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公共关系学模拟题试题卷_第1页
专科公共关系学模拟题试题卷_第2页
专科公共关系学模拟题试题卷_第3页
专科公共关系学模拟题试题卷_第4页
专科公共关系学模拟题试题卷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科公共关系学模拟题试卷一.(共51题,共150分)1.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开拓创新”阶段在时间上指的是()(2分)A. 80年代初1986年B. 1987 年1993 年C. 1993 年2000 年D. 2000 年2010 年检查答案标准答案:2. 公共关系的手段指的是()(2分)A. 社会组织B个人C传播D.公众检查答案标准答案:3在组织形象地位图中,B区指的是()(2分)A. 高知名度,高美誉度B. 高美誉度,低知名度C. 低美誉度,低知名度D. 低美誉度,高知名度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4. 一个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标志和特征所构成的系统指的是()(2分)A. PRB. CISC. M

2、ID. BI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5. 卡特赖特的说服模式的理论起点是()(2分)A. 说服者B. 被说服者的心理C. 语境D. 论点和论据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6. 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公共关系著作”的典籍是()(2分)A.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B. 恺撒的高卢战记C. 斯格特卡特利普公共关系教程D. 卢梭社会契约论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7.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经济条件是()(2分)A由“理性”转向“人性”B. 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C. 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D. 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8. 在公共关系发展史上,以“制造神话”而闻名的是()(2分)A. 艾维李B. 伯尼斯C. 巴

3、纳姆D. 格鲁尼格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9依据学者希拉克拉夫克里弗斯的观点,公共关系的职能包括()(2分)A. 研究、行动、沟通、评估B. 研究、目标、策略、执行、评估C. 研究、行动、策略、评估D. 研究、行动、沟通、执行、评估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10. 沟通的S-M-R模型,当中的S指的是()(2分)A. 信息源B. 信息C. 信息接收者D. 反馈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11. 以下对公共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4分)A. 公共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B. 公共关系的主体是公众C. 公共关系的客体是社会组织D. 公共关系是一种认知管理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D12针对组织的知名度和

4、美誉度而言,以下描述错误的是(4分)A. 个组织的知名度高,美誉度一定高,知名度低,美誉度一定低。B. 知名度需要美誉度作为客观基础,才能产生正面的积极效果。C. 美誉度需要以一定的知名度为前提条件,才能够充分展示其社会价值。D. 可以脱离组织的实际需要去单纯的追求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D13. 组织形象定位一般依据以下哪些要素来进行()(4分)A组织自身的特点B. 同类组织的情况C. 目标公众的情况D. 非公众的情况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B,C14. 以下关于策划的描述,正确的有()(4分)A. 策划是由人來进行的,人是策划活动的主体;B. 有了策划者,还必须有准确、迅

5、速的信息和丰富的知识;C. 策划是有冃标和对象的;D. 对事物的判断和未来效果的预测是策划的必然结果。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B,C,D15. -般来说,针对一个议题而言,以下关于公众态度的描述,错误的有()(4分)A. 大多数人强烈支持或者强烈反对B. 少部分人强烈支持或者强烈反对C. 少部分人保持中立D. 还没有形成自己意见的人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C16. 简述我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5分)检查答案标准答案: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引进传播、徘徊成长、开拓创新。所谓的引进传播阶段指的是从80年代初到1986年,这一个阶段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成语:一见

6、钟情、一帆风顺、一夜成名。公共关系在我国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徘徊成长阶段,时间上从1987年到1993年,这一阶段的特点也可以概括为三个成语:内冷外热、内忧外患、内通外联。自 1993年到现在,公共关系就被认为进入了开拓创新时期。此阶段又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93年到96年是创新阶段,创新的标志就是公共关系向策划业的进军,一些 高校里出现了策划系;1996年2000是重组阶段,公共关系作为市场的晴雨表, 它的发展步入了一个相对的低谷时期, 对自己以往的理论实践发展进行重新的审 视;2000年至今是网络阶段,公共关系重要性更加强烈的凸现出来,网络公共 关系成为公共关系发展的一个新方向。17. 简述“

7、形象”和“信誉”的联系及区别(o 5分)检查答案标准答案:所谓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感知、看法与评价。而所谓的“信誉”,指的就是“信用和名誉”。所谓的“信用”指能够履行跟人约 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而所谓的“名誉”是指个人或者集团的名声。在汉语的习 惯当中,当人们使用“信誉”这个词汇时,大多是指主体能够履行跟别人约定的事 情而取得的信任,或者是客体对主体能够践约而产生的信任感和好评。形象和信 誉两个词的词义有交叉的地方,它们都有社会公众对主体的评价和看法的意思; 但两个词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信誉是指主体给客体留下的能够践约的印象和评 价,而形象是指主体给客体留下的,能够引起客体思想感

8、情活动的,生动的、有 感染力的总的印象和评价。简单来说,例如,一个组织光有好的信誉是不够的, 相反的,好的形象必然包含着好的信誉。18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时间和地点是()(2分)A.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B. 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C.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D. 公元前1世纪希腊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19. 公共关系的英文缩写是()(2分)A. PBB. MIC. PRD. PM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20. 以下关于公共关系内涵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公共关系的主体是公众B. 公共关系的手段是传播C. 公共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D. 公共关系是一种认知管理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9、:A21. “在没有强迫的情况下,他人的传播影响一个人的态度或者行为的过程”是指()(2 分)A. 传播B 管理C. 劝服D. 协调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22. 在组织形象地位图中,C区指的是()(2分)A. 高知名度,高美誉度B. 高美誉度,低知名度C. 低美誉度,低知名度D. 低美誉度,高知名度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23. 1903年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公关事务所,从而标志着现代公共关系的问世 的学者是()(2分)A. 艾维李B. 伯尼斯C. 巴纳姆D. 格鲁尼格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24. 依据格鲁尼格的观点,把公共关系仅仅当作是向公众散发组织信息,以便使 公众了解组织指的是()(2分)A. 新

10、闻代理模式B. 公共信息模式C. 双向不平衡模式D. 双向平衡模式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25. 提出舆论是“激起现代人愤怒的看不见的上帝”的学者是()(2分)A. 爱德华伯尼斯B. 约瑟夫克拉夫特C. 卡特赖特D. 贾斯特伯格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26.沟通的S-M-R模型,当中的M指的是()(2分)A. 信息源B. 信息C. 信息接收者D. 反馈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27.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的作者是()(2分)A. 爱德华伯尼斯B. 约瑟夫克拉夫特C. 哈罗德拉斯韦尔D. 贾斯特伯格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28. 以下表述,属于对公共关系错误认识的有()(4分)A. 公关二攻关B. 公共关系二拉关

11、系C. 公共关系二宣传D. 公共关系二人际关系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B,C,D29针对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言,以下描述错误的是()(4分)A.组织的知名度高,美誉度就高B.组织的知名度高,美誉度不一定高C.组织的知名度低,美誉度就低D.组织的知名度低,美誉度不一定低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C30. 以下内容,属于CIS当中理念识别/Ml的有()(4分)A. 组织价值观B. 组织品牌标志C. 组织标准色D. 组织经营理念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D31. 依据霍夫兰的观点,针对信息的说服力,以下命题正确的有()(4分)A. 若对方本来就赞同说服者的意见,那么只讲正面的理由可以坚定其原有的态 度。B

12、. 若对方反对说服者的主张,正面反面两方面的理由都说出来要比只讲一面理由更好。C对于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人说出两个方面的理由更加有效。D.对于教育程度低的人说出两个方面的理由更加有效。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B,C32. 依据哈德林卡其尔提出的影响舆论的原则,以下描述错误的有()(4分)A. 舆论对于重大事件非常敏感B. 舆论基本上是由自身利益所决定的C. 舆论的地位通常低于官方政策D. 舆论可以维持长久的激情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D33如何正确认识对公共关系的各种误解?(5分)检查答案标准答案:最为常见的对于公共关系的错误认识是,认为公关=攻关。此外,提到公共关系,人们往往把它和拉关系、走后门之类

13、的庸俗关系联在一起, 甚至混为一谈。原因主要是有人在拉关系、走后门时为了名正言顺、掩人耳目,于是便常常打着公共关系这面时髦的旗帜。实际上,公共关系和庸俗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另外,还有人认为公共关系等于人际关系、广告、宣传、营销等,这些虽然和公共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如果把它们和公共关系强画等号,就无异于是对公共关系的一种误解和歪曲。34.简述跨文化语言交际图的内涵。(5分)检查答案标准答案: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 A是信息的发出者,充当表达的角 色,B是信息的接受者,担当的是领会的角色。在跨文化的交际中,交际双方既 是表达者同时又是领会者,互为说话人和听话人,因此,可以轮流充当A和B的角色,

14、从动态的交际过程来看,在特定的交际语境当中,A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原有的文化观念来组织话语,发出信息,而 B则根据A的话语和自己的意愿以 及原有的文化观念来再现 A的话语信息,也就是领会对方的意思。由于双方在 文化观念上存在差异,如果一方没有认识到对方所依据的文化观念的话,在沟通的过程当中就会发生障碍。35.提出“公共关系即是认知管理”的是()(2分)A. 宣伟公关公司B. 博雅公关公司C. 国际环球公关公司D. 诺尔顿公关公司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36.公共关系的主体、客体、手段分别指的是()(2分)A. 公众、社会组织、传播B. 社会组织、传播、沟通C. 社会组织、公众、传播D. 传播、公众、社

15、会组织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37. 将公关视为“代理客户所实施的一种劝服性的传播行为”是()的观点。 (2 分)A. 形象派B. 劝服派C. 传播派D. 协调派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38. 在组织形象地位图中,D区指的是()(2分)A. 高知名度,高美誉度B. 高美誉度,低知名度C. 低美誉度,低知名度D. 低美誉度,高知名度检查答案标准答案:D39. 美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垃圾运动,又称为“扒粪运动”发生的时间是()(2分)A. 1895 1905 年B. 1903 1912 年C. 19151925 年D. 1945 1955 年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40. 提出公共关系发展实践中四种模式的学者是(

16、)(2分)A. 艾维李B. 伯尼斯C. 巴纳姆D. 格鲁尼格检查答案标准答案:D41. 提出舆论是一个“用来描述难以界定、变化无常和不断变化的团体或者个人的判断的术语”的学者是()(2分)A. 爱德华伯尼斯B. 约瑟夫克拉夫特C. 卡特赖特D. 贾斯特伯格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42. 接收者理解编码信息,对编码者所要表达的含义意义重现的过程指的是()(2分)A. 信息B仮馈C编码D.译码检查答案标准答案:D43. 宣传作为一种影响大众认知,改变大众态度、行为的手段和技巧,一般被认 为是开始于()(2分)A. 中世纪B. 美国独立战争C. 第一次世界大战D. 第二次世界大战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44

17、. 提出态度的形成和改变,都必须以态度服务于人格需要的功能来理解的学者 是()(2分)A. 卡茨B. 卡特赖特C. 霍夫兰D. 伯尼斯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45. 形象的要素包括有()(4分)A. 形象主体B. 形象感知者C. 公众D. 形象中介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B,D46. 以下关于组织形象的表述,正确的有()(4分)A. 组织形象的形象主体是组织,是具有一定的内在精神和外在特征的组织自身。B. 组织形象的形象感知者是组织所面对的公众。C. 组织形象是社会公众通过各种组织形象中介对组织所形成的综合印象。D. 组织形象概念的出现,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产物。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B,

18、C,D47. 以下内容,属于CIS当中行为识别/BI的有()(4分)A. 组织价值观B. 组织品牌标志C. 组织员工教育D. 组织公益活动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D48. 以下内容,属于卡特赖特说服模式的是()(4分)A. 要想让人们接受说服,提供的信息必须能够成为其认知结构的一部分。B. 被说服的人总是趋向于不让自己的认知结构发生不愿意有的变动。C. 针对发送者而言,发送者应该给对方以可信赖的印象。D. 情绪煽动不是万能的,说服的成功还有赖于论点本身的可信度高。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B49. 以下关于新闻策划的理解,错误的有()(4分)A. 新闻策划最重要的是“要有独创性和新奇性”。B. 只要能够帮助组织赢利的新闻策划,就应当算是成功的策划。C. 一项成功的新闻策划应既注重了组织行为,又注重了组织的社会价值,能够 很好地将两者结合的策划,才是成功的策划。D. 新闻策划的基本原则是真实性。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B50. 简述形象和信誉的联系及区别。(5分)检查答案标准答案:所谓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感知、看法与 评价。而所谓的“信誉”,指的就是“信用和名誉”。所谓的“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