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式挡土墙_第1页
悬臂式挡土墙_第2页
悬臂式挡土墙_第3页
悬臂式挡土墙_第4页
悬臂式挡土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1325第五章悬臂式挡土墙设计实例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挡土墙设计基本资料一、建筑物总体设计资料挡土墙是整个枢纽或单体建筑物的组成部分。为满足枢纽或单位建筑物与两岸连 接、挡土、水流、防渗排水等各项要求,需要提供与总体设计有关的下属资料。(1)建筑物的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2)建筑物总体布置图,并根据总体布置要求提出对挡土墙平面和立面的布置及 基本尺寸的要求。(3)设计、校核,建成,正常运用及施工期墙前、墙后各种水位。(4)根据总体防渗排水要求提出对挡土墙需满足的侧向防渗排水要求。二、地形资料为进行挡土墙的平面布置和立面设计,需提供1:5001:1000的大比例地形图和纵 横剖面图。三、地质和水文

2、地质资料挡土墙设计需提供以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1)挡土墙地基的岩土层结构及其工程性质如承载力、基地摩擦系数和强度指标 等。对于大中型及重要工程应通过野外或室内试验提供,对于小型工程可参照已建工程 或按经验选取。(2)提供天然状态下的地下水位资料。四、回填土的物理性质土压力是作用在挡土墙上的主要荷载。回填土的物理力学为指标如摩擦角、粘聚力、 重度等是决定土压力的关键指标,对于大中型或重要工程应通过室内或室外试验取得。 对于小型工程可参照已建工程或按经验选取。其他有关资料如下:(1)在冻土地区要提供冻结深度,地基土及回填土的冻胀性指标,如冻胀量等。(2)墙前无护砌,有冲刷水流作用时; 应提供地基

3、上的抗冲性能,据以计算冲刷 深度,确定墙基埋置深度。(3)建造挡土墙材料的重度及各种强度指标。(4)墙背摩擦角。第二节挡土墙设计的基本内容和一般步骤一、挡土墙设计的基本要求为做出合理的挡土墙设计,应满足以下两项基本要求:(-)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应根据建筑物总体布置要求、墙的高度、地基条件、当地材料及 施工条件等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二)合理的断面设计为做出合理的断面设计。在挡土墙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各种条件:(1)填土及地基指标的合理选取。(2)根据挡土墙的结构设计、填土性质、施工开挖边坡等条件选用合理的土压力计 算公式。(3)根据正常运用、设计、校核、施工和建成等情况进行荷载

4、计算和组合,并在稳 定和强度检算中根据有关规定要求,确定合理的稳定和强度安全系数。二、挡土墙设计的基本内容挡土墙设计的基本内容如下:(-)挡土墙的稳定检算挡土墙的稳定检算包括以下内容:(1)抗滑稳定验算;(2)抗倾稳定检算;(3)地基应力检算和应力大小比或偏心距控制。(二)挡土墙的结构设计对于混凝土、浆砌石挡土墙应进行截面压应力。拉应力及剪应力验算,对钢筋混凝 土挡土墙各部分结构应进行强度检算和配筋计算。(三)挡土墙的细部构造设计挡土墙的细部构造设计主要包括合理分缝及止水、排水设计等。三、挡土墙设计的一般步骤挡土墙设计一般按以下步骤设计:(1)收集有关设计必须的资料,如建筑物等级、设计标准、水

5、位、地基及填土物理 力学指标等。(2)根据总体建筑物对两岸连接,挡土,水流、防渗排水等要求进行平面和立面布 置。(3)挡土墙结构形式的选择。根据挡土墙的运用、布置、墙高、地基岩土层结构、 当地材料及施工等条件,通过经济技术比较选择挡土墙的结构形式。(4)选择典型部位的设计断面。水工挡土墙不同部位其墙高、水位等条件不同,设 计中通常在翼墙全长范围内选用儿个有代表性的断面进行设计。(5)初拟断面尺寸为进行挡土墙设计,首先应根据建筑物总体的要求及水位、填土和地基强度指标等 条件,参考已有工程经验,初拟断面轮廓尺寸及各部分结构尺寸。(6)根据正常应用、设计、校核、施工及建成等各种情况分别进行荷载计算,

6、然后 列表计算各种荷载组合情况下的水平力、垂直力及对前趾端点产生的力矩。(7)挡土墙的稳定检算。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对各种设计情况分别进行抗滑、抗倾 覆稳定和地基应力检算,要求稳定安全系数、地基应力等满足设计要求。如不满足上述 要求,应改变断面轮廓尺寸或采用增加稳定措施,重新进行稳定检算,直到满足要求为 止。(8)截面强度检算和配筋计算选择最不利的设计和荷载组合情况对各部分截面进行验算和配筋计算。对混凝土、 砌体结构挡土墙选择一、二截面进行强度检算,当不满足要求时改变初拟尺寸重新进行 稳定和强度检算。对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应对各部分进行结构内力计算,并选择控制截面 进行强度检算和配筋计算,同时还要进

7、行裂缝宽度验算。如初拟尺寸不满足要求,应改 变局部结构尺寸,直到满足要求为止。由于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局部尺寸改变,对总体稳 定性影响不大,故可不必重新进行稳定检算。(9)细部构造设计。细部构造设计包括合理设置温度和沉陷缝、止水、排水和反滤 等设计。第三节挡土墙的结构形式挡土墙类型的划分方法较多,一般以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分类为主,常见的挡土墙形 式有: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加筋土式、锚杆式和锚定板式。各类挡土墙 的适用范围取决于墙址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建筑材料、墙的用途、施工方法、 技术经济条件及当地的经济等因素。一、悬臂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由断面较小的立墙和底板组成,属轻型钢筋混凝

8、土结构,如图a所示。 其稳定性主要靠底板以上填土重来保证。可以在较高范围内运用。这种挡土墙在水工建 筑物中应用广泛,6m以下高度范围内应用较多。图a悬臂式挡土墙图b扶壁式挡土墙二、一般规定悬臂式挡土墙设计的一般规定:1、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宜在石料缺乏、地基承载力较低的路堤地段。2、悬臂式挡土墙高度不宜大于6m,当墙高大于4m时;宜在墙面板前加助。3、悬臂式挡土墙基础埋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般情况下不小于1.0m;(2)当冻结深度不大于1.0m时,在冻结深度线以下不小于0.25m (弱冻胀土除外) 同时不小于1.0m:当冻结深度大于1.0m时,不小于1.25m,还应将基底至冻结线以

9、下0.25m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换填为弱冻胀土或不冻胀土;(3)受水流冲刷时,再冲刷线下不小于1.0m;(4)在软质岩层地基上,不小于1.0m;4、其他规定:(1)伸缩缝的间距不应小于20mo在基地的地层变化处,应设置沉降缝,伸缩缝 合沉降缝可合并设置。其缝宽均采用23cm,缝内填塞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 塞入深度不可小于0. 2mo(2)挡土墙上应设置泄水孔,按上下左右每隔23nl交错布置。泄水孔的坡度应 为4%,向墙外为下坡,其进水侧应设置反滤层,厚度不得小于0.3m,在最 低一排泄水孔的进水口下部应设置隔水层,在地下水较多的地段或有大股水 流处,硬加密泄水孔或加大其尺寸,其出水口下部应采取保

10、护措施。(3)当墙背填料为细粒土时,应在最低排泄水孔至墙顶以下0.5m高度以内,填筑 不小于0. 3m厚的沙砾石或土工合成材料作为反滤层,反滤层顶部与下部应设 置隔水层。(4)强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受力钢筋直径不小于12mm。(5)墙后填土应在强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行,填料应分层 夯实,反滤层应在填筑过程中及时施作。三、悬臂式挡土墙构造一、立臂悬臂式挡土墙是由立臂、墙趾板和墙踵板三部分组成,为便于施工,立臂内侧(即 墙背)做成竖直面,外侧(即墙面)可做成1: 0.021:0. 05的斜坡,具体坡度值 将根据立臂的强度和刚度要求确定。当挡土墙墙高不大时,立臂可做成

11、等厚度。墙 顶的最小厚度通常采用20cm。挡墙较高时,宜在立臂下部将截面加厚。二、墙趾板和墙踵板墙趾板和墙踵板一般水平设置。通常做成变厚度,底面水平,顶面则自与立臂连 接处向两侧倾斜。当墙身受抗滑稳定控制时.,多采用凸梯基础。墙踵板长度由墙身抗滑稳定验算确定,并具有一定的刚度。靠近立臂处厚度一般 取为墙高的1/121/10,并不应小于30cm。墙趾板的长度应根据全强的倾覆稳定、基底应力(即基地承载力)和偏心距等条件 来确定,其厚度与墙踵板相同。通常底板的宽度B由强的整体稳定来决定,一般可 取墙高度H得0.60.8倍。当墙后地下水位较高,且地基承载力为很小的软弱地基 时,B值可能会增大到1倍墙高

12、或者更大。三、凸梯为提高挡土墙抗滑稳定的能力,地板可设置凸梯。凸梯的高度,应根据凸梯前土 体的被动土压力能够满足全墙的抗滑稳定要求而定。凸梯的厚度除了满足混凝土的 直剪和抗弯的要求以外,为了便于施工,换不应小于30cm。四、悬臂式挡土墙设计悬臂式挡土墙设计分为墙身截面尺寸拟定及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两部分。确定墙 身的断面尺寸是通过是算法进行的,其做法是现拟定界面的失算尺寸,计算作用其 上的土压力,通过全部稳定验算来最终确定墙踵板和墙趾板的长度。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则是对已确定的墙身截面尺寸进行内力计算和钢筋这儿。 在配筋设计时,可能会调整截面尺寸,特别是墙身的厚度。一般情况下这种墙身厚 度的调整

13、对整体稳定影响不大,可不再进行全墙的稳定验算。第二章作用在挡土墙上的荷第一节作用在挡土墙上的荷载组合一、作用在挡土墙上的荷载为进行挡土墙的整体稳定性验算和墙体各部分的结构设计,首先应计算作用于挡土 墙上的各种荷载。在不同应用条件下,作用于挡土墙上的主要荷载如下:(1)挡土墙自重及填土重;(2)在破坏体添面上的各种恒载及汽车。人群的临时活荷载;(3) 土压力;(4)静水压力;(5)扬压力(包括基地的浮托力和渗透压力);(6)浪压力;(7)冻土地区的冰压力和冻土压力;(8)地震力等。二、荷载组合挡土墙在施工、建成、检修和运用时期、上述各种荷载会产生不同组合情况。在设计中需将可能同时作用的各种荷载进

14、行组合,并将水位作为组合的主要条件来 考虑。荷载组合通常分基本组合和特殊组合两种,见下表。在不同组合中乂分为不同计算 情况。表2-1 主要荷载组合荷 载 计 算计 算 情 况荷载说明自 重静 水 Ik 力扬 压 力土 压 力浪 压 力泥 沙 压 力地 震 荷 载其他基 本 组 合完建情况V也可能有静水压力和扬压力正常情况VVVVVVV按正常挡水位组合计算静水压 力,扬压力及浪压力设计情况VVVVVVV按设计洪水位组合计算静水压 力,扬压力和浪压力特 殊 组合施工情况VVV有时需考虑施工期临时荷载检修情况VVVVVVV按正常挡水位组合或冬季最低 水位条件计算静水压力,扬压 力浪压力,并考虑检修时

15、期临 时荷载校核情况VVVVV按校核洪水位组合计算静水压 力、扬压力及浪压力地震情况VVVVVVV按正常挡水位组合计算静水压 力,扬压力及浪压力注1、表中的其他荷载,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2、对于土基上的大型挡土墙,应考虑排水部分的堵塞情况,作为特殊荷载组合。在挡土墙的整体稳定性验算中,一般选用以下三种计算情况:(1)建筑完成期,作用于挡土墙的荷载,主有挡土墙自重力和土压力,挡墙后地 下水位高时,墙后收净水压力,底部受扬压力。(2)正常挡水位运用期,上游为正常挡水位,下游为相应的低水位,此时作于挡 土墙上的荷载有自重、土压力、水重、净水压力、扬压力、浪压力等。(3)非常挡水期,上游为校核洪水位

16、,下游为相应低水位。作于荷载类别与正常 挡水位运用期相同,只是具体荷载大小不同。第一种情况是必然会出现的;第二种情况是多数运用情况,在荷载组合中属基本荷 载组合;第三种情况在偶然情况下出现,相应的荷载组合属于特殊荷载组合。除上种情况外,在设计地震烈度大于6度的地震区,挡土墙还要考虑地震荷载,地 震荷载出现机会少,且历时短。因此将地震荷教与正常运用荷载一起也作为特殊荷载组 合。第二节土压力一、土压力的类型及产生条件土压力是作用在挡土墙上的主要荷载,土压力的计算是挡土墙设计的主要内容之 一,是合理设计挡土墙的关键环节。作用于挡土墙上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除与填土指标 和墙高等因素有关,还与挡土墙的位移

17、方向和大小密切相关。这一概念对理解各种土压 力的性质及在设计中的运用十分重要。当挡土墙在岩基上不产生倾斜或位移,而且墙体本身刚度很大,不易变形时,墙后 填土不产生剪切破裂,则处于弹性平衡状态,这时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称为静止土 压力。如图2-1所示,当挡土墙在墙后填土的侧压力作用下,逐渐向外移动时,墙后填土 内将相应的产生剪切力,当墙向前移动或倾斜一定的数值(一般为墙高的0. 1%0. 5%), 墙后土体中的应力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土体内产生剪切面(乂称破裂面),滑动土 体(乂称破坏菱体)也随之向前或向下移动,如图2-2所示。此时作用与墙背的土压力 达各种土压力的最小值,称为主动土压力。一

18、般建筑在土基上的挡土墙,在墙后填土的 作用下,地基变形均可使挡土墙产生少量的倾斜或位移,均可满足产生主动土压力的条 件。正应为如此,在工程设计中,一般作用于挡土墙背后的土压力多按主动土压力计算。图2-1墙后主动土压力图2-2墙前主动土压力挡土墙的位移对侧向土压力的影响及土压力的分类,如图2-3所示。图2-3 土压力分类二、静止土压力的计算静止土压力目前尚无精确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下列公式计算,填土深处Z处土压 力强度。Po =(2-1)式中Po静止土压力强度;z计算点在填土面以下的深度;/填土的重度;攵。一一静止土压力系数,应通过对填土的试验测得,在无试验资料时,可近 似计算k0 = l-si

19、n”, “为有效内摩擦角。总静止土压力按下式计算:E() = -rH2K.(2-2)2三、朗肯土压力理论及其计算(-)朗肯理论的要点及基本假定(1)填土为砂性土。(2)假定填土面为一平面,且沿深度和侧向均是无限的。(3)为到达主动应力状态,土层必须向两侧伸张;为达到被动应力状态,土层必 须由两侧向内压缩,当土层伸张或压缩足够的数量时,填土内产生两簇直线的剪裂面, 两簇剪裂面所夹的锲体内填土各点均处于塑性平衡状态,称为朗肯主动或被动土压力状 态。(4) 上层伸张到足够数量产生的两簇剪切面相交成90°-。角,并与垂线分别交成:%=45。-0arcsin 皿+ 巧(2-3)2 2sin。2

20、。-"位上(2-4)2 2sin。 2当填土表面水平尸=0时,4=6 = 45()-2(2-5)12上两式中6称为第一破裂角,与之对应的破裂面称为第一破裂面;称为第二破裂 角,与之对应的破裂面称为第二破裂面。土层压缩足够数量产生的两簇面相交成9。、刎并与垂直线分别交就(2-6)(2-7)= 45。上+ Lrcsin 泣+sin。 2n 。1- sin/7 Psin。 26 =45 +arcsin8和%称被动状态下的第一和第二破裂角。理解破裂角和破裂面的概念,对判别不 同土压力理论的适用条件及特殊情况土压力的计算等都很重要。(5)关于土压力的作用方向。在图2-4中土压力作用在AV垂直面

21、上,作用方向与 地面平行,当填土面为水平时(/=0), 土压力方向水平;当填土面有斜坡时(分工0), 土压力方向与水平方向成夕角。(二)朗肯士压力的计算(主动)下图中垂直面AV上任意深度Z上主动土压力强度Paz为:(2-8)cos z _ ycos2z-cosy f paz=Zcosz/,二=丸cos z + 4cos- z-cos a当填土表面水平月二0时,上式为:几产收黑=依(45。一3 = /次(2-9)图2-4朗肯主动土压力计算AV面上作用的主动土压力Ea,将由主动土压力强度按直线分布求出:1COSp- Jcos2 p-cos2 2 1/c,八、=rlH cos P7f r =3,旧工

22、(2T0)NCOS p + 'COS- p 一 COS- Z 乙当填土面水平分=0时,1% = | 廿(45 Y)= :汨为<2-11)乙乙 乙(三)浸水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水工建筑物中的挡土墙,多数在有水情况下运用,填土中的地下水对土压力的影响 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1)填料浸水后,因受水浮力作用,土的重度降低,主动和被动土压力减小。(2)填料浸水后,将对强度指标产生影响,对砂性土影响不大,但将使粘性土的强 度指标(。、c)有较大降低,进而增大土压力。当墙后填单一的砂性土时,由于地下水对,角影响较小,为简化计算,有时可假定 地下水位上、下。角相等。地下水位以上土压力计算采用天

23、然重度人地下水位以下采 用浮重度/。土压力呈下图折线分布。总土压力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在地下水位处上压力强度:几=犯屋(45。_斗(2-12)在墙底处土压力强度为:%=(哂+z7%)吆 2(45°)(2-13)除作用与墙背土压力外,还应计算深度内的静水压力,底部静水压力强度:2 = z,也<2-14)式中zH.水的重度。第三节作用在挡土墙上的静水压力及基地扬压力水工挡土墙多数情况下在有水情况下运行,墙前常有水,墙后填土有渗流作用,在 这种情况下,前墙墙后不但受浸水压力作用,其基地还受扬压力作用。为确定墙后静水 压力及基地扬压力,首先要确定墙后地下水位。一、墙后水位的强度确定水工建

24、筑物在运用中,水流不仅通过地基向下流渗透,而且还将通过两岸翼墙和岸 墙向下游渗透,这种渗透称为绕流渗透。墙后水位即为绕渗的自由水面。当墙后土层渗透系数小于地基上的渗透系数时,墙后水位可采用对应部分的基地扬 压力计算值。基地扬压力值对小型工程可按直线比例法求得。对大型工程可采用绘制流 网法或按阻力系数法求得。二、墙面与墙背静水压力计算在水工建筑物中,前墙水位根据不同设计情况加以确定,净水压力垂直与墙面,当 墙面垂直时,静水压力方向水平,当墙面后倾时,垂直与墙面的静水压力可分解成水平 压力和垂直向下静水压力。墙前后填土地下水位以下墙面或墙背所受静水压力的计算方法与墙体完全浸与水 中计算静水压力方法

25、相同。三、基地扬压力计算(一)水闸等水工建筑物运用期翼墙或岸墙的扬压力在运用期,上游翼墙或岸墙基地扬压力值,即为该点相应基地扬压力值,扬压力图 形为矩形。(二)建成无水或施工期岸墙或翼墙的扬压力建成无水或施工期墙后地下水位,可根据地质报告或调查报告确定。墙底扬压力图 形一般不是矩形,或呈梯形或三角形。第三章挡土墙的稳定验算第一节挡土墙稳定破坏形式挡土墙稳定检算的目的是保证挡土墙不产生整体稳定性破坏。挡土墙的整体稳定破 坏主要有滑动破坏,倾覆破坏和不均匀下沉破坏三种,如图3-1、3-2、3-3所示。图3-1挡土墙沿基底滑动破坏图3-2挡土墙倾覆破坏图3-3挡土墙地基下沉破坏第二节挡土墙的稳定验算

26、一、挡土墙的稳定检算内容挡土墙设计应保证不产生前述各种稳定破坏,为此需进行整体稳定验算。挡土墙整 体验算主要内容如下:(1)抗滑稳定验算 以保证挡土墙不产生滑动破坏。(2)抗滑稳定验算 以保证挡土墙不产生绕前趾倾覆稳定破坏。(3)地基承载力验算 此项内容一般包括两项要就: 地基应力不超过容许承载 力,以保证地基不出现较大的沉陷;控制基地应力大小比控制是稳定验算的主要内容, 通常可不做倾覆稳定验算。对于岩石地基,抗滑和抗倾覆稳定验算及地基最大应力和偏心距控制是稳定计算的 主要内容,而对地基应力大小比不像土基那样严格控制。二、挡土墙抗滑稳定验算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是指在土压力及外力荷载作用下,基地摩

27、阻力抵抗挡土墙滑移 的能力,用抗滑稳定系数K,表示,即作用与挡土墙的最大可能的抗滑力与实际的滑动 力之比。(-)岩基挡土墙抗滑稳定验算1、中小型工程的岩基挡土墙在无条件进行试验时,可按以下公式计算抗滑稳定性。(3-1)式中(一一按抗剪强度计算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f2 基地与基岩接触面的抗剪抗剪摩擦系数;ZG作用于挡土墙基地全部竖向荷载之和;作用于挡土墙全部水平向荷载之和;伙一一抗剪强度验算的岩基容许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二)外荷载产生的滑动力和抗滑力计算在上式中,抗滑力为竖向力之和乘以基地与基岩接触面的抗剪磨察系数 f,滑动力为水平力之和计算简图如图3-4所示。对于图3-4中的L型墙背挡土墙竖向

28、力之和:£G = G +G2+G4 +G5+Ei sink + E? sin +与 sinA-叫-W2(3-2)对于图37中的L形墙背挡土墙水平力之和:= ECOsk + E2 cosk + E3 cos A - p1一 p2(a) 土压力作用图(b)静水压力与扬压力作用(c)滑动稳定计算图3-4 L形挡土墙的抗滑稳定验算三、挡土墙抗倾覆稳定验算1、抗倾稳定验算挡土墙的抗倾稳定性是指挡土墙抵抗绕前趾向外转动倾覆的能力,用抗倾覆稳定系 数K。表示。K。表示对于前趾稳定力矩之和K。与倾覆力矩之和K。的比值。建在土基上的挡土墙,由于应力大小比受到控制,这就保证了满足墙身抗倾覆稳定 性的要求

29、,因此无需进行抗倾覆稳定检算。建在岩基上的挡土墙,在合理偏心距K。的 条件下,一般抗倾覆稳定也能满足要求;当合力偏心距K。时,进行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抗倾覆稳定可按下式计算:(3-4)K仆一百式中:作用于墙身各力对墙前趾的稳定力矩;作用于墙身各力对墙前趾的倾覆力矩;K。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K02L52、增加抗倾稳定的措施当抗倾稳定不满足要求时,可采用下列措施:(1)适当增加前趾长度,以增加抗倾覆力臂。(2)对重力式挡土墙可改变墙面或墙背坡度,如改用仰斜,以减少作用于墙后的土 压力。(3)改变墙身形式,如采用衡重式或在墙后设减荷平台,以减少作用于墙后的土压 力。四、基地应力验算为了保证挡土墙的基地

30、应力不超过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应进行地基应力检算;同时, 为了避免挡土墙基础发生显着的不均匀沉陷,还要控制作用于挡土墙基地的应力大小比 或合力偏心距。(-)地基应力及偏心矩的计算1、地基应力的计算地基应力的计算可按照下式进行。(3-5)式中:各力对挡土墙基底中心力矩之和,W>/=eZGW对挡土墙纵向形心轴的截面矩,当计算取单宽时,W = o6将卬=卷代入式(3-5),挡土墙基底应力乂可以表示成式(3-6)2、偏心距的计算在计算挡土墙基底压力时,常以挡土墙前趾为距心,并计算各荷载对此点的力矩之 和。采用以前趾端为矩心,并计算各荷载力臂简单、不易出错。当对前趾端点力矩 汇/必求的后,便可按式(

31、3-7)计算偏心距。(3-7)e_B2也2 £G式中:B挡土墙基底宽度;£G作用于挡土墙的全部竖向荷载之和; 汇/弘各力对前趾端点力矩。(二)岩基挡土墙的地基应力检算地基最大应力不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3-8)V的式中:R对于大型重要的工程的岩基挡土墙,地基容许承载力应通过试验 确定,对于小型工程可参照表3-1确定。表3-1岩石容许承载力网(kN/?2)单位:kPa微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00.20.4硬质岩石230001000 3000400800300600软质岩石100020005001000200500170400140300第四章挡土墙的结构检算与配筋计算挡土墙设计首先

32、应满足稳定性要就,特同时还应保证墙身具有足够的强度,使选择 设计断面满足经济合理的要求。为此,应进行墙身结构设计。墙身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 包括:选取控制计算情况及控制截面,进行荷载和内力计算。对选取的控制截面 进行强度验算和配筋计算。第一节结构设计控制计算情况及控制截面的选择一、控制计算情况的选择水工挡土墙多在不同控制计算情况下运用,不同计算情况下的稳定性不同,挡土墙 各部分的构建也不同。对挡土墙整体稳定性不利的条件,不一定是各部构件受力最大的 情况。在挡土墙的结构设计中,应选择对控制截面受内力最大的荷载组合作为计算情况。 然后进行截面应力验算或配筋计算。二、控制截面的选择对重力式和整体形半重

33、力式挡土墙,通常沿墙高选两三个截面受内力和强度检算, 对衡重式挡土墙通常对上墙底面水平截面和斜截面进行内力和强度检算。对悬臂式和轻 型半重力式挡土墙,通常对立墙和踵板选二、三个截面进行内力、强度检算或配筋计算, 对前趾板的根部截面进行内力计算。对扶壁式挡土墙采用替代荷载条法计算时,立墙取 第三段水平截条和跨中取取竖向截条进行内力、强度检算或配筋计算,对踵板末端截条 进行内力、强度检算和配筋计算,对前趾板根部截面进行内力、强度检算或配筋计算。 对扶壁沿墙高选三个截面进行内力、强度检算和配筋计算。第二节 挡土墙的建筑材料与受力性质挡土墙的建筑材料主要有浆砌石、混凝土、少筋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四种。浆

34、砌石、 混凝土主要用于建造重力式和横重式挡土墙,少筋混凝土主要用于建造半重力式挡土 墙,钢筋混凝土主要用于建造悬臂式,扶壁式等轻型挡土墙。重力式和横重式挡土墙按偏心受压构件验算其截面强度,整体式半重力式挡土墙立墙墙身结构也属于偏心受压构件,按偏心受压构件验算截面强度,在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拉应力部位配置少量钢筋,一般属于少筋混凝土结构。轻型半重力式挡土墙的立墙, 前趾板、踵板悬臂挡土墙的立墙,前趾板、踵板,扶壁式挡土墙的前趾板、踵板、立墙、 T形扶壁梁,半重力式挡土墙的前趾板和后趾板均按受弯构件验算其截面强度和配筋。 扶壁式挡土墙的扶壁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受墙面板和底板的拉力作用,因此扶壁 在

35、这两个方向属于受拉构件,按轴心受拉构件验算其截面强度和配筋。第三节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配筋计算一、受弯构件的配筋计算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的各部构件按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进行配筋计算。1.、矩形截面的配筋计算矩形截面的配筋计算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下面的公式计算4(4-1)KM瓯式中:m荷载作用下的截面承受的弯矩;K钢筋混凝土强度安全系数;R,混凝土弯曲抗压设计强度;b矩形截面宽度,挡土墙各部分结构通常取单宽进行计算,b=1.0m:儿截面有效高度,即自受拉钢筋合力点至受压区边缘距离,/»0=h-a;h矩形截面高度;a保护层厚度。(2)按附录表1,由 4 查得相应夕值。(3)按下公式计算。

36、RW = y(4-2)人式中:R受拉钢筋设计强度。 a(4)按以下公式计算所需钢筋截面面积4。A = Wbli.(4-3)(5)按附录表2选择适宜的钢筋直径和根数。实际采用的钢筋面积等于或大于计算 所需的钢筋面积;如若小于计算所需的面积,则相差不超过5%。2、T形截面的配筋计算扶壁式挡土墙的扶壁配筋按扶壁与面板的T形截面悬臂梁进行配筋计算,计算简图 见图4-1。T形截面的配筋计算按以下步骤进行。(a)(b)图4-1 T形截面受弯构件T形梁(如上图)的配筋计算按中和轴所在位置的不同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中和轴位于翼缘内耳,受压区高度Wh;,受压区为矩形。因中和轴 以下的受拉混凝土不起作用,符

37、合此种情况时,应满足下公式。九K(/?o-4(4-4)2所以此种T形梁截面与宽度为6的矩形截面完全一样,这时按翼缘宽度6的矩形截面计算,而不按梁肋宽b计算配筋。这种T形梁在验算配筋率W2W1nm时-,T形截面配A筋率应用公式N = #计算,其中b为肋宽。第一种情况的配筋计算步骤完全与宽度为 恤的矩形截面相同。第二种情况,中和轴位于粱肋内句,受压区高度工24。受压区为T形。符合此种 情况时应满足公式下。KMbhR<l%_g)(4-5)计算此种T形梁时将弯矩".分为两部分,一为梁肋的受压混凝土与相应的受拉钢 筋A所组成的弯矩M0,另一为翼缘两侧受压混凝土与相应的受拉钢筋儿,所组成的

38、弯 矩加二,受拉钢筋总面积4。第二种情况配筋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下式计算翼缘两侧的抵抗弯矩。 *=0.8(切,(儿g)(4-6)(2)按下公式计算A -八4(")计算仆m2 = km_Mr2 = a岫泣 KM Mq二明凡(4-7)(4-8)(4-9)由4查附表1得。,计算卬=去计算钢筋面积=W7Mo(4)计算钢筋总面积4AA”从耳+ Ag2(4-10)(4-11)二、受拉构件的配筋计算扶壁式挡土墙扶壁在水平向将受面墙的拉力作用;在竖向将受踵板向下的拉力作 用,其受拉钢筋可按轴心受拉构件进行配置,所需钢筋面积A,按下式计算。ft一型K 4(4-12)式中:K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

39、强度安全系数;N纵向拉力;叫纵向钢筋的抗拉设计强度; A4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A第四节 裂缝开展宽度验算挡土墙中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一般允许裂缝发生,但要求限制裂缝开展宽度。一、最大裂缝宽度的允许值裂缝开展宽度验算应符合下式条件。g/产区/(4-13)式中:g人在基本荷载组合作用下计算得出的最大裂缝宽度;打J最大裂缝宽度的允许值;二、裂缝开展宽度的验算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最大裂缝开展宽度按下式计算ga =2(R 型F-0.7X10T)/(4-14)EgI 产S +忌)K(4-15)R = l (4-16)N%A式中:/ 平均裂缝间距(以cm计算)W裂缝间距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当犷0

40、.3时,取3 = 0.3; 对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取 = 1.0h f2 一一计算系数,受弯构件:/, = 0.06 , f2 = 0.25 ;%适用荷载作用下的纵向受拉钢筋应力,按式4 =*-计算;z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受压混凝土合力点间的距离,受弯构件Z二 (0. 93-5 / )力。;A一一纵向钢筋配筋率,对受弯构件4 =兀上;Rf混凝土抗裂设计强度;v与纵向钢筋表面形状有关的系数;螺纹钢筋,v = 0.7光面钢筋,v = 1.0冷拔低碳钢筋,i,= 1.254钢筋的初始应力。对于长期处于水下的结构,允许采用4 = 20MP, 对于干燥环境中的结构,取4=0。T形截面受弯构件最大裂缝

41、宽度按下式计算ga。.7乂10寸/(卜Eglf =A + 0.06 (1 + 2/, + 0.4/, )K(4-18)R/R = _ o.25 (1 + 2/ + 0.4/,)(4-19)g其中,4=吆也,其中,九分别为受拉区翼缘宽度及高度;bh/; = "% 其中6,4分别为受压区翼缘宽度及高度; bhAN =,b为截面肋宽。bh4A式中d为纵向受拉钢筋直径(以cm计),当采用不同直径时,改用换算直径d = (SS为纵向受拉钢筋的总周长)。第五节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配筋率与截面选择对于悬臂式、扶壁式等轻型钢筋混凝土挡土墙,设计断面的配筋率不能低于表4-1 中的最低配筋率以min表4-

42、1筋混凝土构件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项次分类混凝土标号W2002504005006001轴心受压构件的全部受压钢筋0.40.40.42偏心受压及偏心受拉构件的受压钢筋0.20.20.23受弯、偏心受压及偏心受拉构件的受拉钢筋0.10.150.2如计算配筋率小于最小配筋率 min,应按最小配筋率计算配筋。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应 使配筋率满足以下条件:而日-、(4-20)大的截面尺寸所需钢筋数量小,混凝土量增加;反之所需钢筋数量大,混凝土用量 减少。根据材料的各自价格及施工费用,可算出一个造价最低的配筋率。在设计中为了经济起见,截面尺寸的选择应使最大弯矩截面算出的配筋率处在经 济配筋率范围之内,

43、或接近经济配筋率。对悬臂式,扶壁式挡土墙的立墙,底板,应按 板和梁结构的经济配筋率控制,板的经济配筋率一般为0.4%0.8%。梁的经济配筋率一 般为0.6%1.5%.扶壁式挡土墙的扶壁为T形截面的悬臂梁结构,其经济配筋率可控制 在 0.6%1.5%。挡土墙的断面选择,应考虑经济配筋率。但为便于施工,或根据构造要求,或为满 足裂缝开展容许宽度要求,事实上不一定都要严格满足经济配筋率的要求。如半重力式 挡土墙或闸室岸墙等结构,由于稳定和构造要求断面尺寸较大,按一般方法进行配筋计 算钢筋用量很少,这时受力钢筋可不受最小配筋率的限制。可按少量混凝土结构进行配 筋计算。第六节钢筋混凝土挡土墙钢筋的布置一

44、、受力钢筋的布置纵向受力筋尽可能排成一排,当根数较多时,可排成两排,当两排布置不开时,也 允许将钢筋成束布置,在特殊情况下受力钢筋也可以多于两排,但第三排及以上各排的 钢筋水平方向的间距应比下面两排间距增大一倍。当钢筋排成两排或两排以上时,应避 免上下排互相错位,以免造成浇注困难。受力筋直径常用e1225,个别也有用”2、”6. 受力筋最小间距为7cm,即每米最多放14根。受力筋最大间距可按构件厚度选取:hW20cm,间距 25cm;20 < /? < 150c机,间 £巨 33cm ; h > 150c7,间距 50cm ;二、分布钢筋的配置在垂直受力钢筋方向还需

45、要配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的作用是将板面荷载更均匀的 传布给受力钢筋,同时在施工中用以固定受力钢筋,并起抵抗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应力的 作用。每米宽度内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少于受力钢筋面积的1/10,且每米长度内不少 于三根;分布钢筋直径在一般厚度板中多用68nlm,在厚板中用1016mm,间距 2040cm;分布钢筋每米板宽内用24根。分布钢筋也起构造钢筋的作用,可采用光面 钢筋,分布钢筋应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三、构造钢筋的配置在悬臂式、扶壁式等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不需配置受力筋部位,如悬臂式挡土墙的 迎水面,趾板的上层,踵板的底层,需配置构造钢筋,构造钢筋是为混凝土结构适应温 度,湿度变化条件,

46、特别是严寒气候条件下剧烈的气候变化。构造钢筋在其主要受约束 方向的钢筋数量可采用构件截面面积的0.04%,但每米内不多于12cm1钢筋以小直径为 宜,但也要考虑便于施工架立条件,间距不易大于25cm。第五章悬臂式挡土墙设计实例设计一无石料地区挡土墙,墙背填土与墙前高差为3. 4m,填土表面水平,上有均 布标准荷载=10AN/加,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120块/,填土的标准重度 匕=17 kN Im:内内摩擦角0 = 30°,底板与地基摩擦系数 = 0.45,由于采用钢筋混凝 土挡土墙,墙背竖直且光滑,可假设墙背与填土之间的摩擦较为5 = 0。解:(1)截面选择由于在缺石地区,选择钢筋混凝

47、土结构。墙高低于,选择悬臂式挡土墙。尺寸按悬 臂式挡土墙初步拟定,如图所示a:图a悬臂梁挡土墙计算简图(尺寸单位:mm)(2)荷载计算1)土压力计算沿墙体延伸方向取一延长米。由于地面水平,墙背竖直且光滑,土压力计算选用郎 肯理论公式计算:地面活荷载处的作用,采用等代土层厚度为=0/%=10/17=0.588?,悬臂底A 点水平土压力:悬臂底B点水平土压力:底板C点水平土压力:土压力合力:2)竖向荷载计算1、立臂板自重力 钢筋混凝土标准重度九=254%/,其自重G坟为:2、底板自重G为:3、地面均布活载及填土的自重力(3)抗倾覆稳定验算稳定力矩:倾覆力矩:抗倾覆稳定系数:Kn=M./M.=l 67.09 / 49.38 = 3.38 >1,6 稳定(4)抗滑稳定验算竖向力之和:抗滑力:滑移力:抗滑稳定系数:K, = /Eax = 55.87/35.5 = 1,57>1.3 稳定(5)基地承载力验算地基承载力采用设计荷载,分项系数:地面活荷载力 =1.30; 土体荷载差=1.20: 结构自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