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导学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导学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导学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导学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导学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词五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 .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 . 了解“诗圣”杜甫及其作品。3 .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学习重难点】1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温故互查】2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挂胃()塘坳()丧乱()3 .通过查找资料,将下面空白补充完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 ,作者 , 代诗人,字 ,自 号。作品有“三吏”:»«»«,“三另,:«» «» «。【设问导读】1 .熟读诗歌,用现代汉语简述诗歌的主要内容。2 .同桌相互梳理全诗,划分诗歌的结构

2、,并用四字词语概括每节内容。3 .找出诗歌中抒发情感的句子,并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当堂检测】1.解释卜列诗句中的加点字。1)八月秋高风怒号.怒号:2)俄顷风定云墨色俄顷:3)秋天漠漠向昏黑向:2.写出卜面诗句的意思。长夜沾湿何由彻!3.这首诗中所表现的时间是 ,事件是 ,从诗中的一个词语“”可看出诗的时代背景是 。【巩固练习】1 .分别概括前三节诗的内容。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2 . 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 的情思, 发出的感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O【拓展延伸】1 .收集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将本诗与春望相比较,试分析两首诗在表现手法和抒发情感方 面的异同。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第二课

3、时导学案【学习目标】2 .学习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3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4 .理解两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把握其主题。5 .理解游山西村中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学习重难点】1 .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把握诗歌主题。2 .理解游山西村中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温故互查】1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奉()豚()药水() 再少()2 .通过查找资料,将下面空白补充完整。1)过故人庄选自 ,作者是,他是 代诗人,字,是派诗人,与王维合称“ ”,其作品内容大多描写。2) 游山西村选自,作者是,字,号,时 期著名爱国诗人。【设问导读】1 .熟读课文,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2 .同桌交流,试用现代汉语描述过故人庄中

4、描绘的景象,并作者所表达的情感。3 .小组内讨论,结合写作背景,理解游山西村中诗人蕴含的情感。【当堂检测】1 .过故人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分析句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深层含义。1 .过故人庄这首诗叙述了 的经过,描绘了 风光,表达了 ,也流露了 。2 .过故人庄中借助由近及远的手法描写农家幽美景色的句子是:3 .游山西村中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的句子是:【拓展延伸】1. “待到重阳节,还来就菊花。”古人过重阳节,除了赏菊花外,还有哪些形式?(至少写出两个)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第三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 .学习渔家傲和浣溪沙。2 .能够准确、流畅生动

5、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体会所描绘的意境。3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温故互查】1 .渔家傲的作者 是 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 。2 .浣溪沙第作者 是 时期文学家,字 ,号。【设问导读】1 .读渔家傲上阙,我们看见了哪些景?(用“我看见了一份 图”的句式概括)2 .这些景都扣着一个“异”字来描写,“异”在何处?3 .作者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用“我从 中感受到 的气 氛”的句式)4 .读浣溪沙,口头交流心中所

6、想的画面,点评这首词的意境。5 .结合写作背景及作者的人生经历,思考苏轼在浣溪沙中阐述的人生哲理。【当堂检测】1.用诗句填空。1)渔家傲中抒发戍边将士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2)浣溪沙中抒发“老当益壮,奋发进取”思想感情的诗句是:【巩固练习】1.结合诗歌内容完成下面空白。渔家傲这首词表现出了守边将士的 和,也反映了 。上阕 写, “”字是对塞外景色的概括。 “, ,"三句再具体写“ ",这也渲染了守边将士的 。下阕“,抒发了守边将士们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 , "三句进一步渲染,将军的白 发和士兵的泪水,记载着 的史实。浣溪沙是苏轼于元丰五年三月贬官黄州期

7、间所写,上阕写。, "此二句点出了作者游兰溪的时间和地点。下阕抒发的思想感情。“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以反问句强调了诗人 的精神状态。“休将白发唱黄鸡”出自 的醉歌,苏轼在这 里反其意而用之:这无疑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给了后代人许多警 示和启迪。”。【拓展延伸】1 .从所积累的古诗词名句中(课内外不限),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一句句意相反的诗句来,写在下面横线上。诗词五首第一课时答案【温故互查】1 .略2 .杜工部诗新婚别杜甫 唐子美少陵野老无家别垂老别新安吏 石壕吏潼关吏6【设问导读】2 .略群童抱茅屋漏难眠广厦庇寒3 .秋风破屋4 .何时眼前突兀现此

8、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由个人的悲惨遭遇想到"天下寒士 ",诗人的大声疾呼,正是他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的流露 【自学检测】1 .略2 .在这漫漫的雨夜和潮湿的屋里,我如何才能挨到天亮3 .略【巩固练习】1 .秋风破屋群童抱茅屋漏难眠2 .忧国忧民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拓展延伸】1. 略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第二课时答案【温故互查】1. 略2. 略【设问导读】1. 略2. 略3. 对山西村和山西村村民无线喜爱的真挚情感.【自学检测】1. 绿树环绕在村子的四周, 青山斜立在城郭的外面, 开窗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园, 和老友端着酒杯谈起农事 .抒发了诗人同故人的真挚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2. 山峦重重叠叠, 小溪曲曲折折, 仿佛已经无路可走了, 忽见柳色浓绿, 花色明理, 一个村庄出现在了眼前 .常用来形容人陷入困境, 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巩固练习】1. 略2.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拓展延伸】1. 登高插茱萸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第三课时答案【温故互查】1 .略2. 略【设问导读】1. 略2. 异寒 异声 异势3. 荒凉 萧瑟肃杀4. 略5. 劝诫人们不要感慨光阴易逝, 人生易老, 而要振作精神.【自学检测】1. 1)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2)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