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1-分子和原子》讲学稿-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1-分子和原子》讲学稿-新人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1-分子和原子》讲学稿-新人教版_第3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1-分子和原子》讲学稿-新人教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1 分子和原子讲学稿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以分子为例,能用微观粒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模块一:温故知新(独立进行)学习内容摘 记1、在实验室里,常采用 、 或 的方法制取氧气。请写出这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符号表达式: 、 ; 、 ; 、 ;2、 反应叫化合反应,特点是 。 反应叫分解反应,特点是 。模块二:自主学习(独立进行) 学习内容摘 记【阅读】书本p48p50总结分子和原子的相关内容1.物质是由、离子这些微小粒子

2、构成的2.分子和原子的基本特征: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有质量约为3×10-26kg。这些事实说明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 ;物质热胀冷缩及三态变化,则说明分子之间有 ;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说明分子 。温度越高,分子能量 ,运动速率 。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首先分子分解成,然后这些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或直接构成其他物质。因此,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 (填“相同”或“不同”下同),不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 。所谓“最小粒子”是从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来说的,而不是说这种粒子最小。分子

3、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还可以分解为原子。三人小组互评: (五星评定)模块三: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 展示)研讨内容摘 记各小组根据要求交流研讨完成【合作探究】。一、【合作探究一】书本49页“分子运动现象”,将答案写在书本上二、【合作探究二】分子的性质从分子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2)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易于晾干?(3)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4)6000l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器40l的钢瓶中。三、【合作探究三】分子和原子有何不同?1、观看下图: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总

4、结下列问题:物理变化实质: ;化学变化实质: 。2、观看下图: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变化过程,总结下列问题。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各小组商讨展示内容,注意版面设计与组内分工。模块四:精讲梳理学习内容摘 记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混合物纯净物宏观微观分子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2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河源中英文学校两段五环日清卷 班级:九( ) 姓名: 检测内容:§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11994年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很多人中毒它说明了(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在不停运动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2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纯净

5、物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b、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应等于40ml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3下列生活中的现象,用分子的知识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间隔很小c、“蔗糖能溶于水”是因为蔗糖分子分解成了更小的粒子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4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a、分子受热体积会变大,遇冷体积会缩小。b、气体可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间隔的缘故。c、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不可能是同一种物质的分子。d、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会发生变化。

6、5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a水结成冰 b水分蒸发c水被电解 d水汽化6.下列物质含氧分子的是( )a水 b过氧化氢 c液态空气 d高锰酸钾7、某气态物质变成液态的主要原因是(      )a微粒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大小发生了改变c微粒的质量发生了改变      

7、           d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8、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可表示为( )a b c d 9、下述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b、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分子。c、混合物与纯净物不同,是由于组成物质的原子不同d、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10、下列属于化学变化实质的是(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分子改变,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d、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另一种

8、物质的分子中去反应前 反应后11、右图能形象地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生成物的微观变化,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12、浓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往右图试管口的棉花滴10滴浓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 的性质。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讲课教师:学科:化学课时:第一课时总课时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

9、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2)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3)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3)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教材分析教学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教学难点从微观的家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创设情境 1. 把一瓶香水带进教室,放在讲台上,打开瓶塞,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香味2. 糖放入水中为什么

10、不见了3. 衣柜中的樟脑片为什么不见了这一问题与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有关。现在,我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板书 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和原子实验 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 能扩散得出结论 物质都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图像展示 苯分子图像,以及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最小的汉字图像“中国”。一.分子的基本性质播放水分子的自述 “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

11、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咧。我想请你们猜一猜:我们这么小,我们会运动吗?当我们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水时,彼此之间是否会存在空隙呢?”板书(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探究活动一】构成物质的分子会不会运动氨水与酚酞溶液反应浓氨水酚酞溶液分组实验一:分组实验二:氨分子的扩散实验浓氨水酚酞溶液思考问题2 烧杯a与烧杯b哪些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动画模拟 氨分子运动扩散接触到酚酞,使酚酞溶液变红的过程。板书 (2)分子处于不断的运动中。思考问题3 实验中为什么氨分子可以运动到酚酞溶液中,那酚酞溶液的分子为什么没有运动到氨水中呢?分析推理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

12、的分子性质不同。思考问题4 物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演示 品红在不同温度的水中的扩散实验。结论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迁移运用一 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探究活动二】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是否有空隙演示 用带刻度的长玻管做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的实验。演示 等体积的石子和沙子混合。板书(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思考问题4构成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是否可以改变呢?结论气体物质粒子间的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的间隔比较小。迁移运用三 举例说明,利用分子间隔距离可以改变的这一性质,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实际运用?思考问题5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分子是一种

13、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不断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隔的微粒,那么分子还能不能再分呢?通电动画模拟:水水蒸气水氢气氧气板书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的最小粒子。进入情景,思考是什么原因?猜想:边观看、边思考,感知分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初步形成微观粒子的行为表象。疑惑,边听、边思考,从具体的数字中感知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从猜一猜的问题中引发探求新知的欲望。分组实验,讨论、分析实验条件,归纳、交流实验现象。从微观角度认识分子运动的客观真实性。疑惑,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讨论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举例说明。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112,提出猜想与假设。从沙子钻到石子空

14、隙中的真实情境里获得启发,理解分子间是有空隙的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第一种情形: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变。第二种情形: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归纳分子的基本特征,给分子下定义。从与教学内容有内在关系的话题,提出富于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问题,确立正确的学习导向。从动画和实物图像中感知分子的存在。运用具体的数字和拟人化的手法,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提出分子会运动和分子之间有空隙的问题,从而顺利的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采用逐步引导,抽丝剥蚕的方法将学习推向深入,使“分子不断运动”的抽象、枯燥知识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把所学知识迁移运用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与观察、思考与讨论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当学生形成分子微粒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