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基于变式题组的高考有效复习策略西安市育才中学 刘根祥引言:高三数学复习课是高三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课型,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加深对旧知识的回顾,使学生对他们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梳理并形成一个前后相关的知识网络,而且可以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能力。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校在高三数学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高效数学复习,供大家参考。概念界定:所谓题组就是把两道或两道以上的相关题目组成一组,结成对子。这里的相关是指题目条件相近或结论相似,或形同实异、或易混错。所谓变式题组教学是通过改变条件或结论来揭示某一类数学问题本质的教学方法。高三复习中,采用变式题组教学,从数学问
2、题的内容的全面性、循序渐进性、思维辩证性揭示数学本质。不仅可以避免“题海战术”,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辩证思维,加深对数学问题本质的认识。变式题组教学是一种有效教学的教学方式。 1.问题的提出 国家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基本要求,但是不能只限于形式化的表达,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否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数学的现代发展也表明,全盘形式化是不可能的。因此,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数学课程要讲逻辑推理,更要讲道理,通过典型例子
3、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高三复习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而高三复习“题海战术”盛行,通过“题海”覆盖所学知识。由于缺乏新信息刺激,学生思维难以兴奋,成了解题的机器,发散思维受到了抑制,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逐渐削弱,复习效果可想而知。从高三模拟考试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基本知识网络掌握不牢,不会归纳总结,不会触类旁通,为了克服以上弊端,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三复习笔者尝试了变式题组教学。通过变式题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加深对数学问题本质的认识,
4、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辩证思维。 2.变式题组教学概述 变式题组教学就是通过改变条件或结论而形成的一系列小题构成一个题组的教学方式,通过题组中数学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学习巩固知识,解决教学重难点,并通过变式问题的对比,揭示数学问题本质规律,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变式题组可分为单一型题组和并列型题组。单一型题组是指一组题目中只重点考察一个知识点或一个数学方法的题组。例如,函数单调性就可设计一组题目,既要注意题目形成梯度,又要注意题目的典型意义。原题:若在区间=在区间是减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多少?变式1:若函数=在
5、上是减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多少?变式2、若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多少?变式3、若函数=在上是增函数,且函数的值域为R,则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解:函数的减区间为, 。变式1、设,则在为减函数,且在,0所以有且(),的取值范围是变式2:设,则在为减函数,且在,0。所以有且(),的取值范围是变式3:设,则在减区间,在取到一切正实数,所以或并列型题组是指一个题目或一组题目中,考察几个知识点或几个数学方法的题组。例如:三棱锥S-ABC顶点在底面的射影问题,可设计如下题组:1.三角形ABC的内心、外心、垂心的定义?2.在三棱锥S-ABC中,设顶点S在底面ABC内的射影是O,求证:(1)若SA=S
6、B=SC,则O是ABC的外心。(2)若三棱锥S-ABC的三条斜高相等,则O是ABC的内心。(3)若三棱锥S-ABC的两组对棱互相垂直,则O是ABC的垂心。3.在三棱锥S-ABC中,设顶点S在底面ABC内的射影是O,求证:(1)若三棱锥S-ABC的三条侧棱与底面所成角相等,则O是ABC的外心。(2)若三棱锥S-ABC的三个侧面与底面所成角相等,则O是ABC的内心。(3)若三棱锥S-ABC的三个侧面两两互相垂直,则O是ABC的垂心。3.变式题组教学实践案例研究 3.1利用变式题组的全面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高三数学复习过程中,有些数学内容考查方面比较广泛,学生往往通过练习掌握了一些知识,但考试时变式较
7、多,由于学生知识建构不全面,学生解题不能触类旁通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全面组织好这方面的资料,通过变式题组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节省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案例1:在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与性质复习中,教师通过总结归纳,发现常见的有关考查三角函数恒等变换及性质的题目,可以总结为以下五类,这样通过设计如下变式题组,让学生探寻解决这类问题的规律,从而逐类旁通,提高了复习效率。讨论下列函数的性质: 案例2:关于函数定义域及值域的经典变式范例 原题: 的定义域为R,求m的取值范围解:由题意在R上恒成立且,得变式1:的定义域为R,求m的取值范围解:由题意在R上恒成立且,得变式2:的值域为R
8、,求m的取值范围解:令,则要求t能取到所有大于0的实数,当时,t能取到所有大于0的实数 当时,且变式3:的定义域为R,值域为,求m,n的值解:由题意,令,得时,-1和9时的两个根当时, ,也符合题意3.2利用变式题组的循序渐进性提高复习的效果 在很多数学问题中,要解决的问题离给的已知条件相差甚远,对水平一般的学生来说,解决这类问题不是很容易,难免会产生畏难心理。作为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对这类数学问题重新进行包装,或者为这些问题搭一些台阶或者桥梁,使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着,摸得到。“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这样才有兴趣继续去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复习的效果。 对于立体几何以及解析几何的解答题,
9、水平一般的学生常常出现畏难情绪。作为教师,一定要多帮助学生把原题拆分成多步循序渐进的小题,通过逐步解答小题,领悟解题方法。 案例4: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复习中,可以设置渐进式变式题组,让学生在由易到难,掌握解决这类题的方法。 (1) 已知x0,y0,且2xy1,则的最小值是_解析因为(2xy)4428,等号当且仅当y,x时成立 (2)(2012浙江)若正数x,y满足x3y5xy,则3x4y的最小值是()A. B. C5 D6解析x0,y0,由x3y5xy得1.3x4y(3x4y)25(当且仅当x2y时取等号),3x4y的最小值为5.变式1已知x0,y0,x2y2xy8,则x2y的最小值是(
10、)A3 B4 C. D. 解析(1)依题意,得(x1)(2y1)9,(x1)(2y1)26,即x2y4.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x2y的最小值是4.变式2:若a,b,c为正实数,满足a+b+c=1,则的最小值是 解:a,b,c为正实数,满足a+b+c=1 ,而原式=(3)已知ab0,则a2的最小值是_解:ab0,b(ab)2,当且仅当a2b时等号成立a2a2a2216,当且仅当a2时等号成立当a2,b时,a2取得最小值16. 变式1:已知ab0,且ab=2 ,则的最小值是_ 解:ab0,且ab=2 =3.3利用变式题组的思维辩证性提高复习的效益 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中,导数的应用题型变化较大,很多
11、考生措手不及,很多老师拿到试题也很诧异,激起大家研究这类问题的热潮。案例1、利用导数研究方程根的情况,可设计以下题组进行复习教学:(1)已知函数,在x=-1处取得极值,当方程有三个不同的实数解时,求m的取值范围。解: 因且函数,在x=-1处取得极值,所以. a=1 ,这时,易知x=-1为极大值点,x=1为极小值点。 (2)(2013陕西,理21(2))已知函数f(x)ex,xR.设x0,讨论曲线yf(x)与曲线ymx2(m0)公共点的个数; 解:曲线yex与ymx2的公共点个数等于曲线与ym的公共点个数令,则,(2)0.当x(0,2)时,(x)0,(x)在(0,2)上单调递减;当x(2,)时,
12、(x)0,(x)在(2,)上单调递增,(x)在(0,)上的最小值为.当0m时,曲线与ym无公共点;当时,曲线与ym恰有一个公共点;当时,在区间(0,2)内存在,使得(x1)m,在(2,)内存在x2me2,使得(x2)m.由(x)的单调性知,曲线与ym在(0,)上恰有两个公共点综上所述,当x0时,若0m,曲线yf(x)与ymx2没有公共点;若,曲线yf(x)与ymx2有一个公共点;若,曲线yf(x)与ymx2有两个公共点 (3)(2013陕西,文21(2))已知函数f(x)ex,xR.证明:曲线yf(x)与曲线yx2x1有唯一公共点; 解法一:曲线yex与yx2x1公共点的个数等于函数(x)ex
13、x2x1零点的个数(0)110,(x)存在零点x0.又(x)exx1,令h(x)(x)exx1,则h(x)ex1,当x0时,h(x)0,(x)在(,0)上单调递减当x0时,h(x)0,(x)在(0,)上单调递增(x)在x0有唯一的极小值(0)0,即(x)在R上的最小值为(0)0.(x)0(仅当x0时等号成立),(x)在R上是单调递增的,(x)在R上有唯一的零点,故曲线yf(x)与yx2x1有唯一的公共点解法二:ex0,x2x10,曲线yex与yx2x1公共点的个数等于曲线与y1公共点的个数,设,则(0)1,即x0时,两曲线有公共点又(x)0(仅当x0时等号成立),(x)在R上单调递减,(x)与
14、y1有唯一的公共点,故曲线yf(x)与yx2x1有唯一的公共点 案例2:“恒成立”“能成立”“恰成立”问题“恒成立”“能成立”“恰成立”问题在教材中虽然没有专门设计,但这些内容是高中内容的重点、难点,同时也是高考和数学竞赛的热点,又因为它们的解法多样,所以这三类问题考生容易混淆不清,可以设计题组对比训练。重点训练运用分离变量法和函数法解决“恒成立”“能成立”“恰成立”问题。 题组1、已知函数()若的定义域,试求的取值范围.() 若在上有意义, 试求的取值范围.()若的解集为,试求的值. 解析:这三问中,第()问是能成立问题,第()问是恒成立问题,第()问是恰成立问题.() 的定义域非空,相当于
15、存在实数,使成立,即的最大值大于0成立,解得 或.()在区间上有意义,等价于在恒成立,即的最小值大于0.解不等式组 或 或解得 ()的解集为,等价于不等式的解集为;于是有 ,这等价于方程的两个根为2和3,于是可解得. 题组2、能成立与恒成立 (1)已知函数f(x)x,g(x)x22ax4,若任意x10,1,存在x21,2,使f(x1)g(x2),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解析:本题为能成立问题。由于f(x)10,因此函数f(x)在0,1上单调递增,所以x0,1时,f(x)minf(0)1.根据题意可知存在x1,2,使得g(x)x22ax41,即x22ax50,即a能成立,令h(x),则要使ah(x
16、)在x1,2能成立,只需使ah(x)min,又函数h(x)在x1,2上单调递减,所以h(x)minh(2),故只需a.变式:已知函数f(x)x,g(x)x22ax4,若任意x10,1,任意x21,2,使f(x1)g(x2),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解析:本题为恒成立问题,解答略。 题组3、(恒成立中变换主元问题)(1)若不等式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若对于满足|a|2的所有实数a,不等式x2+ax+12a+x恒成立。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解析:(1)由(2)分析:在不等式中出现了两个字母:x及a,关键在于该把哪个字母看成是一个变量,另一个作为常数.显然可将a视作自变量,则上
17、述问题即可转化为在-2,2内关于a的一次函数大于0恒成立的问题. (变更主元法)解:原不等式转化为(x-1)a+x2-2x+10在|a|2时恒成立,设f(a)= (x-1)a+x2-2x+1,则f(a)在-2,2上恒大于0,故有:即解得:x3. 即x(,1)(3,+)题组4(恒成立与有解问题) 对一切实数x,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a的范围。 若不等式有解,求实数a的范围。 若方程有解,求实数a的范围。 4.几点认识 4.1“最近发展区”是变式题组教学的着眼点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学生有两个发展水平,第一个是现有发展水平,第二个是潜在发展水平,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幅度即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
18、展区”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佳教学期。因此,在变式题组教学中,既要寻找知识点最近的“固着点”,更应关注知识点的“增长点”,同时,还应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向“潜在发展水平”转化,进而形成良好的循环,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次发展。当学生接触到的问题、知识正好符合自己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时,他们就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过合作、努力使问题圆满解决,从而得到心理满足,产生新的心理需求,进而产生较为稳定和持久的学习兴趣,具有获得新知识的动机。此时,学习的思维是积极主动的,否则,学生的思维就会处于低潮。传统的高三数学复习中出现的“高原现象”,很大原因在于高三数学教学中或者没有挖掘他们的潜能,在原有的知识上炒冷饭,让学生感到乏味,或者是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拔高,使所学内容远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而丧失信心。变式题组教学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中的充分运用。4.2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是变式题组教学的着力点 变式题组教学的选题除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外,还必须考虑问题应由浅入深,有一定的知识容量,涉及的知识面广或涉及数学思想和方法多,问题具有层次性(供不同层次的学生探究)、开放性(探究过程和结果呈开放姿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诗词鉴赏课件
- 2025版合同权益转让协议书范本
- 童话寓言作文打猎500字(11篇)
- 工业生产材料采购管理系统开发协议
- 民政兜底脱贫培训课件
- 2025年教育扶贫背景下教育资源整合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技术选择与2025年投资风险及效益评估报告
- 即时配送行业2025年配送路径优化与成本控制市场动态报告
- 红楼春趣课件教学
- 2025年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社会工作实务初级)测试题及答案(广东省)
- 2025年银行反洗钱知识竞赛题库和答案(280题)
- GB/T 45300-2025姜黄
- 部队用电安全
- 2024年山东省《宪法知识竞赛必刷100题》考试题库附答案【考试直接用】
- 健康照护师初级复习试题含答案
- DBJ04-T 312-2024 湿陷性黄土场地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标准
- JJF1033-202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 颈椎病课件完整版
- 女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
- 2024版体育赛事赞助对赌协议合同范本3篇
- 环卫公司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