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练习_第1页
高中生物: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练习_第2页
高中生物: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练习_第3页
高中生物: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练习_第4页
高中生物: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练习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5页 共5页高中生物: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练习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因子的变化必然影响着生态系统各种群数量的变化。下图表示环境变化前(A,以表示)某生物群落中各种群数量情况,若环境因子由A转变为B(B以口表示)后,四个种群数量比例最可能是()ABCD解析|a、b较适宜变化前环境,c、d较适宜变化后环境,所以A-B过程a、b减少,c、d增加。 W|c2 .蛟蛀主要以农作物的根为食,对农作物危害很大。科研人员连续三年调查了农田中蛟蛀数量的变化情况,统计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每年的57月间,蛟站都呈“J”形增长B.从总体来看,这三年每

2、年年底蛟站的数量都很少,因此不必进行防治C.从三年的统计状况来看,每亩农田中螃蛀的最大容纳量约为10只D.每年101月份引起螃姑种群数量骤减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天敌数量的增加而每年的57月,温度适宜,农作物繁盛,蛟蛀的生存条件接近理想条件,因此种群数量会 呈“J”形增长;因在作物生长期蛟蛇数量较多,对作物危害很大,在年底蟋蛀数量少的时候应 进行防治;每亩农田中螃蛀的最大容纳量不应仅以过冬期的数量为依据;从总体来看,每年蛟站 的种群数量都会随季节变化而剧烈波动,因此引起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食物来 源。3.下图表示某一动物种群迁入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此种群的

3、增长曲线是“S”形,该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最大种群数量大约是500只B.如果此种群是鱼类,则捕捞后的种群数量控制在曲线的B点最合适C.如果此种动物是老鼠,限制其种群数量的最好方法是尽量降低其K值D.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点在B点,种群数量到K值后,数量不变画据图分析,此种群的增长曲线是“S”形,D点达到K值,为500左右,所以环境条件所 能维持的最大种群数量大约是500只,A项正确;B点种群数量为K/2,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因此鱼类捕捞后的种群数量控制在曲线的B点最合适,B项正确;控制老鼠的种群数量最好的 方法是尽量降低其K值,如减少资源和空间等,C项正确;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点在B点,种 群数量

4、到K值后,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不变,D项错误。4 . (2020辽宁朝阳高二期末)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城市人口的数量变化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C.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未来数量的变化趋势D.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不影响人口数量的发展画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还与迁 入率和迁出率有关;根据种群中各年龄阶段所占的比例,可推测种群未来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 结构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都会影响人口数量的发展。5 .种群是生态研究的一个重要单位,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是指一

5、个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B.一个呈“S”形增长的种群中,种群增长速率在数量为K/2时最大C.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属于增长型D.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数量可以大于K值画种群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A项错误;一个呈“S”形增长的种群 中,种群增长速率在K/2时最大,B项正确;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 群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相对稳定,C项错误;栽种农作物要合理密植, 其数量不能大于K值(环境容纳量),D项错误。6 .下图所示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

6、环境中,种群数量是按a曲线增长,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 和 都是有限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不能按a曲线方式增长。(2)在一定环境中,除上述影响外,种群数量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如无机环境方面主要 是 的影响。种群数量增长按b曲线方式增长,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为。 此外,还有直接影响种群兴衰的两对变量是该种群的 和、和。年龄结构通过影响 而间接影响种群数量。画“J”形增长曲线是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足,气候适宜等理想条件下形成的,而在自然情 况下,空间、食物都是有限的,当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必定加剧种内竞争,种群数量不会继 续增加,而是在K值附近波动,此时种群的

7、增长曲线呈现“S”形。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 和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年龄结构可以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地影响 种群数量。 建食物空间种内竞争 (2)阳光、温度、水分0 (3)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 迁出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能力提升7 . (2020辽宁朝阳高二期末)据最新报道,入侵性环颈长尾小鹦鹉已经导致以色列本地戴胜鸟 数量锐减,主要原因是长尾小鹦鹉繁育季节比戴胜鸟更早,它们会在戴胜鸟之前占尽巢穴,使 后者没有地方可去。据此判断本地戴胜鸟数量锐减原因不合理的是()A.是种间竞争的结果B.直接原因是出生率降低C.可能会影响当地其他生物种群密度的变化D.会导致环颈长尾小鹦鹉种群

8、数量呈“J”形增长画从题目信息可看出环颈长尾小鹦鹉与以色列本地戴胜鸟争夺巢穴,二者是竞争关系,且长 尾小鹦鹉繁育季节比戴胜鸟更早,使得前者的出生率明显高于后者,外来物种的大量繁殖可能 会改变其他生物种群密度的变化。因当地环境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环颈长尾小鹦鹉种群数量 将呈“S”形增长。8.(多选)(2020辽宁抚顺高二期末)某生态系统中,黑线姬鼠处于第二营养级。现将某动物新 物种Z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黑线姬鼠与Z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表,若不考虑其他因素 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12345678黑线姬鼠 种群数量185001920014500115009400950094009500只

9、Z的种 群数量100120190240170160170160只A.在引种初的4年内,物种Z处于理想环境中8 .在第3年,Z种群种内竞争最激烈C.黑线姬鼠种群和Z种群为捕食关系,二者共同进化D.Z种群数量增加时,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会减少,二者一定为种间竞争关系画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引种初的4年内,物种Z每年的数量增长倍数(入值)不相等,说 明物种Z不是处于理想环境中,A项错误;在第4年,Z种群数量最多,其种内竞争最激烈,B 项错误;表中信息显示,将某动物新物种Z引入该生态系统,Z种群数量随黑线姬鼠的增多而 增多,当黑线姬鼠的数量达到一定水平时,黑线姬鼠的数量开始减少,Z也随之减少,然后两 者趋于

10、相对稳定,说明黑线姬鼠种群和Z种群为捕食关系,黑线姬鼠是被捕食者,Z是捕食者, 二者在捕食过程中共同进化,C项正确,D项错误。薇ABD9 .(多选)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 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123456789 时 ffi/年阳卑空吊赖捺: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S”形增长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敌、 生活空间和资源等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解析本题中的柱状图表示的是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第15年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不 断增大,种群数量增加得越来越快;第5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加最快; 笫59年种群数量增长速率虽然逐渐减小,种群数量增加得越来越慢,但依然在增多。由此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