2 2、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全部以及各种各样的,共同构成了。它包括、 和。3 3、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监理工程师的专业技能提升与继续教育考核试卷
- 水果产品采购协议
- 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工程技术考核试卷
- 听见你的心心理健康教育
- 空调器热泵空调技术进展考核试卷
- 耐火土石矿山环境保护与矿山环境保护法规完善考核试卷
- 小儿大面积烧伤的护理
- 毛皮制品的智能制造技术考核试卷
- 畜牧业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体系考核试卷
- 整车生产中的非金属成型工艺考核试卷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GB/T 18618-2002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图形参数
- GB/T 10183.1-2018起重机车轮及大车和小车轨道公差第1部分:总则
- 波形梁钢护栏检测记录表
- 大田作物生产技术标
- 数学命题教学设计课件
- 叶芝《当你老了》赏析课件上课讲义
- 护士角色的转换与适应
-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知识培训
- 混凝土构件之梁配筋计算表格(自动版)
- 自制饮品操作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