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2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第三节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 学情分析:通过前两节有机物“烃”的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例如烃的元素组成,碳的四价原则,有机物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等一些基本的知识,尤其是知道乙烯与水通过加成反应可以得到乙醇,这些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本节的教学从它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可以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知识学习模式。导学策略:本节的教学从学生的已知出发,“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1.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的反应 2.乙烯与水在一
2、定条件下反应 3.苯的硝化反应”结合具体例子又通过预习教材完成“烃的衍生物”、“官能团”概念的教学。指出乙醇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再展示生活中的“酒” ,乙醇的球棍模型,结合教材内容,观察,归纳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熟悉其分子结构。在分析其结构的基础上,推测,完成探究实验:乙醇与金属钠、乙醇与氧气的反应,认识乙醇的化学性质及反应的实质,明确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断开的是羟基中的O-H键,乙醇与氧气的反应断开的是羟基中的O-H键及与羟基相连的C-H键并形成碳氧双键。验证官能团的决定性作用。这样设计突出教学重点,并能引导学生学会思维迁移,掌握代表物的性质就能类推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一类物质的性质,进一步帮助学
3、生形成“由个别到一般”的有机化学学习方法。最后联系生活了解乙醇的用途。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实验凸显学科特点。体现“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实验,归纳能力,探究精神。教具:学案、实验用品:无水乙醇、金属钠、铜丝、酸性KMnO4溶液、酒精灯、火柴、试管、带针头的胶塞、试管夹,镊子、小刀、玻璃片等。学案: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学习目标】: 1、知道乙醇的主要物理性质及用途。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2、明确乙醇的分子结构,了解官能团和烃的衍生物的概念。3、通过提出的问题、思考、动手实验等探究方法
4、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组成,乙醇的氧化反应【难点】: 建立乙醇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这个重要反应.【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1. 阅读教材P73-P75内容,尝试完成学案上的问题。 2. 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知识学习模式。3. 注意“官能团”对物质性质的影响。4. 先独立思考,规范书写,再合作实验探究讨论。【学习过程】 【相关知识复习及预习】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1.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的反应: 2.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3.苯的硝化反应: 【概念】1、烃的衍生物: 。以前学过的 等就属于烃的衍生物。 2、官能团
5、: 。常见的官能团有 。【新课】乙醇【展示几种“酒”饮料,结合教材内容,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一 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俗称 ,是 色,有 味的液体。密度比水 ,沸点比水 , 挥发。能与水 。【思考】:为什么用完酒精灯后要盖上灯帽? 【展示】乙醇的球棍模型,熟悉其分子结构二乙醇的分子结构分子式为 ,结构式为 ,结构简式为 或 ,官能团为 电子式: 乙醇可看作乙烷分子中 被 取代后的产物。【思考】观察结构,分析含有哪些化学键?推测其6个氢原子一样吗?三乙醇化学性质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实验3-2 观察现象,并完成表格。物质项目水乙醇金属钠的变化气体燃烧现象检验产物水与金属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醇
6、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中什么键发生断裂,属于什么反应类型?由此可见乙醇具有与乙烷不同的化学特性,这是因为 。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比水与金属钠的反应 ,说明 _ 。2. 乙醇的氧化反应(1) 燃烧: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_ 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思考】:为什么乙醇被称为“绿色能源”? (2) 催化氧化:实验3-3将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然后将其插入盛有少量乙醇的小烧杯中,反复进行几次。现象为:铜丝受热后表面因被_而变_色,放入乙醇中后又变为_色, 同时在试管中产生_气味的_。总反应式为_ _,【思考】: 反应中铜丝的作用为_。工业上就是利用上述原理
7、制取乙醛。 此反应中哪些键发生断裂,又形成什么键? 此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能否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3) 与酸性KMnO4溶液或K2Cr2O7溶液反应:现象为_,乙醇最终被_为_。交通警察判断某驾驶员酒后驾车的依据是:驾驶员呼出的气体使检测仪中的溶液由_色变为_色。四乙醇的用途:(结合性质,联系生活) 。【小结本节】【当堂检测】1. 能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 ( )A.CuSO4·5H2O B.无水硫酸铜 C.浓硫酸 D.金属钠2.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苯和水 B. 乙醇和水 C.硝基苯和四氯化碳 D.溴苯和苯3. 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
8、错误的是 ( )A. 两个碳原子都以单键相连B. 分子里都含有6个相同的氢原子C. 乙醇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D. 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4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俗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HHHHHCCOH5.乙醇的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下图: 下列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键的说法
9、不正确的是 ( )A. 乙醇与钠反应时,键断裂; B. 乙醇与氧气反应, Cu作催化剂时,键断裂.C. 乙醇与氧气反应, Ag作催化剂时,键断裂. D. 乙醇是电解质,在水中键断裂能电离出氢离子6. 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 )A. CH3CH3 B. CH3CHCl2C. CH3CH2OH D. CH3CH2Br7. 1mol乙二醇( )与足量钠反应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 mol 【作业】课后习题:1、2、3、8【拓展】 乙醇(分子式:C2H6O)的结构可能有两种:CH3CH2OH 和 CH3OCH3结构结构如何确定是(结构)而不是(结构)?教学反思:本节的教学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实验凸显学科特点。课前在完成已知的反应方程式尤其是乙烯与水通过加成反应可以得到乙醇的练习,既起到复习又提示要学习的新物质,并能使学生体会到羟是有机物的母体,通过加成或取代等反应可得到烃的衍生物。对本节的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课内通过结构的分析,实验探究,方程式的书写,探究乙醇与金属钠、乙醇与氧气的反应断键及成键,肯定了“羟基”官能团对乙醇性质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了本节的重点。最后,依据性质,联系生活归纳出乙醇的用途。整个教学过程,感觉很流畅。体现出“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体现了学生的“自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台中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潍坊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综合题)
- 金门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金门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通辽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北海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恩施州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6年亳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威海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宿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砌筑工程施工方案
- 碳中和技术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 (正式版)HGT 20593-2024 钢制化工设备焊接与检验工程技术规范
- 200个句子涵盖高中英语3500词汇
- JJG 638-2015液压式振动试验系统
- 男西裤结构制图课件2
- 语音厅行业前景分析
- 在农村做混凝土创业计划书
- 《脾破裂手术配合》课件
- 康复科护士的康复科科普知识普及
- 安全驾驶指南图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