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六年级的复习课_第1页
怎样上好六年级的复习课_第2页
怎样上好六年级的复习课_第3页
怎样上好六年级的复习课_第4页
怎样上好六年级的复习课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怎 样 上 好 六 年 级 的 复 习 课郴州市一完小六年级数学组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的代表一完小六年级组坐在这里就“怎样上好 六年级的复习课”进行发言,我感到很忐忑。由于我自己只是一个普 普通通的一线教师,可能有些观点、有些方法不是那么全面,请在座 的各位包涵指正。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1、复习的重要性。2、复习课难上的原因。3、复习课采用的几种方法与手段。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著名的记忆遗忘曲线,这是由德国的心理学家 艾宾浩斯提出来的,这个记忆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 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 丢几个的,而是

2、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 后来就逐渐减慢 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 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 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 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 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由此可见复习在学习中是多么的重要。平时教学像"栽活一棵树",总复习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 育好一片林要花功夫。 复习课不能 “老调重弹, 机械练习 ” ,而应该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有新的收获, 达到 “旧中求新 ”的效果。 复习课是教学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

3、,对夯实学生的基础、 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复习课又是最难上的一种课,我们集体讨论其难上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教学内容 没有新意,枯燥。爱学习的孩子早在上新课的时候就已掌握了所学知识, 不会的基本都是学困生。 复习课按梳理一遍的模式上是最适合中、 优生, 对于学困生复习课也只能上成稍比新课快一点的节奏,否则学困生在快节奏的复习课中如坠云雾,不知所云。2、数学学 到了六年级,知识涉及面广,后进生由于各方面因素理解困难, 如果复习中一旦加快进度不但起不到加深巩固的作用, 反而更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3、易陷入炒 现饭的误区。优生之所以优是因为他们在

4、学习中一直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尤其是对于新的知识的学习更加执着, 如果一整节课全围绕他们已经烂熟的知识不停地炒现饭, 相信他们也会对这节复习课产生厌恶。4、差距悬殊的 两组人群在复习课的进程中,教学的把握让人伤透脑筋。我们组八位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集众人智慧,总结了几种复习课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供大家探讨和指正:1、知识梳理必不可少。 要让学生 形成对知识系统性的把握,我们一致认为第一节复习课采用将知识点网络式展示便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理清层次,分类并抓住重点。例如我们本期六年级数学老师在同课异构上的 式与方程 复习课的探索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采用这种模式。如若梳理内容过多、过繁,用时过

5、长,知识消化和落实时间相对就会减少。 因此我们建议在教学前尽量让学生先进行整理知识点。 ( 此处展示学生课前梳理导学案) 我们可以老师先制定提纲, 让学生按提纲进行分类、 整理, 也可以学生自主整理, 形成自己熟知的知识体系,这里就是学生课前梳理的导学案, 这样的一个课前梳理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有个全局性的了解,形成知识网络。梳理中要注意 的是整体简明,线索清晰,突出重要内容。 梳理知识一般采用集合图、大树图、括号图的形式。梳理的目的在于形成全局感,便于在学习中有目的地检索有用信息,发现思维的突破点;梳理的作用是使学生能更好地在解决问题时落实知识方法。2、 梳理中还得 以练为主。 复习课应充分体现

6、 "有讲有练, 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 的原则。每个知识点要消化吸收的话,可一点(一个知识点)一例,或一例一结(小结) ,边梳边练,练中再梳。 用分散的方法解决梳理过分集中的问题。 练习题量较多 ,我们一般采用课件展示的方法,让大容量的课件在复习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这样边梳边练的复习方式可让学生从枯燥乏味的概念中暂时走出来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功快乐。 当然如果每节复习课都是知识梳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兴趣,所以我们还将采用其它方法交替上好复习3、以典型题目引出所要复习的知识点。先果后因,改变教学方 式。一般新授课都是先因后果,换一种方式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学 效果。例

7、如: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截止2014年一月底,中国移动通讯用 户达1230069060户,横线上的数读作(),它是一个()位数,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为(),从右往左第1个6在()位,表示()第2个6表示()。1230069060户中3G用户有四亿一千零七万九千户,横线上的数 写作()。先出示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去思考、去交流。然后让学生 小结本题中所涵盖的知识点,老师在此基础上订正、总结,再进行强 调。4、自主编题,激发学生听课兴趣。这种方法是我们数学组一位资深教师所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出示三个数,960、6、30。学生可能觉得莫明其妙,老师在干什么呢

8、,这三个数有什么用。 这样就会让学生产生疑问,也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进行编题:A、B两地相距960千米,如果甲、乙两车从A、 B两地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如果甲与乙同相而行,30小时追至 求甲车单独行完全程需要多少时间?把这三个数贯穿其中, 简单的三个数就构成了一道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题目。 这道题涉及到了行程问题中的相遇与追及知识也涉及到和差方面的知识。 当然它的解法也多样, 可以采用常规解法也可以应用比例的有关知识解题。让学生自由发挥、独立思考,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学生解法的多样性能让老师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5 、 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训练。例如:汉江码头第一货场有750

9、吨货物,分给两个运输队运到另一个货场。 甲队有载重6 吨的汽车 6 辆, 乙队有载重8 吨的汽车 3辆,按两个队的运输能力分配,甲、乙两队各应运货多少吨?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知识结构,启迪学生发散思维。本题有三种解法: 1、分数方法2、归一法3、用比例知识解答6 、 复习完一个板块 的内容要及时进行测评,通过测试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然而一味地发卷子给学生做也会让学生十分地被动, 也无法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样才能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我们采取让学生每人自行出一份关于本节知识的测试卷。 为降低学困生出题答题的难度,可以指定学生对手出题,优生对优生。良好生对良好生,

10、中等生对中等生, 学困生对学困生。并且一般会给出以下试卷模式:、给出几种题型。如填空不少于十题,选择不少于 5题,判断不少于5题,计算题不少于6题,可出操作题,文字题不少于 3题, 应用题不少于5题,按照这几大类型,学生基本均可操作。、选择题目时可仿题、也可抄现成的书上或练习上的易错题目,、出题时最好选择你认为有难度但你现在已经懂了的题目。、所出的试题,必须自己要做一遍,并写好标准答案。、出完题后交换答题,双方完成后批改并指导对方订正。通过自制试卷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使学生产生 一种成就感。他可能会想,我出的题能考住同学,而我自己又掌握了, 这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成就,逐渐的学困生也会形成把数学学好的信 心。7、以能力为主。知识和能力二者是密切相联的。知识的存在和 增长,的确是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复习课上,学生能够学 到什么,获得什么,提升什么?这就取决于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前面 学生的导学案还是自行出试卷,这些措施都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和动手操作能力。总之,小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