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州新城建设进行时从设计规划迈向实质建设、从地下开发延伸到地上建 设、从一点启动走向多点建设重要跨越阶段的运河核心区, 未来将引擎新城发展在 2011 年确定了总体项目规划之后,通州现代化国际 新城的建设似乎归于平静。2012 年 6 月 12 日,新城运河核心区三大标志性建筑北 京中心、彩虹之门、大船等项目建设正式获批,并将于年内 动工的消息再次引爆了京城媒体的极大热情。在区域发展热点频出的首都,不甘被媒体冷落的通州区 借机向外界展露了 “一年一跨越, 五年展雏形, 十年出形象” 的新城建设雄心。从通州区政府向外传递的信息中,媒体也 读出了正处于从设计规划迈向实质建设、从地下开发延伸到 地上
2、建设、从一点启动走向多点建设重要跨越阶段的运河核 心区,未来将引擎新城发展的强烈意味。规划设计即将完美收官 作为展示北京世界城市的重要窗口,自市委十届七次全 会提出聚焦通州之后,运河核心区的规划编制可谓“一年一 跨越”。2009 年,通州区确定了运河中心区规划范围由原先的16 平方公里扩大到 48 平方公里,包括运河核心区、协同发 展区、生活配套区和发展备用区,并明确运河核心区占地面 积 16 平方公里,是文化底蕴深厚、环境景观独特、区位优 势明显、适宜优先启动的重点区域。2010 年,通州区政府联合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邀请了 30 多名国内外顶级规划设计大师,运用国际最新城市设计理 念,借鉴世界
3、主要城市建设成功案例,围绕通州新城规划进 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最终吸收 11 位国际大师组成专家工 作组进行集中办公,初步完成了运河核心区规划深化方案。2011 年,通州区与美国邑康( AECOM )公司合作对运 河核心区滨河区域街区规划进行深化,未来将构造一个以水 体贯穿整个区域的完整 CBD 核心区。进入到 2012 年,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 I-IX )控制性 详细规划、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综合交通规划 、通州新 城运河核心区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相继获得市政府批 复。待南大街片区和杨坨地块的街区控规结束,运河核心区 16 平方公里的规划编制将全面完成。运河核心区的规划设计汇聚着国际顶级专家
4、团队和城 市建设者的智慧结晶,历经四个年头的逐步深化,市规划委 通州分局局长杨唯用“四个突出”对运河核心区的现代城市 建设理念加以概括。首先,空间布局突出疏密结合。围绕运河核心区五河交 汇处,以北运河、通惠河为水轴,以水乡区、源头岛为区域 景观中心,以南、北商务区为城市产业承载地,形成了“两 轴-两心 -两区”的空间结构。注重开发强度的疏密结合,在 南、北商务区规划建设高层建筑群,作为凸显现代化城市形 象的标志;同时,结合对运河文化的保护性开发,设置低密 度区,在燃灯塔周边集中迁建一批历史文物,在源头岛布局 现代化、多功能的博物馆,充分体现通州悠久厚重的历史文 化底蕴。整体呈现出现代化超高组团
5、与传统低密度建筑群落 合理布局、错落分布的独特景观,展现出历史与现代有机结 合、经典与时尚交相辉映的城市魅力,塑造出白天因商务而 繁荣、夜晚因休闲娱乐而繁华的“不夜水城”形象。其次,景观环境突出亲水生态。充分展现城市亲水性, 扩大燃灯塔周边水乡区面积,形成了以通惠河为轴、南北呼 应的格局;同时,通过道路下穿、滨河路外移和低密度布局 等设计,使城市建筑获得最大的亲水空间。编制完成水系专 项规划,加强北运河、通惠河等河流的水环境治理,改善水 质,营造水清岸绿的优美景观。再者,规划理念突出低碳环保。核心区在全市首次编制 了低碳城市指标体系,应用于市政设施、城市建筑、城市管 理等相关领域。在地面交通设
6、计上,引入行人优先理念,加 密路网,缩窄道路,最大程度满足行人、自行车和清洁燃料 公交的需要,构筑绿色交通网络;在能源利用上,大量采用 太阳能、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 水源热泵等新型能源供应方式; 在建筑物设计上,广泛使用绿色建材,采用屋顶绿化、节能 设计等科技成果; 在市政管理上, 积极运用水资源循环利用、 雨水回收利用、垃圾真空管道收集、智能电网等先进技术, 提升低碳科技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水平。第四, 地下空间开发突出综合利用。 通过加强地面 -地下 空间的一体化设计,突出对地下空间的统一布局和开发利 用,将机动车道、轨道线路、交通枢纽、停车场、配套服务 设施等置于地下,最大限度实现地下空间
7、互联互通,形成通 畅的地下走廊; 采用城市管廊技术, 综合安排地下市政管网, 将供电、供热等市政管线整合于地下廊道之中,便于统一实 施维修管护,避免对地上设施造成影响。由此可见,运河核心区的规划设计,不仅彰显了“首都 新区、历史名镇、北方水城”的特色,更代表了北京城市建 设的最高水准,还直接和间接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产生积极 影响。而这种环环相扣的联系,正是北京“集中力量、聚焦通 州,借助国际国内资源,尽快形成与首都发展需求相适应的 现代化国际新城”的用意所在。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 完成重点地块的上市供地是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据通州运河核心区管委会主任朱志高介绍, 自 2010 年 4月运
8、河核心区土地一级开发启动至今,包括五河交汇地区、 上营棚户区、西海子棚户区及北苑商务区等区域的搬迁工作 已经全面完成,共涉及搬迁居民 18530 户,非住宅单位 378 家,涉及总建筑面积 123 万平方米,占地 233 公顷,可提供 规划建筑面积总计 500 万平米。同时,为最大限度满足运河 核心区、上营棚户区及北苑商务区等搬迁区域拆迁居民的住 房需求,通州区配套启动了 11 个拆迁安置房项目,总建筑 面积达 110 万平米,今年年底前, 90%以上的项目可确保竣 工交房。截至目前,运河核心区已出让 7 宗地块,总用地面积 47.2551 公顷,建设用地面积 26.38 公顷,建筑规模达 6
9、5.8 万平方米。西海子棚户区 2 宗地块已于今年 5 月正式发布出 让公告,近日便可完成出让交易。此外,近期即可上市供地 的还有运河核心区内 7 宗地块、上营棚户区 4 宗地块,以及 北苑商务区地块。伴随土地上市进程的加快,重点项目的建设也随之加 速,其中尤以三大地标性建筑最为外界瞩目。 据朱 志高透露,三大地标性建筑之一的北京中心(钻石)项目, 已由华业地产取得开发权, 占地 5.74 公顷,总建筑规模 51.62 万平方米,该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注重用地资源的节约,以水 晶般修长的塔楼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地标性建筑,将打造成为 以商业中心为主的大型城市综合体。目前,该项目已开始地 下部分的施工,
10、年内将全面开工。彩虹之门项目位于新城 0504 街区,紧邻京杭大运河五 河交汇处,其南、西、北三面临水,占地 4.7 公顷,总建筑 规模约 76 万平方米。该项目规划设计最终确定建筑高度为 315 米的非中心对称方案,采用双拱形建筑结构,是集旅游 观光、酒店、公寓、办公、商业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 该项目设计方案、地块控规已于日前通过市政府正式批复, 年内有望开工建设。大船项目位于通州运河核心启动区忸0915地块内,总占地面积约 1 0.88公顷,建筑规模约 58万平方米, 最高点高 度为 295 米。该项目设计利用菱形作为塔楼的平台,构成不 规则的脉搏链条,塔楼位于平台上,建筑方向与菱形平
11、台则 完全相反,以此为整个建筑群带来活力。“汇聚着全球建筑设计者的顶级智慧,三大地标项目的 每座建筑都将成为精品和经典。 ”朱志高表示。此外,已取得新城核心区地块的富华低密度水乡区,已 规划为南北两区,占地 41.51 公顷,总建筑规模 1 4.28万平 方米,建筑形式以打造高档水景酒店、文化创意、展览、商 业、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主,建筑与地形和水系结合设计,南 区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今年年底前也可完成一期建设任 务。地下空间开发特色独具 之所以近一段时间来,外界感觉通州新城的建设进程放 缓,缘于从地面上看,运河核心区并未建成宏伟壮观的高楼 大厦,而地面下的建设却丝毫没有耽搁,但这恰恰也是运河
12、核心区的最大亮点所在。通州区常务副区长张勇称,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市 政基础设施要求,通州区制定了先地下、后地上,分批进行 市政道路施工,满足地块开发需求,统筹考虑核心区内所有 建设项目,以景观绿化建设收尾的建设原则,实施核心启动 区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 “这是北京市惟一的、也是最先进 的、同时更是最具技术含量的立体式地下空间工程。 ”据张勇介绍,该工程分为北环环隧工程和东关大道工程 两项内容,目前经过一年的紧张施工,两项工程现已全面进 入结构施工阶段。其中,北环环隧工程位于核心启动区商务北区,是连接 该区域内 22 个地块以及市政道路的重要交通通道,是国内 少有的地下三层结构交通环廊系统,
13、 施工难度大, 工作量大, 结构复杂。建成后的北环环隧采用逆时针单向行驶,由于商 务北区白天时段将禁止机动车在地面上通行,因此北环环隧 将来会全面承担起该区域的地面交通职能。“首先在交通职能方面,它可以实现地块与地块间、地 块与市政道路间的无缝衔接,缓解地面交通,为商务北区的 地面秩序创造出良好的环境。其次,中层与下层分别为设备 夹层及综合管廊,其中包含水、电、气、热、真空垃圾收集 等市政管线的预置,这种将多种管线统一规划至综合管沟的 做法,为后期各市政管线的维护、保养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最后,对于二级开发工作而言,通过综合管廊与各地块的连 接通道,可以将管廊内的各条市政管线轻而易举地连接到地
14、 块内,为二级开发进场施工提供了方便。 ”张勇说,这种一 举多得的统一规划和空间开发,是科学发展观在新城建设中 的具体体现。东关大道工程设计南起新华大街,北至通燕高速,全长1.99 公里,其中隧道长度 0.9 公里,规划为城市主干路,建 成后将由地下穿越北关大道与通惠河,与核心启动区路网中 的 8 条道路相连,快速连接规划中的核心启动区南北两区。对地下空间进行立体开发,听起来就非常复杂,具体的 施工中更是困难重重,项目建设方北京新奥通城公司总经理 唐力钢向记者坦言,项目建设确实遇到了不少难题,其中尤 以东关大道工程过通惠河段施工最为棘手。“东关大道工程要在通惠河下方采用隧道方式通过,经 过多方论证,最终决定采用截流加渡管的明挖方式进行施 工。由于通惠河是市内雨污水处理重要的下泄渠道,常年水 流不断,给工程围堰等截流施工造成了很大麻烦,为尽量避 免上游水量对工程造成的影响,过河段施工只能选在去年汛 期结束到今年汛期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泰安市取暖管理办法
- 包车牌使用管理办法
- 武汉安置房管理办法
- 技术性文件管理办法
- 水吧台区域管理办法
- 哈尔滨房屋管理办法
- 小伙房管理管理办法
- 水利行蓄洪管理办法
- 常见病的推拿治疗课件
- 华侨事务费管理办法
- 内部竞聘选拔的方案
- 恩施州咸丰县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浙江省民工工资管理办法
- 2025年法律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 田野之声:现代农业发展深度调查报告
- 护理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 执法现场会活动方案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 甘肃浙能武威能源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地基检测室公司管理制度
- DBJ50-T-157-2022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从业人员配备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