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海东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测量方案编制人:审核:审批: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海东地下管廊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六年八月目录 1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2 三、施工部署 3.1 组织工织13 八、仪器要作 23.2施工测量放样工艺流程图 3 3 四、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4.1 施测原4.2准备工作 44.3测量仪器的选用 44.4、测量人员培训 54.5、仪器设备检定和日常检校 5 5 五、控制网测设 5.1 总平面控5.2施工平面控制网测设 55.2.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55.2.2 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65.3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65.3.1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65.3.2 高
2、程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 75.3.3 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技术要求 7 8 六、施工测量放样 6.1、测量资料收集与放样方案制定 86.2、基础开挖测量放样 96.2.1、前期测量准备工作。 96.2.2、实施放样 96.3管廊施工放样要求 11 12 七、测量劳动组求 13 九、设备机具配置 13 十、质量控制及检验 14 十一、安全及环保要求 11.1、安全要求 1441 、环保要求 11.2一、编制依据1.1 海东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图设计文件 ;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 (GB50007-2002);1.3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1.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3、规范 (GB50202-2002);1.5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91) ;1.5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二、工程概况海东市平安区平安大道地下综合管廊西起三合大道 (古瓦公路) 与平 安大道交叉口 KO+OOQ东至东园路与平安大道交叉口K4+931,全长4.931 公里(见管廊分布示意图) 。管廊布置于平安大道机动车道正 下方。管廊施工采取基坑明挖、结构现浇等工艺。管廊断面采用干支 混合型的形式, 满足管线安装敷设和运营维护要求, 断面型式设计为 双舱、三舱和四舱形式,入廊管线种类有高压电力、给水、中水、电 力、通信、燃气等,结构全宽分别
4、为 7.75m、10.4m、13.05m,结构 高度为4.45m,结构断面详见图示。综合管廊顶部覆土厚度2.5米3.0米,断面净高3.5米6.1米,基坑一般深度约7-8m,下穿河道 的局部段落基坑深度在10m以上。平安大道为平安区城区主干道,路面全宽约16m除两端交叉口外,沿线共有15个支路交叉口;沿线主要为平安区政府机关、部队、学 校、企事业单位和商铺、餐馆的聚集地,交通较为繁忙, 属于平安城区交通主心骨,施工期间道路保通难度较大。另外,平安 大道三处与河道相交,平安大道(三合大道三合东路)正在进行桥 梁施工,平安大道现有交叉支路中新安路、杨家路、湟源路、民和路、 享堂路、平张路等6条均处于
5、围挡施工中,对施工交通疏解增加难度。 沿线管线地下管线密布,情况较为复杂,探明管线并加以保护难度大。 基坑开挖需先剥离浅层土体暴露管线位置,影响基坑开挖施工进度。综合管廊分布示意图三、施工部署3.1组织工作施工测量组织工作由项目技术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设计院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按 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 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及逐日安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3.2施工测量放样工艺流程图.审核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放样数据准备计算程序准放样通知 施工控制资有问检校验仪测站点测有问检测放管
6、廊平面位置及高有问检绘制交样交资料归四、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4.1 施测原则4.1.1 严格执行测量规范; 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 先确定 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 放线。4.1.2 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 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 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4.1.3 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4.1.4 测量方法要简捷, 仪器使用要熟练, 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 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4.1.5 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 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4.2 准备工作4.2.1 熟悉设计
7、图纸, 仔细校核各图纸之间的尺寸关系, 全面了解设 计意图。4.2.2 对业主给定的现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查看和必要 的检核及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 点,周围环境, 建筑物的位置及坐标,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建筑物的 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4.2.3 根据设计要求、定位条件、现场地形和施工方案等因素,制定 测设方案,包括测设方法、 测设数据计算和检核、测设误差分析和调 整、绘制测设略图等。4.2.4 对参加测量的人员进行初步的分工, 并进行测量技术交底, 并 对所需使用的仪器进行重新的检验4.3 测量仪器的选用 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
8、送具有仪 器校验 资质的检测厂家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4 、测量人员培训人员进测量人员持证上岗, 负责人应由测绘专业 技术人员担任。 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上岗。 、仪器设备检定和日 常检校 4.5 所有仪器设备均要经过专业计量部门检定,并出具检定 证书。确保仪器精度满测量仪器在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均要进行日常 检校, 足规范要求。 五、控制网测设 总平面控制 5.1 作为施P1P16本标段工程施工以青海省第二测绘院提交的工测量的 主控导线,基本全部覆盖平安大道,部分采用全站仪加)施工控制网 图。以主控密导线进行施工控制测量(见下图 1-1 导线为基础在施 工处进行加密布点,形成
9、施工导线或控制网。平安大道P16P10平安大道 P5P1图 1-1 施工控制网图5.2 施工平面控制网测设5.2.1 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一致。 布设 呈矩形。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 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情 况,选择最合理的布设方案。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桩位必须注意保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522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以青海省第二测绘院提交的P1P16作为主控制点,部分加密控制点 采用四等导线测量,沿线路路口进行布设闭合导线网作为施工控制网, 控制点埋
10、设尽量依据布网原则施作,测量的技术要求如下: 导线测量应符合以下导线的技术要求规定。导线测量技术要求等级 测距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1. 813 三等2.513四等(")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方位角闭合 差3.6nn 51/55000 /135000)测回106 导线应尽量布设成直伸开状,相邻导线边长不宜相差过大,点位能长期保存。水平角观测的各项限差要求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差再次重合仪器型号等级读数差DJ2四等级上06半测回 一测回中两倍照准归零差差(2c)较差同一方向各测(回间较差"()8 133 3050209)5.3高程控制网的布设5.3.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导线点的三
11、等高程点P1首先对为保证管廊施工的精度要求,与P16点进行闭合测量,校测合格后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的首要条件。53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半永久性水准点位处于永久建筑物以外,一律按测量规程规定的 半永久。桩的方式埋设,并妥善加以保护。引测的水准控制点,需经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高程控制网技术要求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水 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高差偶高差全中误往返较差、附合与已知点联附合或环线检测已测段高然误差等级差之差(mm)(mm)次数测次数差(mm/km)闭合差(mm/km)20L6三等土 3往返各一次往
12、返各一次 ±L 3或15.5m 30L四等土5 ± 10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L25 n. 60或 53.3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技术要求5.3.3.1 水准点的埋设水准点选取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如下图所示: 平面水准控制点040270 .5.3.3.2 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见下表:视线离地基辅分划基辅分划前后视距前后视距面度前水准仪型后长所测高差读数差等级累积差(m)度号高(m)最低较差(m) (m)之差(m)DS3 3.00.32.0< 75< 2< 5 三等六、 施工测量放样 本方案是根据常规放样方法编写的, 放样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
13、, 如 精度要求、控制点分布、现有仪器、现场条件、计算工具等来选择测 站点和放样点的测设方法的不同组合及不同的检核方法。各类工程及同一工程的不同阶段、 不同部位对放样点的精度要求不同, 所以对测站点和放样点的精度要求也不相同。 作业时请严格执行工程 测量规范。 本文中提到的限差指规范要求的限差, 如果设计上有特殊 要求,按设计要求执行。6.1 、测量资料收集与放样方案制定6.1.1 、测量放样前,应从合法、有效途径获取施工区域已有的平面 和高程控制成果资料。6.1.2 、根据现场控制点标志是否稳定完好等情况,对已有的控制点 资料进行分析,确定是否全部或部分对控制点进行检测。6.1.3 、已有控
14、制点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应重新布设控制,已有的控制 点密度不能满足放样需要时应根据现有的控制点进行加密。6.1.4 、必须按正式设计图纸、文件、修改通知进行测量放样,不得 凭口头通知和未经批准的图纸放样。、根据规范规定和设计的精度要求并结合人员及仪器设备 6.1.5 情况制定测量放样方案。其内容应包括:控制点的检测、放样依据、 放样方法及精度估算、放样程序、人员及设备配置等。6.2 、基础开挖测量放样6.2.1 、前期测量准备工作 。阅读设计图纸, 校算开挖底口控制点数据及边坡坡比和标注尺寸; 记录审图结果并签名 编写开挖开口测量放样计算程序、 绘制放样草图并由第二者独立校核 验证其正确性。6.2
15、.2 、实施放样6.2.2.1 、利用周围测量控制点测设测站点。6.2.2.2 、观测员在测站点上架设仪器并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度报 给记录员,记录员记录并回报以验证记录无误。6.2.2.3 、仪器照准另一已知高程点读数并报给记录员,记录员记录 并回报以验证记录无误。6.2.2.4 、记录员计算仪器的视线高程,计算的两个视线高程之差应 满足放样点的精度要求,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站仪器的视线高程。6.2.2.5 、仪器照准一较远的测量控制点,计算后视方位角报给观测 员,观测员将仪器度盘读数配至该后视方位角值并向记录员回报验证 所配度盘读数无误。6.2.2.6 、仪器依次照准另两个相对较近的测量控制
16、点,读取方位角 读数报给记录员,记录员回报、记录并与计算的方位角值比较, 其差值应能满足放样点的精度要求。 利用坐标测量功能时, 在测量第 一个点的三维坐标的同时测量仪器至该点的方位角、 距离和高差, 观 测员将数据报给记录员, 记录员回报、 记录并计算该点的三维坐标并 与仪器测得的三维坐标校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放样。6.2.2.7 、观测员将仪器精确照准目标并报测量数据 (方位角、距离、 高差)或测得的三维坐标,记录员回报并利用编制的程序进行计算。如图所示,首先由测得点 A1的坐标计算A点至底口线偏距L, A2点 为A1点在设计边坡线A0上的投影,底口高程H和边坡坡比1: oI为 已知值,A2点
17、的设计高程H二H+L I,A1点至A2点的高差厶oa2h=H-H, 所以偏距差值 L=A h/l,指挥司镜员按此差值移动目标,a2alA L为正 值向远离底口线方向移动, L为负值向底口线方向移动。由移动后 点的三维坐标计算 L,再次移动棱镜,重复以上步骤,直到 L满 足边坡开挖的精度要求,此时的点 A即为此断面上的开挖开口点。A原始地面线A1A2 hO、依此类推,放样出该测站上所能放样的所有开挖开口6.228 .点。622.9、随机抽检20%口点的点位和高程,其差值应不大于开口 点所要求的允许偏差值;6.2.2.10、作业结束后,观测员检查记录计算资料并签字,绘制测量 放样父样单。6.3管廊
18、施工放样要求采用全站仪坐标法设站+极坐标法放点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初始化后检查仪器设置:气温、 气压、棱镜常数;输入(调入)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 高,输入(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如果后视点上 有棱镜, 输入棱镜高, 可以马上测量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 据检核。瞄准另一控制点, 检查方位角或坐标; 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棱 镜或尺子检查仪器的视线高。 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时, 记 录员也应进行相应的对算以检核输入数据的正确性。在各待定测站点上架设脚架和棱镜,量取、记录并输入棱镜高, 测量、记录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以上步骤为测站点的测量。在测站点
19、上按步骤 1 安置全站仪,照准另一立镜测站点检查坐标 和高程。记录员根据测站点和拟放样点坐标反算出测站点至放样点的距离 和方位角。指挥司镜员移动棱镜观测员转动仪器至第一个放样点的方位角, 至仪器视线方向上,测量平距 D。计算实测距离D与放样距离D的差值: D=D-D,指挥司镜员在 视线上前进或后退 D。重复过程,直到 D小于放样限差。(非坚硬地面此时可以打桩)。 检查仪器的方位角值,棱镜汽泡严格居中(必要时架设三脚架) ,再 测量一次,若 D小于限差要求,则可精确标定点位。用水准仪进行结构物高程的施测。 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 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 确认无 误后在标志旁加注记。重复
20、611的过程,放样出该测站上的所有待放样点 如果一站不能放样出所有待放样点,可以在另一测站点上设站继续放 样,但开始放样前还须检测已放出的 23个点位,其差值应不大于 放样点的允许偏差。全部放样点放样完毕后,随机抽检规定数量的放样点并记录, 其差值 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值;作业结束后,观测员检查记录计算资料并签字。测量放样负责人逐一将标注数据与记录结果比对, 同时检查点位间的 几何尺寸关系及与管廊有关结构边线的相对关系尺寸并记录, 以验证 标注数据和所放样点位无误。填写测量放样交底单,并与技术员现场进行签字确认。七、测量劳动组织.通常为测量主管1人、前后视各1人、记录与计算1人,地面沉降观 测2人,合计6人,施工现场可根据实际的施工任务大小灵活增减。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学年7 大小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
- 小学美术人美版二年级下学期16.画夜景教案设计
- 小学2.我设计的新机器教学设计及反思
- 5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商道模拟实训总结
- 眼科青光眼手术后护理要点
- 精神科精神分裂症管理要点
- 精神科抑郁症康复管理指南
- 神经科脑震荡护理细则
- 急诊科心肌梗死急救处理流程
- 2025年《养老护理员》高级练习题+参考答案
- 2026云天化集团高层次人才校园招聘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护理》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2026年中考备考工作方案
- 蒙牛产品发布会方案
- 体育场馆改造项目方案
- 普通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 2025消防宣传月专题宣讲课件
- 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线和角)测试卷(人教版)及答案(三套)
- 乐高大颗粒课件大摆锤
- 压力性损伤诊疗及护理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