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3.3金属晶体(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同步练习3.3金属晶体(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同步练习3.3金属晶体(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同步练习3.3金属晶体(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同步练习3.3金属晶体(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练基础落实高中化学同步训练(人教版)3.3金属晶体知识点1石墨晶体的结构特点及性质1.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每一个碳原子都跟其他3个碳原子相结合,下图是其晶体结构的俯视图,则图中7个六元环完全占有的碳原子数是()A.10个 B . 18个C . 24 个D . 14 个2.下列有关石墨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石墨晶体导电,所以它是金属晶体B.由于石墨的熔点很高,所以它是原子晶体C.由于石墨质软,所以它是分子晶体D.石墨晶体是一种混合晶体知识点2金属晶体和金属键3.下列晶体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有A.金属钾.氢气C.金刚石.白磷4.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存在(金属原子金属离子自

2、由电子阴离子A.B . C .D .5.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较强共价键存在的物质熔、沸点一定很高B.由电子定向移动而导电的物质是金属晶体C.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在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非极性共价键6.下列有关金属键的叙述错误的是()A.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C.金属键中的自由电子属于整块金属D.金属的性质和金属固体的形成都与金属键有关7.关于金属性质和原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B.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是因为在金属晶体中共享了金属原子的价电子,形成了“电金属一般具有银白色光泽是物理性质,与金属

3、键没有关系子气”,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子定向移动便形成了电流,所以金属易导电C.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是因为自由电子在受热后,加快了运动速率,自由电子通过与金属离子发生碰撞,传递了能量D.金属晶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是因为金属晶体中的原子层可以滑动而不破坏金属键知识点3金属晶体的物理特征及其规律下列有关金属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都是晶体B.最外层电子数少于 3个的原子都是金属C.任何状态下都有延展性D.都能导电、传热9.下列性质体现了金属通性的是 ()A.银不易生锈B.铁常温下不溶于浓硝酸C.钠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D.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10.金属晶体具有 延展性的原因是()A.

4、金属键很微弱B.金属键没有饱和性D.金属阳离子之间存在斥力C.密堆积层的阳离子容易发生滑动,但不会破坏密堆积的排列方式,也不会破坏金属11.物质结 构理论推出: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叫金属 键。金属键越强,其金属的硬度越大,熔、沸点越高。据研究表明,一般地,金属原子半径越小,价电子数越多,则金属键越强。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的硬度大于铝B.镁的熔、沸点低于钙C.镁的硬度大于钾D.钙的熔、沸点低于钾知识点4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12.已知铜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在铜的晶胞中所含铜原子数及配位数分别为A. 14、 6.14、8C. 4、8.4、1213 .关于钾型晶胞

5、结构(如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是密置层的一种堆积方式B.晶胞是六棱柱C.每个晶胞内含2个原子D.每个晶胞内含6个原子14 .有四种不同堆积方式的金属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为简单立方堆积,为镁型,为钾型,为铜型B.每个晶胞含有的原子数分别为:1个,2个,2个,4个C.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6,8,8,12D.空间利用率的大小关系为: ,£H'1opi111! « ¥ koJ1*【练综合拓展】15 .关于金属元素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正价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离子氧

6、化性越弱金属元素只有金属性,没有非金属性价电子数越多的金属原子的金属性越强.C.A.16金属的下列性质中和金属晶体结构无关的是()A.良好的导电性.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良好的延展性良好的导热性项正确;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应为12, C项不正确;四种晶体的空间利用率分别为52%丄-个金原子。17.金晶体的最小重复单元(也称晶胞)是面心立方体,如图所示,即在立方体的8个顶点各有一个金原子, 各个面的中心有一个金原子,每个金原子被相邻的晶胞所共有。金原子 的直径为d,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M表示金的摩尔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 金晶体每个晶胞中含有(2) 欲计算一个晶胞的体积,除假定金原子是

7、刚性小球外,还应假定(3) 一个晶胞的体积是(4) 金晶体的密度是18.上世纪60年代,第一个稀有气体化合物XePtFs被合成出来后,打破了“绝对惰性”的观念。在随后的几年内,科学家又相继合成了氙的氟化物、氧化物等。(1)Pt与Ni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写出基态N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金属Pt内部原子的堆积方式与铜及干冰中的CQ相同,右图正方体是Pt晶胞的示意图,试用“?”标出Pt原子在晶胞中的位置。 稀有气体(氡除外)中,只有 较重的 氙能合成 出多种 化合物,其可能 原因是(填字母代号)OA.氙的含量比较丰富B.氙的相对原子质量大C.氙原子半径大,电离能小D.氙原子半径小,电负性大 已知X

8、eO分子中氙原子上有 1对孤电子对,则 XeQ为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参考答案1. D 2.D3. C A项为金属晶体,其粒子为 k+和自由电子,B、D两项皆为分子晶体,其组成粒子只有分子,因此 A B、D均错误。C项金刚石为原子晶体,其组成粒子为碳原子。故C正确。4. C 5.C6. B 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故金属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 金属键中的自由电子属于整块金属共用; 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既包括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也包括金属阳离子之间及自由电子之间的静电排

9、斥作用;属的性质及固体的形成都与金属键强弱有关。7. A 金属具有金属光泽是由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吸收了可见光,又把各种波长的光大部分再发射出来, 因而金属一般显银白色光泽;金属导电性是由于在外加电场下,电子气中的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导热性是由于自由电子受热后与金属离子发生碰撞,传递能量;良好的延展性是由于原子层滑动,金属键未被破坏。& D Hg常温下是液态,不是晶体,A项错误。H He最外层电子数都少于3个,但它们不是金属,B项错误。金属的延展性指的是能抽成细丝、轧成薄片的性质,在液态时,由于金属具有流动性,不具备延展性,所以C项也是错误的。金属晶体中存在自由电子,能够导电、传热,

10、因此 D项是正确的。9. D10. C 金属晶体具有延展性的原因是密堆积层的阳离子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滑动,它们的密堆积排列方式仍然存在,不会被破坏,金属键仍存在。11. C Mg的半径大于 Al的半径,且价电子数小于Al的,所以金属键应为 Mg<AI, A项错;而Mg与Ca为同一主族,价电子数相同,半径Mg<Ca故金属键为 Mg>Ca B项错;Ca与K同周期,价电子数 Ca>K故金属键Ca>K D项错。12. D 13.C14. B 本题考查了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准确理解并记忆金属晶体的四种常见堆积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为简单立方堆积,为钾型,为镁型,为铜型,A项

11、中与判断有误;每个晶68% 74% 74% 所以D项不正确,应为= '。2亠15. B 中的金属元素若为变价元素,则可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中有些金属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中的价电子数多少与金属性无关。综合考虑,只 能选择B项。16. B A、C、D三项都是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这些性质都是由金属晶体结构决定的。无关。B项,金属易失电子是由金属原子的结构决定的,与晶体结构17. ( 1)4(2)金属原子间相接触,即相切(3)2叔=+NA=¥2d3NA,所以 P =Vm “八/ 2小 2小 6 2亠 6 .8, 2 “小、18. (1)1s 2s 2p 3s 3p3d4s(3)C(4)极性解析 基态N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 2s 2p 3s 3p 3d 4s 。解析 利用均摊法解题,8个顶点上 每个金原子有8属于该晶胞,6个面上每个金原子 有2属于该晶胞,故每个晶胞中金原子个数=8X 1+ 6X 2 = 4。假设金原子间相接触,则有正方形的对角线为 2d。正方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