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业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 .能列举、描述、辨识钠、氧化钠、过氧化 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重要物理性质、化 学性质及实验现象。2 .能说明碳酸钠、碳酸氢钠之间的相互转化。3 .能说明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1 .能根据钠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辨识钠和水 反应的实质,以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辨 析的素养水平。2 .根据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 通性预测氧化钠的性质,以培养学生证据推 理和模型认知的素养水平。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钠及其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预习基础知识基础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知识点一钠的性质钠元素为11号元素,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如高压钠灯,食盐氯化钠等,那么钠单质究竟有
2、什么样的性质,它又是如何保存的呢?请完成下列知识点:1 .物理性质(1)钠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密度比出。小,质软、易切割,熔点低的金属。保存: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大量的钠保存在固体石蜡中。2 .化学性质(1)钠与氧气的反应常温下:4Na+0:=2Naa 课本实验21的现象是什么?加热或点燃时:2Na+0:金W0实验22的现象是什么?(2)钠与水的反应现象原因钠浮在水面上一一熟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I钠熔成闪亮的小球一(2)一的与水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 钠在水面上迅速游动皆学的气体推动钠球在水 面上璐动黑黑歌声衲与水反应剧烈且产生气体溶液呈红色一()一反应生成电性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Xa+2H
3、:O=2NaOH+H二t °钠着火不能用水火火,应用干燥的沙上来灭火。知识点二钠的氧化物1 .氧化钠的性质氧化钠属于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与水反应:Na;O+H:O=2NaOH:(2)与酸性氧化物(如COJ反应:Na:0+C0:=Na£03:(3)与酸(如 HCD 反应:Na:0+2HCl=2)aCl+H。2 .过氧化钠的性质实验2 3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N 附。2 zV tl 和皆个(2)试管发烫,带火星的木条复 燃:滴加酚酣后溶液先变红,然 后褪色NaQ与水反应生成义, 中间产物具有漂白性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 与
4、 H9 反应:2Nad+2H:O=4NaOH+O; t :与 CO:反应:2Na+2C0:=2Na:C03+0: °Na:0是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而Na不是碱性氧化物。知识点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E如上图,在试管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是白色的固体,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何不同,请完成下列知识点:1 .物理性质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化学式Na, CO,NaHCO,俗名纯碱、苏打小苏打色态白色粉末细小白色晶体溶解性水中易溶,溶于水放热水中易溶,但比Na。),溶解度小,溶 于水吸热2 .化学性质(1)热稳定性现象:加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加热NaHC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N
5、a£Os性质稳定,NaHCOs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方程式为2NaHCO;=Na:CO:+CQ: * +HcOo(2)与酸(足量盐酸)反应(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DNa£0“ COi-+2H,=CO: t 4-H:00NaHCO* HCOr+H =C0: t +H9 _(3)与碱(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a。),与NaOH不反应。NaHCOr NaHCO,+NaOH=N&CO,+H。NaHCOs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4)酸碱性Na。),、NaHCO:的水溶液均显碱性知识点四焰色试验元宵行的焰火,缤纷多彩,焰火的颜色究竟从何而来?带着这个问题,完成下列知识
6、点:1 .定义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征颜色。2 .操作®-将钳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 )用谑洗净 将洗净的钠丝在外焰上灼烧至与原火焰颜色相同蕨取试样3.几种金属的焰色在外焰上灼烧,并观察火焰的颜色金属II1:钾焰色黄色紫色(观察时要透过蓝色钻玻璃)用盐酸洗净钻绘或铁丝),并在外焰上灼烧至无色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表现的是元素的物理性质。微判断(1)钠与0:反应时条件不同,产物也不相同。()(23比0和Na:0j匀为白色固体,属碱性氧化物。()(3)Na:0和Na:0:中氧的化合价分别为一2和一 1价。()(4)碳酸钠俗名纯碱,属于碱,水溶液呈碱性。()(5)在Na
7、:。:合NaKO:号NaHCO:转化中,、两反应均为化合反应。()(6)焰色试验是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灼烧时,所有金属或金属阳离子均有焰色。()答案 V (2) X (3) J (4) X (5) X (6) X微训练1.下列关于钠的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切下一小块钠,投入水中,钠熔成小球,说明钠与水反应有热量放出B.从钠能与水反应可推知钠也能与盐酸反应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D.切开一块钠,呈银白色,很快变暗,说明钠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解析 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反应:2Na+0二上“NaQ,故C选项错误。答案c2 .下列关于钠的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白色固体,和冷水作用得
8、到0二和NaOHB. Na:。:与水的反应中,氧化剂是Na:O:,还原剂是水C. 不稳定,能继续被。二氧化生成Na。D.都能与酸反应,生成含氧酸盐,都是碱性氧化物答案c3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不发生变化的是()A. Na:0B. Na:0:C. NaHCO,D. Na:C03 10H:0答案C4 . Nato,和NaHCOs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回答:两物质的水溶液分别与足量盐酸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除去NaKO,固体中少量NaHC03的方法,写出化学方程式(3)两物质的焰色试验分别为色、色。答案 (1)CO;'+2H'=CO" +H:0HC03 +Hi=CO
9、c t +H:0(2)2NaHC05=Na:C05-l-C0: t +H:0黄黄微思考1 .将一块钠切开放在空气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是什么?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 变暗一小液滴一晶体一粉末 4Na+0二=2NaQNa:O+H:O=2NaOH 2NaOH+C0:=Na:C03 4-H:0Na:C03+Ai:0=Na:C03 册0NaKOs 祖O=a£Os+册02 .将一小块钠放入CuSOi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 否。虽然Na的性质比Cu活泼,但是当将Na放入CuSOi溶液中时,Na首先与水反应 生成NaOH,故无法置换出Cu。钠与盐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钠先
10、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盐 溶液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Na+2H二O=2NaOH+H: t , 2Na0H4-CuS0 =Cu(0H): I +Na:SO. 3.钠与酸溶液能否发生反应?写出与盐酸的反应。提示 能。钠与H=0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电离出的H'的置换反应:钠与酸反应的实质是钠与 酸电离出的H'的置换反应,且更剧烈,如2Xa+2HCl=2XaCl+HU。突破核心任务核心-互动探究学习任务I钠与水及酸、碱和盐溶液的反应【情景素材】一位老师利用身边简单易得素材设计出了钠与水反应的装置如下。实验用品塑料果汁瓶(500 mL)、眼药水瓶、(珍珠奶茶)吸管、大头针、医用针
11、头、胶布。制作方法1)在塑料果汁瓶的上部开一小孔,孔径不要太大,使其恰能插入吸管:2)将吸管从小孔插入果汁瓶,下端接近瓶底,上端高于瓶口,吸管与瓶的接口处用胶布封好, 以保持良好的气密性:3)用大头针在眼药水瓶上戳出若干小孔,制成喷头:4)将“喷头”固定在吸管的上端,并用胶布封好,保证良好的气密性:5)在瓶盖下方固定一大头针,针头朝瓶内:另在瓶盖上方固定一医用针头,针头朝瓶外。这样,一个钠与水反应的简易装置就做成了(图1)。图1钠与水反应的简易装置实验操作用橡胶塞堵住向上的医用针头,保证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在果汁瓶中装满水(留少许空隙), 并滴入几滴酚酷,在瓶盖的大头针(针头朝内的)固定一小块金
12、属钠,迅速盖上瓶盖并旋紧。 交流讨论为请结合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 .请描述该实验的实验现象,并给出解释?提示实验现象及解释1)钠与水剧烈反应,钠逐渐脱离大头针,快速游动并隐隐有火花,瓶壁发热证明有大量热生 成:2)瓶中水而逐渐下降,且喷头处有水喷出,证明有难溶于水的气体生成,水而上方气压逐渐 增大,水从眼药水瓶中压出,好似“喷壶”:3)水的颜色从无色变成粉红色,证明有碱性物质生成:4)拔掉瓶盖上方针头的橡胶塞,用燃着的火柴靠近针头,可以听到轻微爆鸣声。2 .如将此0改为盐酸,现象有何不同?提示Na与盐酸反应更为剧烈。3 .如将H:0改为CuSOi溶液,现象有何不同?提示除上述现象外,会出现
13、蓝色沉淀。名师归纳邕 钠与酸、碱、盐溶液反应的实质:物质分类反应分析酸钠与酸反应时先与酸中的H反应,如2Na+2HCl=2NaCl +HU如果钠过量,钠把酸消耗尽之后,再与水反应碱钠与碱溶液反应其实质是钠与水的反应盐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如果盐中的溶质能与NaOH反应, 则会发生其他反应,如Na与CuSO;溶液的反应【例题1】 将适量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先与40反 应()A.硫酸铜溶液B.稀硫酸C.氯化钠溶液D.氯化镁溶液解析A项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而生成的NaOH与CuSOi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B、C项,只能产生氢气:D项既能产生氢气,又能生成Mg (
14、0H);白色沉淀。答案D变式训练1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5 mL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 象是()A.有气体产生B.有沉淀产生石灰水是饱和的C.有银白色金属产生D.金属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液面上游动解析 该反应中除Na与昆0反应现象A、D外,还会产生Ca(OH),沉淀,B项所述现象也会 出现。答案C学习任务2有关Na;0;与CO:、40的反应【情景素材】过氧化钠(Na:0j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而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紧 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交流讨论&请回答:(1)人呼出的CO:、H9均可与NaQ反应,写出其相关方程式:提示 2NaA+2H
15、:0=4Na0H+0; t2NaA+2C0:=2Na=C03+0:(2)现有两包淡黄色粉末。分别是硫粉和过氧化钠,请思考用怎样的方法可将二者鉴别? 提示 可利用过氧化钠易与水反应生成氧气,而硫粉与水不容易反应,分别取少量粉末,滴 加少量蒸馀水,观察。有气体产生的是过氧化钠。名师归纳邕1. 掌握过氧化钠的三个注意点(DMa:。:不是碱性氧化物,因其与酸(盐酸、稀硫酸等)反应时除生成盐和水外,还生成0:, 不符合碱性氧化物的概念。(/NaQ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S=、SO:、SO:、Fe=酸碱指示剂等。(3)Na:0二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因此Na;0二的水溶液能氧化有色物质而使之褪色,能漂白品 红溶
16、液、酸碱指示剂、有色布条等。2. NaQ与H9的反应过程分析Na与水的反应可分为两个过程:®Na:0:+2H:0=2Na0H+H:0=2压0:=2H二0+0; f所以Na;0;与压0反应时,Na=0: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反应过程中有生成,压0,有强氧 化性,故向反应后的水溶液中滴加酚酸溶液时,溶液先变红后褪色。3. NaQ与H9、C0:的反应四大关系(1)物质的数量的关系无论是C0;或H:0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二时,C0:或H9与放出0二 的数量之比均为2 : 1。固体质量的关系相当于固体(Na。)只吸收了 CO:中的“CO”、压0中的“压”;可以看作发生相
17、应的反应Naa+C0=Na:C03, Na+H:=2NaOH(实际上该反应不能发生)。(3)电子转移关系不论是与CO:还是与H:0反应,C0二与H2均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反应的实质都是NaA 自身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有1个0二生成时,转移的电子均为2个。(4)先后顺序关系一定量的Na他与一定量CO二和H:O(g)的混合物的反应,可视作Na。先与CO:反应,待CO: 反应完全后,Nad再与R0(g)发生反应。【例题2】200 C时,C0;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共23. 2 g与足量的Nad充分反应后,固体 质量增加了 7.2 g,则原混合气体中CO:与40的质量为()A. 8. 8 g,
18、14. 4 gB. 8. 6 g» 14. 6 gC. 8. 0 g, 15. 2 gD. 8. 5 g» 14. 7 g答案A变式训练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白色氢氧化钠固体B.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比例为1 : 2 Na :():():广 C.用过氧化钠漂白织物、麦秆等日久又逐渐变成黄色D. Na二0与Na:。: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解析 过氧化钠久置于空气中变成白色碳酸钠固体,R错误;过氧化钠漂白是由于它的氧化 性将有色物质永久漂白,C错误: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Na与酸反应生成盐、 水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
19、物,属于过氧化物,D错误。答案B学习任务3 Na;C0,与NaHCOs【生活情景】小苏打和食用纯碱在日常生活当中,是很容易混淆的两种物质,食用纯碱也叫苏打、面碱、 碱起子。小苏打也叫“苏打粉”、“重曹”。小苏打和食用纯碱在日常生活当中用途是完全 不同的。在制作面食上两者表现不同。食用纯碱刺激性较大,在厨房中我们蒸馒头会经常用到它。小苏打作用比较温和。适量使用无刺激性。可以让食物蓬松多孔口感更好。在对肉类的使用方法上两者表现不同。食用纯碱能促进肉质软化,缺点是有股难闻的碱味。纯碱可泡软干货;小苏打可破坏肉质纤 维结构,使肉质松软膨胀,鲜嫩爽滑。交流讨论2请回答下列问题:1 . Na:COs与Na
20、HCOs固体加热时都产生气体吗?提示Na:CO,稳定性强受热不易分解,而NaHCO,稳定性差,受热分解会产生气体。2 .分别向Na:COs与NaHCO,溶液中滴加CaCL溶液都产生沉淀吗?提示CaCL能与NaEOj溶液反应产生沉淀,而NaHCO,溶液不会产生沉淀。3 .分别向Na£Os与NaHCO,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相同吗?提示NaHCOs溶液与稀HC1反应更剧烈。名师归纳邕1 . NatOs与盐酸反应(1)向盐酸中逐滴加入NafOs溶液(开始时酸过量)2HC1+ Na:C03=2NaCl+C0: t +H:0向Na£O,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酸不足)HC1
21、+ Na:C05=NaC14- NaHC03HC1+ NaHCO,=NaCl+CO" +H:0结论:不同的滴加顺序产生不同的现象,这也是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Na£Os溶液和盐酸的 原理。2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_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加热法干的是N2HC5T7L称量前后防量减少的为NaHCO,p沉淀法:加入BaCL,或CaCL,溶液产生沉淀的 是 Na,CO:,气体法:逐滴加入稀盐酸匕即产生气体的是 NaHCO,3 . NaCOs和NaHCO,混合物的除杂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及试剂刈 CO,固体(NaHCOj加热至恒重NaHCO:溶液(NacCOj
22、通入足量co二气体刈 CO,溶液(NaHCOj加入适量NaOH溶液4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CO:、H:0;H'(少量)Na£0sNaHCOs固体(加热):溶液(NaOH)【例题3】 在课堂上老师出示了两瓶失去标签的Na£Os和NaHCO,无色饱和溶液,希望班里 同学提出简便的鉴别方法,该班同学踊跃提出看法,其中合理的是() 注意Na二CO:、NaHCOs性质对比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二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
23、#163;0,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0H)二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CO,A.B.C.D.解析 中NaHCO,溶液受热时XaHCO:不分解,只有NaHCO,固体受热才分解:中分别向两 支试管中滴Ba(0H),溶液,都能出现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Na:C05+Ba(0H):=2Na0H+ BaC03 I , 2NaHC03+Ba(0H):=Na:C03+BaC051 +2HQ。答案C变式训练3关于Na=C03和NaHCO,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数量相等时,跟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相同数量的CO;B.它们的数量相等时,跟足量的盐酸反应,所消耗盐酸的数量相同C.它们的质量相等时,
24、在水中电离出相同数目的Na,D.它们的质量相等时,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等量的CO:解析A项.根据碳元素的守恒,产生的二氧化碳应相等;B项,根据化学方程式,消耗盐 酸为2:1: C项,质量相等时,电离出的Na'的数目不等:D项,应是数量相等时,产生等 量的二氧化碳。答案A学习任务4 (核心素养)物质的鉴别一、知识要点物质鉴别的原则: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Na:0 与 Na:0:Na;0白色,Nad淡黄色Na二0与H:0反应,无明显现象Na:。:与压0反应,有气体生成NacCOo 与 NaHCO,Na:CO,受热不分解,NaHCO,受热
25、分解向两者溶液中加入BaCl:,产生沉淀的是Na:C03向两者溶液中滴加HC1溶液,立即产生气体的是NaHCOs二、核心素养(1)实验设计=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2)特征现象=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证据推理素养水平【素养解题】典例示范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分别装有NaQ),和NaHCOs固体,有4位同学为鉴别它们采用了以下不同的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A.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B.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CaCL溶液C.分别加热,再检验是否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D.分别取固体样品,滴加同浓度盐酸,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鉴别问题解题思维模型知识Na:C03- “ X ”依据2NaH
26、C05-Na:C03+C0: t +H:0Na:C03+HCl=NaHC03 +NaClNaHC03+HCl=NaCl +H:O+CO= tNa:C03+Ca(0H)=CaC03 1 +2NaOH2NaHC05+Ca(0H)=CaC051 +Na£(h+2H9Na:C03+CaClCaC051 +2NaClNaHCO3+CaCL- “X”Na:C0,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设计思路与同一物质反应或在同一条件下产生明显不同的特征现象方案筛选A项二者现象相同,不行;B项二者现象不同,Na:CO,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行;C项NaHCO:受热分解产生CO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行;D项,NaHC
27、Os与盐酸反应立即产生C0而Na。),与盐酸反应分两步,产生CO二慢,可行思维发散启£0,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将两种固体分别取少许溶于盛水的试管中,试管温度高者为Na:C03答案A三、对点训练1.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B.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表面不能形成致密氧化膜C.钠与水反应时,钠熔成小球在水面四处游动D.由于钠比较活泼,所以它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 解析钠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答案D2.下列对于Na:O、Nad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A. Nad、Na:O都是钠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 Na:O、Na。
28、:都是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的白色固体C.电二0二在和CO:的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Na、Na:O均可作供氧剂解析NaQ与酸反应时除了生成盐和水外,还生成了 0二,故Nad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A 项错:Na:O:是淡黄色固体,故B项错;NaQ与CO:和H:0反应时,是Na。中的氧元素之间 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O:、H9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3二0二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故C项正确:Na;0反应中无氧气产生,不能作供氧剂,D项错误。答案C3 .对于反应:ZNaq+ZaOnNaOH+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Na:O;是氧化剂,H:0是还原剂B. Na既是氧化剂,
29、又是还原剂C.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为4>D.每有18 g H二0与足量Na。反应,固体增重4 g解析 在Na。与H:O的反应中,W中一1价氧元素原子之间发生电子转移,Na。既是氧 化剂又是还原剂,电子转移的数目为2e,根据元素守恒,固体增重质量等于参加反应水中 氢元素的质量,即18 g H=0参加反应,固体增重2 go答案B4 .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B.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C.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等质量时生成CO二量一样多D.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解析Na:C
30、()3的热稳定性更强;等质量的NaKO'与NaHCOs,其物质的量不同,与足量盐酸反 应产生CO:的量不同,相同质量时,NaHCOs产生的CO:量多。答案C5 .在实验室里为了研究钠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1)取用浸没在煤油中的金属钠的操作方法是o一小块金属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可能有下列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下同)。变成白色粉末 变暗 变成白色固体 变成液体C.®®D.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金属先熔化 在空气中燃 烧,放出黄色火花 燃烧后得白色固体 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 体,描述正确的是OA.B.C.D
31、. ®®(4)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的加入一绿豆大小 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符合图中的,煤油 to水B水 煤油BB煤油 水D将一小块钠投入到FeCL溶液中,发生反应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为解析(1)取用金属钠必须用银子,剩余的金属钠包括碎屑都必须放入原试剂瓶中。(2)Na 在空气中放置的变化过程为Na纥岫二0(变暗)出-NaOH(白色固体)晶表面形成溶液 10H9(白色固体)必在Na:C0K白色粉末)。(3)钠的熔点只有97. 8 ,加热立 即熔化。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加热时与氧气化合生成过氧化钠,呈淡黄色。钠在空气中 燃烧的火焰为黄色
32、。(4)。叫心a< 出0。(5)钠与盐溶液反应为两个过程,一是钠与水 反应,二是NaOH与盐的反应。答案(1)用银子取出钠块,用滤纸吸干钠块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去表而的氧 化层,再切下一小粒备用,余下的钠全部放回试剂瓶中 (2)B (3)D (4) A(5)2Na+2H:0=2Na0H4-Hc t , 3Na0H4-FeCl5=Fe(0H)31 +3NaClnJc 2FeCL+3H:0+6Na=2Fe (OH)31 +3H: t +6NaCl检测学习效果学业质量评价合格练1.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 HC1B. KoSO.C. Na
33、OHD. CuSO,解析 对于A、B、C,都是消耗Na,产生H:, 2Na-H:投入46 g Na,放出2 g压,溶液质 量均增加。对于D,钠首先与H:0反应,生成NaOH、放出此,然后NaOH与而'生成Cu(OH), 沉淀,反应方程式为:2Na+2H30-l-CuS0l=Na2S0l+Cu(0H)5 l+Hs t ,由方程式可以看出, 溶解46 g Na,生成98 g沉淀和2 g凡,溶液质量减少54 g“答案D2.不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钠与水反应:2Na+2HtB.钠与 CuSOi 溶液反应:2Na+Cu=Cu+2Na'C.钠与盐酸反应:2Na+2H
34、39;=2Na+H2 tD.钠跟氯化钾溶液反应:2Na + 2H:0=2Na+20H-4-H: t答案B3.为了验证NaHCO,固体中是否含有Na£O»下列实验及判断中正确的是()A.加热,观察是否有气体放出B.溶于水后加BaCk溶液,看有无沉淀C.溶于水后加石灰水,看有无沉淀D.取固体试样加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解析 对上述物质加热,只能证明有NaHCOs,而不能证明含有NacCO,; XaHCOs与Na£0,都能 与石灰水反应产生沉淀,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而无法鉴别。答案B4.对Na。与CO:和H:O(g)混合气体的反应来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只要参加
35、反应的Nad一定,反应生成的氧气就一定B.只要CO:和H;O(g)的总的数量一定,反应所消耗的Na;0二的量就一定C.只要气体的总数量一定,反应中所转移的电子的数量就一定D.只要混合气体的总数量一定,固体所增加的质量就一定解析NaQ与段、H:O(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电子转移情况分别为:失 2 Xc_I2Na.()o+2II ()(g)=4Na()H+(),一 一f得2 X e失 2X5Ii2 Na. () .+2C(),2Na. C( )3+()., 一 ' 得2 X e由于两个反应中 W 与0:的数量之比都为2 : 1,所以A正确:两个反应中iZNa。一2H2(g), 2Na:0:
36、2C0>所以B正确:根据上而方程式中的电子转移情况知选项C也正确:根据反应 方程式知,CO:、H:0与NaQ反应时,固体增加的质量为“C0中"C0”的质量和“40”中 “HJ的质量,所以当数量固定的混合气体中C0二气体所占的比例大时,固体增加的质量大,当H:0所占的比例大时,固体所增加的质量较小,则D错误。答案D5.向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过量Na。粉末,振荡,正确的叙述是()A.最后溶液变蓝色B.溶液先变蓝色最后褪色C.溶液仍为紫色D.因为NaQ与石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无气泡产生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比较慢的过程,而酸碱之间的反应较快。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过 量NaQ粉末,首先N
37、ad会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0二,生成的NaOH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由于Na有强氧化性,过量的NaQ会慢慢将有机色素氧化为无色物质,所以最后溶液变为 无色。答案B6.关于Na:CO"ll WHCOs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热稳定性:NaHCOW。),B.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HC03<Na:C05C.相同温度时,在水中的溶解性:NaHC03<Na:C05D.等数量的Na二CO,、NaHCO,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CO二质量相同解析NaHCO,与同浓度盐酸的反应比Na二C0,更剧烈,B错误。答案B7 .下列对焰色试验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钾的
38、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 先把柏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取 被检验的物质每次实验后,要用盐酸把粕丝洗净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微弱的 火焰没有钻丝,也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A.仅有不正确B.仅有不正确C.仅有不正确D.全对解析 为了滤去黄光:、除去粕丝上的杂质;本身颜色越微弱的火焰在实验时干扰 越小,被检验物质的火焰颜色越明显;焰色试验除用粕丝外,还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 银丝、铭丝等。答案D8 .过量的NaHCOs与Na:。,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后,最后排出气体,残留的物质应是 ()A.脏0 和 Na。B. Na和 Na:COsC. Na:C05D. Na:0解析在题中所
39、给出的两种物质中NaHCO,是过量的,两种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所发生 的化学反应为 ZNaHCOsNa'COs + HS + CO: t , 2Na:0: + 2C0:=2Na:C03 + 02, 2Na:0: + 2H:O=lNaOH+O; f , 2NaOH+C0:=Na:C03+H:0« 因 NaHCO:是过量的,又充分加热,有足够 的CO二使Nad最终全部转化为Na£0”过量的NaHCO,也完全分解成Na:CO”而Na二CO,稳定, 受热不易分解,故最后排出产生的气体后,残留的固体是Na,CO,。答案C9.纯净的碳酸钠a g;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a g
40、,两者相比下列各种情况的描述 正确的是()A.分别和盐酸完全反应时,混合物的耗酸量大B.分别和盐酸完全反应时,纯净的碳酸钠放出的C0:多C.分别溶于水,再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混合物得到的沉淀质量大D.分别配成等体枳溶液,混合物溶液中的Na'的浓度大解析 同质量的XaCOj匕NaHCO,耗酸量要多,但是产生的C0:要少,故A、B项均错误;同 质量的两组物质,混合物含的碳元素较多,故最终转化成CaCO,沉淀的质量就大,C项正确: 同质量的Na£O,比NaHCO,所含Na'多,故配成等体积溶液后纯净的碳酸钠溶液中的Na,浓度 大,故D项错误。答案C 10.下图为几种物质的转
41、化关系,其中A为金属,B为淡黄色固体粉末,每一物质均含有A 元素。CO.H.OJ . F(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C, E, F(2)写出下列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T;CT:1C»解析 推断题的关键是找突破口,根据R为金属,B为淡黄色固体粉末,可知A为Na, B为 Na。,前后联系,可知其他物质。/ Na2()jXNaCl由钠的性质,、NaOH可知,D、E分别为Na:0、NaCL NaOH中的一种,由Na的性质可知,C必为Na£0"则F为NaHCO”由N%CO,1E可知,E为NaOH或NaCL由D-C知,E 为NaOH时,D只能为Na。当E为NaCl时,
42、D可以为NaO或NaOH。答案 (l)NaQ Na:C03 NaOH(或 NaCl) NaHCO:(2)Na=C05+Ba(0H)BaC03 I +2NaOH(或 Na:COo+2HCl=2NaCH-CO: t +H2)(答案合理即可)Na:C05+C0:+H:O=2NaHCOo 2NaHC05=Na:C03+C0: +压011. A. B、C、D、F五种物质的焰色试验均为黄色,A、B、C、D与盐酸反应均生成E,此外 B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而C、D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H,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D和A可反应生成C, F和H也可反应生成C和另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C、F的化学式A: C: F o 写出F和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D+盐酸;B +水:解析 由焰色试验为黄色,且A、B、C、D均与盐酸反应生成E,知E为NaCL B还生成一 种可燃性气体知B为Na,C、D还生成气体H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知C、D为Na:CO,或NaHCO:, F和H(COJ反应生成C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招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素材收集的数学试题及答案示例
- 家具行业设计师所需的法律知识考题及答案
- 碘伏考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营销渠道研究试题及答案
- 梅州二模试题及答案政治
- 数学基础强化练习试题及答案幼儿园
- 探讨创业环境与扶持政策的互动性试题及答案
- 施工现场消防防护管理试题及答案
- 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策略报告-2025年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创新研究
- 建筑劳务分包合同中的税务问题3篇
- 2025年中国熔融盐储能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消防作战训练安全常识及灾情处置考试题库
- 教育培训机构加盟经营合同书
- 中央2025年国家民委直属事业单位招聘4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入过程性评价
- 唐山2025年唐山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27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血液透析室的管理规范
-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龟兔赛跑》教学设计+说课稿-人教(新版) (2份打包)
- 肺癌的手术治疗方案
- 高温后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