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设计10_第1页
《观潮》教学设计10_第2页
《观潮》教学设计10_第3页
《观潮》教学设计10_第4页
《观潮》教学设计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 题:3、观潮 教学分析:“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 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 了多少游人看客。本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 写的是作者耳闻 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 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 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课文结构清楚,层次分明。在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等方法直 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 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 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 叹: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

2、奇观”!课文的第3、4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描写了潮来时的壮观景 象。写声音,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写景象,从“一条白 线”到万马奔腾其生动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钱塘江大潮描 绘得有声有色、气势非凡,使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大潮的画面,感受 到大潮的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 猛。读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深受震撼。教材中配了两幅紧扣课文内容的图片。第一幅图片,展现在我们 眼前的是“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海塘大堤上“人山人海”,水面上的那条白线正向我们移来;第二幅图片,贝煜另一番态势,我 们看到的是“两丈多高的水墙”浩浩荡荡飞奔而来的壮观景象。

3、这两 幅图片为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提供了凭借。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钱塘潮之“奇”,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一边 读书一边想象画面,并通过品味重点词句、重点语段,体会课文在表 达上的特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学习目标: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 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 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3、4自然段。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

4、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 含义。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 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 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 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2. 能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3.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及形成原因,激发热爱 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4.理清文章脉络,总结文章主要内容。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总结文章

5、主要内容。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 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 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2 .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 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在作者的眼里钱塘江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 上黑板板书)3. (板书:天下奇观) 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多音字:

6、闷(me n)雷薄(bo)雾 风号(hao)浪吼(hdu)涨(zha ng)起颤(ch a n) 指名读词语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依旧、恢复、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 同桌互读词语 指名读课文,正音。2、交流资料。三、理清叙述顺序1. 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2. 总结文章主要内容。四、写字指导:罩薄屹沸贯附:板书 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时间顺序)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2 了解钱塘江潮的特点以及作

7、者是如何把这种特点写出来的。3. 学习衬托这种修辞方法的运用。4. 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 的含义。5. 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 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钱塘大潮录象 教学流程:.激趣导入,引出奇观2. 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3 .导入3、4自然段。二、观看录像,感受奇观。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三、默读,感悟奇观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2.学习提示:(1)钱塘潮奇在哪里? ( 2)作者是怎样写出钱塘潮的奇?3、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课件展示描述

8、的情景,在朗读中理解词语人声鼎沸、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漫天卷地、风号浪吼;c.引 导发现大潮雄伟壮观(想象和实践表演);d.感情朗读。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师读生听: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 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 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 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3. 齐读课文,感受壮观。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3.评价:六、创设情境,运用练习板书设计:观潮闷雷滚动出白线 潮头怒吼贯江面 山崩地裂城墙现 钱塘奇观天下传教学札记:常感兴趣,本课写钱江大潮气势磅礴,加上影像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