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浪淘沙古诗赏析_第1页
刘禹锡浪淘沙古诗赏析_第2页
刘禹锡浪淘沙古诗赏析_第3页
刘禹锡浪淘沙古诗赏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刘禹锡浪淘沙古诗赏析浪淘沙,唐教坊曲。刘禹锡、白居易并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刘禹锡浪淘沙古诗赏析,我们来看看。浪淘沙唐 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译诗弯弯曲曲的黄河,挟带着泥沙,浪涛汹涌,奔腾万里,从遥远的天边滚滚而来。如今诗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银河,同黄河一起去牛郎织女家中做客。浪淘沙组诗共九首,此其第一首。是刘禹锡穆宗长庆年间(821 824)任夔州刺史时所作。第九首末联云“令人忽忆潇湘渚, 回唱迎神三两声。 ”作者或许是有感于屈原放逐沅湘间,为民作迎神曲九歌而作。这是一首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著

2、名诗篇。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的发源地,黄河,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为她放声歌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流不复回”,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这些诗,极写黄河的源远、势猛,至今众口传诵。“黄河之水天上来”, 著意渲染的是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奔腾不息的动态美。 “黄河远上白云间”, 视角与河之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刘禹锡这首黄河诗开篇与众多的黄河诗篇一样,著力描写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紧接著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再把“黄河之水天上来”更君形象化。在王之涣、李太白之外,另辟一番境界,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据张华博物志记

3、载,汉武帝指令张骞穷溯河源,张骞乘槎而去,经月至一处,见城郭如官府,室内有一女织布,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后还至蜀中,方知已至牛郎、织女二星座。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上下联的开合关系。第一联由上而下, 顺黄河奔流之势著墨;第二联以“直上”为转折, 把人们的视线从“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顺视中拉回, 从地下引到天上,从现实世界进入神话世界黄河连银汉,乘槎溯河源。全诗节奏有徐有疾,奔放而有宕逸之气。(原载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余冠英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年 7 月出版)附 浪淘沙九首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清浅见琼沙。无端陌上狂风急,惊

4、起鸳鸯出浪花。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鹦鹉洲头浪s 沙,青楼春望日将斜。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疋晚霞。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沈。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浪淘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来刘禹锡、白居易等改创为诗题、词牌。此组诗当为作者后期之作,且非一时一地。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 汴水、 清淮

5、、鹦鹉洲、 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 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与 竹枝词相比,此组诗中民歌情味减少,文人气息增多。第一首演绎神话传说;第二首用象征手法表现爱情经受磨难;第三、 九两首写世事流变之理;第四首写游子情怀; 第五首描绘锦江风情;第六首揭示劳作与享受的不平;第七首描绘钱塘江潮;第八首写迁客情怀。 注释 浪淘沙:原是民间的曲名。九曲:形容弯曲的地方很多。万里沙:指黄河漫长,夹带着大量泥沙。浪淘风簸(b):形容黄河风浪很大,汹涌澎湃。自天涯:从天边来,指黄河源长流急,如李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直上银河:传说汉武帝派张骞(qi n)寻找黄河的源头,经过一个多月,张骞乘筏一直到了天河,见到织女。牵牛、 织牛: 即牵牛星、织女星。 古代神话把这两颗星宿说成牛郎、织女,他们结成夫妻,住在银河两岸。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 842),字梦得,洛阳人,一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二十二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随即与柳宗元等积极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 ( 今湖南常德)司马。 十年后, 相继任连州、夔州、 和州刺史。晚年官至检校礼部尚书( “检校”是加官的名称) ,兼太子宾客,在洛阳常与白居易唱和。刘禹锡是中唐的进步政治家,朴素的唯物主义者,也是著名诗文家。他有不少诗篇讽刺当时腐败的政治,抒发自己被排挤的积愤,表现了要求改革的斗争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