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1. (1分)2019年5月30日,中国石墨烯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无锡举行。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导电导热性能很强、硬度很大的一种新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石墨烯是一种单质B.石墨烯是一种化合物C.石墨烯具有导电性D.石墨烯具有导热性2. (1分)侯德榜研创的联合制碱法生产的“碱”是()A. NaCl B. NaHCO 3 C. Na2CO3D. NaOH3. (1分)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缺少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的元素是()A.铁B.锌C.硒D.碘4. (1分)下
2、列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 B.粮食酿酒C.风力发电D.空气液化5. (1分)下列图标表示“禁止吸烟”的是()6. (1分)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 2K - 2个钾元素B. A13+- - 1个铝离子C. O33个氧原子D. 2N- - 2个氮分子7. (1分)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铀(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铀属于金属元素B.铀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C.铀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D.铀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是 588. (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活
3、性炭作吸附剂B.稀盐酸作除锈剂C.铁粉作脱氧剂D.生石灰作干燥剂9. (1分)液化石油气(LPG)可压缩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之间有间隔10. (1分)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A. 33$。4溶液B. COCO2D. Fe2O3MFeCl2溶液11. (1分)下列有关X、Y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的是()选项XA氧化物B化合反应C碱性溶液D饱和溶液A. AB. BY化合物分解反应碱溶液浓溶液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硝酸镶D.验证硝酸镂溶解吸热13. (1分)如图所示是碳酸钠和氯化
4、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漳解定植4 X io fi r.油拈A. tiC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B. 12c时,NaCl和Na2CO3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C. tiC时,将NaCl的饱和溶液加热蒸发,一定有晶体析出D. Na2CO3固体中含有少量的NaCl,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a2CO314. (1分)一定质量的Zn加入到含有Fe (NO3)2和AgNO3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液仍为浅绿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滤液中一定有Zn2+、Fe2+滤液中可能有Ag+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FeA. B.C.D.15. (1分)在一定条件下,甲、乙
5、、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物质甲乙丙反应前质量203020/g反应后质量0xy发生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g丁1510F列叙述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 4: 1B. x+y = 75C. yW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 x的取值范围:0WxW30二、非选择题(共35分)16. (4分)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a.自来水b.蒸储水c.矿泉水(2)制作“糖醋鱼”所用的主、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 序号)。a.糖b.醋c.鱼(3)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填序号)。a. NH4CIb. Ca
6、(H2P。4)2 c. KNO 3(4)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序号)a.黄金首饰b.塑料盆c.纯棉T恤17. (6分)能源的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1)煤燃烧时产生NO2、等气体,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 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2)在一定条件下,甲烷(CH4)和水反应(未配平)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W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是。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Z和W的分子个数比为 。(3)实验室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目前,氢气作为新能源在生活和生产中还未能广泛应用,其原因(4)在高温下,工业上以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和一氧
7、化碳反应来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18. (10分)利用下列实验来探究 CO2气体的制取和性质。(1) A、B、C三套发生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 CO2气体。仪器a的名称是。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CO2可选用的 装置是 (填序号),检验CO2收集满的方法是 。利用B装置制取CO2时,反应未停止前关闭止水夹,可观察到 的现象是。与A装置相比,利用C装置制取CO2的优点是。(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O2的性质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如图2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图中a处连接气体压力传 感器),甲、乙、丙三个烧瓶的容积均为250mL,分别收集满CO2, 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85mL液
8、体。步骤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 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步骤3: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烧瓶内的气压变化,得到如图3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曲线1、2、3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个烧瓶内的气压变化2时间s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瓶乙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曲线1中BC段气压逐渐变小的原因是 ,导致CD段气压快速变小的操作是对比曲线1与曲线3,能得出的结论是 (填序号)a. CO2能溶于水b. CO2能与水发生反应c. 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19. (5分)钛(Ti)被称为“航空金属”。由钛铁矿(主要成今是钛酸亚铁,化学式
9、为FeTiO3)制备钛的一种流程如下:食盐水FeCh TiCL昏烧碱电解(氯碱厂)J(甲醇厂)Mg. Ar800t(1) 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2) “氯化”过程中焦炭的作用是(3)由TiCl4制备Ti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在瀛气(Ar)氛围中进行的理由是(4)如上述流程所示,将钛厂、氯碱厂和甲醇厂组成产业链的好处是20. (10分)水产养殖的速效增氧剂“鱼浮灵”的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aNa2CO3?bH2O2)。某化学研究小组对“鱼浮灵”的制备、成分测定及增氧原理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过氧碳酸钠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50c 开始分解。过氧碳酸钠在异丙醇(
10、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低I .“鱼浮灵”的制备。实验室用Na2CO3与稳定剂的混合溶液和30%的H2O2溶液反应制备过氧碳酸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磁力损排器(1)反应温度不能超过20c的原因是。(2)反应结束后,停止搅拌,向反应液中加入异丙醇,静置过滤、洗涤、干燥,获得过氧碳酸钠固体。加入异丙醇的目的 n 鱼浮灵”的成分测定。【定性检测】检测过氧碳酸钠溶液中的成分。(3)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相关内容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取样,加入MnO2粉末,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木条复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溶液中含有Na2CO3【定量研究】测定“鱼浮灵”中过氧碳酸钠的组成 实验:称取一定
11、质量的“鱼浮灵”样品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 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 Ba (OH) 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碳酸钢(BaCO3)固体3.94g。实验:另称取相同质量的“鱼浮灵”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 量稀硫酸,再逐滴加入高镒酸钾溶液,充分反应,消耗 KMnO4的 质量为 1.896g,该反应的原理是:2KMnO 4+5H2O2+3H2SO4 =K2SO4+2MnSO4+5O2 T +8H2O。(4)计算确定过氧碳酸钠(aNa2CO3?bH2O2)的化学式(写出计 算过程)。田.“鱼浮灵”的增氧原理。研究小组通过测定常温下相同时间内水溶液中溶解氧的变化,探究CO321 OH一对H2O2分解
12、速率的影响,设计了对比实验,实验数 据记录如下表。编号 试剂H2O4%H 2O2溶 Na2CO3 固 NaOH 溶 NaOH 溶液体液液4%H 2O2 溶 4%H 2O2 溶 4%H 2O2 溶液液液pH6.966.018.148.159.26溶解氧 5.686.449.119.1210.97(mg?L1)(5)由实验可知,常温下,过氧化氢水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6)过氧碳酸钠可以速效增氧的原理是 2019 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1 (1 分) 2019年 5 月 30 日,中
13、国石墨烯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无锡举行。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导电导热性能很强、硬度很大的一种新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石墨烯是一种单质B 石墨烯是一种化合物C 石墨烯具有导电性D 石墨烯具有导热性【分析】 A 、根据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考虑; B 、根据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考虑;C、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导电导热性能很强、硬度很大的一种新材料;D 、根据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导电导热性能很强、硬度很大的一种新材料考虑。.解: A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A 说法正确;B 、 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属于单质, 不是化合物, 故 B 说法错误;C、石墨烯是由碳原子
14、组成的导电导热性能很强、硬度很大的一种新材料,所以具有导电性,故C 说法正确;D、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导电导热性能很强、硬度很大的一种新材料,石墨烯具有导热性,故D 说法正确。故选: B 。解答本题关键是从石墨烯由碳元素组成和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考虑。2 ( 1 分)侯德榜研创的联合制碱法生产的“碱”是( )A NaCl B NaHCO 3 C Na2CO 3D NaOH【分析】侯德榜研创的联合制碱法生产的“碱”是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进行分析判断。.解: A 、侯德榜研创的联合制碱法生产的“碱”是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而不是NaCl,故选项错误。B、侯德榜研创的联合
15、制碱法生产的“碱”是纯碱,是碳酸钠的俗 称,其化学式为Na2CO3,而不是NaHCO3,故选项错误。C、侯德榜研创的联合制碱法生产的“碱”是纯碱,是碳酸钠的俗 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选项正确。D、侯德榜研创的联合制碱法生产的“碱”是纯碱,是碳酸钠的俗 称,其化学式为Na2CO3,而不是NaOH,故选项错误。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联合制碱法生产的“碱”是纯碱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 ( 1 分)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缺少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的元素是( )A 铁B 锌C 硒D 碘【分析】A 、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锌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
16、分析判断。C、根据硒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解: A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错误。B、缺锌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得侏儒症,故选项错误。C、硒有防癌、抗癌作用,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故选项错误。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少或过量均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正确。故选: D 。【点评】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 掌握人体化学元素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是正确解题的关键。4 ( 1 分) 下列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 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海水晒
17、盐B 粮食酿酒C 风力发电D 空气液化【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 A 、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B、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B正确;C、风力发电是轮子转动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空气液化只是将其的状态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 D错故选:B。【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18、。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5 . (1分)下列图标表示“禁止吸烟”的是()C.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生活中常见公共图标的识别, 可根据图标的意义和平时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判断。.解:A、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是禁止吸烟,所以正确B、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是禁止放易燃物,所以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是禁止点火,所以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是禁止燃放鞭炮,所以错误。故选:A。【点评】解这类题时要弄清各个图标的含义, 然后再结合问题找出正确的答案。6 ( 1 分)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 2K-2个钾元素B. Al3+- - 1个铝离子C. O3
19、3个氧原子D. 2N2个氮分子【分析】 A 根据当元素符号前面有数字时,只表示微观意义进行 分析;B 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C 根据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进行分析;D 根据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进行分析。.解:A 当元素符号前面有数字时,只表示微观意义, 2K 表示 2个钾原子,故A 错误;B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Al 3+表示1 个铝离子,故B 正确;C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 3 个氧原子可表示为: 3O ;O3中的“3”表示一个臭氧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
20、子,故C错误;D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 2N 表示 2 个氧原子, 故 D 错误。 故选: 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题目设 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 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7. (1分)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铀(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铀属于金属元素B.铀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C.铀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D.铀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是 58【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 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
21、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 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 该元素的名称是铀,带“车”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 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8,表示原子序数为58;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 数,则铀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 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 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 左上角的数字为58,表示原子
22、序数为58;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铈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是58,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 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8 ( 1 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活性炭作吸附剂B 稀盐酸作除锈剂C 铁粉作脱氧剂D 生石灰作干燥剂【分析】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解: A 、活性炭作吸附剂,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B、稀盐
23、酸作除锈剂,是因为盐酸能和氧化铁等物质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C、铁粉作脱氧剂,是因为铁能和氧气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D、生石灰作干燥剂,是因为氧化钙能和水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故选: A 。【点评】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 联系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9 (1 分)液化石油气( LPG )可压缩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 )A 分子由原子构成B 分子的质量很小C 分子在不断运动D 分子之间有间隔【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4、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 ,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A、液化石油气(LPG)可压缩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而不是分子由原子构成,故选项解释错误。B、 液化石油气(LPG ) 可压缩存在钢瓶中, 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 分子间隔变小, 而不是分子的质量很小, 故选项解释错误。C、 液化石油气(LPG ) 可压缩存在钢瓶中, 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 分子间隔变小, 而不是分子在不断运动, 故选项解释错误。D、 液化石油气(LPG ) 可压缩存
25、在钢瓶中, 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 )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 (1分)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A. Cu制里CuSO4溶液B. CO凶CO2C.KClO 3°O2D. Fe2O3遛遐FeCl2溶液【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 .解:A、铜与稀硫酸不反应,转化不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B、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
26、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在常 温下不反应,转化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C、氯酸钾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转化能一步实现,故选项正确。D、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转化不能一步实现,故 选项错误。故选:Co【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 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1. (1分)下列有关X、Y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的是()选项XY氧化物化合物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碱溶液碱性溶液C【分析】化合物包括酸、浓溶液C. CD. D碱、盐、氧化物;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显碱
27、性溶液包括碱溶液;饱和溶液和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解:A、氧化物包含于化合物中,该选项不正确;B、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是并列关系,该选项不正确;C、碱性溶液包括碱溶液,该选项正确;D、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该选项不正确。故选:C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概念方面的知识,比较简单。12. (1分)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色-木潴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量守恒定律C.气球 气球B.验证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验证硝酸镂溶解吸热【分析】A、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 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
28、 只有 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 如果反 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 置。C、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U型管的液面变化,进行分析判断.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没有物质逸出, 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 律,故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C、图中实验,试管中的白磷燃烧,烧杯中的白磷不能燃烧,红磷 不能燃烧,可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着
29、火点、 要与氧 气接触,故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D、加入水后,U型管的液面左高右低,说明硝酸镂溶解吸热,故 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 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 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 析判断。13. (1分)如图所示是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A t1 时,NaCl 的溶解度大于Na2CO3 的溶解度B. 12c时,NaCl和Na2CO3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C t1 时,将NaCl 的饱和溶液加热蒸发,一定有晶体析出D. Na
30、2CO3固体中含有少量的NaCl,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a2CO3【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 碳酸钠和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而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氯化钠大;A、 t1 时,NaCl 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正确;B、12c时,NaCl和Na2CO3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错误; C 、 t 1时,将NaCl 的饱和溶液加热蒸发,一定有晶体析出正确;D、 Na2CO3 固体中含有少量的NaCl ,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Na2CO3正确;.解:A、 t1 时,NaCl 的溶解度大于Na2CO3 的溶解度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31、故选项错误;B、12c时,NaCl和Na2CO3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和状态,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C、tiC时,将NaCl的饱和溶液加热蒸发,一定有晶体析出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 、 Na2CO3 固体中含有少量的NaCl ,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a2CO3 正确,因为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氯化钠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 B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 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结晶的方法等, 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4 ( 1 分)一定质量的 Zn 加入到含有Fe
32、( NO3) 2和 AgNO 3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液仍为浅绿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滤液中一定有Zn 2+ 、Fe2+ 滤液中可能有Ag+ 滤渣中一定有Ag ,可能有FeA B C D 【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 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解: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将一定质量的 Zn 加入到 Fe( NO3)2、 AgNO 3 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锌会先与硝酸银反应,然后再与硝酸亚铁反应, 充分反应后过滤, 滤液仍为浅绿色, 所以溶液中的硝酸亚铁可能被置换部分,也可能
33、没有被置换,所以:滤液中一定有Zn2+、Fe2+,说法正确; 滤液中可能有Ag+ ,说法正确;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Fe,说法正确。故选: D 。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难度不大, 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记忆即可完成。15 ( 1 分)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反应前质量/g反应后质量甲乙丙2030200xy丁1510/g)A 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 4: 1B. x+y = 75C. yW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 x的取值范围:0WxW30【分析】 该题是一道图表数据结合题, 首先根据质量守恒
34、定律求出图表中乙待测出的数据,然后根据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 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是谁, 因此可判断反应类型以及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解:A.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20- 0) g = 20g,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为:(15g-10g) =5g,则: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0: 5 = 4: 1,正确;B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20+30+20+15= 0+x+y+10,则:x+y = 75,正确;C.甲和丁是反应物,若yW20时,则丙或不参与反应,或属于反 应物,则只有乙是生成物,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
35、化合反应, 正确;D.若反应中丙的质量不变,则 x= 30+25= 55;若丙的质量减少, 则则x>55;若丙的质量增加,则x<55,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表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学会去伪存真,挖掘出有效数据。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反 应中的质量关系求解。二、非选择题(共35分)16. (4分)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a.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b (填序号)。a.自来水b.蒸储水c.矿泉水b. )制作“糖醋鱼”所用的主、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填 序号)。a.糖b.醋c.鱼c.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c (填序号)。d. N
36、H4CIb. Ca (H2P。4)2c. KNO 3(4)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b (填序号)a.黄金首饰b.塑料盆c.纯棉T恤【分析】(1)根据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来分析;(2)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3)根据化肥的分类来分析;(4)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解:(1)自来水和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蒸储水中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填:b;(2)鱼肉中富含蛋白质;故填:c;(3)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 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e. NH4CI中只含有氮元素
37、,属于氮肥;f. Ca (H2PO4) 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g. KNO 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填:c;h. ) a.黄金首饰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b.塑料盆是由有机合成 材料制成的;c.纯棉T恤是由天然纤维制成的;故填:bo【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 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17. (6分)能源的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1) 煤燃烧时产生NO2、 二氧化硫 等气体:这些气体或气体 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2)在一定条件下,甲
38、烷(CH4)和水反应(未配平)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盘十配一定条件,8十WX YZWW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是CO 。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Z和W的分子个数比为 3: 1 。(3)实验室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 = ZnSO4+H2 T 。目前,氢气作为新能源在生活和生产中还未能广泛应用,其原因是没有找到廉价的方法制取大量氢气,氢气贮存、运输不安全 。(4)在高温下,工业上以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和一氧化碳反应来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03 g 2Fe+3CO2。【分析】(1)根据形成酸雨的物质解答;(2)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是甲
39、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一定条件C0+3H2,据此分析解答即可。(3)根据实验室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解答;根据氢气的性质和制法来分析;(4)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解:(1)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N0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2)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二CO+3H2。W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CO;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Z和W的分子个数比为:3:1;(3)实验室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反应的化学
40、方程式为:Zn+H 2SO4 = ZnSO4+H 2 T ;现在最理想的制取氢气的方法是通过太 阳能和催化剂使水分解,所以现在主要困难是找不到合适的催化 齐L氢气贮存、运输不安全,这都是导致氢气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 原因。(4)工业上常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与一氧化碳高温反 古泪 I应来炼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司皿2Fe+3CO2。答案:(1)二氧化硫;(2) CO; 3: 1;(3) Zn+H2SO4=ZnSO4+H2f ;没有找到廉价的方法制取大量氢气,氢气贮存、运输不安全;古*日(4) 3CO+Fe2O3 向 2Fe+3CO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
41、观模型表示, 完成此题,关 键是根据反应的实质结合模型的结构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 只有这 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8. (10分)利用下列实验来探究 CO2气体的制取和性质。(1) A、B、C三套发生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 CO2气体。A BCD e0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实验室制取 CO2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 =CaCl2+H2O+CO2T :收集CO2可选用的装置是 D (填序号), 检验CO2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 木条熄灭,证明满了。利用B装置制取CO2时,反应未停止前关闭止水夹,可观察到 的现象是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 。与A装置相比,利用
42、C装置制取CO2的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 的速率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O2的性质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如图2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图中a处连接气体压力传 感器),甲、乙、丙三个烧瓶的容积均为250mL,分别收集满CO2, 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85mL液体。步骤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 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步骤3: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烧瓶内的气压变化,得到如图3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曲线1、2、3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个烧瓶内的气压变化乙丙0 200 4D0 600 800 1000= 时间落配图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
43、瓶乙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 (OH) 2= CaCO3( +H2O曲线1中BC段气压逐渐变小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CD段气压快速变小的操作是振荡。对比曲线1与曲线3,能得出的结论是 ac (填序号)a. CO2能溶于水b. CO2能与水发生反应c. 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收集方法与验满方法来分析;根据装置内的压强变化来分析;根据装置的特点来分析;(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根据压强的变化原因来分析; 根据图象信息来分析。.解:(1) 仪器 a 的名称是试管;故填:试管; 实验室制取
44、CO2 ,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 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故填: CaCO 3+2HCl= CaCl2+H2O+CO2T ; D;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利用 B 装置制取CO2 时,反应未停止前关闭止水夹,由于装置内继续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造成装置内的压强变大, 会观察到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故填: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与A装置相比,利用C装置制取CO2的优点
45、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填: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2)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 故填:CO2+Ca (OH) 2=CaCO3 J+H2O; 曲线 1 变化幅度最小,则是装置甲, BC 段气压逐渐变小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 振荡烧瓶使二氧化碳反应的速率加快, 气体的体积变小, 导致压强变小, 所以导致 CD 段气压快速变小的操作是振荡;故填:二氧化碳溶于水;振荡; a CO2 能溶于水;c CO2 能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故填:a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 完成此题,可以依据 已有的知识进行。钛铁矿一氧化(钛I(甲醇厂)19. (5分)钛(Ti
46、)被称为“航空金属”。由钛铁矿(主要成今是钛 酸亚铁,化学式为FeTiO3)制备钛的一种流程如下:2Mg+TiCl 4Mg、ArFeCb TiCLi=玉soot(1) 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 。(2) “氯化”过程中焦炭的作用是做还原剂。(3 ) 由 TiCl4制备 Ti 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l 2+Ti 。该反应在僦气(Ar)氛围中进行的理由是 防止镁在高温的条件下被氧化。(4)如上述流程所示,将钛厂、氯碱厂和甲醇厂组成产业链的好处是各种物质可以充分得到利用,减少了废物的排放,节约了资 源,保护了环境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2)根据物质的性质
47、来分析;(3)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4)根据流程图的信息来分析。.解:(1)在FeTiO3中,因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所以钛的化合价为0- (+2) - (-2) X3=+4;故填:+4;(2)由于TiO2、C和Cl2反应生成了 TiCl4和CO,此反应体现了碳的还原性,做还原剂;故填:做还原剂;(3) TiCl 4在高温下与足量Mg反应生成金属Ti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还应有氯化镁,所以方程式是:2Mg+TiCl 42MgCl 2+Ti .瀛气化学性质稳定,为防止镁在高温的条件下被氧化,所以该反应在鼠气(Ar)氛围中进行;故填:2Mg+TiCl 4ArWfC
48、.2MgCl 2+Ti ;防止镁在高温的条件下被氧化;(4)如上述流程所示,将钛厂、氯碱厂和甲醇厂组成产业链的好处是各种物质可以充分得到利用,减少了废物的排放,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故填:各种物质可以充分得到利用,减少了废物的排放,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点评】化学与生产、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也就成了考查热点之一,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化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20. (10分)水产养殖的速效增氧剂“鱼浮灵”的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aNa2CO3?bH2O2)。某化学研究小组对“鱼浮灵”的制备、成分测定及增氧原理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过氧碳酸钠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50c开始分解过氧碳酸钠在异丙醇(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低I .“鱼浮灵”的制备。实验室用Na2CO3与稳定剂的混合溶液和30%的H2O2溶液反应制备过氧碳酸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磁力携怦器(1)反应温度不能超过20c的原因是温度超过20c时过氧化氢分解。(2)反应结束后,停止搅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 煤层气测井测试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工程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智能光电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法医学尸体解剖与死因鉴定实践操作技能考察能力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特殊药品的管理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整形外科常见手术并发症预防模拟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医学美容师综合水平评估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麻醉科医师执业考试模拟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整形美容微整形操作规范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数据标注 课件
- (高清版)TDT 1068-2022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规程
- 知识点33: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美化.知识点33: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美化
- 音乐培训学校可行性方案
- 基层综合治理法律培训课件
- 学校食堂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入门-第2章
- 规范贷款中介合作协议书范本
- 宠物行为分析与心理健康研究
- 大学交际英语口语-unit-1-getting-to-know-you
- 26字母教学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