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仪的调节与使用_第1页
分光仪的调节与使用_第2页
分光仪的调节与使用_第3页
分光仪的调节与使用_第4页
分光仪的调节与使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1分光仪的调节与使用分光仪(Spectrometer)简介分光仪是一种能精确测量角度的典型光学实验仪器,在利用光的反射、折射、衍射、干 涉和偏振原理的各项实验中进行角度测量。例如: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测量棱镜的角度;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测量棱镜的最小偏向角, 从而计算棱镜玻璃的折射率和色散率;与光栅配合,作光的衍射实验,测量光波波长;与偏 振片、波片配合,作光的偏振实验等。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仪的结构及各组成部件的作用,掌握分光仪的调节和使用方法;2.掌握测定棱镜顶角的方法;3 学会用最小偏向角测定棱镜的折射率。仪器用具分光仪、汞灯、平面反射镜、三棱镜。仪器介绍1 分光仪的结构分光仪外型如图5.1-

2、1所示,它主要由望远镜(自准直望远镜),平行光管,载物台,游标刻度圆盘等几部分组成。(1) 分光仪底座中心处有一沿铅直方向的转轴,称为分光仪的中心转轴。在转轴上套(2)自准值望远镜图5.1-2自准值望远镜结构图(3)平行光管(4) 载物台载物台可绕仪器转轴转动,它是为放置棱镜、光栅等被测光学元件而设置的,台下有三个调节螺丝,可调节载物台的倾斜度。松开“游标盘止动螺丝”、锁紧“载物台锁紧螺丝”载物台可以和游标盘一起绕分光仪游标盘的转轴转动。(5)游标刻度圆盘游标刻度圆盘与分光仪的中心转轴垂直(分光仪出厂时已调整好)。由于刻度圆盘的中心与中心转轴的中心制作时不能完全重合,因此在读数时会产生偏心差游

3、标刻度圆盘由度盘和游标盘组成,度盘最小分度值为0.5°,游标盘最小分度值为1 ,读数方法与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相同 (度盘上的刻度值+游标上的刻度值)。如图5.1-5读数 为:92°47。2.分光仪的调整为了准确测量角度,应调整分光仪达到下列状态:(1)望远镜聚集于无穷远,或称适合于观察平行光。(2)平行光管射出的光是平行光,即狭缝口的位置正好处于平行光管会聚透镜的焦平 面处。(3)望远镜和平行光管的主光轴一定要与分光仪中心转轴相互垂直。实验原理三棱镜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分光元件,至少有两个透光的光学表面,称为折射面,其夹角 称为三棱镜的顶角。1. 自准法测量三棱镜的顶角图 5.

4、1-6图5.1-6为自准法测量三棱镜顶角的示意图,用已调整好的分光仪,使望远镜中的亮十字发出的光线垂直入射于AB面,测出AB面的法线位置,记录两个角游标的读数分别为 二-、 -;然后使光线垂直入射于 AC面,测出AC面的法线位置, 两个角游标的读数分别为- o两法线之间的夹角 为®=1(| 町-引+|昕-计)(5.1-1 )则顶角:=180° - (5.1-2 )2. 由单色光的最小偏向角测量棱镜折射率一束单色平行光,射入三棱镜的AB面,经折射后由另一面 AC射出,如图5.1-7所示,入射光和AB面法线的夹角i称为入射角,出射光和 AC面法线的夹角称为出射角,入射光 与出射

5、光的夹角:称为偏向角。如果转动三棱镜,使入射角i等于出射角i,根据折射定律可知,折射角,与此相应的入射光和出射光之间的夹角最小,称为最小偏向角,以一:斷表示,棱镜的折射率 n与顶角:,最小偏向角一:伽有如下关系式1 _图 5.1-7Si 门1 min :n 二2asin25.1-3由分光仪测定顶角和最小偏向角:min,即可由 上式算出三棱镜对该种光线的折射率n。折射率是光波波长的函数,非单色光源(例如汞灯)发出的光,经过 三棱镜折射后,其中各单色光成分(光谱线)会有不同的偏向角,可以分别测量棱镜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分光仪的调整1目测粗调目测粗调“望远镜光轴倾斜调节螺丝”、

6、“载物台调平螺丝”、“平行光管光轴倾斜调节螺 丝”分别使望远镜筒、载物台面、平行光管镜筒均大致处于水平状态,并与仪器中心转轴基 本垂直。2.用自准法调整望远镜聚焦于无穷远(1) 旋转“目镜视度调节螺母”,改变目镜到分划板之间的距离 (目镜对分划板调焦), 直到分划板上的叉丝线和十字窗口成像清晰为止。(2)改变分划板到物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十字像成像最清晰,并且十字像与叉丝线无 视差。3 .调整望远镜光轴与分光仪的转轴相垂直平面镜仍竖直置于载物台上,如果望远镜光轴与平面镜镜面垂直,则反射回来的亮十字像与分划板中 上叉丝线交叉点 完全重合,将载物台旋转180。(因而平面镜也随着转过180 °

7、;)之后,如果亮十字像与 上叉丝线交叉点仍然 完全重合,则说明望远镜光轴与分光仪 的中心轴垂直。(1)首先转动载物台使平面镜的一个面对准望远镜,从望远镜中找到由平面镜反射的十字像,然后再转动载物台使镜面转过180°,从望远镜中再一次看到由另一面反射的十字像(此时不用考虑十字像与上叉丝线交叉点是否重合)。(2)用逐次逼近各半调整法,仔细调节每一个反射十字像的位置。先用望远镜找到一个反射十字像,当十字像与上叉丝线交叉点不重合时,此时调节“望远镜光轴倾斜调节螺丝”使十字像与上叉丝线交叉点之间的距离减小二分之一,再调节载物台下面的水平调节螺丝(a1或a?)消除另一半距离,使上叉丝线与亮十字像

8、重合。再将载物台旋转180°,使望远镜对准平面镜的另一面,采用同样的方法调节,如此重复调整,直至转动载物台时,从平面 镜前后两个面反射回来的亮十字像都能与分划板的上叉丝线重合为止。4调整平行光管:使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平行光管的光轴与中心轴垂直。用前面已 调好的望远镜(适合于平行光、光轴与中心轴垂直)为标准调节平行光管。(1)调整平行光管产生平行光。取下载物台上的平面镜。用汞灯照亮狭缝,从望远镜中观察来自平行光管的狭缝像,放松“狭缝筒锁紧螺丝”,移动狭缝筒,改变狭缝到会聚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见清晰的狭缝像,并与分划板上的叉丝线无视差。此时狭缝处于透镜 的焦平面上(为什么?),平行光

9、管产生平行光。(2) 调整平行光管的光轴与分光仪中心轴相垂直。看到清晰的狭缝像后,转动狭缝(但前后不能移动)狭缝像呈水平状态,调节“平行光管光轴倾斜调节螺丝”,使水平狭缝像被分划板的中央叉丝线上下平分,这时平行光管的光轴已与望远镜的光轴在同一平面内,并与分光仪的中心轴垂直。再把狭缝转至铅直位置,并需保持狭缝像最清晰而且无视差。二用自准法测量三棱镜的顶角:'1. 为确定三棱镜的两个光学面的法线位置,应调整三棱镜的两个光学面同时与分光仪的中心轴平行。调整方法根据自准原理,用已调整好的望远镜来进行。2. 测量顶角:-转动载物台使 AC面垂直于望远镜的光轴,由两个角游标读出望远镜的位置一、即为

10、AC面的法线位置;转动载物台使 AB面垂直于望远镜的光轴, 由两个角游标读出望远镜的 位置即为AB面的法线位置。重复测量三次,计算顶角a的平均值。列表记录测量数据。三.测量低压汞灯中各单色光的最小偏向角及棱镜折射率(选做内容)1.调节狭缝宽度,使光谱线细而清晰地成像在望远镜的分划板平面上。2认定一种单色普线,使谱线向入射光方向靠拢,即减小偏向角1 ,继续转动载物台,并转动望远镜跟踪该谱线, 直至棱镜继续沿着同方向转动时谱线逆转, 此转折点即为相应于 该谱线的最小偏向角位置。3通过望远镜观察所认定的那条单色谱线,并细心地重新观察载物台转动时的该谱线 移动情形(注意:此时望远镜视场中叉丝线的竖线应

11、能始终跟踪该谱线),使该单色谱线刚好在望远镜视场的垂直线处发生逆转(望远镜所在方位即是该单色谱线的最小偏向角位置)。4.分别读出此时两游标上的相应读数亠、5依次测出汞灯光谱中黄色、绿色、紫色三种单色谱线的最小偏向角的方位角读数。6.移去三棱镜,将望远镜对准平行光管狭缝中点,读出两游标的相应读数v-、。7按 林乌牛勺-),计算最小偏向角P min,重复测量三次,算出0 min 平均值。8.列表记录所有的测量数据, 将测出的顶角a和最小偏向角1 min代人式(5 . 1 - 3), 求出各单色光的折射率。并分析棱镜折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注意事项1.望远镜、平行光管上的镜头、 三棱镜、平面镜的镜面不能用手摸、 擦。严防三棱镜、 平面镜磕碰或跌落。2 分光仪为精密仪器,各活动部分均应小心操作,应当轻轻推动可移动部件(例如望 远镜、游标盘),而无法转动时,切记不可强制其转动,应分析原因后再进行适当调节。3 调节狭缝宽度时,千万不能使其闭拢,以免使狭缝受到严重损坏。-日是法线之间的夹角,在测量法线位置时,如果,游标越过刻度零点, 法线之间的夹角应等于 180°-日-日游标可能会越过刻度零点,4 .在公式(5.1-1)中听一日与日思考题1 用自准法调节望远镜时,如何判断分划板平面与物镜焦平面严格共面?2 .已调好望远镜光轴与仪器转轴垂直后,载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