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学生复习必背内容_第1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学生复习必背内容_第2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学生复习必背内容_第3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学生复习必背内容_第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学生复习必背内容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学生复习必背内容1 长度单位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 )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 )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 。2、 1 厘米的长度里有(10 )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相等 ) ,都是(1 )毫米。3、 1 枚 1 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 毫米。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 ;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

2、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进率是 101 米 = 10 分米10 分米 =1 米 进率是 1001 米 = 100 厘米100 厘米 =1 米 进率是 10001 千米 =1000 米1000 米 =1 千米1 分米 = 10 厘米10 厘米 = 1 分米1 分米 =100 毫米100 毫米 =1 分米1 公里 = =1000 米1000 米 = 1 公里1 厘米= 10 毫米10 毫米= 1 厘米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 )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 )做单位。小技巧:

3、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 3 个 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 个0。7、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 (相邻)1吨 =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000千克 =1吨 1000克=1千克2 加法和减法(二)1、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 ;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2、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 到十位当10 后,还要从十位退1 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3、公式。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

4、=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3 周长1、有 4 条直的边和4 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2、四边形的特点:1 )有四条直的边;2)有四个角。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4、正方形的特点:有4 个直角,4 条边相等。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8、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 2长方形的长=周长+ 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 2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 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 4 4 有余数的除法1、

5、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公式。被除数=除数X商十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5 时分秒1、钟面上有3 根针,它们是(时针)、 (分针) 、 (秒针) ,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2、钟面上有(12 )个数字,(12 )个大格,(60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 )个大格,也就是(5 )个小格。3、时针走1 大格是(1 )小时;分针走1 大格是(5 )分钟,走1 小格是(1 )分钟;秒针走1 大格是(5 )秒钟,走1 小格是(1 )秒钟。4、时针走1 大格,分针正好走(1 )圈,分针走1 圈是(

6、60 )分,也就是(1 )小时。时针走1 圈,分针要走( 12 )圈。5、分针走1 小格,秒针正好走(1 )圈,秒针走1 圈是( 60 )秒,也就是(1 )分钟。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 小时 )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 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 秒钟 ) 。7、公式。1 时 = 60 分 1 分 = 60 秒 半时 = 30 分60 分 =1 时 60 秒 =1 分 30 分 =半时 6 多位数乘一位数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7 可能性1、 不可能和一定 ,都表示确定的现象。 可能,表示不确定的现象。2、请用 “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

7、说。一定: 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每天一定都有人出生;人一定要喝水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花可能是香的;明天可能有风;下周可能会考试。不可能: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地球不可能绕着月亮转;我不可能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鲤鱼不可能在陆地上生活;空中不可能盖楼房;我不可能比姐姐大 三年级数学上册要记的概念和公式1、整十、整百、整千乘或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的十位、整百数的百位、整千数的千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相乘或除,再在结果的后面添上相应的“ 0。”2、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3、 1 吨 =1000千克 1 千克=

8、1000克 4、表示物体的轻重可以用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克记作 “g;千克记作“kg:如:1 枚 2 分硬币约重1 克;2 袋盐重 1 千克;小华的体重是30 千克; 5 个苹果大约重1 千克; 1 枝铅笔约重10 克。5、生活中的米、油、菜的质量一般用千克作单位,很轻的物一般用克作单6、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记作“ t。 ”7、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乘进率1000。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是要除以进率1000。8、长度单位换算:1 厘米 =10 毫米1 分米 =10厘米1 米 =10分米1 千米 =1000米9、减法计算:被减数 -减数=差加法计算:

9、加数+加数 =和1 分米 =100 毫米1 米 =100厘米 1 米 =1000毫米1 千米 =10000分米减数 =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加数 =和 -加数 10、加减法的验算:加法的验算:1.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2 .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减法的验算:1.用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3 .被减数减去差等于减数。11、平年一年有365 天,闰年一年有366 天。12、一年有12 个月, 1 月、 3 月、 5 月、 7 月、 8 月、 10 月、 12 月这七个月是大月,每月 31 天; 4月、 6 月、 9 月、 11 月这四个月是小月,每月30天;平年2月有 28天,闰年 2月

10、有 29天。 1 年有 4个季度,每个季度3个月。 1 月、 2月、 3月是第 1 季度,4 月、 5 月、 6 月是第 2 季度, 7 月、 8 月、 9 月是第 3 季度, 10 月、 11 月、 12 月是第4 季度。13、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用年份除以4,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如果是整百年的年份,用整百年份除以400 来判断。14、 1 日 =24 时, 1 时 =60 分15、普通记时法与24 时记时法时刻的换算:从凌晨0: 00 到中午12: 00 与普通记时法相同,中午12: 00后,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整点时刻差12小时,普通记时法加 12 就是 24 时记时法

11、,24 时记时法减12 就是普通记时法。16、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 -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17、绕物体或图形一周的总长度叫作它的周长。18、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2长方形的长=周长+ 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 2-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19、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总比除数小。20、 0 乘任何数都得0。单位之间的进率1 厘米 =10 毫米 1 分米=10 厘米1 米 =10 分米 1 米 =10 分米 =100 厘米=1000毫米1分米 =10厘米 =100毫米1 千 米 =1 公 里 =1000 米 1 吨 =1000

12、 千 克 1 千 克 =1000 克1 吨= 100OX 1000=1000000克(了解)1 小时 =60分 1 分 =60秒1 小时=60分 =3600秒钟面上有12 大格、 60 小格; 时针走一大格是1 小时、走一小格是12 分钟 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小格是1 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5 秒、走一小格是1 秒;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要走一圈、秒针要走60 圈;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要走一圈。四则运算关系式:加数 +加数 =和验算: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验算: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差二减数因数X因数二积验算:积+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没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验算:除数X商=除

13、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二商余数注意:余数(除数验算:除数X商十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四边形: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平行四边形:每组对边平行且长度相等长方形周长二(长+宽)X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正方形周长=4长X4边长=周长+ 4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 )复习提纲乘法一、口算乘法1、乘法算式的意义:例:25X4读作:“二十五乘以四”,“表示4个25的和是多少,或 25的4倍是多少”。2、口算方法:例:200X4=,先算2X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 0,即200X4=8。 25X4=,想:把 25 分成 20 和 5, 20X4=80, 5X 4=20, 8

14、0+ 20=100。3、口算都是从高位算起。二、笔算乘法(1)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1、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有两条:(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2、掌握计算法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要对齐;、乘的顺序:从个位乘起;、积与多位数的对位方法:从低位对齐,即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百位对百位;、进位问题:将进位数字变小写在所进位数的横线上,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2) 、中间、末尾有0 的乘法1、一个因数中间有0 的乘法:、一个因数中间有 0,积中间也有 0: 203X 3=, 704X 2=, 15

15、02X 3=。、一个因数中间有 0,而积中间没有0: 407X 4=。、一个因数中间没有 0,可是积的中间有 0: 243X 7=。判断:一个因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就有 0。( X )2、一个因数中末尾有0 的乘法:、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运算 200X4= 800,先算2X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 0。、积末尾的0的个数与一个因数末尾 0的个数的关系:A、一个因数末尾有 0,积的末尾也一定有 0。250X 7=, 60X 9=, 1110X 5 =B、一般积末尾的0多于或等于一个因数末尾的0:多于1500X 6=,等于2700X 3=,(3) 、估算与连乘1、估算只是求近似数,不算精确结果

16、;2、估算的方法:先把多位数看成一个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再与一位数相乘。3、估算横式要写一(约等号),答句中要加上“大约”。如198X5 (把198看成200),308X7 (把 308 看成 300), 147X2 (把 147 看成 150), 998X 6P(把 998 看成 1000)。4、连乘时要一步一步细心地计算。45X4X 720X 8X 5125X 8X 7360X(2X 5)除法、口算除法1、除法的读法以及表示的意义、除法的两种读法:如: 360 + 9 (1)从被除数读起:“三百六十除以九” ;(2) “从除数读起:九除三百六十”。、除法的意义:48 + 3=1

17、6,“表示把4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或“ 48里面有几个3。2、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例:8000+2,先算8+2=,再在商的末尾添()个0。3、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口算;例:48+4=想:把48分成()和(),()+4=(),()+ 4= (), () + ()=()。4、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例:360+9=想:()个十除以()等于()个十。二、笔算除法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和口算除法都是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他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二位数。2、除到被除数的哪

18、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注意事项:(1)除的顺序是从高位开始(2)商与被除数的位数一定要对准(3)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要比除数小。2、商中间有0 的除法、0 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都得0;、被除数中间有 0,商中间也有0;609除以38除4057、被除数中间无 0,商中间却有0;760除以77除2842、强调:商中间、末尾的 0起着占位的作用,不能随便少去!3、商末尾有0 的除法、商末尾有0,没有余数;700除以5、商末尾有0,且有余数;8441除以4、商中间、末尾都有 0,而且又有余数;8283+4 5除5352、强调:不能漏写末尾的 0;、辨析

19、容易混淆的文字题。例:甲是176,乙是甲的6 倍,乙是多少?甲是1584,是乙的6倍,乙是多少? 4、判断商的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大于或等于除数,商的位数跟被除数相同,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864 + 4= (商是 位数),312 + 3=(商是 位数),246+ 6= (商是 位数)。5、除法的验算:能除尽:被除数=商 除数十余数6、连除、乘除混合运算:先确定先算哪步后算哪步,再进行计算。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解题时,要把自己想象成站在图面前去观察。要有移动的思想:看上面的用翻的方法;看侧面用转的方法。第三单元千克、克、吨1、弄清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20、。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 千克作单位,。吨用符号 t”表示,千克用符号“ kg”表示,克用符号“ g”表示。2、简单计算注意: ( 1)认真读题,仔细审题;( 2)在计算一般算式时,得数的末尾也应该写出单位名称,但不打括号。例:32千克X 4= 128千克;(3)应用题在算式中要在得数后加括号,填上单位名称。例:一筐苹果重5千克,8箱苹果重多少千克? 5X8=40 (千克)3、填合适的单位:在填之前要先联系实际想想物体,再思考该填哪个质量单位比较合适。4、搭配中的学问:要做到不遗漏,不重复搭配,就必须按一定的顺序。(可以用乘法或加法计算可以搭配的种数)如:三种荤菜

21、跟四种素菜(一荤一素)搭配,(3X4= 12)有12种配菜方法;两件上衣和三条裤子的搭配方法(2 X 3=6)有6种。5支球队要比赛的场数(4+3+2+1=10) 10场;4个球每次借2个不同的球的搭配方法(3+2+1 =6)有6种。第五单元周 长一、图形的认识1、周长的概念: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2、基本图形的特征及区别图形名称边数边的特点周长(公式)角的特点三角形三条边三条边长度的和长方形四条边对边平行且相等宽=周长+ 2长长=周长+ 2宽四个角都是直角周长=(长+宽)X 2正方形边长=周长+ 4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周长=边长X 4平行四边形四条边对边

22、平行且相等周长=(长 +宽)X 2梯形四条边有一组对边平行四条边长度的和二、求周长(公式必须背)3、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用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周长=(长+宽)X 24、注意:周长的长短与图形的形状没有关系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 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和宽有关5、求拼摆图形的周长6、在解题中,求长方形的周长时,必须先看长与宽的单位是否一致。第七单元年、月、日1、基本知识结构平年 365 天(平年和闰年相差一天)年 12 个月 闰年 366 天31 日( 1、 3、 5、 7、 8、 10、 12 各月)月 30 日( 4、 6、 9、 11 各月)日 29 日(闰年2 月)28 日(平年2

23、 月)时1日=24时分1小时=60分秒1分=60秒2、判断平年、闰年一般年份除以4,遇到整百、整千年份就除以400,有余数的是平年,没余数的是闰年。2008+4=(年),2006+4=(年),1900 + 400= 300 (年),2000+400=(年)。3、巧记大月与小月、拳头记忆(左拳)、歌诀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日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要在二月加)4、 24 时计时法、区别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前边有(表示时候)修饰词语的是普通计时法(12时计时法),没有修饰词语的 24 时计时法。、24 时计时法的写法:例21 时 21: 00 17

24、时 17: 0024 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互相换算:A、普通记时法-24时记时法:去掉时间词语,下午和晚上要 +12 ,如下午4时-4+12= 16时。B、24时记时法普通记时法:加上时间词语,超过 12时的要-12,如23时-2312=11,即晚上11时。、区别时间与时刻5 时到9 时之间的一段;22-14=8(小时) 。00 的时间分开来计算,然:指确定的时候,如9 时、 14 时; “时间” :指的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长短,如时刻用“时”表示,时间用“小时”表示。、计算经过时间的几种常例:1 . 整点到整点:9: 0013 : 0013-9=4(小时)14: 0022 : 00解题思路:时间在一天当中的,就直接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21 : 00 次日8: 0024-21=3(小时)3+8=11(小时)21: 00 到 24: 00 的时间 、第二天0: 00到 8:后再合起来。2 .几时几分到整点:9: 3016 : 0060-30=30(分钟)15-9=6(小时)6小时+30 分钟 =6 小时 30 分钟。9: 30 到下一个时间10: 00, 经过了多少时间?再算10: 00 到 16: 00 时经过了多少时间,最后合起来。3 . 整点到几时几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