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形态._第1页
地球表面形态._第2页
地球表面形态._第3页
地球表面形态._第4页
地球表面形态.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球表面形态学习要求: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3、了解地质构造类型及相应的地表形态4、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相应的地表形态5、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加深对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认识6、运用内、外力共同作用的观点解释世界典型地表形态的成因知识结构崖丈:地球上曲于§林的原虱引起地魁樂 地芍作%面形執 姐成梅區粕内0#曲发生竇化的能用丿 j按feg耒源份类5冷鬻y伽希眾議录貸畀(隆艇素自地球林 務挨 变化內林用是主孚形!屯风化僂蚀Ife捉沉机固绪戍岩地*运动出浆运豹 ss作用地震类型 按黑地売运苹的性质和肓向划分

2、)i岩层平荷于地衷a动C岩屋/事平 Wffl觀移 变形形成很A窮密相美,扶同进行水平运衲是壬耳舷式地质村進J董观形貳飾辰本塑业1岩层垂一 a于地袤运动结S)I惜£上升 TF4 窟起勧陷形咗地势高低1:优海陆变迁类型背斜同斜,岩叵舷$冋上拱向T弯:eofe 关系甲心岩痿老竭,31岩医新中心岩层抓两 翼岩层老地麻1成山也可JS谷成容,也可盛山地莖地质作用能量来源主要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二者的关系内 力 作 用来自地球本身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建设地壳、使地壳隆起或凹 陷,形成高山或盆地,控制地 表基本形态1. 同时作用于地壳,从相反方向改变 地表形态2. 内外力作用共同进

3、行3. 在同一地区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 同一时期,可能会以某种作用占优势, 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在地壳发展变化中 起主导作用。外 力 作 用来自地球外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成岩破坏地壳,改变地表的原 始形态,把高山削低,盆地填 平板块构造学说f壊.占厲亡:;1帝:海:4 _ :鶴從亠卷r鼻TF“ 审 一J4*韭*罢*(* *:(1) 基本理论: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大板块的内部还有很多小板块。板块是漂浮在软流层上运动的。注意板块同地壳不是一个概念,板块同大陆或大洋的范围也有区别,只不过借用了大洲和大洋的名称而

4、已。特别强调印度洋板块的范围,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都归属于印度洋板块。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2) 板块的边界:天駅械块和大泮块相«I海煤山咏XSttS块同大陆ft块相=巨大的ffl雏山乘生长边界:裂谷或海洋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板块的消亡边界。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大陆部分的消亡边界。均分布在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证明板块的消亡边界上地壳活动确实比较剧烈。* 9二応廖f .LHUV d ;耳 d /'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是形成各种地貌

5、的主要原因,人们不可能看到整个地壳运动的 过程,但可以通过地质构造所产生的地貌来推测, 证明地壳运动,所以说地质构造是地壳运 动的证据。按方向来分,地壳运动有两大类: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所带来的地质构造之一一一褶皱岩层受挤压向上隆起,这种形态叫背斜,在地貌上常形成 山岭。岩层向下凹陷,这种形态叫向斜, 和盆地。在地貌上常形成谷地找石油、天然气,应该在背斜,因为岩层封闭,常有储油结构,易储水储气。 造隧洞,应该在背斜面,因为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 建采石场,应该在背斜的顶部,因为这里裂隙发育,岩石破碎。“自流井”会分布在向斜,因为这里底部低凹,易储水。.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岩性比

6、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1)(2)(3)(4)有时候会出现地形倒置的情况。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 因素的侵蚀,所以就有可能变成谷地; 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b .背將成答、针菽山示怠/'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较坚硬不容易所以,要判断是背斜还是向斜, 不能单看它的外表形态,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它的岩层关系。另一种地质构造一一断层是由于垂直运动造成。二是岩层本身受到的岩层受力形成断裂有两种可能:一是挤压力超过岩层自身的韧性;是两侧的拉张力作用。产生断裂以后沿断裂面错动,形成断层。华山。断层之间断层之间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我国的泰山、

7、庐山、相对下降的岩块形成低地或谷地,如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大的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 东非大裂谷。找泉水,湖泊,应该选择断层构造附近,因为岩隙水易于随断层而出露,该地岩石破碎, 易受侵蚀为洼地,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的建造,应该回避断层构造,因为易于发生断层活动,破坏工 程,让水库泄漏。地质构造是指出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的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地形是 指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地质构造 种类成因岩层形态岩层位置关 系形成地形具体实例褶 皱背斜岩层因地壳运动,受水 平挤压力的作用而发 生弯曲,叫褶曲。一系 列褶曲形成褶皱。岩层向上拱 起岩层中心老, 两

8、翼新一般为山岭,常被侵蚀 倒置成谷地喜马拉雅山 脉等巨大的 褶皱山脉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岩层中心新, 两翼老一般为谷地,常被侵蚀 倒置成山岭断 层地垒岩层在地壳运动时,受 强大压力和张力的作 用,发生断裂,并沿断 裂面发生显著位移,形 成断层中间岩块相 对上升岩层被两条 以上的断层 切割,两侧岩 层有明显的 错动常形成断块山我国的庐山、 泰山等地堑中间岩块相 对下降常形成凹陷很长的谷地东非大裂谷、 我国的渭河 平原和汾河 谷地IA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观察景观图,思考火山喷发和地震对地形各有什么 影响) 火山喷发现象的形成是:地球内部炽热的岩浆沿着 地裂缝上升喷发,就形成了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的

9、 火山物质(火山灰、熔岩、火山弹等),堆积在火山 口周围就成为火山。当地壳岩层发生断裂错动或火 山喷发时,往往会产生地震,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 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对地表形态和人类生产、生 活都具有重大影响,往往会形成严重的自然灾害。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如流水、风、冰川、波浪等,它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 和堆积,从而使地表形态不断变化。流水侵蚀实验:我这有一个梯型水槽,大约宽1020厘米,这个水槽是由泡沫塑料做成的,槽两侧和底部是由黄土做成的沟谷,用一个塑料瓶子,盖子上打上几个小洞, 将塑

10、料瓶内的水通过小洞喷在黄土上,代表降雨,这些水汇集在水槽中,并流走,大家仔细观察一下:(1 )在流水的冲刷下,黄土会发生什么现象?(2 )在水槽的出口处,会发生什么现象?(3)我喷水的水量加大,又会发生什么现象?河流在山区、高原流过时,河流不断冲刷,使河床不断加深,流速越快,冲刷越严重,往 往形成“ V”字形的峡谷;河流在入海口或入湖处的河口地区,由于流速减慢,便将挟带的 泥沙堆积下来,形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是良好的农耕地区。 横断山区的山高谷深、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都是流水侵蚀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典型例子。在干旱地区的许多地形的形成如蘑菇石的形成与流水的侵蚀过程相类似(

11、投影风蚀蘑菇景观图)。大家都感受过风沙天气,特别是北方地区,这种现象更普遍。在干燥地区,由于 近地面的风含沙粒较多,磨蚀力较强,使岩石形成顶部大、底部小的蘑菇状外形,称为“风蚀蘑菇”。而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当风速减少时沙粒沉积形成沙丘。沙丘可埋没村舍、道 路、牧场,带来流沙危害。侵蚀搬运堆积流水作用冲刷地面例如T造成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的地貌 流水使谷底、河流加 宽加深搬运侵蚀后的产 物泥沙 流速降低,泥眇逐 渐沉积泥眇堆积山W形成冲积扇 河流中下游形成冲 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凤力作用扬起沙石吹蚀地表 形成凤蚀沟谷、凤蚀 洼地搬走她表沙尘、碎屑 形成戈壁、荒漠凤眇堆积形成沙丘砂垄 沙漠外缘黄土堆积

12、, 如黄土高原5说 iH*40'"囉叮F Jt比 i7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特殊的外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地表形态。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改造周围环境的活动,人类对地表的改变, 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则是不合理的,甚至是有害的。【资料】人类社会主动地改变地表形态以发展生产的成功事例很多,最著名的有低地之国荷兰从公元13世纪开始的围海造田的壮举,数百年来他们共造了7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相当于其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 我国的先民很早就在治理河流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从传说时代的大禹治水开始,至恍秦时期都江堰、灵渠、郑国渠等的三大水利工程。菲律宾人从公元前10世纪左右就开始在山地营建种植水稻的梯田,巴纳韦地区的一处梯田总的垂直高差 约1500米,所用的石料总体积超过埃及金字塔群的体积,成为人类纪元前的建筑奇观。(荒漠化)人类对地表形态的改变中, 负面影响深远的则是森林的破坏及与之相关的沙漠化的扩大。人类诞生初期世界森林面积约9 0亿公顷,目前仅有2 8亿公顷。 确认是人类活动导致大片森林毁坏的例子有西亚的两河流域(阿拉伯河流域)。美国对西部的开垦导致森林和草原破坏,之后产生环境灾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