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改造我们的学习》同步练习1 北京版选修2_第1页
高中语文《改造我们的学习》同步练习1 北京版选修2_第2页
高中语文《改造我们的学习》同步练习1 北京版选修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语文改造我们的学习同步练习1 北京版选修2一、这篇议论文是按怎样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结构的?请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二、文中第一部分是否属于论证部分?如果是,它论证了什么?三、在第二部分中,第6-9段是谈的什么?在论证中有什么作用?四、本文有无结论部分?如果有,哪是结论部分?五、第三部分是怎样对比论证的?六、字斟句酌,用词精确,是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个特点,请用下面三个例子加以说明。1“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中的“常常”是否非用不可?为什么?2说主观主义者对“中国的今天的面目”对“中国的昨天和前天”的了解程度时,分别用了“若明若暗”和“漆黑一团”这两个词语。为什么这样用?3

2、在说明我党过去和现在对革命的认识时,分别用了“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和“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为什么说是准确的?七、文章在论证中用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试举例说明它们在论证中的作用。八、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1前仆()后继2可歌可泣()3谆谆()告诫4谬()种流传5哗()众取宠()6臆()造7调()皮8滥调()九、根据下面的对联,说说对联的一般特点。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十、指出下列词组的结构(主谓、动宾、偏正、联合)。1头重脚轻2前仆后继3面目一新4可歌可泣5粗枝大叶6漆黑一团7 陈词滥调8生吞活剥9谆谆告诫10谬种流传十一、分析下列复句的层次,说明层次间的关系。1如果不纠正这类缺

3、点,就无法使我们的工作更进一步,就无法使我们在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互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中更进一步。2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3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4 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答案:一、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来安排的。第一句提出问题,说明基本观点,主张将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制度改造一下。下面文章分四个部分来写:前三部分分析问题,论述为什么

4、要改造学习;第四部分论述怎样改造我们的学习,明确提出改造学习的方法和学习制度的建议。结构提纲(一)论点(提出问题:要改造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制度。(三)结论(解决问题):怎样改造学风,提出具体建议。二、文章第一部分是属于论证部分。这一部分,从表面上看,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年来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的回顾,实际上是从正面论证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必要性:历史经验证明,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革命事业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因此,必须改造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主观主义的坏学风,树立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的好学风。三、

5、这第6-9段,在第二部分中是很重要的一个层次。因为第二部分是从现状的分析,来论证“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必要性的。这一部分先在第1-5段,概括地指出了党内在学风方面存在的缺点及其危害性。接着第6-9段,具体地分别阐述上述坏学风的根源及其危害。第6段讲的是不注重研究现状的坏学风造成“仅仅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就在那里发号施令”的坏作风;第7、8段讲的是不注重历史这种坏作风产生的根源和危害;第9段讲的是学习革命理论方面存在的环学风的危害,指出有许多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直接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学风尤其恶劣,危害也特别大。因此,第6-9段是在对上一个层次论述的进一步深化。四、有人认为第四部分仍是

6、论述“改造我们的学习”的理由的,不是结论部分。因而认为本文没有结论部分,这是不对的。其实,第四部分就是全文的结论。它不是用归纳论点的方法来做结论,而是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做结论。在这里,作者针对上文所列举的三个方面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提出“改造我们的学习”的三个方面的具体办法。这样的结论,既明确,又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很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取结合的原则。五、主观主义马列主义六、1“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中的“常常”,非用不可。句中若去掉这一词,就把一个特称判断改为全称判断了,不适当地扩大概念的外延,就犯了以偏代全的错误。2说主观主义者对“中国的今天的面目”是“若明若暗”,对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则

7、是“漆黑一团”都揭示了他们共同的弊病是对情况不甚了解,但又恰如其分地说明两者程度上的差异。3在第一部分里,用“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和“深刻得多,丰富得多”,对比地说明我党过去和现在对革命的认识在程度上的差别。“肤浅”跟“深刻”相对,是就认识的深度来说的。“贫乏”跟“丰富”相对,是就认识的广度而言。两组反义词,对照鲜明,分寸也掌握恰当。七、运用比喻的,如把马列主义比作“矢”,把中国革命比作“的”,把运用马列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比作“有的放矢”,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学习理论的根本目的。运用排比的,如“这种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从几个方面指出主观主义的实质,范围逐层扩大,层层深入,有力地揭示了它的错误的严重性。运用对偶的,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逼真而又淋漓尽致地刻画出那些死搬理论教条的主观主义者的丑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