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评价之比较法_第1页
房地产评价之比较法_第2页
房地产评价之比较法_第3页
房地产评价之比较法_第4页
房地产评价之比较法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比较法及其运用要求1.熟悉比较法的含义;2.了解比较法的理论依据;3.掌握比较法适用的估价对象和条件;4.熟悉比较法估价的操作步骤;5.了解搜集大量交易实例的必要性;6.熟悉搜集交易实例的途径;7.掌握搜集交易实例的要求;8.了解建立交易实例库;9.了解选取可比实例的必要性;10.掌握选取可比实例的要求;11.熟悉建立比较基准;12.熟悉交易情况修正的含义;13.熟悉造成成交价格偏离正常比较价格的因素;14.掌握交易情况修正的方法;15.熟悉市场状况调整的含义;16.掌握市场状况调整的方法;17.熟悉房地产状况调整的含义;18.掌握房地产状况调整的内容;19.掌握房地产状况调整的思路;20.掌

2、握房地产状况调整的方法;21.熟悉求取单个可比实例比准价格的方法;22.了解求取最终比准价格的方法。内容讲解第一节 比较法概述一、比较法的含义简要地说,比较法是根据与估价对象相似的房地产的成交价格来求取估价对象价值或价格的方法。具体的说,它是选取数宗真实成交且符合一定条件的类似房地产,将它们与估价对象进行比较,根据 之间的差异对成交价格进行适当处理后得到估价对象价值或价格的方法。与估价对象相似的房地产, 也称为估价对象的类似房地产,简称类似房地产,是指与估价对象的区位、用途、权利性质、档次、 规模、建筑结构、新旧程度等相同或相近的房地产。真实成交且符合一定条件的类似房地产,简称可 比实例,是指

3、交易实例中交易方式适合估价目的、成交日期接近价值时点、成交价格为正常价格或可 修正为正常价格的估价对象的类似房地产。比较法的本质是以房地产的市场价格为导向(简称市场导向)来求取房地产的价值或价格。由于 该方法是利用实际发生、经过市场“检验”的类似房地产的成交价格来求取估价对象的价值或价格, 所以它是一种最直接、较直观且有说服力的估价方法,其测算结果易于被人们理解、认可或接受。二、比较法的理论依据比较法的理论依据是房地产价格形成的替代原理,即在同一房地产市场上相似的房地产有相近的价格。该原理已在本书第五章第五节“替代原则”中作了论述,在此不再重复。因为房地产价格形成有替代原理,所以估价对象的未知

4、价格(价值)可以通过类似房地产的已知 价格来求取。当然也应注意到,在具体一宗房地产交易中,交易双方可能有利害关系,可能对交易对 象不够了解或对市场行情不够熟悉等,导致成交价格偏离正常价格。但是,只要搜集了较多类似房地 产的交易实例,对它们的成交价格进行适当处理所得的结果,可以作为估价对象价值或价格的最佳测算题。三、比较法适用的估价对象比较法适用的估价对象是同类房地产数量较多、经常发生交易且具有一定可比性的房地产,例如:住宅,包括普通住宅、高档公寓、别墅等。特别是数量较多、可比性较好的存量成套住宅最适用比 较法估价,相对来说也是一种最容易、最简单的房地产估价。写字楼,商铺。标准厂房。房 地产开发

5、用地。下列房地产难以采用比较法估价: 数量很少的房地产,如特殊厂房、机场、码头、博物馆、教堂、寺庙、古建筑等。 很少发生交易的房地产,如学校、医院、行政办公楼等。 可比性差的房地 产,如在建工程等。比较法的原理和技术,也可用于收益法、成本法、假设开发法中市场租金、经营收入、运营费用、 空置率、入住率、报酬率、重置价格、房地产价格各个构成部分(如土地取得成本、建设成本、管理 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费、开发利润等),开发完成后的价值、开发经营期等的求取。四、比较法估价需要具备的条件比较法估价需要在价值时点的近期有较多类似房地产的交易。房地产市场不够活跃或者类似房地产交易较少的地区,难以采用比较法估

6、价,房地产市场总体上较活跃的地区,在某些情况下比较法也 可能不适用,如可能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在一段较长时期很少发生房地产交易。在目前房地产交易和登记等信息不够公开透明的情况下,获取房地产真实成交价格及估价所必要的交易房地产状况等信息,是运用比较法估价的难点。尽管如此,以下情况不能成为不采用比较法估 价的理由;估价对象所在地存在较多类似房地产的交易,而由于估价机构和估价师没有努力去搜集交易实例,造成不能采用比较法估价。另外,运用比较法估价需要把诸如营业税、所得税、契税、交易手续费等交易税费非正常负担下 的价格,处理为正常负担下的价格;需要把急卖或急买造成的不正常成交价格,处理为正常价格;需 要把可

7、比实例在其成交日期的价格,处理为在价值时点的价格; 需要把可比实例在自身状况下的价格,处理为在估价对象状况下的价格。即运用比较法估价要清除以下四个方面的不同所造成的可比实例成交价格与估价对象价值的差异:成交价格与比较价值的内涵和形式不同;特殊交易情况与正常交易情况不同;成交日期与价值时点不同(实质上是这两个时间的房地产市场状况不同);可比实例状况与估价对象状况不同。上述这些对可比实例成交价格进行的处理,分别简称为建立比较基础、交易情况修正、市场状况调整、房地产状况调整,在进行这些处理时,应尽量分解各种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并尽量采用定量分析来 量化这些因素对可比实例成交价格的影响程度,如通过对大

8、量成交价格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不同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程度。但由于许多因素对可比实例成交价格的影响程度难以采用定量分析予以量化,主要是估价师凭其估价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对估价对象或可比实例所在地的房地产市场行情、交易习惯等的深入调研后作出判断。因此,如果估价师没有扎实的估价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估价实践经验,对估价对象或可比实 例所在地的房地产市场行情和交易习惯等不够熟悉,则难以运用比较法得出正确的估价对象价值。还值得指出的是,比较法求得的价值有时并不一定合理、真实,因为在房地产市场参与者群体过 于乐观或过于悲观的情况下,房地产价格可能被市场所高估或低估,造成了房地产市场价格不合理偏离房地产本身的价值

9、,有时房地产市场价格变化过快,估价报告尚未完成房地产市场价格就发生了明 显的变化,这也会给比较法估价带来麻烦,特别是其估价结果难以让人接受,如在房价过快上涨时期 的房屋征收评估中。五、比较法估价的操作步骤运用比较法估价一般分为4大步骤: 搜集交易实例, 即搜集大量真实成交的房地产及其基本状 况、交易双方基本情况、交易方式、成交日期、成交价格、付款方式、融资条件、交易税费负担、交 易目的等信息。 选取可比实例, 即从搜集的大量交易实例中选取一定数量符合一定条件的交易实例。对可比实例成交价格进行处理。根据处理的内涵不同,分为价格换算、价格修正和价格调整,价格 换算主要是对可比实例成交价格的内涵和形

10、式进行处理,使各个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之间口径一致、 相互可比。 这种处理称为建立比较基础,价格修正是把可比实例实际而可能是不正常的成交价格处理 成正常价格, 即对可比实例实际而可能是不正常的成交价格进行“改正”。这种处理称为交易情况修正,价格调整是对价格“参考系”的调整,即从可比实例“参考系”下的价格调整为估价对象“参考 系”下的价格,“参考系”有市场状况和房地产状况两种。 这两种处理分别称为市场状况调整和房地 产状况调整。因此,该大步骤又分为建立比较基础、交易情况修正、市场状况调整和房地产状况调整 四个小步骤。 计算比较价值, 即把多个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经过处理得到的多个比较价值综合为一 个

11、比较价值。第二节 搜集交易实例1.搜集交易实例的必要性(了解) 只有拥有了估价对象所在地的大量的房地产交易实例, 才能选择出符合一定数量和质量要求的可比实例, 才能把握估价对象所在地的正常的房地产市场价格行情,从而保障评估出的估价对象价值不会超出合理的范围; 才能选择出符合一定数量和质量要求的可不实例, 保障根据这些可比实例的成交 价格评估出的估价对象价值更加准确而不会出现较大误差。因此, 估价机构和估价师应努力搜集较多的交易实例。虽然搜集交易实例是比较法中的一个步骤, 但搜集交易实例无须等到采用比较法估价时, 而在平 时就应留意搜集和积累,这样才能保证在采用比较法估价时有足够多的交易实例可供

12、选用。2.搜集交易实例的途径(熟悉)交易实例不会自己跑到估价师手中。 估价师应视为自己要买卖、 租赁房地产那样用心去调查估价 对象所在地的房地产市场行情和搜集交易实例的途径,掌握搜集交易实例的技巧, 尽力搜集较多的交易实例。搜集交易实例及相关参考资料的途径主要有:(1)走访房地产交易当事人,了解其交易的房地产及成交价格等信息。(2)访问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房地产经纪人员、相关律师、房地产交易当事人的邻居等,了解其促成交易或知悉交易的房地产及成交价格等信息。 现在, 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交易是通过房地产经纪机 构和房地产经纪人员促成的, 通过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房地产经纪人员可以获得大量及时、真实的交易实例

13、。(3)查阅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房地产价格等资料。例如,房地产权利人转让房地产时向有关部门 申报的成交价格等资料,政府出让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价格等资料,政府或其授权的部门确定、公布的 基准地价、标定地价、房屋重置价格等资料。(4)向专业房地产信息提供机构购买房地产价格等资料。现在,出现了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专 门从事房地产价格等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的机构。(5)查阅报刊、网站上有关房地产出售、出租的广告,参加房地产交易展示会,与房地产的业 主、开发企业、经纪人员等房地产出售人或其代理人洽谈,获取房地产的要价、标价、挂牌价、报价 等资料,了解房地产市场价格行情。要价、标价、挂牌价、报价等虽然不是成

14、交价格,一般不能反映 真实的市场价格行情,不应作为交易实例,但与成交价格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 了解市场行情的参考。(6)同行之间相互提供。估价机构或估价师之间可以建立某种协作关系,相互提供所搜集的交 易实例和经手的估价案例资料。3.搜集交易实例的要求(掌握)内容完整、真实的交易实例是提高估价精度的一个基本保证。搜集交易实例的内容:交易实例房地产的基本状况:如名称、坐落、规模(面积)、用途、权属以及土地形状、土地使 用期限、建筑物竣工日期(或建成年份、建成年代)、建筑结构、周围环境和景观等。交易双方,如卖方和买方的名称及之间的关系等 成交价格,包括总价、单价及计价方式(如是按建

15、筑面积计价还是按套内建筑面积、使用面积、 套计价)成交日期 付款方式,例如是一次性付款还是分期付款(包括付款期限、每期付款额或付款比例)、贷款方 式付款(包括首付款比例、贷款期限)交易情况,如交易目的(卖方为何而卖,买方为何而买)、交易方式(如协议、招标、拍卖、挂 牌等)、交易税费负担方式 (如买卖双方是依照规定或者按照当地习惯各自缴纳自己应缴纳的税费,还是全部税费由卖方负担或由买方负担等) ,以及有无利害关系人之间的交易和急于出售、急于购买 等特殊交易情况。4.建立交易实例库(了解)房地产估价机构应当建立房地产交易实例库 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形成估价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判断在房地

16、产交易实例搜集工作中,要了解交易双方的名称、关系以及交易目的。()【2011年真题】【答案】正确【解析】据以判断交易价格是否是正常交易价格。参见教材P177。第三节 选取可比实例1.选取可比实例的必要性(了解)交易实例库中实例虽多, 但针对某一具体的估价对象及估价目的、 价值时点的实例必须进行选择。 符合一定条件,可以作为参照比较的交易实例简称可比实例2.选取可比实例的要求(掌握)数量要求:3-10个从理论上讲, 只要对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进行了“适当”的处理, 通过一个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 就可以得出估价对象的价值。但在实际估价中,因信息不完全等,对可比实例成交价格的处理不可能 做到完全“适当”

17、。因此,为了减小估价误差,增加估价的可信度,要求选取多个可比实例,并且从 理论上讲,选取的可比实例越多越好。但如果要求选取的可比实例过多, 一是可能由于交易实例的数量有限而难以做到, 二是会造成后 续处理的工作量很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选取可比实例主要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一般选取3个至10个可比实例即可。质量要求(四要求)(掌握)可比实例选得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市场法测算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应特别慎重。选取的可比实 例应符合下列要求:要求一:类似要求二:可比实例的交易类型应与估价目的吻合要求三:可比实例的成交日期应尽量接近价值时点(一年以上的不采用) 要求四: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应尽量为(或可修正

18、为)正常市场价格,(对照教材P94)(1)可比实例房地产应是估价对象的类似房地产区位相近。 可比实例与估价对象应在同一地区或同一供求范围内的相似地区。 所谓同一供求范 围,也称为同一供求圈、同一市场,是指与估价对象有一定的替代关系,价格会相互影响的房地产区 域范围。以北京市为例,如果估价对象是位于王府井地区的一个商场,则选取的可比实例最好也位于 王府井地区; 而如果在王府井地区内可供选取的交易实例不多, 则应选取东单这类近邻地区或西单这 类同等级别商业区中的交易实例。 如果估价对象是位于北京市区某个住宅小区内的一套住房,则选取 的可比实例最好也位于同一住宅小区;而如果在同一住宅小区内没有合适的

19、交易实例可供选取,则应 选取北京市区内在区位、规模、档次等方面与估价对象小区相当的住宅小区内的交易实例。用途相同。这里的用途相同主要指大类用途相同,如果能做到小类用途相同则更好。大类用途 一般分为居住、商业、办公、旅馆、工业、农业等。小类用途可参见本书第二章第三节“房地产的种 类”。权利性质相同。当不相同时,一般不能作为可比实例。例如,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权利性质 不同;出让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划拨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利性质不同;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 房改所购住房的权利性质不同。 因此, 如果估价对象是出让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或出让的建设用地使用 权土地上的房地产, 则应选取出让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20、或出让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上的房地产的交易 实例,不宜选取划拨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或划拨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上的房地产的交易实例。档次相当。档次是指按一定标准分成的不同等级。例如,宾馆划分的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 等;写字楼划分的甲级、乙级等。这里的档次相当主要指在设施设备(如电梯、空凋、智能化等)、 装饰装修、周围环境等方面的齐全、优劣程度应相当。规模相当,倍范围内 例如,估价对象为一宗土地,则选取的可比实例的土地面积应与该土地的面积大小差不多,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选取的可比实例规模一般应在估价对象规模的倍2倍范围内,即:w可比实例规模/估价实例规模w2。建筑结构相同, 这里的建筑结构相同主要

21、指大类建筑结构相同, 如果能做到小类建筑结构相同 则更好。大类建筑结构一般分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简易结构。判断在市场法中, 如果可比实例的土地等级与估价对象土地的等级不相同,则应该是不能作为可比实例的。答案:“解析:交易实例与估价对象不在同一供求范围内,不能作为可比实例。参见教材P180。运用市场法求取房地产的价格时, 选取的可比实例的规模一般应在估价对象规模2范围内。( ) 【2004年试题】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81。(2)可比实例的交易类型应与估价目的吻合 这是因为房地产交易有买卖、租赁等类型,其中又可分为协议、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如果 是为买卖目的估价

22、,则应选取买卖实例为可比实例;如果是为租赁目的估价,则应选取租赁实例为可 比实例。在实际估价中,包括为抵押、折价、变卖、房屋征收补偿等目的估价,多数是要求选取买卖 实例为可比实例,而且一般应选取协议方式的买卖实例。 但当选取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实例为可比实 例时,目前一般不宜选取协议方式的出让实例。(3)可比实例的成交日期应尽量接近价值时点 这里的“接近”是相对而言的, 如果房地产市场比较平稳, 则较早之前发生的交易实例可能仍然 有参考价值,也可选为可比实例;但如果房地产市场变化快,则此期限应缩短,可能只有近期发生的 交易实例才有说服力,才可选为可比实例。一般认为,交易实例的成交日期与价值时点相

23、隔一年以上 的不宜采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难以进行市场状况调整。有时即使勉强进行市场状况调整,也可能会 出现较大的偏差。房地产规范规定 “如果房地产市场相对比较稳定,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但最长时效不宜 超过2年”。(4)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应尽量为正常价格 这是要求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是正常价格或可修正为正常价格。 例题选取可比实例时,应符合的要求包括( )等。(2004年试题)A.可比实例与估价对象所处的地区必须相同B可比实例的交易类型与估价目的吻合C.可比实例的规模与估价对象的规模相当D.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是正常价格或可修正为正常价格E可比实例大类用途与估价对象的大类用途相同答案:BCDE解析:

24、可比实例只要与估价对象在同一地区或同一供求范围内的类似地区即可。参见教材P180181。4.选取可比实例应注意的其他问题(掌握)估价具体对象应一致 不一致时可采用分配法交易实例较多时一定要选与估价对象最为类似的 在选取可比实例时,估价对象为房地的,应选取类似房地的交易实例;估价对象为土地的,一般 应选取类似土地的交易实例;估价对象为建筑物的,一般应选取类似建筑物的交易实例(中国目前没 有单独建筑物的交易实例)。因此,选取可比实例有所谓的“分配法”,其主要内容是:如果估价对象为单独的土地或单独的 建筑物, 而缺少或没有相应的土地或建筑物的交易实例, 但有包含相同或相似的土地或建筑物的房地 交易实

25、例时, 则可将此房地及其成交价格予以分解,即把该房地成交价格在土地和建筑物之间进行分 配,提取出与估价对象相应部分的土地或建筑物及其价格,然后将其作为可比实例。例如,估价对象为土地,而在同一供求范围内没有类似土地的交易实例,但有包含类似土地的房 地交易实例且其他条件也符合采用市场法估价的条件时,则可从该房地成交价格中扣除建筑物价格 (通常采用成本法求取),剩余部分即为土地价格,此土地便可作为可比实例。然后对该土地价格进 行适当的处理,便可求得估价对象土地的价值。例如,需要评估某宗居住用地的价值,在附近有一幢住宅买卖,成交总价为1 00万元,其中建筑物价格为60万元,则土地价格为40万元,再以此

26、40万元的地价为基础,经过处理后便可得出该居 住用地的价值。对市场法在实际估价中存在的问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有较多的交易实例可供选取时,应选 取那些与估价对象最相似、 成交日期与价值时点最接近的交易实例为可比实例,而不得“劣胜优汰例如,不得在区位上或成交日期上“舍近求远”,不得为了迎合委托人的高估或低估要求而普遍选取那些成交价格明显偏高或明显偏低的交易实例,更不得有符合可比实例要求的交易实例不选取,取那些不符合可比实例要求的交易实例,尤其要严禁虚构、编造可比实例。对选取可比实例的最低要求是,可比实例应是真实的。为此,在估价报告中至少要说明可比实例 的来源、名称、位置,并附外观照片。例题与估

27、价对象相似的房地产是指与估价对象的()等相同或相似的房地产。【2011年真题】A.区位B.用途C.权利性质D.总价E.外观【答案】ABC【解析】相似的房地产要:区位相近(应与估价对象处在同一供求范围内);用途相同;权利性质相同;档次相当;规模相当(倍范围内);建筑结构相同。参见教材P180。【2010年试题】在市场法估价中,当有较多的交易实例符合可比实例要求时,应选取其中与估 价对象最相似的,与预设的估价结果最接近的交易实例,因此不能随意选取交易实例。()答案:X解析:应选取与估价对象最为类似的交易实例作为可比实例,而不能先预设估价 结果,以此作为选取可比实例的标准而选和依据。参见教材P182

28、。【2008年真题】评估某套建筑面积为120m2的住宅在2008年9月底市场价值,收集了以下交易实例,其中最适合作为可比实例的是()。交易实例建筑面积(R!)用途价格(元/m2)成交日期区位正常情况甲120居住58002007年8月同一供需圈正常交易乙105居住60002008年6月同一供需圈正常交易丙140办公65002008年9月同一供需圈正常交易丁115旅馆61002008年7月不同供需圈正常交易A.甲B.乙C.丙D.丁参见教材P180o【答案】B【解析】适用排除法。丙丁用途不同,可以排除。甲间隔时间在1年以上,也可以排除。只剩下乙,而乙各个方面均适合作为可比实例。参见教材P180-18

29、1o第四节建立比较基础选取了可比实例后, 一般应先对这些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进行换算处理, 对价格内涵和形势进行 “标准化”,使它们之间的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为后续对可比实例成交价格进行修正和调整建立一 个共同的基础。建立比较基础一般要做以下工作:统一财产范围;统一付款方式;统一税费负担;统一 计价单位。一、统一财产范围统一财产范围应对可比实例与估价对象的财产范围进行对比, 并应消除因财产范围不相同造成的 价格差异,对于某些估价对象,有时难以直接选到与其财产范围完全相同的交易实例作为可比实例, 只能选取“主干”部分相同的交易实例作为可比实例, 所谓财产范围不同, 是指“有”与“无”的差 别,而不

30、是大家都有的情况下彼此之间“好”与“坏”或“优”与“劣”、“新”与“旧”的差别。 因此,统一财产范围即是进行“有无对比”,并消除由此造成的价格差异。财产范围不同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含有非房地产成分,例如,估价对象是“纯粹”的房地产, 而选取的可比实例是有附赠家具、 家电、汽车,附带入学指标、 户口指标、 特许经营权等的交易实例; 或者相反。带有债权债务的房地产。例如,估价对象是“干净”的房地产,而选取的可比实例是设 立了抵押权、 地役权, 有拖欠建设工程价款, 或者由买方代付卖方欠缴的水电费、 燃气费、 通信费(如 电话费、上网费、有线电视收看费等)、供暖费、物业服务费、房产税等费用、税金的交

31、易实例;或 者相反。房地产的实物范围不同。例如,估价对象为土地,而选取的可比实例是含有类似土地的房 地产交易实例。估价对象是一套封阳台的住宅,选取的可比实例是未封阳台的住宅;或者相反。估价 对象时一套不带车位的住宅,而选取的可比实例是一套带车位的住宅;或者相反。在上述第一种情况下, 统一财产范围一般是统一到“纯粹”的房地产范围,并利用下列公式对价格进行换算处理:房地产价格=含有非房地产成分的房地产价格非房地产成分的价值如果是估价对象含有非房地产成分的, 则一般是在比较法最后步骤求出了不含非房地产成分的房 地产价值后,再加上非房地产成分的价值,就可以得到估价对象的价值。在上述第二种情况下, 统一

32、财产范围一般是统一到不带债权债务的房地产范围,并利用下列公式对价格进行换算处理;不带债权债务的房地产价格=带有债权债务的房地产价格-债权+债务如果是估价对象带有债权债务的, 则一般是在比较法最后步骤求出了不带债权债务的房地产价值 后,再加上债权减去债务,就可得到估价对象的价值。在上述第三种情况下, 统一财产范围一般是统一到估价对象的实物范围, 补充可比实例缺少的实 物范围,扣除可比实例多出的实物范围,相应地对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进行加价或减价处理。、统一付款方式房地产交易涉及的金额较大,许多成交价格采取分期付款方式支付,而且付款期限长短、付款次 数、每笔付款金额在付款期限内分布的不同,导致实际价

33、格也会有所不同。估价中为便于比较,价格 一般以在成交日期一次性付清所需支付的金额为基准。因此,统一付款方式应将可比实例不是成交日期或一次性付清的价格,调整为成交日期且一次性付清的价格。具体方法是通过折现计算。【例6-1】某宗房地产的成交总价为30万元,首付款20%余款于6个月后一次性支付;假设月 利率为%请计算该房地产在其成交日期一次性付清的价格。【解】该房地产在其成交日期一次性付清的价格计算如下:在例6-1中,如果已知的不是月利率,而是:年利率r,则算式中的(1+%6就变为(1+r);6 62半年利率r,则算式中的(1+%就变为(1+r);季度利率r,则算式中的(1+%就变为(1+r)2。三

34、、统一税费负担在房地产交易中需要交纳一些税费,如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所得税、土地增 值税、契税、印花税、交易手续费、公证费、补缴出让金等。根据税法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 有的税费应由卖方缴纳,如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有的税费 应由买方缴纳,如契税、补缴出让金;有的税费则买卖双方都应缴纳或各负担一部分,如印花税、交 易手续费。交易税费正常负担下的价格是指在买卖双方各自缴纳自己应缴纳的交易税费下的价格,即在此价格下,卖方缴纳卖方应缴纳的税费,买方缴纳买方应缴纳的税费。需要评估的估价对象价值或价格, 一般是基于买卖双方各自缴纳自己应缴纳的交易税

35、费下的价值或价格。但在实际的房地产交易中,往往出现本应由卖方缴纳的税费,买卖双方协议由买方缴纳;本应由买方缴纳的税费,买卖双方协议由 卖方缴纳。例如,营业税、土地增值税本应由卖方缴纳,却协议有买方缴纳;契税、补缴出让金本应由买方 缴纳,却协议由卖方缴纳;交易手续费本应由买卖双方各负担一部分,却协议由其中某一方全部负担。在某些地区,房地产价格之外还有代收代办收费。这些代收代办收费也可能存在类似的转嫁问题。统一税费负担是将成交价格调整为依照税法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没有规定的,按照当地习惯),买卖双方各自缴纳自己应缴纳的交易税费下的价格。调整的公式为:正常负担下的价格-应由卖方缴纳的税费=卖

36、方实得金额正常负担下的价格+应由买方缴纳的税费=买方实付金额=29-29(万元)买方实付金额-卖方实得金额=应由买卖双方缴纳的税费如果卖方、买方应缴纳的税费是正常负担下的价格的一定比率,即: 应由卖方缴纳的税费=正常负担下的价格X应由卖方缴纳的税费比率应由买方缴纳的税费=正常负担下的价格X应由买方缴纳的税费比率则:【例6-2】某宗房地产在交易税费正常负担下的成交价格为2500元/怦,卖方和买方应缴纳的税费分别为交易税费正常负担下的成交价格的7呀口5%请计算卖方实得金额和买方实付金额。【解】卖方实得金额计算如下:卖方实得金额=正常负担下的价格一应由卖方缴纳的税费=25002500X7%=2325

37、(元/m2)买方实付金额计算如下:买方实付金额=正常负担下的价格+应由买方缴纳的税费=2500+250 5%=2625(元/m2)【例6-3】某宗房地产交易,买卖合同中约定成交价格为2325元/m,买卖中涉及的税费均由买方负担。已知该地区房地产买卖中应由卖方、买方缴纳的税费分别为交易税费正常负担下的成交价格的7%和5%请求取该房地产在交易税费正常负担下的成交价格。【解】已知卖方实得金额为2325元/m,则该房地产在交易税费正常负担下的成交价格求取如下:2325PTV=2500(元 /m正常负担下的价格二卖方冥得金额t应田卖方缴纳的祝费比率正常负担下的价格二买方实忖金颔甘应由买方缴纳的稅费比率正

38、常负担下的价格二卖方实得金颔卜应由卖方徹纳的稅费比率【例6-4】某宗房地产交易,买卖合同中约定成交价格为2625元/怦,买卖中设计的税费均由卖方负担。已知该地区房地产买卖中应由卖方、买方缴纳的税费分别为交易税费正常负担下的成交价格的7%5%请求取该房地产在交易税费正常负担下的价格。【解】已知买方实付金额为2625元/m2,则该房地产在交易税费正常负担下的成交价格求取如下:血5=2500元 / 叭四、统一计价单位统一计价单位包括统一价格表示单位、统一货币单位、统一币种和货币单位、统一面积内涵和计 量单位。(一)统一价格表示单位统一价格表示单位可以是总价,也可以是单价,一般采用单价。在统一采用单价

39、时,通常是单位 面积的价格。例如,房地产及建筑物通常为单位建筑面积或单位套内建筑面积、单位使用面积的价格;土地除了单位土地面积的价格,还可以为单位建筑面积的价格,即楼面地价。在这些情况下,单位面积是一个比较单位。 根据估价对象的具体情况, 还可以有其他的比较单位。 例如,仓库通常以单位体积为比较单位,停车场通常以一个车位为比较单位,旅馆通常以一间客房或 一个床位为比较单位,影剧院通常以一个座位为比较单位,医院通常以一个床位为比较单位,保龄球 馆通常以一个球道为比较单位,等等。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可比实例宜先对其总价进行某些修正、调整后,再转化为单位进行其 他方面的修正、调整。因为这样处理时

40、,对可比实例成交价格的修正、调整更容易、更准确。例如, 估价对象时一套门窗有损坏的商品住宅,选取的可比实例的某套商品住宅的门窗是完好的,成交总价为20万元。经调查得知,将估价对象的门窗整修或更新的必要费用为万元。则宜先将该门窗是完好 的可比实例的成交总价20万元。调整为门窗是损坏的总价万元(20- = ),然后再将此总价万元转化为单价进行其他方面的修正、调整。(二)统一币种和货币单位在统一币种方面,将某一币种(如美元)的价格换算为另一币种(如人民币)的价格,应采用该 价格所应对的日期的汇率,一般采用成交日期的汇率。但如果先按照原币种的价格进行市场状况调整, 则对进行了市场状况调整后的价格应采用

41、价值时点的汇率进行换算。汇率的取值,一般采用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公布的外汇牌价的卖出、买入中间价。在统一货币单位方面,按照使用习惯,人民币、美元、港币等,通常都采用“元”。正常负担下的价格二买方实侗金额廿应由买方缴纳的税费比率(三)统一面积内涵和计量单位在现实的房地产交易中,有按建筑面积计价的没有按套内建筑面积或使用面积计价的,也有按套计价的。其中,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使用面积下的单价之间的换算为:套内建筑面积建筑面积下的单价=套内建筑面积下的单价X=F.lT I:.丿-使用面枳套内建筑面积下的单价=使用面积下的单价X I I,T,IH建筑面积使用面积下的单价=建筑面积下的单价X1二厂在面积计

42、量单位方面,中国内地通常采用平方米(土地面积单位除了平方米,有时还采用公顷、 亩),而中国香港地区和美国、英国等习惯采用平方英尺,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韩国一般采用坪。 由于1公顷=10 000平方米=15亩1亩=平方米1平方英尺=平方米1坪=平方米所以,将公顷、亩、平方英尺、坪下的价格换算为平方米下的价格为:平方米下的价格=公顷下的价格十10 000平方米下的价格=亩下的价格十平方米下的价格=平方英尺下的价格十平方米下的价格=坪下的价格十【例6-5】搜集了甲、乙两个交易实例。已知甲交易实例的建筑面积为200怦,成交总价为80万元人民币,分3期付款,首付款为16万元人民币,第二期于半年后付32万

43、元人民币,余款32万元人民币于1年后支付;乙交易实例的使用面积为2 500平方英尺,成交总价为15万美元,于成交时一次性付清。如果选取该两个交易实例为可比实例,请在对它们的成交价格进行有关修正和调整之前,进行“建立比较基础”处理。【解】对该两个交易实例的成交价格进行建立比较基础处理,具体如下:(1)统一付款方式,如果以在成交日期一次性付清为基准,=(万兀人民币) 乙总价=(万美元)(2)统一计价单位。统一价格表示单位。统一采用单价:=(元人民币/平方米建筑面积)=(美元/平方英尺使用面积)2统一币种和货币单位。如果以人民币元为基准,则需要将乙实例的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元。已知乙交易实例成交当时人民

44、币与美元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等于元人民币,则:甲单价=(元人民币/平方米建筑面积)乙单价=(元人民币/平方英尺使用面积)3统一面积内涵。如果以建筑面积为基准,已知乙交易实例的建筑面积与使用面积的关系为 方英尺建筑系面积等于平方英尺使用面积,则:甲单价=(元人民币/平方建筑面积)乙单价=(元人民币/平方英尺建筑面积)4统一面积单位。如果以平方米为基准,由于1平方英尺=平方米,则:甲总价二十“ 32Mi包括统一付款方式和统一计价单位,假设当时人民币的年利率为8%甲总价二764200200甲总价二1500002500甲单价=(元人民币/平方米建筑面积)乙单价=*=(元人民币/平方米建筑面积)第五节 交

45、易情况修正一、交易情况修正的含义 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是实际发生的,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是不正常的。由于要求评估的估价对 象价值或价格是合理的,所以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如果是不正常的,则应把它修正为正常的。这种对 可比实例成交价格进行的修正,称为交易情况修正。因此,经过交易情况修正后,就将可比实例实际 而可能是不正常的成交价格变成了正常价格。二、造成成交交给偏离正常价格的因素 要把可比实例实际而可能是不正常的成交价格修正为正常价格, 首先要了解有哪些因素可能使成 交价格偏离正常价格及其是如何偏离的。由于房地产具有不可移动、独一无二、价值较大等特性,以及房地产市场是一个不完全市场,房 地产成交价格容

46、易受交易中的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 从而偏离正常价格。 交易中的特殊因素多样复杂, 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方面:(1)利害关系人之间的交易。 例如,亲友之间、 母子公司之间、 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房地产交易, 成交价格通常低于正常价格。 但也有成交价格高于正常价格的, 如在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公司的资产交 易中,存在大股东将房地产高价卖给上市公司的情况。(2)对交易对象或市场行情缺乏了解的交易。 如果买方不了解交易对象或市场行情, 盲目购买, 成交价格往往偏高。相反,如果卖方不了解交易对象或城市行情,盲目出售,成交价格往往偏低。(3)被迫出售或被迫购买的交易。包括急于出售或急于购买的交易,如因还债、出国等急

47、于出 售房地产;被强迫出售或购买的交易,如司法拍卖。被迫出售的成交价格通常偏低,被迫购买的成交 价格通常偏高。(4)人为哄抬价格交易。形成房地产正常成交价格的交易方式,应是买卖双方根据市场供求状 况,经过充分讨价还价的协议方式。拍卖、招标等方式容易受诸如现场气氛、情绪,竞买人之间的争 强好胜, 甚至购买房地产看中的不是房地产本身价值而是购买房地产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广告宣传效应 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成交价格失常。但中国目前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是例外。拍卖、招标、挂牌等方式形成的价格也会受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但相对与协议方式较能反映市场 行情,协议方式形成的价格通常偏低,其因素是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出让人

48、是政府(实际的运作者是 政府的某个部门及某些个人),受让人是与自身利益较为密切的企业、个人等,从而协议方式出让的 结果往往是政府让利。如果出让人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就难以出现这种情况。(5)对交易对象有特殊偏好的交易, 例如, 买方或卖方对所买卖的房地产有特别的爱好、感情,特别是对买方或卖方有特殊的意义或价值,从而买方执意购买或卖方惜售,在这种情况下,成交价格 往往偏高。(6)相邻房地产合并的交易。房地产价格受土地是否规则、土地面积或建筑规模是否适当等的 影响。形状不规则或面积、 规模过小的房地产, 价值通常较低。 但这类房地产如果与邻房地产合并后, 则利用价值会提高,从而会

49、产生附加价值或“合并价值”。因此,当相邻房地产的拥有者欲购买该房 地产时,往往愿意出较高的价格,出售人通常也会索要高价,从而相邻房地产合并交易的成交价格往 往高于单独存在或与不相邻者交易的正常价格。(7)受迷信影响的交易有上述特殊情况的交易实例一般不宜选为可比实例,但当可供选择的交易实例较少而不得不选用时,则应对其进行交易情况修正。三、交易情况修正的方法交易情况修正的方法主要有:总价修正、单价修正;金额修正、百分比修正。总价修正是基于总价对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进行交易情况修正;单价修正是基于单价对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进行交易情况修正。金额修正是采用金额对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进行交易情况修正,其一般公

50、式为:可比实例成交价格土交易情况修正金额=可比实例正常价格百分比修正是采用百分比对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进行交易情况修正,其一般公式为:可比实例成交价格X交易情况修正系数=可比实例正常价格在百分比修正中,交易情况修正系数应以正常价格为基准来确定。假设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比其正常价格高或低的百分率为土S%(当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比其正常价格高时,为+S%低时,为-S%;),则有:可比实例正常价格X(1S% =可比实例成交价格因此有可比实洌咸交价絡 K -二可比实洌正常价稱丄土 S%在交易情况修正中之所以要以正常市场价格为基准,是因为采用市场法估价时要求选取多个可比实例。这样,如果以正常市场价格为基准,只

51、会有一个比较基准,而如果以每个可比实例的实际成交 价格为基准,则会出现多个比较基准。例如,以正常市场价格为基准,说可比实例成交价格比其正常 市场价格高10%意即:可比实例成交价格=可比实例正常市场价格X(1+10%)2假设可比实例正常市场价格=1500元/m,则有:可比实例成交价格=1500X(1+10%)=1650(元/m如果以可比实例成交价格为基准,说可比实例正常市场价格比其成交价格低10%意即:可比实例正常市场价格=可比实例成交价格X(1-10%)假设可比实例成交价格=1650元/m2,则有:可比实例正常价格=1650X(1-10%) =1485(元/m)可见:1485元/m2工1500

52、元/m2。所以说“可比实例成交价格比其正常市场价格高10%与说“可比实例正常市场价格比其成交价格低10%是不等同的。为此,在交易情况修正中应统一采用可比实例成交价格比其正常市场价格是高还是低多少的说法。进行交易情况修正,不仅需要了解交易中有哪些特殊因素影响了成交价格,还需要测定这些特殊因素使成交价格偏离正常市场价格的程度。但由于缺乏客观、统一的尺度,这种测定有时非常困难。 因此,在哪种情况下应当修正多少,主要是房地产估价师以其扎实的估价理论知识、丰富的估价实践 经验以及对当地房地产市场行情、交易习惯等的深入调查了解作出判断。不过,房地产估价师平常就 应当搜集整理交易实例,对其成交价格进行分析、

53、比较,在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把握适当的修 正系数或修正金额也是不难的。其中,对于交易税费非正常负担的修正,只要调查了解清楚了实际情 况,然后按照有关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对于交易税费非正常负担的修正,具体是将成交价格修正为依照税法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没有规定的,按照当地习惯),买卖双方各自缴纳自己应缴纳的交易税费下的价格。修正公式如 下:正常成交价格-应由卖方缴纳的税费=卖方实得金额正常成交价格+应由买方缴纳的税费=买方实付金额买方实付金额-卖方实得金额=应由买卖双方缴纳的税费如果卖方、买方应缴纳的税费是正常成交价格的一定比率,即:应由卖方缴纳的税费=正常成交价格X应由卖方缴纳的税费比

54、率应由买方缴纳的税费=正常成交价格X应由买方缴纳的税费比率解此类题的关键除了记住公式外,就是确定价格是由哪一方实际得到的【例6-3】某宗房地产的正常成交价格为2500元/m2,卖方应缴纳的税费为正常成交价格的7%买方应缴纳的税费为正常成交价格的5%请计算卖方实得金额和买方实付金额。【解】卖方实得金额计算如下: 卖方实得金额=正常成交价格-应由卖方缴纳的税费2=25002500X7%= 2325(元/m)买方实付金额计算如下: 买方实付金额=正常成交价格+应由买方缴纳的税费2=2500+2500X5%= 2625(元/m)【例6-4】某宗房地产交易,买卖双方在买卖合同中约定买方付给卖方2325元

55、/m2,买卖中涉及的税费均由买方负担。据悉,该地区房地产买卖中应由卖方、买方缴纳的税费分别为正常成交价格的7囁口5%请求取该宗房地产的正常成交价格。【例6-5】某宗房地产交易,买卖双方在买卖合同中约定买方付给卖方2625元/m2,买卖中涉及的税费均由卖方负担。据悉,该地区房地产买卖中应由卖方、买方缴纳的税费分别为正常成交价格的7囁口5%请求取该宗房地产的正常成交价格。【解】该宗房地产的正常成交价格求取如下:买方实付金额例题某可比实例卖方应缴纳的税费由买方承担,若买方付给卖方的金额不变,当卖方应缴纳的税费增加时,该可比实例的正常成交价格会()。【2011年真题】A.上升B.下降【解】该宗房地产的

56、正常成交价格求取如下:卖方实得金颍正杯 g由笏蘇議捷比 h篇亠烦碎勉旅=卄应矗猛猛费请=需=沁元处C.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参见教材P191。正常成交价格=买方支付给卖方的金额+买方承担的应由卖方承担的税费为评估某估价对象2011年10月15日的市场价格, 选取的可比实例价格情况是: 交易日期为2011年4月15日,按买卖双方约定,买方付给卖方7000元/mf,交易中涉及的税费全部由卖方支付。该地区买方和卖方应缴纳的税费分别为正常交易价格的3%和6%,又知最近1年来该地区该类房地产价格每月环比增长%则该可比实例经修正、调整后的价格是()元/吊。【2011年真题】【答案】B【解析】还

57、原正常成交价格,设为XX=7000-X*3%X=该可比实例经修正、调整后的价格=*()A6=7003参见教材P190。【2010年真题】某宗房地产交易的买卖双方约定,买方付给卖方2659元/平方米,买卖中涉及的税费均由卖方负担,据悉,该地区房地产买卖中应该由卖方缴纳的税费为正常成交价格的%,买方应缴纳的税费为正常成交价格的%,若买卖双方重新约定买卖中涉及的税费全由买方负担,并在原价基础上,相应调整买方付给卖方的价格,则调整后买方应付给卖方的价格为()元/平方米。【答案】A【解析】分两步计算,先要计算正常成交价格,再计算买方实际支付的价格。第一步,计算正常成交价格。 题干中说明了,税费均由卖方负

58、担,即买方税费转嫁给了卖方,所以站在卖 方视角分析。卖方得到了2659元/平方米,但是他还要帮买方支付买方应负担的 税费,正常成交金额要低一些。用减法设正常成交价格为x, x=2659-x*% x=2559第二步,买家承担卖家应缴纳的税费,则买方应付给卖方的价格肯定比实际 成交价格2559小,CD排除,买方应付给卖方的价格=2559-2559*%=2385参见教材P190-191。总结:转嫁给卖方的话,卖方实际得到的金额-帮买家缴纳的税费=正常成交价格转嫁给买方的话,买方实际付出的金额+帮卖家缴纳的税费=正常成交价格第六节市场状况调整1.市场状况调整的含义(熟悉)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是其成交日期

59、时的价格,是在其成交日期时的房地产市场状况下形成的。由于可比实例的成交日期通常是过去,所以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通常是在过去的房地产市场状况下形成的。需要评估的估价对象的价值应当是价值时点时的价值,应是在价值时点时的房地产市场状况下形成的。如果价值时点是现在(通常是这种情况),则应是在现在的房地产市场状况下形成的。由于可 比实例的成交日期与价值时点不同,房地产市场状况可能发生了变化,例如,政府出台了新的政策措 施,利率发生了变化,出现了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消费观念有所改变等等,导致了估价对象或可比 实例这类房地产的市场供求关系、货币的购买力发生了变化,以至于即使同一宗房地产,在这两个不 同时间的价

60、格也会不同。因此,应将可比实例在其成交日期时的价格调整到在价值时点时的价格。这种对可比实例成交价格进行的调整,称为市场状况调整,也称为交易日期调整。因此,经过市场状况调整之后,就将可比 实例在其成交日期的价格变成了在价值时点时的价格。2.市场状况调整的方法(掌握)在可比实例的成交日期至价值时点期间,随着时间的流逝,房地产市场价格可能发生的变化有3种情况:平稳;上涨;下跌。当房地产市场价格为平稳时,可不进行市场状况调整(实际上是 进行了市场状况调整,只是调整系数为100%。而当房地产市场价格为上涨或下跌时,则必须进行市场状况调整,以使价格符合价值时点时的房地产市场状况。市场状况调整主要采用百分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