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_第三章(程鹏_著)_高等教育出版社_课后答案_第1页
自动控制原理_第三章(程鹏_著)_高等教育出版社_课后答案_第2页
自动控制原理_第三章(程鹏_著)_高等教育出版社_课后答案_第3页
自动控制原理_第三章(程鹏_著)_高等教育出版社_课后答案_第4页
自动控制原理_第三章(程鹏_著)_高等教育出版社_课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时動析法31图231表示一个电磁线圈,其中/? = 200 Q, L = 1 H。取电压u为输入量,电流i为输出量。试计算该线圈的过渡过程时间人。解该线圈的微分方程为u i R + L 話对上式两边取拉氏变换,并令初始条件为零,町得传递 函数为/( $)二 1 RU(s)二(L /?) 5+ 1时间常数r= L /? = 0 .005 s,过渡过程时间t、=3T =0 .015 So32 一阶系统结构图如图232所示。其中6( s) = 10 (0 2 £ + 1)。 今欲采用加负反馈的办法,将过渡过程时间A减少为原來的10倍,并保证R3至CV)的总放大系数不变。试确定如何调

2、整参数Kh和K-图2-3-2 阶系统解 如图232所示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C(s)10K。K_/?( s)二 0 2s+ 1 + 10/Ch 二 Ts + 1其中第三章时域分析法1730 21 + 10/Ch原系统的时间常数为0 2 s,放人系数为1(),为了满足题目的要求,令7=0 .02 s 和 K= 10,有 Kx =0 .9 和 Ko = l()o33假设温度计可用传递函数1 (心+1)描述。现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发现需要1 min时间才能指示出实际水温的98%数值。试确定时间常数 几解 设厂(门为温度计的输入,表示实际水温,设c(。为温度计的输出,表 示温度计的指示值,若实际水温为心

3、常值),则输入r(r)为幅值为R的阶跃函 数,输出为c( r) = R( e '')根据所给条件,有0 98 /?= /?(1 e'6"')则时间常数T= 15 34 So3-4设控制系统的闭环传递甫数为0(5)=试在$平而上绘出满足下列要求的闭环极点可能位于的区域。(1) 1 > 逅 2, g M2(2) 1 2M ©>0,4N con N2(3) R 2> ©Ml 2,3nW2解所给传递函数的闭环极点为Sil2 = 3 土j3“ J 1 匸根据上述表达式,可以确定图233中的阴影部分为闭环极点可能位于的区 域(

4、考虑到对称性,只绘岀了 s平面的上半平面)。图2-3-3闭环极点町能位于的区域35典型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2- 34所示。试确定系统 的传递函数。解典型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由如图2 - 34所示的响应曲线,可知峰值时间rP = 1 s,超调量。 = 33 3%,根据二阶系统的性能指标计算公式0% =e'Bi X 100%和n仆二r 7J J 1歹可以确定C = 0 .33和3n = 3 33 ,根据如图2-3-4所示曲线的终值,可以确定K = 3°图2-3-4 响应曲线36系统结构如图2 -35所示。要求© = 0 6,试确定参数K的值,并计算动态性能指标

5、zP > r及o%。第三章时域分析法#第三章时域分析法#图235系统结构图解如图2-3-5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为C( 5)0R(s) = d + (1 + 5 Kf)s+ 10是一个典型的二阶系统,其自然振荡频率为5 = /?0 = 36 rad s,令阻尼比1 + 5 /G2 /To=0.6第三章时域分析法#第三章时域分析法175n85 s可以确定 = 0 56,性能指标及。分别为 =I 24 so%X 100% =9 .48%37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4试写出该系统的阻位阶跃响应和单位斜坡响应的表达式。解 系统为典型二阶系统,自然振荡频率can = 2 rad s,阻尼比 &

6、quot;05。单位阶跃响应的表达式为/?(t) = 1 1 54e 'sin(l .732r + 60°)( r>0)单位斜坡响应的表达式为g( r)=八 0 5 +0 577e 'sin(l .732/+ 120°)(r>0)38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5)= 5(0.15+l)试分别求出当K=10s'和K=20 s '时系统的阻尼比J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 4、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峰值时间"及过渡过程时间并讨论K的 大小对性能指标的影响。解 当K=10s '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10()5 +

7、10.$+ 100其中,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H = 10,阻尼比 = 0 5,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彊o%、峰值时间tp和过渡过程时间t.分别为16 3%、0 36 s和0 .7 s。 当K = 20s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2005 + 105 + 200第三章时域分析法181解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人造卫星图2-3-6 I!星姿态控制系统其中,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3 = 144,阻尼比© = 0 35,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 量o%、峰值时间/P和过渡过程时间分别为30 .9%、0 24 s和0 .7 s。K值增大使得阻尼比©减小,导致超调量。增大和峰值时间tP减小

8、,但 过渡过程时间t.不变。39图2-3-6为人造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简化结构图。假设控制器的时 间常数T=3 s,力矩与惯量比K J=2 9ra(f s',试求系统的阻尼比及各项动 态性能指标。(KT 小+ ( K 丿)s + ( KT J)s+ ( K J)无阻尼自然频率5 = fKJ = 0 .47,阻 尼比 ©二 KT (25 J) = 0 .707。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得到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2-3-7所示,从图中可确定 超调量约为20%,过渡过程时间约12 So图237 单位阶跃响应3 - 10设电子心率起搏器系统如图2 3-8所示,其中模仿心脏的传递函 数相

9、当于一纯积分器。£($)KiC(s)0.05 卄 1S实际心速图238电产心率起搏器系统(1) 若=0 5对应垠佳响应,问起搏器增益K应取多少?(2) 若期望心速为60次min,并突然接通起搏器,问1 s后实际心速为多 少,瞬时最大心速为多少?解(1)闭环传递函数为0( 5)=0 .055 + s+ K令2 ©叫二1 0 .05和© = 0 5,可得叫=20 rad s,再由況=K 0 .05,可得K = 20 o(2) 该系统的过渡过程时间二孚= 0 35 s,所以一分钟后系统已经达到稳态,实际心速为60次min;又由于超调量。 = 16%,最大瞬时心速为69

10、.6 次 min。31 1图2-3-9是E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简单结构图。试选择参数K和 K,使系统的<on = 6 rad s= 1,并讨论系统在单位阶跃作用下的各项性能 指标。图2-3-9飞机I动控制系统解系统的开坏传递函数为G(»25A一虫一5 »-$(£ + 0 .8 + 25 KK, ) - s(s+2SQ由 3, 5 厂斤=6,有 K= .44;由 2匚弘=().8 + 25 KK、,有 K, =0 31 lo 由于阻 尼比©=1,所以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超调量。=0,调节时间t. = 4 .75(4 = 0 .79 s,稳态误差=0(定

11、义误差e= rc)。312试用稳定性判据确定具有下列特征方程式的系统稳定性。(1) 5+205+9 5+100=0(2) f + 20s +95+200 = 0(3) 3s + 105 +5s + 5+2=0解(1)= 1, cii =20, a: =9, a3 = 100,计算2阶赫尔维茨行列式a. a?D、= 80 > 0a。 a2 根据林纳德-奇帕特(Lienard-Chipard)稳定判据,系统稳定。(2) 00 = 1, a, =20, a, =9, 6= 200,计算2阶赫尔维茨行列式Q| ajD2 = - 20 < 0°0 a2根据林纳德奇帕特(Lienar

12、d-Chipard)稳定判据,系统不稳定。(3) Qo = 3, 5=10, a? = 5, 6 = 1, a4 = 2,计算3阶赫尔维茨行列式550D =4 八 153<0根据林纳徳-奇帕特(Lienard-Chipard)稳定判据,系统不稳定。313设系统特征方程式如下,试用劳斯判据确定系统正实部根的个数。(1) s +3, + s +3+1 =0(2) f + 10/ + 165+ 160 = 0解(1)列劳斯表s 3 30s 01由于第2行中的笫1项为零,所以用(5+1)乘以原特征方程,得新的特征方程+45 +45+1s + 4 , + 4 d匝新列劳斯表43 .7514316

13、.751因为上述劳斯表中第一列元索不同号,所以系统不稳定。由于第一列中计算值 符号改变两次,所以特征方程有两个具有正实部的根。(2)根据特征方程的系数列劳斯表s 11610 160s 0由于出现全裟行,故用s行系数组成如下辅助方程F(s) = 10/ + 160取辅助方程对变量s的导数,得新方程 忖=20 as用上述方程的系数替代原劳斯表中的行,然后再按正常规则计算下去,得到1 16f 101605*20s 160劳斯表中的第一列元素同号,所以系统没有实部为正的根,但通过解辅助方程可 以求出产生全冬行的根为±j4。实际上,该系统的特征方程可以分解成因式(s+ 10)与(s + 16)

14、的乘积。3 - 14设中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两数分别为(1)(、K( $ + 1 )5厂=£(£ 1)(0 2s+ 1)(2) G(,s) = 5(s- 1)(0 2s+ 1) 试确定使闭环系统稳定的开环增益K的取值范围。解(1)闭环特征方程式为0 2s +0 .85 + ( K 1 )s+ K=0 令2阶赫尔维茨行列式=0 .8( K !) 0 2K>0 得到使系统稳定的条件是K>4 3。(2)闭环特征方程为0 2s +0 .8s - 5+ K = 0由于上述方程中的一次项系数为1,所以不论K取何值,系统不稳定。 315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15、2$ps + 1Jib若要求闭环特征方程根的实部分别小于0、1、2,问K的值应如何选取? 解(1)系统的闭环特征多项式为D( s) = s +9, + 185+ 18 K由2阶赫尔维茨行列式D2 =9X 18 18 K>0得Kv9,由要求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均要大f零,得K>0,于是,使闭环特征 方程根的实部均小于0的条件是0v Kv9。(2)将5=- I代入上述(1)中的特征多项式D(5),得£>( $ ) = £ + 6 $; + 3 y 10 + 18 K令上述D(Sl )中的常数项人于零,有K>0 .56,再令2阶赫尔维茨行列式大于 零,即0=

16、3X6 18 K+ 10> 0得K< 56,于是,耍使闭环特征方程D(s)的根的实部均小于1,参数K的 值应满足条件0 56< K< 1 56第三章时域分析法183(3) 将5=5. - 2代入上述(1)中的特征多项式0($),得D( 5i ) = Si + 3 5?6® +18K 8由于上述方程中一次项的系数为6,所以,不论K取何值,均不能使闭环特征 方程D(f)的根的实部小于2。316试求如图2310所示系统的参数(K,B)稳定域。图2-3-10反馈控制系统解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0 .01 / +0 2P/ + s+ K=0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1)上

17、述方程中各项系数均人于零;(2) 2阶赫尔维 茨行列式D = 0 2B0 01 K>0。于是,使系统稳定,参数K、B必须满足的条 件是 K>0、B>0 和 Kv20B。317试用赫尔维茨判据确定如图2311所示系统参数K的稳定 域,并说明开环系统中积分环节的数目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3a)(y+b)($+c)图2311反馈控制系统(1 ) a>0,/?>0,c>0(2) « = (), /?>0, c>0(3) a = 0,b = 0,c>0解(I)系统的闭环特征多项式为D( s) = s + ( a + b + c) s“ + (

18、 a/? + be + ac) s + abc + K 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0 < K v d ( h+ c) + H ( a + c) + c ( a + h) +2 abc=(2)系统的闭环特征多项式为D( s) = s + ( b + c) s + bes + K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0< K < B c+ c b= K;(3) 系统的闭环特征多项式为f 、32D( s) = s + cs + K由于上述多项式中一次项系数为零,因此不论K取何值,系统均不稳定。针对卜述3种情况的分析口J以看出,积分环节数目越大,系统的稳定裕度 越小。318在习题33中,如果水温以l

19、OVQnin的速度线性变化,问温度计 的稳态指示误差有多大?解 传递函数为1(心+ 1)的一阶系统,当输入为斜坡信号r( t) = Rt( t> 0)时,其输出为c( t) = /?( / T+ Te ' 1)若定义误差e= 一 c,则稳态误差为e、= R7木题中,/? = 10VOnin,根据习题 3 3 可矢口 T= 15 34sec = 0 256min,则比=2 56°C。10(0 .15+ 1)(0 5s+ 1)(I)G(s) =G(s) =3 - 19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两数7(” 1)5( 5 + 4)( 5 +25 + 2)(3)6(5)=q(o

20、5$+ 1)(0£+ 1 )第三章时域分析法187试分别求出当r(/) = 1(/).r和/时,系统的稳态误差(6>= r 解(1)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0 055 +0 .65 + 11 = 0显然,该系统为2阶系统,且各项系数均大于零,所以系统是稳定的。该系统的 开环增益K= 1(),开环传递函数中不含积分环节,因此是零型系统。当 r( /) = l(r)时,稳态误差匕、=1 (1 + K) =0 .091;当r( /) = t时,稳态误差e、f 8 ; 当r( /) = /时,稳态误差8。(2)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s +65 + 10 F + 15 5+7 = 0根据上述方

21、程列劳斯表s 1107s 615s 7 57s 9 .4s 7劳斯表中笫一列元素同号,所以,系统是稳定的。该系统为I型系统,开环增益K=7 80当r( /) = 1( r)时,稳态误差& =0;当r(/)= f时,稳态误差s = 1 K = 8 7;当r( /) = t2时,稳态误差(3)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0 .1 5 + 5 + 45+8 = 0上述力程屮各项系数均大于冬,且2阶赫尔维茨行列式U =40 .8>0,所以系 统是稳定的,该系统为II型系统,开环增益为K=8。当r(/) = l(r)时,稳态误差=0;当r( /) = r时,稳态误差&S = 0;当r( /

22、) = f时,稳态误差氐=2 K = 0 2503-20设速度控制系统如图2312所示,为了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使 斜坡信号通过由比例微分环节组成的滤波器后再进入系统。图2-3-12 速度控制系统(1)当Kd = 0时,求系统的稳态误差(£= C);(2)选择使系统的稳态误差为零。解(1)当/G =()时,系统为I型系统,稳态误差为比二1 K;(2)当匕工0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Ts + $ + K根据误差宦义e稳态误差为取 K. = 1 K,则 =0o321设稳定的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bms + bm. s +bs+b)、(s) = rn,ms + an. i s + + a $

23、+ do误差定义为e= r- co试分别求出系统在阶跃信号、斜坡信号和加速度信号作 用下不存在稳态误差的条件。假定系统满足稳定的条件,则当当当(1)(2)(3)3 - 22伽=何时,在阶跃信号作用下,稳态误差为零;ClQ = h、Ch = b时,在斜坡信号作用卜稳态谋差为零;5 = 5、“I =厶和U2 = bl时,在加速度信号作用下稳态谋iv.为冬1。 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KK2g( s) = Ko &T| 5 + 1 ( 了2 s + 1 ) £输入信号为/(/) = («+ bt) t)( a, b为常数)。试求系统稳态误差幺、W £时

24、各参数应保持的关系(£二厂C)o解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刀门d + (刀+门)d + $ + K = 0式中K= K. K Kz K系统稳定的条件为T, >0、八>0、K>0,且K v ( 7; + 门)T, T2该系统为I型系统,稳态误差为e* = b K,若要使系统稳定,又使各参数 应满足以下条件T, 4- T2L T2323已知系统的结构如图2313所示,误差定义为e系统对r( /) = 1( /)时无稳态误差,试确定K.的值。K° K K2 Ky <Co若使图2313反馈控制系统解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e(s)=Ki7门 f + ( 7; + 门

25、)$ + 1 + K K,由习题321的结果可知,当误差的定义为e=厂c时,要使系统在r( t)=第三章时域分析法1891(。作用下,稳态误差为零,应满足以下条件K = 1 + K324设系统如图2314所示,其中扰动信号n(t)= 1(/)。是否可以 选择某一合适的K值,使系统在扰动作用卜的稳态误差为j二0.099 ?舱)图2314反馈控制系统解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0 .01 s + 0 .17, +0 .8$ + 1 + 10K = 0闭环系统稳定的条件为1 + 10K>0和 从=07X0 .80 .01( 1 + 10K) > 0,即 0 .1 v Kv 1 26,传递函数E

26、(s) _10N( s) = ' (0 .15 + 1)(0 25+ 1)(0 55 + 1) + 10/C稳态误差为_l _ io% =町(0 .1 s+1 )(0 2s+1)(0 5s+l) + 10K 7 = 1 + 10K令& =0 .099,得K= 10 .001,显然不满足稳定的条件,因此不能选择一个合 适的K值,使稳态误差比=0 .099。3-25设船体消摆系统如图215所示。其中扰动为海浪力矩,所有 参数中除K、外均为已知值。如果(r) = 10° 1(/),试求使稳态误差sWO .1° 的匕值。图2315船体消摆系统解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S

27、 + 2©3 $+ 凉 + Ki Km 凉=0系统稳定的条件是上述方程中的各项系数均大于零。若设误差定义为eOr - &氏,则有E(s)N($)Kl 3nX + K K2 冰稳态误差K1 3:1()10K?1 + K| K?第三章时域分析法#第三章时域分析法#令氐W0 .1,则有K、M100亠。Ki326系统如图2316所示。试判别系统闭环稳定性,并确定系统的 稳态误差d及乩。图2316反馈控制系统解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0 2s + s' + 5+ 10 = 0上述方程的各项系数均大于零,且D =50 2X10 = 3>0,所以,该系统稳定。(1) 若 n( t

28、) = 0,= 0;(2) 若 r( t) =0,则E( s) _10sN(s) 一 _ s (0 2s+ 1 ) + 10(0 55+ 1)稳态误差为10.90 .1弘=-111715 = 0lo <(0 2s+ 1) + 10(0 55+1) s327试求如图2317所示系统的稳态误差。解 当参数7; >0,匚>0, K >0, K2 >0时,系统稳定。传递函数E(s) R(s)为图2-3-17反馈控制系统E(y)(刀 s+ 1)(门 £+ 1)/?(5)= ( 1 $+ 1 )( 7s+ 1 ) + K;K在输入r(/) = !(/)的作用下,稳态误差% = lim 5L0(刀 S+ 1)(卩2 s+ 1)11(T, 5+ l)f T2s+ 1)+ K2 s = + Ki传递函数E(5)N( $)为£( 5)N(s)-K】(T $+ 1)(刀 s+ 1)(门 $+ 1) + K Kt第三章时域分析法#第三章时域分析法#在丁扰n( f) = 1 ( /)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