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_第1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 1 1)学习目标:1.1.认识计数单位 万” “万”百万”千万”和 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 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 2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初步地读出亿以内的数。学习重点:认识计数单位 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学习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一、自主学习1 1、1010 个一是(),1010 个十是(),十个百是(,(,1010 个千是()。2 2、数数:1 1)从 689689 个一个的数到 712712。2 2)从 420420 |的数到 540540 3 3)从 910910 一 十 的

2、数到 100010004 4)从 200200 一I I 的数到 100010003 3、 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4 4、搜集有关大 数的信息。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 1、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 1010 个一千是()。思考:千位上的 1010 个珠子怎么办()。2 2、请学生一万一万地数,当数到 1010 个一万是()。3 3、 照这样继续数下去。2 21010 个十万是()1010 个一百万是()1010 个一千万是()学生在计数器上数 数。4 4、 阅读教材第 3 3、4 4 页,完成下题。1 1)、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每

3、相邻两个计数单 位之间进率是() 。2 2)、一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都是()。3 3)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三、过关检测:1 1、1381900013819000 中的 8 8 在()位上,表示 8 8 个();3 3 在()位上,表示()。2 2、个级包含的数位有()、()、()、();万位、()、()、()在万级上。3 3、一万一万的数,按顺序填数 9696 万、()、()、()、()。4 4、十万 十万的数,按顺序填数 7070 万、()、()、()、()、()、()。3 3课题:亿以内

4、数的读法(例 2 2)学习目标:1.1. 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 规则。2.2. 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学习重点: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学习难点:数位上出现 0 0 的读法。一、自主学习1 1、读出下面的数 305305 读作:300300 读作:5350053500 读作:28792879 读作:2 2、万级包括的数位是()、()、()、()。3 3、个级的记数单位有()、()、()、();万级的记数单位有()、()、4 4、123456789123456789 是一个()位数,4 4 在()位上,表示 4 4 个

5、()。二、合作学 习、探究新知 1 1、观察例 2 2,小组交流完成:(:(1249612496 读作:(2 2 64070006407000 读作:(3 3)观察 64070006407000 与 2496000024960000 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4 4不同点:()2 2、以 8500030085000300 为例讨论含有两级数的读法。(1 1)讨论万级、个级上都有具体的数字该怎么读? (2 2 讨论每级中有 0 0 的数的读法。我知道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先分级,万级的数按照()级的数的读法来读, 再在后面加上一个()字;每级中间连续有几个 0 0 都只读()个零;每级末尾的

6、0 0()。(3 3)、我会读。24308002430800 读作:()2300005023000050 读作:()三、过关检测:1 1、教材第 5 5 页的 做一做” 2 2、做练习一第 2 2 题。3 3、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写在课堂练习本上)。1234560012345600 307456130745614009503040095030 7650300076503000 4 4 读出下面各数200800200800 读作:70900007090000 读作:46000004600000 读作:70050037005003 读作:5 5课题:亿以内数的写法(例 3 3)学习目标:1

7、 1、在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 的数,加深对数的组成的理解。2 2、 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正确写 出亿以内的数。学习难点:掌握什么时候写 0 0,写几个 0 0。、自主学习1 1、 写出下面的数五千零三十 写作:()三千二百四十五 写作:()九千零一写作:() 六万三千四百二十 写作:()2 2、 个级的记数单位有()、()、()、();万级的记数单位有()、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 1、观察例 3 3 主题图,合作交流。(1 1)根据读法,在计数器上拨出 六千八百五十万、三千零八十万”这两个

8、数。(2 2) 计数器上拨出的数六千八百五十万”是()位数;三千零八十万”是 ()位数。(3 3)六千八百五十万写作()三千零八十万写作()(4 4)我知道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先写( )级,再写() 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占位。2 2、 自主写数(1 1)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写作:(2 2)二千零五万七千九百写作:(3 3)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写作:3 3、 完成教材第 7 7 页的做一做”三、过关检测:1 1、10324501032450 是一个含有()个数级的数,3 3 在()级上,表示(),5 5 在 ()级上,表示()。2 2、一个数由 7 7 个百

9、万,3 3 个万,6 6 个百,7 7 个一组成,这个数是(),读作()。3 3、 做练习一第 4 4 题。4 4、 读出下面各数200800200800 70900007090000 46000004600000 700500370050035 5、 写数。(1 1)三千五百八十九万三千写作:(2 2)七千零五万七千六百写作:(3 3)三千零九万零七十五写作:。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 4 4)学习目标:1 1、 掌握亿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2 2、 通过学习,培养观察比较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学习重点:比较亿以内数的大

10、小的方法。学习难点: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一、自主学习1.1.填空。101010101010 是()位数,最高位是()位;356000356000 左起第二位是()位,表示()个()。2 2在 0 里填上、”,或二”。999999010101010 601601 O 564564 687687 O 6786783.3.我会说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 1、 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观察例 4 4 主题图:(1 1)、读出各个省的面积。(2 2)、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720000720000 和 11000001100000 ; 454800454800 和 110

11、00001100000454800454800 和 485000485000 ; 12100001210000 和 16600001660000(3 3) 、我会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如果位数不相同,位数多的数就();如 果位数相同,就从左起的第()位比较;如果左起的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 左起的第()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2 2、 把六个省份的面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v()v()v()v()v()。3 3、 完成第 1313 页 做一做”的题目,并且说说比较的方法。、过关检测:1 1、 在 0里填上”,或二”。1234001234000123040123040 99999

12、9999999 010000110000170009007000900O 70090007009000 64532196453219 O 7453297453292 2、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1003450010034500 78999997899999 1123000011230000 905678990567893 3、 完成练习三的 1 1、2 2 题。课题:用万作单位的数(例 5 5、6 6)学习目标:1 1 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2 2会用 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点: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学习难点: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

13、数写出它的近似数。一、 自主学习1 1、 万级的计数单位有()、()、()、()。2 2、 3 3 个万是()万,()个万是 2020 万。3 3、 阅读教材 1414、1515 页内容。二、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 1、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1 1)、把红细胞 和白细胞的个数读出来学习重红细胞:50000005000000 读作:()5000000=5000000= ( )万白细胞:1000010000 读作:()10000=10000=()万(2 2)、读了这些数以后,我发现:()(3 3)、练习:完成 1414 页做一做”2 2、教学用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1 1)、下面

14、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到楼上要走 2525 级台阶。()旗杆高约 6 6 米。()学校购彩旗 4545 面(小明家每月用水在 1212 吨左右。()(2 2)、读出地球太阳的直径。1275612756 千米读作:()13890001389000 千米读作:()(3 3)、读教材 1515 页,说一说用 四舍五人”法求近似数的方法。(4 4) 、用 四舍五人”法把地球太阳的直径用 万”作单位。1275612756-()万 13890001389000-()万(5 5)、完成 1515 页的做一做”三、过关检测:1 1、 把下面各数用 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 万”作单位的数。254000254

15、000 3687000368700066358216635821 13698032136980322 2、 在括号里填写使式子成立的数。9 9()864864仍 ()39800398009 9 万6 6 () 813081306 6 万 () 762376232J3 3、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六千零八十万写作()A.6080000A.6080000 B.60800000B.60800000 C.6080000C.6080000(2)、比最大的六位数少 1 1 的数是()A.1000000A.1000000 B.999998B.999998 C.99999C.99999(3)、与

16、 9999999999 相邻的数是()A.99998A.99998 B.100000B.100000 C.99998C.99998 和 100000100000课题: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学习目标:1 1、 通过自学数的产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 点。2 2、 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 计数单位。学习重点: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学习难点:能够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的数位顺序 表。一、自主学习1 1、 我知道古时候人们记数方法有()、()、刻道记数。后来,人们逐渐 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这就是()。2 2、 表示

17、物体个数的 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1111、1212、,都是()。3 3、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表示。0 0 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 ()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 1、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 法。2 2、 独立补充完整课本 2020 页数位顺序表。3 3、 个、十、百、千、万,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叫()4 4、 巩固练习(1 1)、填一填1一百亿有()个十亿,()个百亿是一千亿。2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3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

18、是()和()。4 4 在十亿位,表示()个()。、过关检测:1.101.10 个一千万是(),1010 个一亿是(),1010 个一百亿是()。2.2.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起每()个数位是一级,亿级的四个数位是()。3.3.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这种计数方法叫做()。4.4. 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5.5. 有一个整数,它里面有 100100 个一千万,这个数是()。6.6. 一个数由 7 7 个十亿、5 5 个百万、2 2 个一组成,这个数是(),读作()。7.7. 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位和()。8 8 千 和 万 的进率是(),请你写出三组进

19、率是十的计数单位。()与()的进率是十;()与()的进率是十;()与()的进率是十;课题:亿以上数的认识学习目标:1 1、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并能正确地读,写亿以上的数。学习重点:使学生掌握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学习难点:中间有 0 0 的大数的读写。、自主学习1 1、 9002360090023600 是个含有()级的数,9 9 在()位上,表示(),这个数读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位数略是()。2 2、 写数三百三十万九千写作: 三千零五十万零八百写作:3 3、 在数位顺序表中,右起第九位是()位,它属于()级,亿级都包括 ()位、()位、()位、()位。二、合作学习

20、、探究新知1 1、 读法(例 1 1)(1 1)自己先试着读一读下面的 3 3 个数,再读给同桌听。61000000006100000000 读作:1004000200010040002000 读作:400305000000400305000000 读作:(2 2)和同桌交流,试着说说读数的方法。(3 3)读数时先分级,从()位读起,一级一级的读,读完亿级的数后再加一 个()字;每级末尾的()不读,每级中间或前面的 0 0 要读,不管几个 0 0 只读()个。(4 4)完成书上 2121 页做一做。2 2、 写法:(1 1)写出下面的数。(例 2 2)三亿写作:三十亿九千万写作:七千零三亿零二

21、十万写作:(2 2)亿以上数的写法是先分级,从()位写起,- 个单位也没有,就写()占位。3 3、学习亿以上数的改写。(1 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 万”作单位的数。250000250000 2000000020000000 581200000581200000(2 2)、独立完成 2222 页例 3 3300000000=300000000=()亿 12762700001276270000 ()亿2089700000020897000000 ()亿(3 3)、小组交流改写方法:三、过关检测:1 1、 填一填1一百亿有()个十亿,()个百亿是一千亿。2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

22、3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和()。2 2、 分别将非整万、整亿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10638001063800 12800096001280009600 30450030450086731008673100 9632000096320000 2098600540020986005400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学习目标:1 1、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2 2、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 3、 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的数学。学习重点:计算器的使用。学习难点: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一、 自主学习看教材 23-2523-25 页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计算工具的历史及

23、使用。1 1、 20002000 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大约 1414 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并一直沿用至今。2 2、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 表()。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3 3、 在拨数时要先定好(),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 数第三档为个位)4 4、 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5 5、 1717 世纪初()人发明了计算尺,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直到 2020 世纪中 叶,计算尺才逐级一级的写,哪一位上亿”或万”作单位的数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6 6 认识

24、计算器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二、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 1、小组合作,研究算盘的认识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小组研究,集体汇报:2 2、操作交流,认识计算器的功能(1)学生相互介绍,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2)在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计算方法762.32762.32 0.89=0.89= 32010-32010- 8925=8925=436.8436.8 &75=75= 13.613.6 2.72.7 &75=75=145+145+145=145+145+145= 138+489=138+489=三、过关检测:1 1、 判断。(1)、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1 1。()

25、(2)、算盘每颗下珠代表 5 5。()(3)、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梁。()(4)、CECE 键是清屏键。()(5)、ONCONC 键是开关及清屏键。()2 2、 用计算器计算。(1)、太平洋的面积是 17967.917967.9 万平方千米,大西洋的面积是 93369336 万平方米,印度洋的面积是 7491.77491.7 万平方千米,北冰洋的面积是 13101310 万平方千米,问:四大洋的面积一共是多少万平方千米?(2 2)、即将投入施工的崇海大桥,全桥长 30423042 米,预计投资约 6,0000,00006,0000,0000 元。问:每米投资约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课题:用计

26、算器计算学习目标:1 1、 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2 2、 通过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3 3、 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学习重点:正确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习难点:探索计算规律。一、自主学习1 1、 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功能。2 2、 用计算器计算。(1 ) 386+179=386+179=我是按照这样的步骤计算:先输入数字键(),再输入运算符号键(),又输入数字键(),最后输入()就显示出了结果()。(2 2)、2626X39=39= 312312 -8=-8=(3 3)、36+228

27、-179=36+228-179= 2626 X9-349=9-349=、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 1、小组讨论交流会报例 1 1 的计算方法。2 2、 完成 2626 页的做一做”合作完成,口头出示比较简单的计算题。四人一组,轮流出题,比赛看谁先 算出来。3 3、 发现规律。(1)用计算器独立计算 99999999Xl=l= 99999999 2=2=99999999 X3=3= 99999999 4=4=(2)观察,小组交流找出答案中数位上的数字排列规律,小组代表发言。(3)不用计算器,遵循规律写答案。99999999 X5=5= 99999999 7=7= 99999999 9=9=(5)运用

28、计算器检验答案。4 4、 完成 2727 页的做一做”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发言。三、过关检测:1 1、判断。(1)(1)4756047560 4747 万();(2)(2)20360000002036000000 2020 乙()(3)(3)9900000001099000000010 乙()2 2、 用 3 3、6 6 0 0、0 0、0 0、0 0、8 8、9 9 八个数字,按要求写出八位数。(1)最大的数。()(2)最小的数。()(3)不读 0 0 的数。()(4)约等于 1 1 亿的数。()3 3、 用计算器计算:9494 867867 (394394+ 54775477

29、)弋 7 784508450-25-25 - 249249 63966396 ( 520520-438438)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课题:直线、射线和角学习目标:1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的和别2 2、 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3 3、 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学习重点:正确建立射线的概念。学习难点:使学生理解角的边是两条射线。一、自主学习1 1、认识射线、直线和线段(1(1)、生活中射线的例子(手电筒、汽车灯、太阳射出的光线)o注意射线的端点、方向,长度(2 2)、直线(电视画面上向远方无限延伸的铁轨)注意直线的端点、

30、方向,长度(3 3)、要求学生画一条射线和一条直线。(4 4)、线段(注意线段的端点、方向,长度)2 2、学生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并分别画出2 2 条以上的直线、射线和线段。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画直线、射线和线段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友情提示:画射线的方法先点 一点,再沿着尺的一边画射线名称端点方向长度图例直线射线线段三、认识角1 1、 角的定义及相关概念2 2、 角用什么符号表示3 3、 角的画法:在练习本上练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从这(手电筒、汽车灯、太阳射出的光线)o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线;写出各部分名称。用/1 1 表示。四、

31、过关检测:1 1、 p36p36 页做一做2 2、 p39p39 页练习四第 1 1、2 2 题3 3、 把 5 5 厘米长的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得到的是一条()。A A :直线 B B :线段 C C :射线提示:想一想:直线、线段和射线各有什么特点?直线、线段和射线有什么联系和区别?4 4、 一条射线长 100100 厘米。A A :正确 B B :不正确提示:想一想:射线的长度是有限的吗?课题:角的度量学习目标:1 1、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实 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学习重点:体会引入角的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学习难点:

32、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一、自主学习1 1、认识量角器(1(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思考: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是个半圆),从 0 0 开始到 180180 为止。这个半圆 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说明:把半圆平均分成 180180 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 1 1 度的角。也就是说, 计量角的单位是 度”写 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为“度”(2 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1把半圆分成 180180 等份,每一份是 1 1。2请同学们观察, 量角器上小圆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 再仔细观察, 量角器上 有几圈刻度?外圈的刻度 0 0180180 是按怎样排列的?内圈呢?(3 3 外圈的刻度线,从左边

33、o o 刻度线起?组内找出 1010 3030 9090 120120 180180从左边起找出外圈 5050的刻度线,找出 9090的刻度线?找出外圈 125125的刻度 线?(4 4 从右边起, 内圈的刻度怎样找呢?表示出内圈 0 0的刻度线?45458080?90?90组内 学生找出 140140、180180的刻度线。(5 5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量角器。量角器上的中心在哪里?从左边起,找 0 0 135135、180180刻度线。再从右边起,找 10103535180180刻度线。2 2、组内探究量角的方法3 3、p38p38 页 1 1 角的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

34、有关系,只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张开得越 大,角就越大,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量角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友情提示:量角的时候量角器 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量角器的一条 0 0 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看角的另外一 条边对着刻度几,这个角就是几度。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三、过关检测:1 1、认真阅读课本 37.3837.38 页内容,完成下面填空、角的计量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记作()。、量角的步骤是:两角器的中心与()重合,0 0 度刻度线与()重合。另一条边在量角器 上所

35、对的刻度是多少,这个叫就是多少度。、量一量 7676 页各角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量角时,什么时候读外圈的刻度?什么时候读内圈刻度?课题:角的分类和画法学习目标:1 1、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 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间观念。2 2 使学生能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学习重点: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学习难点: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自主学习 p41p41 页1 1、 组内同学每人画出 3 3 个角,比较得出角是有大有小的。问:根据角的大小能不能把它们分成几类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角的分类和 画法。2 2、 认识

36、直角的度数。(1(1 提问:组内说一说见过的哪些角是直角吗 ?(2(2 指一指三角尺上的直角。直角是多少度呢?请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上的直角,告诉组内同学,直角是 多少度。提问:数学书封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课桌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黑板面的一 个角是多少度?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一个角都是多少度吗 ?3 3、 认识平角。组内每个同学画:先点一个点,再用直尺,从这点出发向相反的方向画两条射 线。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两条边在哪里 ?请同学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平角,再量一量自己画的平角是多少度。提问:你们量得平角的度数都是 180180吗?指出:平角是 180180。你能想出一个平角的度数等于几

37、个直角的度数吗 ?提问:1 1 平角等于几个直角?(1(1 平角二 2 2 直角4 4、 认识锐角和钝角。组内同学讨论交流锐角、钝角的定义,让学生读一读5 5 认识周角。指着图说明:一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这个角,是周角。(画图每个同学说一说,什么样的角叫做周角,再看一看书上怎样说的,然后告诉同学说明:周角是 360360。请组内同学把周角的度数与直角、 平角的度数比一比, 一个周角等于几个平角 等于几个直角?& &自学 p42p42 页角的画法、合作探究、归纳展示角的分类及角的画法:1 1、 用小木条组成的活动角演示,从锐角起,旋转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让学生说明每次是什么角

38、,为什么?2 2、在黑板上画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三、过关检测:1 1、认真阅读课本 3737、3838 页内容,完成下面填空1、角的计量单位是(),用符号()表示。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记作()。3、量角的步骤是:(1 1)两角器的中心与()重合,0 0 度刻度线与()重 合。(2 2)另一条边在量角器上所对的刻度是多少,这个叫就是多少度。课题:口算乘法学习目标:1 1、学习并掌握整百数(几百几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2 2、让学生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学习重点:整百数(几百几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学习

39、难点:发现积的变化规律。一、自主学习 p46p46 页例 1 1 及相应练习1 1、 口算下面各题,说出划线两题的算法。304304= 700700 8= 6 6 爲 0 0= 5 5 卷 0000= 25257 7 80000= 8080 6= 1212 8= 6060 再 0 0=1301303030=提问:最后一题你会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类型题的口算方法2 2、请同学们看书 P45P45 页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引导学生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 的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根据 p46p46 第一图里的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人骑自行车 3 3 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让学生独立口算。1

40、6$=16$=(师巡视,注意统计不同口算方法的种类)组内汇报交流。P46P46 第二幅图,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1 1 提问:特快列车 3 3 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组内说一说该怎样列式?1601603 3 这个算式怎么算?(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再向 全班汇报)3 3、学生对比 16163=3=和 1601603=3=,让学生从 1616 和 160160 的关系中,总结出几百几 十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方法。3 3、将第 1 1 题增加 1 1 个条件“ 3 3 小时行多少千米?16X30=4 4、让学生在与“1616X 的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二、合作探究、

41、归纳展示口算乘法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三、过关检测:1 1、 p46p46 页做一做2 2、 p47p47 页练习六 1-31-3 题3 3、 400400 X3030 这个算式怎么算?(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 再向全班汇报)14 4 个百 X3 3= 1212 个百,4 4 个百 X3030= 120120 个百,就是 1200012000。2400400X3 3= 12001200, 12001200X0 0= 12000.12000.3因为 4040X3030= 1200,1200,所以 400400X3030= 12000.12000.4因

42、为 4 4X3 3= 1212, 4040X3 3= 120120, 400400X3 3 = 12001200,所以 400400X3030= 1200012000。4 4X3 3=1212, 1212X10001000= 1200012000。4 4、试算,并说出是怎样算的。500500X3030 800800 2020 4040 X0000 1212 X0000 800800 5050(4 4)讨论:800800X5050 的积的末尾为什么不是 3 3 个 0 0 而是 4 4 个 0 0。你觉得哪种算法更为简便?为什么?课题:笔算乘法学习目标:1 1、 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43、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 笔算方法。2 2、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学习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习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一、自主学习1 1、 自学 p49p49 例 1 12 2、 小组内交流:独立列式为:145X2=145X2=3 3、 请估一估 145145X1212 的大致范围。4 4、 尝试算出 145145X1212 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 误差是否合乎实际。5 5、 组内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应说以下几点:(1 1)先算什么;(2 2)再算什 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3 3)最后算什么。6 6 小组共同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般

44、方法的过程。7 7、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运算的结果。综合练习1 1、课本 4949 页 做一做”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可用计算器自行检验2 2、练习七第 3 3 题。164X32=164X32= 5454 采 45=45= 254254 36=6=217217 83=83= 4343 139=139= 328328 25=25=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笔算乘法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怎样列竖式可使计算方便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 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同时提醒 学生书写要工整,数位要对齐,计算

45、要仔细。三、过关检测:1 1、 练习七第 6 6 题。2 2、 两个因数分别是 7272 和 8 8,积是多少?如果把因数 8 8 改成 80,800,80,800,积分别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3 3、 火眼金睛练习七第 7 7 题。4 4、 比一比看谁做的对322322 145145 6796792424 2727 13133 3、列式计算(1(1) 123123 的 3535 倍是多少?(2 2) 1313 个 451451 相加得多少?4 4、( 1 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 1515 个班,每班 144144 本,还需要留 4040 本作为 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2 2)有 8 8

46、 个班做体操,平均每行 2424 人,站了 1212 行,共有多少人?(3 3)学校要为图书馆增添两种新书,每种 3 3 套,儿童百科每套 125125 元,数学 大全每套1818 元,一共要花多少钱?课题:笔算乘法的练习学习目标:1 1、 知道用乘法解答应用题可把两个因数交换位置。2 2、 正确解答应用题。学习重点:正确解答应用题。学习难点:理解应用题中有关数量关系。一、自主学习(一)复习1 1、小黑板出示笔算题:134134X1616 246246 3434学生笔算(两名学生板演)。让小组内学生写出笔算过程。2 2、口算:14X714X7 2525 3 160160 g 2323 XOOO

47、O6060 7070 2121 300300 1818 5050(二)练习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周要用114114 分钟,绕地球5959 周要用多少分钟?比 5 5 天时间长些还是短些?问:怎样列式表示什么? 5 5 天时间有几分钟?114114 59=672659=6726 (分钟)114114X 59596060 2424 5=72005=72007200672672006726问:5959 114114X114114 和 X59X59 比,哪一种计算更简便?多名学生回答(个别学生会列这种式子)5959X 114114学生比较后得出:114114X 5959笔算时比较简便、合作探

48、究、归纳展示笔算乘法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怎样列竖式可使计算方便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 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同时提醒 学生书写要工整,数位要对齐,计算要仔细。三、过关检测:1 1、 笔算下面各题183183X1515 2424 稻 5 5 3737 *1111 1111 2582582 2、 学校要为运动员添置服装,其中上衣每件 126126 元,裤子每条 8888 元,如果添 置 1212 套,一共需要多少元?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数有 0 0 的乘法学习目标:1 1、 掌握因数末尾有 0 0 的竖

49、式的简便写法及计算方法2 2、 口算、笔算交互进行,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正确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数有 0 0 的乘法。学习难点:理解因数中间或末尾数有 0 0 的乘法方法。一、自主学习1 1、出示问题: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 160160 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 106106 千米它们 3030 小时各行多少千米?2 2、小组内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写出解题算式,独立进行计算3 3、 反馈第(1 1)题: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4 4、 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和积进行讨论1、写竖式时,如何处理 “0 0”非 0 0”数字的对位问题2、怎样确定积的末尾零的个数5 5、 反馈第(2 2)题:重

50、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二、 质疑与小结1 1、 因数末尾有 0 0 如何列竖式简便?应注意什么?两个因数末尾都有 0 0 的简便算法是 先把 0 0 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 0 0,则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 0 0。2 2、 因数中间有 0 0,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乘数中间有 0 0 的乘法,用 0 0 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但要注意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三、 知识反馈:1 1、 学生试练 P53P53 做一做2 2、 比较哪个算式简便,为什么?四、 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因数中间或末尾数有 0 0 的乘法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两个

51、因数末尾都有 0 0 的简便算法是 先把 0 0 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 0 0,则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 0 02 2、因数中间有 0 0,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乘数中间有 0 0 的乘法,用 0 0 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但要注意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五、过关检测:1 1、笔算下面各题180180X1515 2020 稻 5 5 307307 K1 1 1212 180802 2、 口算 4040 72=72= 600600 300=300= 3030 23=23= 101101 90=90= 608608 5=5=3 3、 计算 106106 3030

52、 时,既然中间的 0 0 与 3 3 相乘得 0 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106106 106106X 3030 303031803180 31803180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0 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先把 0 0 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 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 0 0行程问题应用题学习目标:1 1、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并用统一的符号写出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2 2、 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构建数学模型:速度刈寸间= =路程3 3、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学习重点

53、: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 刈寸间二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学习难点: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一、自主学习(一) 1 1、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是 4040 千米。2 2、 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小组内交流)3 3、 再出示: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是 4040 千米,也可以这样写:特快列车 的速度是 4040 千米/ /时4 4、 让学生观察:哪种方法简便?怎样用复合单位来表示速度?5 5、 汇报成果:可以用所走的路程/ /时间单位来表示速度。6 6 练习:让学生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小组内交流讨论(二) 学习例 3 31 1、 让生独立解决第(1 1)( 2 2)小题2 2、 出示

54、:(1 1) 802=160802=160 (千米)让生说出每个数各代表什么量?(2(2) 2X80=1602X80=160 (千米)3 3、 小组讨论、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试着写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式。4 4、 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作品:速度 用寸间二路程二、合作探究、归纳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速度 时间= =路程路程诩寸间= =速度发现: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便能求出第三个量。三、过关检测:1 1、 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 110110 千米,可写作2 2、 蝴蝶的速度每分钟 500500 米,写作3 3、 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

55、 340340 米,写作4 4、 小强每天早上跑步 1515 千米,他的速度大约是 120120 米/ /分,小强每天大约跑 步多少米?5 5、 练习八第 8 8 题学生独立解答,小组内订正6 6、 练习 8 8 5 5、6 6、7 7、9 9课题:积的变化规律学习目标:1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 有趣的事情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学习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一、自主学习1 1、 口算 p47p47 练习六第 4 4 题小组内交流:你能说一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比一比,谁算得快?(小黑板出示第八题)2 2、 综

56、合练习1 1、 完成第 5 5 题。你说出口算的过程吗?2 2、 观察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特点?学生先填空后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友情提示: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提高练习1 1、要求完成第 6 6、7 7 题。(在书中完成第 6 6、7 7 题,说一说解题的思路。) 第 6 6 题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做 7 7 题时先让生读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引导学生跳出常规思维进行创新164=4164=4 (元),理由: 买 3 3 送 1 1”相当于买 4 4 少收 1616 元,则平均每棵少收 4 4 丿元。、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口算乘法的方法:(小组合作完

57、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三、过关检测:1 1、 这些题你都会算吗?试一试。5X3=503= 500500 8= 5050 30 0= 500500 30 0=你发现了什么?请你比较一下,看有什么规律。观察前三个算式: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扩大 1010 倍、100100 倍,积就扩大 倍、倍。(积扩大的倍数和因数扩大的倍数相同)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缩小 1010 倍、100100 倍,积就缩小 倍、倍。(积缩小的倍数和因数缩小的倍数相同)谁能将这两条规律合起来说?该怎么说?如果把这三个算式中的 3 3 换到前面,结论又是怎样的?这三个算式呈现出来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一个因数不变,

58、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积会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2 2、 运用规律。我们在口算乘法中经常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如算200200X6060 时先算 2020= 1212,由于一个因数扩大了 100100 倍,另一个因数扩大了 1010 倍,所以积 1212 就应该扩大 10001000 倍,积就是 1200012000。请你说说口算 120120X4040 时该怎样运用规律。 3 3、在乘法算式 A A XB B = C C 中,如果因数 A A 扩大(缩小)m m 倍,因数 B B 扩大(缩小)n n 倍,积 C C 会怎样变化? ( A A、B B、m m、n n 均不为

59、0 0) 4 4、在乘法算式 A A 用=C C 中,如果因数 A A 扩大 m m 倍,因数 B B 缩小 n n 倍,积 C C 会怎样变化? ( A A、B B、m m、n n 均不为 0 0)课题:乘法估算学习目标:1 1、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学习重点: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学习难点: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自主学习1 1、 知识准备:1919 X 18183232 X 53534141 X 3030 4242 X 2121 2828 X 4040 1212 X 9 9小组内交流讨论你是怎么想的?2 2、 自学 p60p60

60、页例 5 5(1) 小组内让学生说说题意,明确此题并不用求出准确数,只要估算就行了。要求学生列式:4949X104104(2) 学生讨论估算方法(3) 汇报:生:4949 5050 104104 1001005050X100=5000,100=5000,应该准备 50005000 元。生:4949 5050 104104 1101105050X10=5500,10=5500,应该准备 55005500 元。小组内讨论:谁的估算好一些?为什么?生:第二种估算方法好一些。要求带多少钱,在估算时要把近似数取大些,才不会造成钱不够的现象,所以这道题用第二种估算好一些。、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口算乘法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