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洛阳古代美术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_第1页
探析洛阳古代美术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_第2页
探析洛阳古代美术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_第3页
探析洛阳古代美术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_第4页
探析洛阳古代美术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析洛阳古代美术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摘要: 作为千年古都的洛阳,其辉煌的古代文化和历史文明给今天的洛阳带 来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总体而言,这些古代艺术作品可以分为彩陶艺术、 墓 葬艺术和佛教雕塑,这些留存下来的艺术作品不仅成为中国古代美术史中重要的 艺术精品,同时也是今天洛阳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关键词:洛阳;古代美术;艺术价值;经济价值3700多年前,大禹在洛阳建立都城,此后夏、商、周、东汉、曹魏、西晋、 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朝代在此立都,从而使洛阳成为中国 历史上建都最早、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居住帝王最多的古都,长期以 来都占据着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

2、心的地位。悠悠千载的帝王兴替,峥嵘岁月 的历史烟云,时光流逝,帝王不再,曾经辉煌的古代文化和历史文明给古都洛阳 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洛阳现今除地面尚存的众多历史文化遗迹之外,地下所存历代墓葬以上万计,所出各个时期的各类美术文物数量足以数十万件计。 这些分布广泛、数量丰富的洛阳古代美术遗存,作为古代文化传承的一种独特的 符号系统,以其特殊的方式延展着中华民族视觉美术前进的足迹,印证着文明发展的步伐,同时也在今天成为洛阳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根在河洛与彩陶艺术“土中在中国人心目中,洛阳自古是“天下之中”,是“中心”。古代所称“中 国”即指洛阳一带;“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乃营

3、成周洛邑,以此为 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中”济、谓洛邑,为天下之中也”;“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严阻,当秦陇之襟喉, 而魏赵之走集”等等。这些都表达了洛阳为“天下之中”的意思。 作为“天下之 的洛阳是最早跨入文明时代, 而且在以后的数千年里,长期是我国政治、经 文化、交通的中心,成为“东方古代文明的中心和发祥地”。海,解中国的3000年可以到西安;而要了解中国的5000年,只有到洛阳,正所谓“欲 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先民就在以洛阳为中 心的中原地区生产和生活。距今 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就已进入有一种说法

4、,要了解中国的20年可以到深圳;要了解中国200年可以到上 要了解中国的500年可以到北京;要了解中国的1000年可以到开封;要了到农业文明时代;当时人们不仅居住地稳定,并且基本脱离了茹毛饮血的生活。 随后,在1959年考古工作者通过长期对二里头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不少学者认 定最早的洛阳城也是夏王朝的都城,这也是我国“七大古都”(洛阳、西安、北京、南京、开封、杭州、安阳)中最早诞生的都城。由夏以降,商、西周、东周、 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均曾建都洛阳,洛 阳由此就有了 “九朝故都”(九表示多数)或“十三朝故都”的俗称。悠久的历史给洛阳带来了浩如烟海的艺术宝藏,考

5、古学家在这里不仅发现 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制品,也发现了最早的青铜和青铜器,更为著名的是这里所 发现的彩陶艺术品,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遗址也在洛阳辖区内发现的。 这些早期 人类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器尽管是先民为了不同的用途而制作,但其质朴简洁的造型,明快绚烂的纹饰所显示出未经磨砺的幼稚和天真,却带给人一种恍若返璞归真的艺术美感。如大庄遗址出土的一件庙底沟文化类型彩绘陶盆, 造型坚实挺 阔,饰以花瓣纹。其实用与唯美的巧妙结合,体现了河洛先民的聪明智慧与浪漫 的气质。1978年在洛阳附近的临汝县问村出土了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件彩陶缸, 陶缸腹部彩绘一幅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的“鹤鸟衔鱼石斧图”,占画面主体位置

6、的是鹤鸟,体形肥硕,通身灰白,长嚎短尾,延颈直立,口衔一条大鱼,旁侧树 立一件有“ X”型标志的有柄石斧,这幅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彩陶绘画,线条构 图诡异,具有浓厚神秘氛围,显示了原始先民结构作品的水平和写形状物的能力, 成为中国古代美术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品。这些彩陶艺术作品无论在造型、纹饰、 图形和色彩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对后世艺术产生深远影响。、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墓葬文化与艺术古人云:“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在“事死如事生”的古人眼中,洛阳 盆地北高面水,低山环绕,温暖向阳,洛河、伊河等河流缓缓从盆地中央流过, 是典型的避风聚水之地,风水两者兼而有之,故自夏、商、周以来,成为理想的

7、建都之地和上乘的阴宅之所,是他们无比神往的墓葬之地,故而才出现了 “北邙 山上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的独特景况。“洛阳为九朝都会,先民遗址,随 处皆是,地下宝藏,不知既极。”而古墓中,尤其是皇家墓葬和名人墓葬,所伴 随的不计其数的随葬品都是珍贵的古代艺术品, 既有堪称古代书法艺术精品的墓 志和碑刻,更有显示出中国古代艺术成就的陵墓雕塑、彩陶和墓室壁画。现今已发现的洛阳地区古墓不计其数,其中已确定有皇陵区8处,名人墓11座,著名壁画墓21座,已发掘各代墓葬五、六千座(包括已发掘西周墓葬总 数约800余座,发现东周墓千余座,发掘汉墓近 3000座,西晋200座,北朝墓30余座,唐代600多座,其

8、余还发掘有秦、曹魏、北宋墓若干,洛阳市北二、 三十座墓冢组成邙山古墓群更是成为了目前洛阳一道独特的古墓人文景观。在这巨大古代墓葬文化中,其艺术价值首先是通过洛阳古代陵墓雕塑来反映的。 洛阳 古代陵墓雕塑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在邙山的汉陵区,遗留有大量石 人、石马、石象等雕塑,这些雕塑既是皇陵石雕的开山之作,同时又从建筑艺术 形式本身体现了皇帝的权威,以其高超的石刻工艺增加了陵寝的神秘感。唐孝敬 皇帝李弘的恭陵位于河南偃师城南的景山上。恭陵坐南朝北,南门外为神道,神 道两侧依次排列石象3对、石马1对、石华表1对。这些石刻雕塑造型硕大生动, 雕刻技艺高超精湛,极富盛唐气息,整体效果和气势

9、并不逊于唐代其他皇陵。 而 在此墓葬群中的宋陵石刻在艺术上更是颇有特点: 宋陵武士身躯高大,形象勇猛, 雕像甲胄的纹饰细腻传神;宋陵番使深目高鼻,须髯浓厚,酷似唐朝胡人形象; 宋陵石虎造型威武雄壮,四肢前立后蹲,张口咆哮,威风凛凛;宋陵石羊则面目 清秀,体态修长,静卧于旁,展示了石羊恬静、乖巧的美。这些宋陵雕刻作品人 物和兽类造型逼真,装饰花纹细腻,代表了宋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 体现出了 雕刻艺术精湛和成熟。最能反映洛阳墓葬艺术价值的还有洛阳出土的唐三彩和墓葬壁画。唐三彩也被称做“洛阳唐三彩”,这是因为洛阳于唐朝时出产三彩陶器极负盛名,汇成了一种新奇的民族艺术。从唐代墓葬中出土的随葬唐代三彩

10、陶器来看,有模仿生活中的各种器物,如住房、假山、柜橱、牛车等;有各种动物,如马、骆驼、狮、 虎、鸡、狗等;也有各色人物,如武士、文吏、贵妇、仕女、牵马胡人等。这些 造型浑厚丰满,工整细腻,色彩绚丽,神态逼真,气魄雄伟,刀法简朴,线条流 畅,潇洒奇特的唐三彩作品虽然历经一千多年, 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辉。从其艺术 价值上来说,洛阳唐三彩在人物俑的塑造上,不仅能够展现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物各 自不同的鲜明外部整体形象,同时还能准确地捕捉其特有的心理特征, 对五官部 位巧妙地予以夸张,进行精细地刻划,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效果,如天王俑夸张其 双目,以显威武;文吏俑微收其双唇,以露其亲和;女侍俑两眼平视,一

11、副顺从 的神态。在动物俑的塑造上也同样能够展现出不凡的气势。同时在工艺上,洛阳唐三彩创造性地运用了低温铅釉色彩的绚丽、斑斓,以及我国独有的流串工艺, 使得这些陶器作品在造型上生动逼真;在色彩上光彩绚烂、典雅富丽,成为我国 艺术宝库中难觅的珍品。洛阳墓葬壁画艺术主要体现在此发现的两汉墓葬中,现已发现的完整的两汉壁画墓室已有十数座。 这些墓室壁画以数量多、年代跨度大、表现技艺丰富高超而居于我国古代三大墓葬壁画分布区之首。事死如生的汉人在其墓葬壁画上描绘有摊戏、打鬼、羽化登仙、天文星象、历史故事、迎宾拜渴、 宴饮歌舞、车骑出行等内容,深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及生活意 趣。1976年出土的

12、西汉卜千秋墓壁画显示了汉代绘画开阔雄浑的气派,墓室中 满绘壁画,主室平脊上所绘著名的“升仙图”以长卷方式描绘了男女墓主夫妇在 神仙灵怪的护佑下升入天界的景象,在 13块砖上依次绘有女蜗、月亮、持节仙 翁、双龙、神豹、聚羊、朱雀、白虎、仙女、玉兔、蟾蜍、墓主夫妇、伏羲、太 阳、黄蛇等形象,流动的彩云萦绕其间,气魄深沉雄大,用笔豪放,色彩鲜明, 充满了飘动活跃的气氛,为研究汉代的历史和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视觉形象资 料。洛阳作为古代墓葬的“首善之区”,其历史和文化价值是举世皆知的,随 葬在墓中的艺术作品更是埋藏在地下的艺术宝库,这些艺术作品不仅生动记录了 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

13、状况,是洛阳甚至中国历史 的写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其所体现出的艺术特色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 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三、佛像雕塑与龙门石窟古都几度兴废,战火几度燃烧。历经悠悠千载的帝王兴替,伴随峥嵘岁月 的历史烟云,洛阳地面上的许多古代美术作品都已经灰飞烟灭,至今屹立不倒的龙门石窟终究让我们能够探寻一番洛阳地面美术的过往辉煌。龙门石窟的建立要归功于北魏孝文帝的迁都,在他迁都洛阳后,笃信佛教的他 把佛教也从山西平城一即云冈石窟,转移过来。中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以 及隋、唐、北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建达四、五百年。据统计,龙门现有佛龛 2345个,佛像十万余尊,佛塔六十余座,碑刻题记二千八

14、百余品。大小不一、 高低错落的佛完如蜂巢般密布于东西两山崖壁, 南北绵延达一千多米,蔚为壮观。 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国家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20XX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将龙门石窟列人世界文 化遗产名录。龙门石窟的佛教雕塑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首先体现在造像术上的较大的 进步,相对于云岗石窟造像概括洗练,以整体感取胜而言,龙门石窟的魏窟写实 能力大大加强,表现出较多的中国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石窟的雄健可畏 转变为的温和可亲,洞中的释迦面露微笑,衣饰由偏袒右肩和通肩式变成了汉族 的胞衣薄带式。进入唐代后,变化则更为明显,唐代的佛像具有更多

15、的人情味和 亲切感,形体丰满健壮,雍容华贵,象征着唐代早期的国势的强盛和经济的繁荣。 在艺术上,唐代的圆刀代替了北魏平直的刀法, 佛像衣纹更加流动飘逸,力士夜 叉浑身肌肉突起,肌肤和解剖的原理又适当加以夸张,充满了雄伟的气势和向外 进发的力量。再次,龙门继承了云冈的艺术风格,从造像题材来看,云冈石窟以 三世佛为主,龙门石窟北魏时期也整体上给予了继承。 但是进入唐代后,由于唐 代高僧玄奘说过“天见弥勒佛下生”的话, 武则天为了加强其统治,宣扬其就是 弥勒的化生,于是她在龙门大造弥勒。龙门成千上万的造像中,体形最大、体态 最美、艺术价值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就是奉先寺的主尊卢舍那大佛, 女皇武则 天

16、鼎力相助的卢舍那大佛,像高米,头高 4米,耳长米,身旁有肋侍菩萨两尊, 佛弟子、金刚、神王各两尊,这9尊造像或文静质朴,或饱经沧桑,或雍容华贵, 或文或武,性格各异,错落有致,这一切都本着一个主题,烘托卢舍那大佛的至 尊至上,当然这也就是烘托武则天的至尊至上。 最后,龙门石窟由于是北魏进驻 中原后才开凿的,它历经多朝多代,直到明朝还有小规模的雕凿,其受到的文化 熏陶十分强烈,除了佛像外,还有像龙门二十品和药方洞这种特殊的艺术题材。“龙门二十品”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 它所展现的书法艺术,是在汉 代隶书和晋代隶书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是隶书向楷体过渡中的一种字体, 字形端正大方、刚健质

17、朴、既具隶书格调,又有楷书因素,是“魏碑”体的代表, 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四、洛阳古代美术的经济价值从彩陶艺术到墓葬艺术到佛像雕塑,洛阳古代美术作品以其巨大的艺术价 值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比重,为洛阳昨日的文化添上了绚烂的一笔, 更是今天洛阳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指出:“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艺术品和艺术所产生的效应除了 知识活动、发展文化和赢得他人尊重的一种生活方式的传播外,同时还是一种经 济来源这一点是得到普遍承认的。只要想一想那些成群结队去参观那些艺术名城 的人们够了,这些名城包括巴黎、威尼斯、罗马、佛罗伦萨等等。”可见,艺术 成为了许多

18、人们“慷慨解囊”时不可抗拒的诱惑, 艺术与经济也正是在这一点上 有着密切的关联。从上文可知,洛阳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华夏文化的摇 篮,其悠久的历史遗存下来了丰富多彩彩陶艺术、墓葬艺术和佛像雕塑艺术构成 了洛阳极其绚烂的艺术文化风景线,而这些艺术品的遗址则成为了人们流连忘返 的名胜古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龙门石窟, 每天都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 游客,成了洛阳最亮的名片;邙山陵墓群、洛阳古墓博物馆,也都成为了国内外游人喜爱的古文化旅游景观。无疑,洛阳古代美术遗迹成为了洛阳旅游经济中的 一个重要法宝。“在现代旅游活动中,文物资源无疑是主角”。以“文物搭台、旅游唱戏”把 从旅游学的角度看,

19、 不言而喻,洛阳的古代墓葬资源具 “新”、“奇”、“用”,这几“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就是洛“古”就是古旅游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有着传统产业不可比拟的优势,许多国家把它作 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旅游业内人士不约 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文物上,创建特色旅游品牌。文物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和特有 的文化个性,又是不可再生的,这正是特色旅游的优势所在。洛阳经济的主导产 业是工业,但是如果能够以洛阳古代美术为依托, 本地旅游搞出特色,也必定有助于拉动洛阳经济的更快增长。 旅游开发涉及到许多学术上和技术上的问题。 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名”、“古”、“特”、 项旅游开发的要素在洛阳古代

20、墓葬资源都具备。距今也有二千五百多年阳古代墓葬“名气”的最好例证,这种情况在中国找不出第二家; 老的程度,洛阳古代影响比较大的墓葬若从周灵王算起, 的历史,周灵王陵是有史可证的第一个帝王级别的陵墓,此种情况,其他地方也没有;“特”即特殊、 特别,洛阳古代墓葬时间长,皇家墓葬和名人墓葬多,墓葬形制变化大,在中国 历史上影响大,确实与众不同;洛阳古代墓葬虽然是古老的文化, 但其中蕴涵着 许多“新”的东西,如出土的墓志和文物中有许多史籍上没有记载的东西,可以起到补史和佐史的作用,典型的就是洛阳新安县的“千唐志斋”, 被称为“石刻 的唐史”博物馆;“奇”就是奇特,洛阳古代墓葬乃天下奇观,绵绵二千多年,

21、 人们不改初衷,一直把洛阳的北邙当作墓葬的“万吉之地”, 邙山之上累累古冢, 在无言地诉说着它的神秘和奇特;“用”就是实用价值,如果我们将洛阳古代墓 葬看成是文化资源的话,它就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洛阳开始认识到历史文化资源是洛阳最大的优 势,旅游经济的发展应作为洛阳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使旅游经济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旅游经济在拉动需求、刺激消费、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 中发挥了显著作用。20XX年,洛阳借河南省提出的“三点一线”的黄金旅游发 展战略,打出“黄河旅游带”品牌的机遇,在发展旅游经济中有更大作为。“三 点一线”汇集了龙门石窟、自马寺、关林、小浪底、少林寺、清明上河园等一大 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名胜古迹。近几年,洛阳的城市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旅游环 境得以改善,投入巨资整治了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汉光武帝陵、千唐志斋、小浪底风景度假区以及白云山、龙峪湾、鸡冠洞、洛浦公园等,使洛阳景区面貌 一新。龙门石窟等一批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初露端倪,洛阳旅游开始有了品 牌形象,游客人数增长迅速,成为了洛阳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据统计, 第25届牡丹花会共签订各类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合同 298个,同比增长;投资 总额亿元,同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