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张家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升级建设与运维_第1页
数字张家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升级建设与运维_第2页
数字张家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升级建设与运维_第3页
数字张家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升级建设与运维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字张家港地理信息公共效劳平台升级建设与运维杨小敏邱月摘要数字张家港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夯实城市信息根底工作,实现城市信息资源共享,防止重复投资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着重从平台的总体架构、建设内容、建设成果、示范应用、后续运维与更新机制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数字张家港地理信息公共效劳平台的升级建设、应用及后续运维与更新机制情况,为其他市、县建立多级互联互通的地理信息公共效劳平台提供技术参考和运维思路。关键词地理信息公共效劳;升级建设;运维管理中图分类号:P208          文

2、献标识码:ADOI:10.19694/j ki.issn2095-2457.2021.19.0880引言数字张家港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于2021年立项启动,2021年完成竣工验收,并于2021年完成了工程第一期平台升级和运维更新工作,2021年工程第二期升级维护工作正在进行。历经7年,工程建设成果日趋完善,平台运行稳定,工程建设成果利用GIS信息化技术展现出张家港市地方特色应用,在社会综合管理、文广旅游、环保、综合交通、国土监管、规划决策、平安生产、虚拟养老、粮食管理、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大联动中心、港华燃气等方面的GIS应用提供了有效且具有生命活力的地理信息数据效劳,较好的满足了政府、企事业单

3、位和公众对于地理信息的空间需求。1平台总体架构和建设内容1.1总体架构平台利用SOA技术、WebService技术、GIS技术、网络数据挖掘技术、全面平安效劳管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按照标准性、平安性、稳定性和扩展性原那么【1】,对根底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结构优化,对平台进行升级建设。数字张家港地理信息公共效劳平台总体架构按照层次划分为设施层、数据集层、效劳层、示范应用层以及相应的政策法规与标准标准体系、平安保障体系【2】。平台总体框架明确了根底地理信息数据集与共享示范应用体系的关系,同时明确了地理信息公共效劳平台未来开展的方向。1.2建设内容数字张家港地理信息公共效劳平台是基于网络运行的、能

4、够满足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对地理信息效劳空间定位需求的集成平台。平台依托2021年已建设的公共根底地理信息系统一期、二期建设成果,通过空间数据整合、地理实体加工、地理信息编码等技术处理,整合制作全市地理信息公共效劳政务版、公众版和移动版数据集,形成张家港市唯一的、权威的、通用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并依托平台实现影像、三维、街景以及各政府部门业务专题等地理空间信息的共建共享。2建设成果和示范应用2.1数据库完善建设1地理实体数据库。地理实体数据是基于张家港市大比例尺航测数据,更新完善全市1500、11000、12000和150000根底地形图,并以此为根底,经过空间数据整合、提取、扩充、重

5、组、脱敏脱密处理等工序形成根底数据集,并采用实体化数据模型,最终形成政务版和公共版数据成果。2地名地址数据库。地名地址数据是数字张家港地理信息公共效劳平台数据集的重要组成局部,通过地名地址编码的标准化,保证各类专题信息与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有效集成。张家港市地名地址数据库的扩充和完善主要通过省级根底测绘工程的地名数据成果、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已有数据成果整理以及外业调绘等方法采集,并整合利用政务大数据中心提供的标准地名库,对全市域地名地址信息进行更新,形成含全市标准地名、地址及房屋幢号信息的地名地址数据库。3历年影像数据库。主要以0.05m和0.1m分辨率航测数据为根底,通过影像纠正、反差、色调、

6、去云、拼接、镶嵌、坐标转换等处理而成,形成包括2021年成像的张家港建成区0.3m分辨率航空影像数据、2021年成像的张家港建成区0.1m分辨率航空影像数据以及中心城区0.05m分辨率航空影像数据、2021年成像的张家港建成区0.3m分辨率航空影像数据。2021年建成区0.05m分辨率,其他区域0.1m分辨率的影像图和2021年全市0.01m分辨率影像图,形成不同年代影像图整合,并按年份发布影像数据效劳,形成政务版、公众版和移动版影像数据库,形成动态的数据更新。4电子地图数据库。电子地图数据是在对矢量数据、影像数据、地面模型数据和POI数据等进行选取组合形成的根底数据集,电子地图经后期符号化处

7、理、图面修饰、分级裁切后可形成的色彩协调、图面丰富美观的电子地图集。2.2平台升級建设数字张家港地理地理信息公共效劳平台自2021年工程验收就完成了政务版、公众版和移动版3个版本地理信息公共效劳平台的建设,分别运行于政务网、互联网环境;移动版平台运行于iPad终端、互联网环境。由于初期建成的平台满足不了日常对效劳管理的要求,2021年在数字张家港运维工程中对地理信息公共效劳平台进行了全新升级建设。全新升级的地理信息公共效劳平台采用了全面的平安效劳管理技术。该技术更加全面的管理平台上效劳,做到精细到每个用户,保证了效劳的平安性,也可以满足每个用户不同的需求,做到了颗粒化管理。升级版的公共效劳平台

8、构建一套完整的空间信息效劳平台,它主要提供两个功能:一是效劳的共享整合;二是强大的运行维护管理。平台由资源效劳中心、在线效劳系统、平台管理系统组成。1平台管理系统是核心模块,通过它可以进行效劳引擎接入、权限管理、效劳监控和日志管理。在后期效劳管理中,在平台中都要按照流程发布效劳,需上传资源、发布、注册,然后才能在平台中运行和调用。使用效劳同样需要授权才能使用,平台会一直监控效劳的状态,经过调用之后,平台还能对访问的效劳进行各种统计,极大的方便了后期管理和运维。2资源效劳中心平台提供各类资源的注册、在线申请、查询效劳。提供用户搜索并查询浏览各种资源的效劳,可以查看其详细信息或预览地图;对于有申请

9、权限的用户提供资源申请并查看已申请资源的审核状态的效劳。3空间数据效劳提供系统对效劳资源执行严格的权限控制,用户只有取得效劳授权后才能访问和使用指定的效劳。用户检索到想要的资源后,提交资源申请请求,由运维管理员对资源申请进行审批,并为申请的资源分配权限,最后用户获得使用权。4用户权限平安加密系统采用基于令牌Token的平安機制的效劳验证。为加强地理信息效劳的平安性,令牌可以对标准 请求和Soap请求进行验证,平台通过建立用户与效劳的映射关系实现对效劳的授权。2.3示范应用推广建设在平台建设成果上,张家港市政府要求积极使用数字张家港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涉及根底地理信息数据和应用效劳的,应在平台

10、的根底上,统一坐标系统,采用地理空间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工程作用,从现在单向效劳的模式提升到双向共享的模式。在工程建成初期,与7家企事业单位综治、旅游、交通等签署了共建共享协议,共同开发了7个应用示范工程,初步了实现部门间的共建共享。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后,为深化示范应用深度,加强数据共建共享,相继通过在线效劳的方式为虚拟养老、粮食管理、财政、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联动中心等15个应用部门提供精准地理信息效劳,充分满足强GIS部门和弱GIS部门不同的地理信息效劳要求。3后续运维与更新机制按照?江苏省“十二五省级根底测绘规划?和“天地图对数据更新的要求,建立相应的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张家港市政府

11、下发了?数字张家港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应用与运行维护管理方法?,以确保空间地理库的标准性、权威性和动态时效性,让空间地理库保持活力。空间地理库更新维护方面,实行定期更新制度,包括每35年开展1次覆盖全市1500、11000、12000、15000或110000根底地形图数据更新;每2年开展1次覆盖全市的数字正射影像图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数字线划图、数字地标模型数据更新;每年更新电子地图、地名地址、地理实体数据;每两年更新影像地图数据并以时间戳的形式管理好历年影像图;根据实际需要局部更新城市三维数据和街景数据,从此保持了空间地理数据库的生命力。在数据共建共享与效劳交换方面,按照全市地理信息共享目录的

12、规定,需将已经过保密处理且符合发布要求的公共根底地理信息数据通过数字张家港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进行发布、共享与交换。涉及到公共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及公众地理信息数据可以通过数字张家港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或各单位自建的公共平台进行发布、共享与交换。在平台应用和推广方面,涉及GIS地理信息业务系统的开发和建设,需调用数字张家港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发布的标准地图效劳;对已建成的系统,可以通过改造将地理信息数据逐步统一到数字张家港地理信息公共效劳平台上来,以实现地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与交换。4总结与展望数字张家港地理信息公共效劳平台为张家港市政务大数据建设提供了扎实的空间地理库,数据的日益完善和平台运维机制,为丰富空间地理库、更新管理引入了良性循环机制。工程建设成果也全方位的效劳于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也提升了地理信息效劳增值空间。今后工作探讨方向是如何有效利用平台建设成果来统筹推进智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