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_第1页
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_第2页
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_第3页
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_第4页
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12013.02.25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2提纲课程介绍课程介绍第一章第一章1.1 移动通信概念1.2 移动通信的发展1.3 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及组成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3课程介绍专业选修课扩大专业视野对移动通信原理、技术、系统、及其应用有基本认识考试形式开卷考试(60%)平时成绩(40%):作业+考勤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4教材及建议参考书教材移动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 魏红,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参考书移动通信 宋文涛,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6丁奇大话移动通信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5思考?手机与手机之间如

2、何通信(语音通信)? 手机与手机之间 直接通信?2. 首先手机到基站, 然后基站到手机?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6学习指导移动通信系统构成,既有有线系统,也有无线系统;移动移动通信系统构成,既有有线系统,也有无线系统;移动通信课程主要研究通信课程主要研究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移动通信既有海上移动通信、空中移动通信,也有陆上移移动通信既有海上移动通信、空中移动通信,也有陆上移动通信;移动通信课程主要研究动通信;移动通信课程主要研究公用陆上移动通信系统(公用陆上移动通信系统(PLMTS)。)。移动通信是无线电通信,研究多用户多信道共用无线电通移动通信是无线电通信,研究多用户多信道共用无线电通

3、信。信。移动通信系统有多种,本书主要研究移动通信系统有多种,本书主要研究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统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7学习目标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应用范围;理解移动通信的概念及其含义;掌握移动通信的特点、分类和工作方式;熟悉常用几种移动通信系统的名称、结构、功能、特点与应用;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未来发展的方向。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8知识结构图移动通信移动通信移动通信的概念及其意义移动通信的概念及其意义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通信的特点移动通信的特点常用的几种移动通信系统常用的几种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绳电话系统无绳电话系

4、统无线电寻呼系统无线电寻呼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9内容一览第一部分(1-4章):移动通信概念,电波的传播特性,移动通信的主要技术,移动通信中的噪声和干扰第二部分(5-12章):介绍IS-95CDMA到CDMA2000、GSM和GPRS到WCDMA、TD-SCDMA、LTE及各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这些系统的无线接口不同相关通信技术不同运营商不同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10提纲课程介绍课程介绍第一章第一章1.1 移动通信概念移动通信概念1.2 移动通信的发展1.3 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及组成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

5、11移动通信概念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区域内可随时随地通信;有线、无线相结合的通信方式; 移动通信可以是双向的,也可以是单向。移动通信含义的关键点:“动中通”,至少一方能移动。它的突出特点是移动性,主要表现在: 终端的移动性(手机、车载台) 业务的移动性(如200业务) 个人的移动性(SIM卡支持的业务)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12移动通信特点是有线、无线相结合的通信方式;无线电波可用的频谱资源有限,必须分配使用;电波传播条件恶劣,存在严重的多径衰落;强干扰条件下工作;存在阴影区(盲区);用户经常移动,与基站无固定联系;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13移动通信

6、多径传播模型1)建筑物反射波 2)衍射波 3)直达波 4)地面反射波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14提纲课程介绍课程介绍第一章第一章1.1 移动通信概念1.2 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通信的发展1.3 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及组成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151.2 移动通信的出现与发展AMPSTACSNMT其它GSMCDMA IS95TDMAIS-136PDC第一代 80年代模拟第二代 90年代数字第三代 IMT-2000UMTSWCDMACDMA2000需求驱动需求驱动需求驱动需求驱动模拟技术数字技术语音业务宽带业务TD-SCDMA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161.2 移动通信的出现与发展L

7、TE- 第四代 (4G)美国于2012年上市LTE的手机和PAD4G于2009年开始构思现在的研究热点:4G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171.2 移动通信的出现与发展1921年,美国底特律警察局成功安装了第一套移动无线电发报系统1970年,美国首先开通了针对警察和医生的无线寻呼系统1979年美国开通了双向的移动通信,由于该系统是将模拟话音信号直接进行调频调制(FDMA)传播模拟通信系统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1G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存在安全保密性差、系统容量小、终端功能弱等缺点。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18FDMA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19第一代通信是模拟制式受模拟通信体制和技术水平的

8、限制,当时手持机就成了俗称的“砖头”式“大哥大”。最先研制出大哥大的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Cooper博士。由于当时的电池容量限制和模拟调制技术需要硕大的天线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状况等等制约,这种手机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为可移动算不上便携。很多人称呼这种手机为“砖头”或是黑金刚等。 这种手机基本上使用频分复用方式 只能进行语音通信,收讯效果不稳 定,且保密性不足,无线带宽利用 不充分。此中手机类似于简单的无 线电双工电台,通话是锁定在一定 频率,所以使用可调频电台就可以 窃听通话。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201.2 移动通信的出现与发展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数字移动通信系统(2G)将话音信号进行数字

9、化后进行空中传播保密性高,系统容量增加语音通信和数据业务,如WAP(无线应用协议)和短消息业务等北美的CDMA(IS-95)、欧洲的基于TDMA所发展出来的GSM等技术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21CDMA与GSMCDMA和GSM是2G通信的主流制式,从技术上来说,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无线发送接收的制式不同,调制解调的方法不同。对于用户来说,它们的不同在于:通话质量。CDMA的通话质量要高于GSM,在相同环境下打电话,CDMA的杂音要比GSM小很多。 手机辐射。由于CDMA采用了出色的功率控制技术,因此CDMA手机的辐射要比GSM小很多。 高速数据上网。CDMA1x可以提供高达153.6kb

10、ps的上网速率,比GSM GPRS的20几k要快多了。 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222G移动通信应用移动通信应用GSM(摩托罗拉摩托罗拉v8)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23CDMA手机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241.2 移动通信的出现与发展第二代移动电话系统的不足之处: 1. 频带太窄,不能提供如高速数据、慢速图像与电视图像等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 2. 无线频率资源紧张,抗干扰抗衰落能力不强,系统容量不能满足需要; 3. 频率利用率低,切换容易掉话; 4. 不同系统彼此间不能兼容,使用的频率也不一样,全球漫游比较困难。(GSM虽然号称“全球通”,实际未能实现真正的全球漫游,尤其是在移

11、动电话用户较多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均未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251.2 移动通信的出现与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3G 手机业务-上网CDMA(美国;电信), WCDMA(欧洲;联通),TD-SCDMA(中国.大唐;中国移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项目是3G的演进3G与4G技术之间的一个过渡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100Mbit/s与上行50Mbit/s的峰值速率。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26手机视频通话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27HSDPA高速上网 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28手机

12、电视 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29移动视频会议 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30多媒体彩铃 当您的朋友拨打您的手机时,不仅可以听到音乐,还可以看到个性的动画 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31POC手机对讲 在一个群组内可以实现一呼百应,最多可以支持80台手机,非常适合调度组织工作 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32大容量SIM卡 新一代SIM最大可达4GB,可以存储MP3、大容量电话本、移动游 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33VOD视频点播 VOD(Video On Demand)即视频点播技术的简称,也称为交互式电视点播系统。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第1讲34各代移动通信系统发展演进过程一览各代移动通信系统发展演进过程一览 系统名称 概念提出 研发/标准成熟 开始商用市场成熟 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 美国AMPS、英国TACS、日本NAMTS、北欧NMTS 1971年 80年代初 80年代开始商用,90年代初达到顶峰 第二代数字通信 GSM 1982年 1986年标准初步完成,1990年完成规范 1991年开通第一个系统。截止到达2003年6月用户达到8.3亿 CDMA One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