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应知应会题库_第1页
加氢应知应会题库_第2页
加氢应知应会题库_第3页
加氢应知应会题库_第4页
加氢应知应会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加氢应知应会题库填空1 、新建加热炉使用前必须进行(烘炉),避免直接使用造成炉墙坍塌。2、高压空冷前注水,以防止(铵盐),堵塞空冷和管路。3、加氢精制的目的是除去油品中的(硫、氮、氧)等杂质及(金属杂质)并使(烯烃饱和),改善油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定性)。4、分馏过程中根据油品在一定的压力下各组分之间的(挥发度)造成的汽液两相浓度之差来实现的。影响分馏过程的主要因素有(操作压力)、 (操作温度)。5、(塔顶温度)是调节石脑油干点和柴油闪点的关键参数;(塔底温度)是调节精柴初馏点和闪点的关键参数。6、现场管理中的6S 是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7、进操作室人员必须(测量体温),

2、超过( 37.3 )的,间隔片刻,再次测量,连续三次均超过37.3 的不能进入。8、在疫情期间,维护好就餐秩序,按规定保持(1 米以上)距离;两人及两人以上就餐时不能聚集就餐。9、办公场所、公共区域做好消毒,利用(84 消毒液) 、 (酒精)等消毒介质,建立(消毒台账)。10 、一级以上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的有效期不超过(8)小时。11 、遇节、 假日或生产不正常情况下的动火,二级动火应(升级) 一级动火管理。12 、动火分析与动火时间间隔不得超过(30 )分钟,若超过必须重新分析。13 、风险等级判定应按(从高到低)原则。14 、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

3、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依次用(红)(橙 )(黄 )(蓝 )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15、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不大于(36) V的安全行灯。金属设备内和特别潮湿作业场所作业,具安全灯电压应为(12) V,且绝缘性能良 好。16 、气瓶必距离明火( 10 )米以上,避免阳光暴晒,搬运时不能碰撞。17 、易燃易爆场所不能使用(铁质)工具,必使用(铜质)工具。18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 ( 防治结合)方针。19 、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是(高挂低用)。20 、可燃液体燃烧的火灾为(B )类火灾。21、有限空间内氧浓

4、度应保持在(18%23.5% ) o22、有限空间内最长作业时限不应超过(24h ) ,特殊情况超过时限的应办理作业延期手续。23、 54.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24、四不伤害活动是指:对职工进行(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的全员安全教育活动。25、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窒息)。26、三违指(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 (违反劳动纪律)。27 、燃烧的三要素是(可燃物)、 (助燃物)、 (点火源)。28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隔离法)、 (窒息法)、 (冷却法)、 (化学抑制法)。29 、新进厂员

5、工必(公司级)、 (车间级)、 (班组级)进行三级安全教育。30、“双重预防体系”是指: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31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三个,即 ( 皮肤)、 (呼吸道)、 (消化道)。32、在保证设备、管线不冻坏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水、蒸汽, 蒸汽排凝点应只见(放水),不见(汽)。33、设备润滑严格执行“三级过滤”及“五定”要求,三级过滤: (大铁桶至中桶)-(中桶至小桶)-(小桶至设备加油口),滤网设置分别为(60)目、 ( 80)目、( 100)目;五定:(定点 ) 、 (定时) 、 (定质) 、 (定量 ) 、 (定人) 。34、机泵盘车应转动(540 )度,并按(红上

6、、红下)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联系车间管理人员。35、轴承测温对象:各(机泵 )轴承、 (电机 )轴承温度,包括各运行空冷电机。36、为减少轴承测量时出现的误差,测温时测温仪距离待测温点的距离不得超过 (20 ) cm , 发现机泵轴承温度大于( 65) 、 电机轴承温度大于( 80) 或和上次测温相差大于(15 )时,要按程序报修处理或通知车间。37、设备报修后,岗位人员需及时填写(设备报修记录)。38、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包括(温度计 ) 、 (压力表)、 (安全阀)、 (液位计)、(爆破片)。39、装置现场操作严禁使用铁制工具,一律使用(防爆工具)。40、盘车时按照泵正常(转动方向)盘车,

7、并且不准用(主电机)驱动,只能用(手动 )盘车。41 、分馏的基本原则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的不同进行分离。,严禁涂改、转借;变更作业内容、扩大作业范围或转移作业部位时,须(重新办理)。42 、正常工艺联锁的摘除、停用根据联锁摘除、停用的风险大小实行分(车间级)和(公司级)两级管控。43 、原油的加工方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燃料型、燃料化工型、燃料润滑型)。44、根据辛烷值的测定方法不同,辛烷值有两种数值,一种是 (马达法)辛烷值,一种是(研究法)辛烷值45 、在接班人员未同意接班前,任何岗位人员不得(擅自离岗)。46 、接班人员需提前到岗,对本岗位的生产、设备、安全进行(班前

8、巡检),并把巡检牌拨至规定时间点,检查应详细、认真。47 、巡检应按规定的巡检路线进行,巡检应按(听)、 (看)、 (摸) 、比、查五字检查法仔细检查。48 、 24 小时监护人员于交接班会完毕后在(装置现场)进行确认与交接。49 、监护过程中应按要求随时记录,发现 (异常信息)及时报告班长并记入交接班日记。50 、 24 小时监护人员应携带(对讲机)、 ( H 2S 检测报警仪)、配带(袖章)和必要的防护逃生器材,随时和操作室保持联络。51 、 24 小时监护人员应按规定的路线来回走动检查,在某一地点停留时间不准超过( 15)分钟,在重点监护部位停留时间不准超过(20)分钟。52 、生产现场

9、保持24 小时不断人,(吃饭、交接班时)也不例外,接替人员到场且双方交接清楚后原监护人员才能够离开现场。53 、断路作业:主消防通道应先(断一半),恢复后再(断另外一半)。54、安装临时用电线路的电气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电工作业证)。55 、施工至已知地下电缆或管道等部位时两侧正负(500mm )范围,必须人工挖掘,严禁使用挖掘机。56 、八大基本作业要求监护时必须随身携带(特殊作业安全)许可证。二、 问答题1 、汽柴油加氢精制的目的?答:汽、柴油加氢精制的目的是在一定的温度、氢分压以及催化剂的作用下,脱除S、 N 、 O 杂原子和脱除金属及烯烃、芳烃饱和,从而使油品质量、气味、颜色得到改善,

10、提高油品抗氧化安定性、抗爆性、腐蚀性。2、压力对加氢反应有何影响?答: 反应压力的影响是通过氢分压来体现的。系统中的氢分压决定于操作压力、氢油比、循环氢纯度以及原料的汽化率。提高氢分压,有利于加氢反应的进行,加快反应速度。氢分压提高对催化反应有益。提高氢分压一方面可抑制结焦反应,降低催化剂失活速率;另一方面可提高硫、氮和金属等杂质的脱除率,同时双促进稠环芳烃加氢饱和反应。所以,应当在设备和操作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提高反应系统的氢分压。3、什么是氢油比?答: 在工业装置上通用的是体积氢油比,是指工作氢在标准下( 1atm,0 ) 体积流率与原料油体积流率之比。氢气量为循环气流量与循环气中氢浓度的乘

11、积。精制反应器氢油比= 精制反应器入口循环氢流量/新鲜进料体积。4、影响反应深度的因素有哪些?答:反应温度升高,深度变大;催化剂活性提高,深度增大;原料油性质变化;循环氢纯度提高,深度增大;反应器压力增大,深度增大;反应器空速增大,深度减小。5、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有哪些?答:原料中的毒物,催化剂超温引起热老化,进料比例失调、工艺条件波动以及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催化剂的固体结构状态发生变化或遭到破坏而引起的活性、选择性衰减。6、氢气在加氢精制反应中起什么作用?答:在加氢反应中,氢气作为反应物参加反应。大量的氢气通过反应器,带走反应热,防止催化剂结焦、原料油结焦、催化剂积炭,起到保护催化剂的作用。大量氢气存在,使油品形成良好的分散系,和催化剂的接触更均匀, 反应更完全。大量氢气存在,能维持加氢精制反应所需的氢分压。7、正常操作中提高加氢反应深度的措施有哪些?以哪个为主?答:正常操作中提高加氢反应深度的措施:提高反应器入口温度;提高反 应压力;提高循环氢纯度;降低空速;提高氢油比;更换高活性催化 剂。其中,以提高反应温度为主要手段。8、设备润滑管理标准中“五定”、 “三级过滤”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 “五定”是指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定人;“三级过滤”一般为领油大桶到固定储油桶,储油桶到油壶,油壶到润滑部位。9、叙述发生火灾时如何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