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5:分子动理论、内能、比热容检测_第1页
2018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5:分子动理论、内能、比热容检测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 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 5:分子动理论、内能、比热容一、选择题1、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为 0 C 的物体没有内能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C. 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D. 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2、 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B. 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C. 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D. 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3、 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冬天人们常用双手互相摩擦取暖B. 用茶壶烧水,水烧开时,茶壶盖被

2、顶起C. 钻木取火D. 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4、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弓 I 起了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关注,四川的腊肉、香肠受到人们的青睐,火锅更是以麻、辣、鲜、香吸引着众多食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在比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火锅味,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B.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不会扩散C. 灌制好香肠后,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D. 往火锅里加入食材,食材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把一 10 C 的冰块放在 0 C 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B. 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

3、由于锯条从木板中吸收了热量D. 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6、舌尖上的中国 2聚集了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A. 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铁的比热容大B. 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C. 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D. 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7、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C )II水卩4. 2X10铝心煤油,冰护2. IX1O3*3干泥土心0.84X10!*沙石存0.92X10

4、3P铜心CL39X107;_ . _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II【东煎讲藜蒿炒腊肉蒸榆钱饭 香葱拌豆腐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 100 g 水的比热容是 50 g 水的比热容的两倍C.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D. 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8、用相同的加热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由数据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时间0*32诅3P4农甲的温度/!2022恥妙30乙的温度2225 3035心4245心A.c甲c乙B. c甲=c乙C. c甲vc乙D.无法确定9、

5、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A.公路上大雾弥漫 B.花棚里香气扑鼻C.湖面上柳絮飘扬D氧气被压缩进钢瓶10、用“分子动理论”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 水结冰一一分子发生变化B.- 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隔大C. 水加糖变甜一一分子不停地运动D. 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11、 如图所示实验不能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释的是(A.闻到气味B.气体混合C. 刻出划痕 D.品红溶液12、 登山时喝空的矿泉水瓶,拧紧瓶盖下山后瓶子变瘪,瓶内的气体分子()A.个数减少B质量减小C间隔减小 D 体积减小13、 用分子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B.

6、 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一一分子间存在斥力C. 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一一分子不停地运动D. 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杯水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同B.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工厂里的冷却塔常用水作为冷却介质D. 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后,水的温度高于煤油的温度15、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B. 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C. 空气中 PM2.5 超标形成雾霾D. 两个干净的铅块粘在一起16、下列四个实例中,说法正确的是()A.水烧开时,水蒸气顶起

7、壶盖,使水蒸气的内能增加B.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C. 两铅柱削平压紧,下面吊一钩码也不能将其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 电风扇吹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17、 小李喜欢喝咖啡, 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浓浓的香味.以下关于咖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B. 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C. 咖啡香飘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D. 咖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18、 下列有关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一定不变B 物体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放出了热量

8、,它的温度一定降低D.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19、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A.甲液体的内能比乙的大C.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D.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液体分子运动变慢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桶水的比热容小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D.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21、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 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在相同

9、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 ma、m、Ca、Cb表示 a、b 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甲乙A. 若ma= mb,贝 U CaCbB. 若m= mr,贝 U CaV CbC.若 Ca= Cb,贝 UmavmiD.若 Ca= Cb,贝 U mama22、如图 1 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用不同加热器加热,忽略散 热,得到如图 2 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图线,贝 U ()A.乙中温度计示数为 32CB.加热相同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的水升温比乙杯的高D.甲杯的水加热 2min与乙杯的水加热

10、 3min吸收的热量相同、填空题23、如图所示,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说明24、如图瓶塞向上跳起过程中,瓶内气体膨胀对 _ 做功,温度 _ ,内能25、将一个底部封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架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塞子塞紧管口把一根橡皮条缠在管子上并迅速来回拉动,很快会观察到塞子被酒精蒸气顶出(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问题:采用什么方法使金属管壁的温度升高的?回答:_26、将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如图甲所示.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动玻璃板,玻璃板并未与水面分离,却发现其边缘处的水面稍微向上弯曲,如图乙所示,这是因为分子间有 _ ,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_ (填“

11、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板自身重量.27、端午节,妈妈在厨房蒸粽子,小明在客厅里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现象,蒸粽子是通过 _ 的方式增大粽子的内能.28、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质量为50 kg,温度为 20C的水,如果水温升高到60C,需要吸收 _J 的热量若同样多的热量让等质量的砂石吸收,砂石升高的温度比水升高的温度 _,这是因为水的 _ 比砂石的大.c 水=4.2X103 J/ (kgC)实验探究29、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两烧瓶中的电阻丝相同.实验中,必须取 _ (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2)实验中,用_ (填序号)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12、;通过比较 _ (填序号)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A.通电时间B.温度计示数的变化下表是某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知, _ (填“甲”或“乙”)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理量物质量初始温度加热时间最终温度物质(g)(C)(min)(C)甲乙液体甲15020345液体乙15020368若在甲、乙两瓶中,液体是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电阻丝的阻值不同,则该装置可用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_ 的关系。四、科普阅读30、如图甲所示,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1)_ 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 相同的水和煤油(p水p煤油).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 _ (2) 水和煤油温度随

13、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1根据图甲可判断出 b 物质是_2根据图乙可判断出 _ 吸热能力强.(3)_为了表示物质在这种性质上的差异,引入的物理量是 _五、简答题31、小明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在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一个酒精灯同时对两支试管加热,如图所示.(1)指出图中使用酒精灯的错误:(2)水和煤油比较,谁的吸热能力强?(3)加热一段时间后,煤油的温度升高了 4 C,则水的温度升高了多少?C水=4.2X1033J/(kg C),c煤油=2.1X10 J/ (kg C)。参考答案一、选择题I、D 2、A 3、B 4、D 5、A 6、C 7、C 8、A 9、B 10、AII、 C 12、C 13、B 14、CD 15、A 16、C 17、A 18、D 19、D20、BD 21、BC 22、D二、填空题23、 分子间存在引力24、 外;降低;减少25、 做功26、 引力;大于27、 扩散;热传递28、 8.4X106;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