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_第1页
上海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_第2页
上海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_第3页
上海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_第4页
上海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八年级第一册目录让我们起航1 去物理之海冲浪2 有用的物理学3 测量的历史第一章 声1-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1-2 声音的特质第二章光2-1 光的反射2-2 光的折射2-3 透镜成像2-4 光的色散第三章运动和力3-1 机械运动3-2 匀速直线运动*3-3 变速直线运动3-4 力 力的图示3-5 重力 力的平衡3-6 惯性 惯性定律1 去物理之海冲浪- 致同学们一 、物理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科学, 它研究声、光、热、电、力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它不仅有趣,而且十分有用。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三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们是意大利的伽利略、英国的牛顿、和美国的爱因斯坦。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

2、,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二、怎样学习物理(1) 勤于观察. 勤于动手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 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 物理规律, 重大发明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 经过认真思索而总结出来的。(2)勤于思考. 重在理解观察、实验、看书、听课、都要多动脑子勤于思考, 对于科学知识不满足于背诵条文, 要力求理解 , 应该养成看、问、“为什么”的习惯 , 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 探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律。(3)联系实际. 联系社会物理知识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 又要用到实际中去, 为改善人们的生活, 造福人类。在物理学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忘记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没

3、有物理学和其它科学技术的成就,能有我们今天的生活吗?不恰当地使用科技成果,是不是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三、阅读伽利略对摆动的探究讨论: a. 伽利略怎样观察吊灯的摆动, 并发现了值得注意的现象。b. 伽利略在在观察中推出了什么疑问?对于这些疑问作出了什么猜想?c. 伽利略怎样设法证实自己的猜想。d. 科学家对于摆动规律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这说明了什么?重要的物理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在探究某一物理现象可能与某几个因素有关时,只让一个因素发生变化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从而考虑该因素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测量的历史测量的目的:为了进行可靠地定量比较。单位:公认的比较标准二、正确使用刻

4、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1. 长度的单位。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先规定它的单位,而长度测量是基本的测量。要熟记下列长度的单位及换算。长度的单位有:千米(km) , (国际单位)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m)、纳米(nm)等,生活中单位:公里、里。换算关系是:1Km=1000m=1公里=2 里1m=10dm1dm=10cm 1cm=10mm 1mm=1000um1um=1000 nm2.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常见的还有:卷尺、直尺、三角尺、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等。使用刻度尺时应做到“三会”。( 1)会观察: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

5、量程和分度值(又叫最小刻度)。( 2)会使用: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零刻线若磨损可以从其它刻度线量起)。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会读数、记录: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3. 测量长度几种方法:普通方法:利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如用刻度尺测课本的长或宽。特殊方法:利用刻度尺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如用积累法测细金属线直径。还有积薄成厚法。辅助工具法:利用三角板配合刻度尺测硬币的直径。4、误差与错误:误差:我们把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由于估读的数值不同,仪器本身不准确,一些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6、)等因素对测量工具的影响,造成了误差。测量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如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错误是由于操作者不当引起的,可以在测量中改正。误差不等于错误。三、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S),其他单位如日、小时、分等1 日 =24小时1 小时 =60分 1 分 =60秒2、打点计时器测时间:打点计时器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计时装置,在交流电6 9 伏条件下正常工作,振针每0 02 秒打一个点,即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相邻2 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2 秒。生活中用秒表、钟表测时间。四、质量的测量1、定义 ;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

7、。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任何物体都有质量。2、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而变化。3、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其他单位:吨、克、毫克,公斤、斤。1 吨 =1000千克 1 千克 =1000克 1 克 =1000毫克1 千克 =1 公斤=2斤4、质量的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的是托盘天平,生活中常用的电子称、台秤、磅秤等。5、托盘天平的构造如下图:6、天平的使用方法( 1)要放置在水平的台面上。游码要归零。( 2)调节平衡螺母(天平两端的螺母)调节零点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 3)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根据称量物的性状应放在玻璃器

8、皿或洁净的纸上,事先应在同一天平上称得玻璃器皿或纸片的质量,然后称量待称物质。( 4)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托盘天平只能称准到0.1 克。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 5)过冷过热的物体不可放在天平上称量。应先在干燥器内放置至室温后再称。( 6)物体的质量= 砝码+游码( 7)取用砝码必须用镊子,取下的砝码应放在砝码盒中,称量完毕,应把游码移回零点。使用注意:1. 事先把游码移至0 刻度线 , 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左右平衡。2. 左放物体,右放砝码。3. 砝码不能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在使用天平时游码也不能用手移动。4. 过冷过热的物体不可

9、放在天平上称量。应先在干燥器内放置至室温后再称。5. 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时,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6. 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上(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7. 加砝码应该从大到小,可以节省时间。8. 在称量过程中,不可再碰平衡螺母。9. 砝码若生锈,测量结果偏小;砝码若磨损,测量结果偏大10. 若砝码与要称重物体放反了,则所称物体的质量比实际的大。7、测量液体的质量:A、调节天平平衡在水平面上B 、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C、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D 、液体的质量为M mE 、整理仪器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 、声音是由物体

10、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

11、播;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 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叠加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

12、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我们听见立体声就属于双耳效应的应用);二、声音的特征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13、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超声波和次声波1、 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 20000Hz , 高于 20000Hz 叫超声波;低于 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

14、生次声波;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 )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分贝; 0dB 指刚刚引起听觉;5、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减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15、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八、声音的利用1 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 B 超,敲铁轨听声音,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制作声纳等等)2 声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 第二章 光光的直线传播1 、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 自然 光源,如太阳、萤火虫; 人造 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 不是 光源。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 光线 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

16、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练习: 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黑色区域即影子。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 该现象说明:播的 。4、 应用及现象: 激光准直。 影子 的形成:光在传播 过程中,遇到不透明 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在月球后1 的位置可看到 日全食,在 2 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 3 的位置看到 日环食。无 关。3/4, 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实验

17、早在 墨经 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 10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 法线居中, 两角相等, 光路可逆. 即 :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反射光 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 3、分类: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 镜面反射 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

18、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1 、 重点难点精析1 、光传播到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时,有一部分会被反射,仍在原来的物质中传播。这种现象就是光的反射现象。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法线(ON );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光在反射时遵循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m/s=3× 105km/s;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 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

19、真空中光速的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光的反射2/3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 的缘故。练习: 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 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4、面镜: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 等距 , 垂直 , 虚像像、物大小相等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 像。成

20、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作 用: 成像、 改变光路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球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 表面作反射面。凹面镜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应 用: 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定义:用球面的外 表面做反射面。凸面镜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应用: 汽车后视镜练习: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

21、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反射光路图的画法:过入射点画法线;画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平滑的表面对光线的反射叫镜面反射。漫反射:粗糙的表面对光线的反射叫漫发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能从各个方向看到一个物体是因为物体发生了漫反射;黑板出现“反光”现象是因为 发生了镜面反射)。4、平面镜:( 1)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物大小相等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正立”“等大”“虚像”

22、“像、物关于镜面对称。(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4)作 用:成像、改变光路。(5)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平面镜成像试验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 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 )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竖直;(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 距与物距关系;3)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作用是方便观察像的位置4) 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 大小_关系;5) 移去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

23、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不能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 “能 ”或 “不能 ”),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虚 像。名称又名眼镜实物 形状光学 符号性质凸透镜会聚 透镜老化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1、品2、2-2白光的组成: 红 , 橙 , 黄 , 绿 , 蓝 , 靛 , 紫 .色光的三原色: 红 , 绿 , 蓝 . 颜料的三原色红 ,黄 ,青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 , 紫外线光的折射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 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 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 法线居中, 空气中角大, 光路可逆 折射 光线, 入射 光线和 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 光线和 入

24、射 光线分居与法线 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 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 入射角,属于近法线 折射。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 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 0 度。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练习: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是因为光从水中 斜射向 空气中 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虚像 ,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 而形成的虚像 。二、透镜1 、 名词:薄

25、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 球面的半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 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焦距( f ): 焦点 到凸透镜光心 的距离。2、 典型光路凹透发散近视对光线有发镜透镜镜散作用填表:3、2-3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 、 实验: 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 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蜡烛在焦点以内;烛焰在焦点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26、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 分虚实 ,2f 大小 , 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 正放、缩虚、实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f<u<2f倒立放大实像v>2f幻灯机u<f正立放大虚象|v|>u放大镜 u f 是 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u 2f 是 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 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 增大像 变大(增大)( 减小 )( 变小 )成虚像时:物

27、距减小像距 减小像 变小(增大)( 增大 )( 变大 )小磊在探究物距大于1 倍焦距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他将不同的凸透镜A、 B 和 C( fA> fB> fC)固定在光具座上 35cm 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 刻度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 4( a)、(b)和(c)所示。请仔细观察图13 中的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图 4( a)图4( b)图 4( c)1 )分析比较图13( a)或(b)或(c)可得的初步结论是:_分析比较a 或 b 或 c 可得2 ) 分析比较图13( a) 和 ( b) 和 ( c) 可得的初步结论是

28、:_分析比较a 和 b和 c 可得第三章运动和力运动的描述1. 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2. 参照物(1) 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3)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相同。例如:坐在行使的火车上的乘客,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时,他是

29、运动的,若选择他坐的座椅为参照物,他则是静止的。对于参照物的选择,应该遵循有利于研究问题的简化这一原则。一般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常选择地面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 如房屋、树木等) 作为参照物。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则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4.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 选择恰当的参照物。(2) 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3) 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运

30、动的快慢1. 知道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1) 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时间的大小。(2) 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2. 速度(1) 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 定义: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 速度计算公式:v=s/t 。注意公式中各个物理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以及路程和时间的计算。(4) 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米/ 秒,读做米每秒,符号为m/s 或m· s-l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读做千米每小时,符号为km/h。单位的换算关系:1m/s=3.6km/h。(5)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对于匀速直线运

31、动,虽然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但速度的大小却与路程和时间无关,因为物体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无论通过多远的路程,也不管运动多长时间。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对于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用平均速度来粗略的地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运动快慢。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s/t ,式中, t 为总时间,s 为路程。正确理解平均速度:A. 平均速度只是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的平均的快慢程度,它实际是把复杂的变速运动当作简单的匀速运动来处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B. 由于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在不断变化,因此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路程,物体的平均速度不同。所以,谈到平均速度,必须指

32、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否则,平均速度便失去意义。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 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力的感

33、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6、力的测量: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D、物理实验中,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 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 , 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 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4、8、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如果没有大小, 可不表示 , 在同一个图中, 力越大 , 线段应越长力的图示: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选取标度,在受力物体的作用点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内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这样将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了。牛顿第一定律1、伽利略斜面实验: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

35、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

36、第一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 原来运动的物体, 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 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3、惯性: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二力平衡1. 力的平衡(1) 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 或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