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丰泽学校 四 年级 数学 高效课堂导学案总第( 1 )课时课 题一、四则运算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主备人岳晓蓉辅备人王红艳课 型新授课 时1时间1.27执教人四数老师学习三维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2、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在实际计算中应用。3、逐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学习难点明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课前准备PPT远资使用资源编号学 习 过 程环 节学 案导 案实际生成预习案自主学习1、下面各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1)滑雪场上午卖出86张门票,下午卖出59
2、张门票。滑雪场全天一共卖出多少张门票?(2)滑雪场全天卖出145张门票,其中上午卖出86张,下午卖出多少张?(3)华光文具店运来一批练习本,卖出370包,剩下630包。运来多少包练习本?(4)兴华小学一共有学生838人,其中男生有418人,女生有多少人?出示应用题,复习加、减法的意义。学生熟练掌握。探究案质疑定向什么时候用加法呢?加法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时候用减法呢?减法的意义是什么?加、减法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诉说思路,并且解释合作探究阅读教材第2、3页,完成下题。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 )。加得的数叫做(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叫做( )。合作交流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3页,完成下列各题。师生共 学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师生共同学习总计 学生互相提问。达标案检测延伸猜猜我是几?我减去56得120。483加上我,得数是792。巩固练习学生还需大量练习巩固。板书设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减法=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教后反思在教学中我注重了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通过情境教学自主探索,解决难点。丰泽 学校 四 年级
4、数学 高效课堂导学案总第( 2 )课时课 题乘、除法的意义和部分间的关系主备人王红艳辅备人岳晓蓉课 型新授课 时1时间1.29执教人四数老师学习三维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2.明确0在四则运算中的运用,并能准确描述关于0的运算。3、逐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学习重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学习难点明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0不能作除数。课前准备PPT远资使用资源编号学 习 过 程环 节学案导案实际生成预习案自主学习1、填空:求几个( )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已知两个因素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素的运算叫
5、做( )。复习导入同学们小组讨论。探究案质疑定向什么时候用乘法呢?乘法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时候用除法法呢?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加、减法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诉说思路,并且解释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回答。合作探究阅读课本5,6页预习例3完成下列各题:你知道有关0的哪些运算?0不能做除数。为什么?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5除以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师生共 学1、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3、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5、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学生解释,教师补充。学生读,其余学生补充、判断。达标案检测延伸完成7页的练习二89
6、15;( )=356 672÷( )=24( )×18=774 ( )÷20=35巩固练习学生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小组长检查。个别差生交老师。板书设计乘、除法的意义和部分间的关系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商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教后反思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教学效果良好。丰泽学校 四 年级数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总第( 3 )课时课 题括号主备人岳晓蓉辅备人王红艳课 型新授课 时1时间2.2执教人四数老师学习三维目标1、 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和中括
7、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2、 培养观察、比较和综合概括的能力,养成认真、仔细的计算习惯。学习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顺序。学习难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顺序。课前准备PPT远程使用资源编号学 习 过 程环 节学案导案实际生成预习案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242-123+24 72÷12×317+85÷5 54÷6×12复习导入学生复习旧知。学生在计算17+85÷5很容易先算加法探究案质疑定向以前我们学习了两步的综合算式,你会计算吗?96÷12+4×2请你先说出计算顺序。试着让学生们书写综合算式
8、的过程。同桌互相说顺序。小组先讨论计算过程该怎样写呢?学生合作交流。先算乘、除法可以说出。但是,如何书写呢?我们可以同时算乘、除法。这儿有点困难。合作探究96÷(12+4)×2请同学们自己先写出计算过程。小括号明确的改变了运算顺序。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1、 认识中括号。2、 明确运算顺序3、 正确的过程怎么写合作交流小组合作交流。小组讨论中括号里的计算顺序。学生先自主思考。在12+4上加括号。全班交流汇报。只有当中括号里面的算式都算完2,才能去掉中括号。师生共 学1、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运算统称为第一级运算。加、间法称为第一级运算,乘、除法乘为第二级运算。2、一个算式
9、例,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学生小组互相说出新学的知识。中括号,小括号同时存在,计算顺序就是难点。达标案检测延伸把下列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1)112-64=48 (2)48÷4=12 (3)13×12=156综合算式:巩固练习指名学生回答。全班完成练习。板书设计 括 号96÷12+4×2 96÷(12+4)×2= 8+8 =96÷16×2=16 =6×2 =12教后反思学生对合并算式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多指导点拨,多训练。丰泽学校 四 年级
10、数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总第( 4 )课时课 题 解决问题主备人王红艳辅备人岳晓蓉课 型新授课 时1时间2.5执教人四数老师学习三维目标1、 经历在具体情境中解决租船的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3、 在合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与同伴合作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掌握解决租船问题的基本策略。学习难点在解决问题中寻找最佳方案。课前准备PPT远资使用资源编号学 习 过 程环 节学案导案实际生成预习案自主学习 我们一共有34人,小船24元,大船30元。大船限乘6人,小船限乘4人。怎样租船最省钱?复习导入
11、复习导入。学生说说解决方法。探究案质疑定向怎样租船最省钱?学生诉说思路,并且解释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合作探究合作交流小组展示解决方案,确定怎样租船就最省钱。师生共 学租船最省钱的方法:进行合理搭配,没有空余座位时最省钱。学生解释,教师补充学生掌握方法。达标案检测延伸巩固练习独立完成作业。学生大部分熟练完成。板书设计解决问题4条大船: 30×4=120(元)2条小船:24×2=48(元) 120+48=168(元) 答: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最省钱。教后反思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多指导训练。丰泽学校 四 年级数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总第( 5 )课时课 题二、观察物体(二)主
12、备人王红艳辅备人岳晓蓉课 型新授课 时1时间3.9执教人四数老师学习三维目标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拼摆的物体的过程,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2、经历从同一角度观察由相同个数的小正方体拼摆的物体,体会观察的平面图形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3、体验物体和相应的平面图形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学习重点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习难点体会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摆的物体的形状各不相同,所观察的平面图形有时相同,有时不相同。课前准备ppt远资使用资源编号学 习 过 程环 节学案导案实际生成预习案自主学习1、观察下面长方体,说说从它的前面、上面
13、和侧面看到的形状各有什么不同?2、出示一个圆柱和球的组合体,让学生观察下面的图形,说说分别是从什么方向观察到的形状? 复习导入让学生在已经学会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物体或由两个简单几何体组合而成的物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探究案质疑定向(1)出示由4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组合图形让学生观察。(2)出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这个组合图形的形状图,引导学生辨析它们分别是从哪个位置观察到的?并填一填。学生观察并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总结出:同一个物体,站在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而不同的物体,站在同一个位置去观察,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不同的也有可能是相同的。合作探究(1)学生
14、分组合作,动手摆一摆,看看这4个正方体还可以摆成怎样的组合图形?(2)按图示中的样子摆一摆,然后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看看你观察到的是什么形状?用线连一连。 合作交流学生对所学知识会理解的更透彻,加深印象,老师也可从中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师生共 学根据左面物体的摆放形状,看看从不同位置看会是什么样子?用线连一连。正面看 左面看 上面看学生解释,教师补充全班独立完成。达标案检测延伸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巩固练习。学生做起来较困难。学生很快很熟练地完成。板书设计观察物体(二)教后反思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只有从不同角度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
15、个物体。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能力。丰泽学校 四 年级数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总第( 6 )课时课 题三、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主备人王红艳辅备人岳晓蓉课 型新授课 时1时间3.11执教人四数老师学习三维目标1、知道加法交换律、结合律。2、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学习难点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课前准备PPT远资使用资源编号学 习 过 程环 节学案导案实际生成预习案自主学习出示17页情景图,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
16、少千米?1、如何列式。2、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它们的结果是怎样。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40+56=56+40=让孩子们用学过的知识自己解决。探究案质疑定向1、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2、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来。3、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4、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来。a+b=b+a+=+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合作探究1、引导学生观察例2算式,总结出:(88+104+96)=88+(104+96)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特点。2、出示几组算式:(69+172)+28、69+(
17、172+28)(155+145)+207 155+(145+207)、通过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88+104+96)=88+(104+96)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全班交流。师生共 学1、将讨论的式子的关系向各组同学展示。2、各小组展示自己小组记定律的方法。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能想出自己的答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达标案检测延 伸简便计算:187+98+13 426+342+58 47+86+14+153 121+59+79+141 145+29+55
18、+74+16 4+9+99+999+9999巩固练习学生巩固练习,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88+104+96 104+96+88 =192+96 =200+88 =288(千米) =288(千米)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教后反思加法的运算定律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就有接触,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没有难度。主要就是让学生掌握定律的字母表示学生是初次接触。丰泽学校 四 年级数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总第( 7 )课时课 题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主备人王红艳辅备人岳
19、晓蓉课 型新授课 时1时间3.12执教人四数老师学习三维目标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ppt远资使用资源编号学 习 过 程环 节学案导案实际生成预习案自主学习1、出示例5: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第四天 城市AB AB 115千米第五天 城市BC BC 132千米第六天 城市CD 118千米第七天 城市DE 85千米根据
20、上面的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2、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式,想一想,这个式子能够怎样计算?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性地将问题板书。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重点引导学生对(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进行汇报。探究案质疑定向1、上面的计算方法,哪一种简单些,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定律。为什么要先交换位置后使用结合律。2、讨论,在一些计算题中,为什么要使用运算定律。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律) =(115+85)+(132+118) (加法律) 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要加小括号。合作探究1、学生对我们的条件分别提出
21、不同的问题。2、对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进行讨论。3、各小组分别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小组实时提出问题让他们解决。选出一个有意义的题目让学生列式解答。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通常是同时使用的,单一使用的时候很少。师生共 学想想在现实生活中,加法的运算定律是不是经常使用,在平时的计算中怎样来合理灵活的利用加法的运算定律,从而使计算简便。245+174+15+155+11在这个题中怎样来使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学生试算看看怎样计算比较简便。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达标案检测延伸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425+14+186 75+168+2567+25+33+75 135+39+65+
22、11 5+137+45+63+50巩固练习教师做适当点拨。板书设计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教后反思让学生学会将加法运算定律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中,使计算比较简便。丰泽 学校 四 年级数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总第( 8 )课时课 题减法的运算性质及应用主备人王红艳辅备人岳晓蓉课 型新授课 时1时间3.16执教人四数老师学习三维目标1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2. 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
23、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 方法进行简便计算。3. 提高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发展思维。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学习难点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课前准备PPT远资使用资源编号学 习 过 程环 节学案导案实际生成预习案自主学习1、出示例4我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234-66-34234-(66+34)学生们用了多种方法解答探究案质疑定向1、这个题为什么可以用不同种方法?2、你们喜欢用这
24、种方法?说一说每种解法的解题思路。让学生们发现了不同的算法。合作探究1、组内讨论: 这个题为什么可以选择这样的算法?2、交流组内所有解法。3、组长组织组员说一说每种解法的解题思路。234-(66+34)这一种可以使计算简便,66+34是100.234-66-34 =234-34-66这种也可以简便运算,234-34=200让学生理清楚自己的解题思路。师生共 学1.根据这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2.能用字母表示出你发现的规律吗?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学生解释,教师给予补充。达标案检测延伸1. 在里和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868-52-48
25、= 868(52 + ) 1500-28-272 = -(28 272)a-b-c=a(_)巩固练习学生练习。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教师补充。板书设计减法的运算性质及应用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a-b-c=a-(b+c)a-b-c=a-c-b234-66-34 234-34-66 =234-(66+34) =234-66-34 =234-100 =234-34-66 =134(页) =134(页)教后反思让学生灵活掌握运用减法的性质会进行简便计算。丰泽 学校 四 年级数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总第( 9 )课时课 题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主备人岳晓蓉辅备人王红艳课 型活动课课 时1时间3.17
26、执教人四数老师学习三维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学习难点会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计算器远资使用资源编号学 习 过 程环 节学案导案实际生成预习案自主学习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板书。探究案质疑定向引
27、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1)4×25=100(人) 25×4=100(人)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适时点拨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b×a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题。全班展示。合作探究(25×5)×2 25×(5×2) =125×2 =10×25=250(桶) =250(桶)小组合作学习。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用语言表
28、述规律,并起名字。字母表示。小组汇报。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并用多种方法进行了验证,证明规律的存在,经历了知识发现的过程,感悟了“观察-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师生共 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字母表示乘法运算定律。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并会用字母表示。达标案检测延伸下面的算式用了什么定律(60×25)×8=60×(25×8)15×16=16×1527页1、2、3题在里填上合适的数。30
29、×6×7 = 30×(×) 125×8×40 =(×)×怎样用乘法的结合律计算25×32×125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理解连乘的最优方法,对学生进行凑整乘法口算,培养学生乘数凑整的直觉。板书设计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a乘法结合律-(a×b) ×c=a×(b×c)教后反思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在加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学习,学生容易掌握,学习效果良好。丰泽 学校 四年级数学 高效课堂导学案总第(10)课时课 题乘法的分配律主备人
30、岳晓蓉辅备人王红艳课 型新授课课 时1时间3.18执教人四数老师学习三维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2、掌握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算式特点,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学习重点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进行简便计算。学习难点灵活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远资使用资源编号学 习 过 程环 节学案导案实际生成预习案自主学习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9×48+9×529×(48 + 52)学生先比赛计算。小组比较计算结果先让学生发现两个算式的结果
31、能相同。探究案质疑定向出示课本26页的情境图。(1)、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发现的信息和问题?(2)、独立完成并且解答。(3)、请大家看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4+2)×254×25+2×25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疑问。合作探究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请学生验证。请学生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学生自己感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师生共 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
32、#215;b+a×c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简记为: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乘法分配律是比较难理解的,通过共享来加深理解。达标案检测延伸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3001×84=×84+×8492×203=92×(200+) =92×200+92×2、计算102×249×37+9×63 23×12+23×88(35+45)×12 (11×25)×425×(4+40)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及时引导。引导学生理解
33、结合律的最优方法,对学生进行凑整乘法口算,培养学生乘数凑整的直觉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4+2)×25 4×25+2×25=6×25 =100+50=150 =150(4+2)×25 =4×25+2×25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在相加。这就叫做乘法分配律。a×(b+c)=a×b+a×c (a+b)×c=a×c+b×c教后反思学生对于理解乘法的分配律有一定的困难,我根据乘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分配律。对于这一知识学生需要多巩固练习加深对乘法
34、分配律的理解。丰泽 学校 四 年级 数学 高效课堂导学案总第( 11)课时课 题乘、除法的简便运算主备人王红艳辅备人岳晓蓉课 型新授课课 时1时间3.20执教人四数老师学习三维目标1、经历在具体情境中,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能根据运算特点和数据特点,灵活进行简便运算。3、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学习重点理解除法的运算性质。学习难点灵活应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远资使用资源编号学 习 过 程环 节学案导案实际生成预习案自主学习 出示例8:1、什么是“一打”?2、25×12
35、有多少种方法来计算这个题。3、在这几种方法中,你喜欢哪种方法?小组合作分工完成黑板上的题目。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探究案质疑定向1、为什么要把12写成3×4 的形式或10+2的形式。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为什么这一道题有这几种解题方法。并且方法还不同。3、在以后的解题中,你能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吗?一道简单的题目,却有了几种不同的解法,并且用了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的运算定律。在计算中遇到这样的题目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合理的将几个因数改写成几个因数相乘或相加的形式。合作探究出示例8:(2)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330÷5÷2=1、在减法算式中的规律,
36、在除法的算式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2、通过这两个式子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合作,汇报交流330÷5÷2 330÷(5×2)学生掌握除法的性质。师生共 学从一个数里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在除法算式中怎样运用除法性质进行简便运算?a÷b÷c=a÷(b×c)a÷b÷c=a÷c÷b会灵活利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达标案检测延伸填空。16÷2÷4=16÷() 210÷(7×6)=210(76) 35÷14 =
37、 350÷2÷7÷(25×7)=350()二、计算。29页做一做。 教师个别点拔,来掌握学情。学生大部分做得很好,个别学生需讲解。板书设计乘除法的简便计算乘法: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除法:a÷b÷c=a÷(b×c)=a÷c÷b教后反思我们要重视基本练习,关注典型错误,交流不同方法。让学生不仅会合理运用运算定律还要学会计算方法的合理选择。 丰泽 学校 四 年级数学 高效课堂导学案总第( 12 )课时课 题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意义主备人王红艳辅备人岳晓蓉课 型新授课课 时1时间3.24执教人
38、四数老师学习三维目标1、 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2、 理解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3、 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类推能力,以及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学习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习难点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远资使用资源编号学 习 过 程环 节学案导案实际生成预习案自主学习出示例1: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书上的例1。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探究案质疑定向1、出示米尺教具: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2、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3、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4、
39、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讨论为什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分别写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合作探究1、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3、小数的计算单位和分数的计数单位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进一步认识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师生共 学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0.457,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一个小数由5个1、3个0.1、6个0.0
40、1组成,这个小数是( )感知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加深对小数的理解。达标案检测延伸1、判断:(1)0.40里面有4个0.01( )(2)35克=0.35千克( )2、把小数改写成分数0.90.09 0.0359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汇报。教师适时点拨。板书设计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 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教后反思这节课学生明白了小数的产生及意义,知道了小数的计算单位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丰泽学校 四年级数学 高效课堂导学案总第( 13 )课时课 题小数的读
41、法和写法主备人王红艳辅备人岳晓蓉课 型新授课课 时1时间3.25执教人四数老师学习三维目标1、 经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的整理过程,进一步理解数位及计数单位。2、 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读写小数。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习重点会正确读写小数。学习难点理解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远资使用资源编号学 习 过 程环 节学案导案实际生成预习案自主学习 1、0.15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0.008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2、0.07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学生口答。复习旧知导入。探究案质疑定向1、小数可以分为
42、几部分?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2、整数的数位顺序?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3、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等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那个最大?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一样的,因此,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边,向整数一样计数。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边,向整数一样计数。合作探究1、出示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师生共 学1、读小数时要注意什么
43、。2、怎样写小数,写小数时要注意什么。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学生会正确读写小数。达标案检测延伸1、写出下面的小数。零点零七 五点零六 十点零零二三百点七一 零点零一四 十五点五零三2、填空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 ),第三位是( )。3、读出下面各数(1)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6年。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补充。板书设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读小数时,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写小数时,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
44、教后反思小数的读写比较简单,但要注意0的读写,和整数不一样,小数部分的0有几个读几个,有几个写几个。丰泽学校 四年级数学 高效课堂导学案总第( 14 )课时课 题小数的性质主备人王红艳辅备人岳晓蓉课 型新授课课 时1时间3.27执教人四数老师学习三维目标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知道小数的性质。2、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3、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习重点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学习难点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远资使用资源编号学 习
45、 过 程环 节学案导案实际生成预习案自主学习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在整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添上两个0,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想办法使它们相等。探究案质疑定向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1)教师提问:我们还没有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你能想个办法比较出这几个小数的大小吗?说说你是怎样比的?(2)根据学生的的回答,继续演示课件“小数的性质”,出现直尺,体会:(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米、10厘米、100毫米它
46、们的长度怎样?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学生汇报(5)教师提问:从结论中你们发现了什么?0.1米1分米0.10米10厘米0.100米100毫米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这三个数量虽然各不相同,但表示大小相等。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合作探究1、比较0.30与0.3的大小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2、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3、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4、整数有这样的性质吗?A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
47、数怎样表示?B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C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空间,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针对性。师生共 学1、学生展示两个正方形图形,以比较0.30和0.3的大小。2、分组归纳总结小数的性质,强调是小数的末尾不是小数点的末尾。3、讨论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把整数改写成小数形式,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小数的末尾(后面)添零,它的大小不变。让学生自己总结概括,培养孩子的概括能力。达标案检测延伸1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3.4 18 0.06 700 3.0 908 150 10.01 42.002判断。(1)00202 ( )(2)小数点后面添上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旅游巴士的租赁合同范本
- 高考理科考试题及答案
- 福建生物中考试题及答案
- 俄罗斯电焊考试题及答案
- 动词短语考试题型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索类火工品项目投资计划书
- 电子政务考试题及答案
- 2025物流配送员合同范本
-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
- 丙炔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护理人员在职继续教育培训与考评制度
- 机器视觉技术及应用课件 第2章 光源系统认知与选择
- 预付款申请书范文
- 《企业管理决策》课件
- 楼顶广告牌拆除施工方案
- T-GXAS 349-2022 核医学科放射性废水衰变池设计技术规范
- 2024年中国妇科床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全国医药行业特有职业技能竞赛中药调剂员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国家安全教育教案第五章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 中国普通食物营养成分表(修正版)
- 城市地下综合管网管理系统建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