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登岳阳楼阅读答案与赏析_第1页
陈与义登岳阳楼阅读答案与赏析_第2页
陈与义登岳阳楼阅读答案与赏析_第3页
陈与义登岳阳楼阅读答案与赏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陈与义登岳阳楼阅读答案与赏析登岳阳楼(其一)(宋)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 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 老木沧波无限悲。【注】帘旌(j mg):酒店或茶馆的招子。吴蜀横分地:三国 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 里指瓜分。徙(x 倚(y ):彷徨。三年多难:公元1126年(宋 钦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凭危:指登楼。1 .有人认为“'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 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请试作赏析。(5分)2 .有人说,虽同为悲秋伤怀,但陈诗不若杜甫深

2、广。请结合登 高分析这样说的理由。(6分)参考答案作者运用了远近结合、动静相生的手法。(2分)“帘旌”为 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 近及远地扫描,逐步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 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宁静。诗句描绘了静谧而 惨淡的夕阳入山图,为下文抒情铺垫了凄凉的基调。(3分)杜诗(登高)主习题(感情)更深广。(1分)陈诗侧重表 现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激。虽然此诗也抒发华年不再,生命短暂的晚年 感伤,但着重表现的是逃难之危境,吊古之悲情,以“老木沧波”喻“己悲”之愁绪。(3分)而杜诗则把个人流离失所、老病多愁的感 伤建立在忧国忧民

3、、担忧社会时局的高尚的个人情操基础之上, 即便 在身老病重、孤舟漂泊之际老杜仍心系国家、担忧时局、怜悯苍生, 故感情更显深广。(2分)(只要答到类似“陈诗侧重表现个人之悲: 亡国之痛、万里漂泊、年华空老;而杜诗则将个人之悲融入家国之悲, 且更凸现家国之悲”即可)赏析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当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 然加入到流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 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消愁,写下了数 首诗歌以记其事,其中就有这两首登岳阳楼。登岳阳楼二首都是七言律诗。其中第一首是诗人写岳

4、阳楼的 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 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 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 “东” “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 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 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步放开, 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 提示着傍晚的宁静。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不禁引起诗人丰富的 遐想。诗的颔联从静态舒

5、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 转而为强烈的抒情。仿 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反复上面的主习题, 风格却又迥 然不同了。“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 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 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衬托,是一种过渡,是一 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 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彷徨,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经过前面的蓄势,诗人终于在颈联以近于直呼的方式, 发出了最 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 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激。“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 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 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 是又迫不得已。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般解,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不堪忍受。诗意至 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此 时,诗人已届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言“白头”;不说伤今,而 言“吊古”,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