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精练2长春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精练2长春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精练2长春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精练2长春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精练2长春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长春版七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精练2.课课达标我能行一、积累·识记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确凿( ) 菜畦( ) 脑髓( ) 塑雪罗汉( ) 2根据拼音填出相应的汉字。 cuán( )成 蟋shuài( ) chán( )络 人声dng( )沸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作为领导干部,对下岗职工的生活困难决不能掉以轻心。B 在这场足球比赛中,我校队员前仆后继,大显身手,终于取得了胜利。C 这处游览圣地的环境脏乱差到如此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D对于这次活动,同学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有的主张改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4与原句衔接最

2、好的一项是 ( )她年纪大约二十六七,_ ,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A、青黄脸色 B、脸色青黄 C、青黄着脸色 D、现出青黄脸色5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B. 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C.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D.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6文学常识填空本文是一篇回忆童年的_,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_。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不必说_ _,_ _,_ _,

3、_ _;也不必说_ _,_ _,_ _。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二、语言运用1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漫画的寓意。 2 小明刚刚学会拉小提琴,很有兴趣,常常拉琴至深夜。张大爷一早看见他就说:“小明,你学琴可太刻苦了。”你听出张大爷的言外之意是: (10字以内) 3 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请你为植树节拟一条标语,要求:语言简练、得体,不超过20字。4 请选择下面四人说的话,并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这样选择的理由。 从前有个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

4、,一个是车把式,还有一个是船夫。谁家有什么事都请他们去帮忙。有一次,本村一户哥俩分家,请这四人去“说和”。这四个人先在厨师家碰头。厨师说:“ ”裁缝说:“”赶车的接过话茬:“ ”船夫最后说:“ ”A咱们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太出格就行。B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分不清。C咱们到那儿见风使舵,看情况办,实在不行,就来个顺水推舟。D我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也过得去才行。厨师 裁缝车把式 船夫理由:三、课外双基1下列篇目不是出自朝花夕拾中的篇目是( )A五猖会 B社戏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2请你写出朝花夕拾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人物的名字,并谈谈这个人物的特点。

5、阅读拓展我参与一、课内阅读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摊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这段文字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本段的层次是( ) A./B C D 3文

6、中加点的"久已"照应前面的哪个词语?4捕鸟需要什么样的先决条件?用横线在原文上标出。 5仿照“雪地捕鸟”练习写一连串动作(不少于五个动词),描述一个精彩的运动或游戏的瞬间。二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简述这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2三个“也许是”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态? 3文章结尾用了两个德语单词"Ade”(别了)有何

7、用意? 4为什么在“蟋蟀”“覆盆子”和“木莲”的前面加上“我的”、后边加上“们”? 5这一段流露了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怎样的感情? 二、课外阅读桥每逢山溪水涨,他就守候在溪边,把他的学生一个一个背过小溪。惊悸的浊浪,滑溜溜的卵石,使他名声远播,某报撰文颂曰:人桥!不久,他被提升为文教办主任。接替他的,是一个娇小的姑娘。姑娘没有勇气涉过小溪,更谈不上背孩子渡水,于是一到雨天黄昏,对岸就排着一支家长的队伍,一律裤腿高挽。姑娘开始了奔波。她给文教办写信,向教育局长报告,跟乡长争吵,掏出自己的工资带头集资不久,小溪上架起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桥。孩子们可以顺顺畅畅上学了。姑娘至今还在山村小学,教着四年

8、级的50名学生。1、短文中两个人物做的同一件事是什么?各自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2、文中的两个人物,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3、(A题)短文末段与哪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B题)删掉短文末段行不行?为什么?(任选一题)     4、(A题)说说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B题)短文蕴含着作者对某些社会现象所持的态度,请你举文中的一例加以说明。(任选一题)创新探究请仿照“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结构写段话,来展示家乡令你自豪的美景。.一、 1(略) 2(略)3D4 B5B6叙

9、事散文,周树人。 7(略)二、1.要学会欣赏别人2.小明深夜拉琴影响邻居休息3. (略)4.厨师 B 裁缝 D 车把式 A 船夫 C 理由:说话符合人物身份(说话有职业特点)意思对即可。三、1 B2(略).一、 1下雪后在百草园里捕鸟充满了乐趣 2 D 3一两天4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5(略)(二) 1过渡作用(承上启下)。 2三个“也许是”表示猜测,估计或不能肯定的语气。写出了“我”对自己被送到私塾的原因充满猜测的儿童心态。 3读起来新颖、有趣,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留恋和怀念的心情。 4加上“我的”表示我跟“蟋蟀”“覆盆子”“木莲”的亲密关系,加上“们”是拟人化用法,而且表示数量多。 5对百草园的喜爱、留恋的心情,对三味书屋有所畏惧的感情。 二、课外阅读 1、同一件事是帮助学生过河。“他”用“背学生”的方法,姑娘用“想方法架设桥”的方法。(大意对即可)2、不论选择谁,只要言之成理都可酌情给分。一个是采用了“老黄牛”式的办法,另一个是选择了科学的新举措。3、(A题)第二段(B题)不行!这一段交代了姑娘的结局,它与第二段构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借此含蓄地讽刺和批判了某些基层领导的陈旧人才观及官僚作风。另外,删掉这一段话后,全文在结构上也欠完整。4、(A题)围绕文章中心,言之有理即可(B题)示例:用“他”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