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试行)目录、八前言 .总则1.21.31.4编制目的 适用范围 指导原则 1.3.1 科学实用原则 1.3.2 因地制宜原则 1.3.3 循序渐进原则 术语和定义 1.4.11.4.21.4.31.4.41.4.41.4.51.4.61.4.7湖泊 Lake水库 Reservoir 水生态环境质量 Water Eco-environment Quality 生境 Habitat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底栖动物 富营养化 参照点位 生物指数Phytoplankton Zooplankton Benthic InvertebrateEutrophication Ref
2、erence Site Biotic Index (BI )1.4.81.4.91.4.10 生物完整性 Biological Integrity 1.4.11 生物完整性指数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 ( IBI ) 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要素 2.1 评价要素类别 2.2 生物类群的选择 水质评价 生境评价 生物评价 生物多样性指数 5.1.1 评价方法 5.1.2 评价标准 生物指数 5.2.1 评价方法 5.2.2 评价标准 生物完整性指数 5.3.15.15.25.35.3.25.3.3候选生物参数 核心参数筛选 生物完整性指数构建 评价标准 5.3.4
3、水生生物指标赋分标准5.4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6.1 评价方法 1010106106.2 评价标准 7 报告编写 7.1 报告内容 、八前言 监测 /评价区域 野外调查工作状况 样品分析和资料整理 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 / 评价分析 图集 质量计划实施情况报告 7.1.17.1.27.1.37.1.47.1.57.1.67.1.77.2 编写要求 附录 111111111111121212121213、八-前言使得湖库萎我国湖泊和水库众多。 然而, 随着区域气候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加剧,缩和消亡严重、 水质持续恶化、 富营养化趋势逐年加剧。 不仅如此,水环境质量下降所引发很大程度的生态问
4、题也开始显现。 近年来,湖库生态系统总体处于退化状态,鱼类资源大幅下降,生物多样性不断减低。 目前,我国湖库的相关环境问题,已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上制约了湖库资源的可利用性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监测并评价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要求,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维护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将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流域生态健康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函 20121163 号)任务的成果进一步落实并推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并编制了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 ),以指导我国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估工作。指南
5、” 中规定了湖库水生态质量评价的相关指数和计算方法,以及湖库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分级。本指南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出。本指南由“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课题组负责起草。本指南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解释。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试行)1 总则1.1 编制目的国家环境监测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五位一体”的要求,为落实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十二五 " 规划,加快水生生物监测工作,推进我国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进程,编制湖 库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试行)。1.2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湖泊及水库的水生
6、态环境质量评价。指南”中规定了湖库水生态质量评也可形成价的相关指数和计算方法,以及湖库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分级。1.3 指导原则1.3.1 科学实用原则结合湖库生态环境实际情况, 遵循水生生物类群栖息及生存规律, 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反 映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水生态质量综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1.3.2 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水域环境的自然地理条件、 生物类群的时间变化特点、 工作目的及人员的技术 水平,选择评价类群和评价方法。1.3.3 循序渐进原则指南遵从先易后难、 循序渐进原则, 既可以为基础薄弱的从业人员提供技术指导, 以为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借鉴。1.4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
7、南。1.4.1 湖泊 Lake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宽阔、水量交换相对缓慢的水体。1.4.2 水库 Reservoir在河道、 山谷、 低洼地有水源或可从另一河道引入水源的地方修建挡水坝或堤堰, 的蓄水场所;或在有隔水条件的地下透水层修建截水墙,形成的地下蓄水场所。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 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水体不同尺度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总的的性质及变化状态。144 生境 Habitat又称栖息地,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 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1.4.4 浮游植物 Phyt op la nkton湖泊和海洋中。淡水浮游藻类水中营浮游生活的藻
8、类,属于微藻类,广泛存在于河流、 主要包括蓝藻、绿藻、硅藻、裸藻、甲藻、金藻、黄藻和隐藻八个类群。1.4.5 浮游动物 Zooplankton在水中营浮游生活的动物类群。它们完全没有游泳能力, 或游泳能力微弱,不能作远距 离的移动,也不足以抵抗水的流动力。淡水浮游动物主要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 足类等类群。1.4.6 底栖动物 Ben thic In vertebrate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类群,主要包括水栖寡毛类、500 am孔径筛网的底栖动物称为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幼虫等。为了研究方便,将不能通过 大型底栖动物,将能通过500am孔径筛网但不能通过 42
9、am孔径筛网的底栖动物称为 小型 底栖动物,将能通过42 am孔径筛网的底栖动物称为 微型底栖动物。1.4.7 富营养化 Eutrophication是指水体在自然因素和(或)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大量营养物输入水体,使其逐步由生产力水平较低的贫营养状态向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富营养状态变化的一种现象。1.4.8 参照点位 Referenee Site能够代表水域内未受人为干扰(或所受人为干扰较小)生物状态的点位。1.4.9 生物指数Biotic Index ( BI)基于特定类群的相对丰度,并与其敏感性或耐受性结合而成的单一指数或记分值。1.4.10 生物完整性Biological Integrity
10、是指在一个地区的天然栖息地中的群落所具有的种类组成、多样性和功能结构特征, 以及该群落所具有的维持自身平衡、保持结构完整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1.4.11 生物完整性指数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IBI )将一组与周围环境关系密切、受干扰后反应敏感、可代表目标生物群落的各种结构和表1化学指标评价等级及赋分水质类别I类n类川类W类V类赋分54321功能属性的生物参数整合成单一记分值的指数,可以对水体进行生物完整性健康评价。2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要素2.1评价要素类别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要素主要包括:水体理化参数物理生境生物类群2.2生物类群的选择湖库水生态环境质
11、量评价常用的生物类群包括:大型底栖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应根据评价的水体类型以及特定目的,充分考虑每个类群的优点、 生命周期,并结合区域的环境特点,选择适合的水生生物类群。 比如,营养状态评价可选用浮游植物的相关参数,总体的生态环境状态评价可单独或结合使用这三个类群;环境变化的长期效应评价首选大型底栖动物,环境变化的短期效应评价则选用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在充分达到既定评价目的的前提下,评价类群可以根据现场采样条件以及人员、仪器的配备情况酌情增减。3水质评价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基本项目标准限值, 水质指标的评价根据不同功能分区水质类别的标准限值,进行单因子评价(其中水
12、温和pH不作为评价指标)。最后根据水质类别等级进行赋分,赋分标准参见表1。4生境评价参照“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指南”的生境评价方法,按照“湖库生境评分表”对10项参数分别进行评分。每项参数分值范围为020,每个点位的生境总分由10项参数分值累加计算。需要注意的是,生境评价仅限于湖滨点位,湖心点位不在此列。表2湖库生境评价等级及赋分分值等级赋分HS<150无干扰5120 < HS w 150轻微干扰490< HS w 120轻度干扰360< HS w 90中度干扰2HS w 60重度干扰1注:HS即为生境评分。5生物评价生物评价可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生物指数、生物完
13、整性指数。鉴于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准确性,本指南优先推荐生物完整性指数。但因各地、各单位工作基础差异,生物完整性的操作性和推广性受到一定局限,因此也可根据评价目的、可获取的生物数据及自身能力,选择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生物指数进行评价。(注: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生物指数可以作为候选生物参数纳入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5.1生物多样性指数5.1.1评价方法较为常用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为香农-威纳(Shannon-Wienner)指数,常用于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计算公式为H'=-孚1(;)Iog2(;)式中H'为生物多样性指数;n为样品中各种生物的总体个数;S为所有样品中的生物种属总数;ni为样品
14、所有生物的总体个数。5.1.2评价标准般情况下,H'=0为严重污染;Ov H'W 1为重污染;1 < H'w 2为中污染;2< H'w 3为轻污染;H'> 3为清洁。5.2 生物指数5.2.1 评价方法生物指数评价方法主要用于大型底栖动物, 目前针对这个类群开发的生物指数众多, 此 处推荐使用 Hilsenhoff 指数( HBI )和科级生物指数( FBI )。1) Hilsenhoff 指数( Hilsenhoff Biotic Index ,HBI )计算公式为 HBI =雪tn iti/NN 为样本个体总数, ti 为其中,ni
15、为第i个分类单元(通常为属级或种级)的个体数, 第 i 个分类单元的耐污值。2)科级生物指数( Family Biotic Index , FBI)计算公式同 HBI ,但是分类水平从属、种级统一为科级。5.2.2 评价标准确定生物指数的评价标准,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根据参照点位生物指数的数值分布,以75%分位数作为区分是否受污染的标准,低于此值表示水体水质最清洁, 高于此值的数值分布范围, 进行 4等分, 代表不同清洁和污染程度。2)根据所有样点生物指数的数值分布,以5%分位数对应的值作为标准,小于该值表示水质最清洁,高于此值的数值分布范围,进行4 等分,代表不同清洁和污染程度。其中,
16、 Hilsenhoff 指数可参考已有的评价标准:清洁 0< HBI < 4.25;较为清洁 4.25< HBI< 5.75 ;轻度污染 5.75< HBI < 6.5;污染 6.5< HBI < 7.25 ;严重污染 7.25< HBI < 10。如果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 可考虑根据评价区域的生物指数数值分布建立相应的评价标 准。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该评价标准仅适用于评价区域,其普适性值得商榷;另外,该评 价标准的建立需谨慎进行。5.3 生物完整性指数5.3.1 候选生物参数用于评价的生物参数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 1)与研
17、究的生物类群或生物群落以及指定的项目目标具有生态相关性;( 2)对环境压力具有敏感性,其响应能够与自然变化区分开来。可以选择以下 6大类代表性参数:(1)代表生物类群多样性或多样化的丰富度参数;(2)代表同一性及优势度的物种组成参数;( 3)代表干扰敏感性的耐受性参数;( 4)生物多样性6)生物量参数。表 3 所示为分别适参数; (5)代表取食策略及功能团的食性或习性参数;用于湖库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底栖动物候选参数。5.3.2 核心参数筛选5.3.2.1 参数值分布范围分析检查候选参数的数值范围, 筛除以下两类参数: ( 1)随干扰增强参数变化幅度减小的参同理, 随干扰增数,这类参数不
18、易准确区分受不同干扰程度的水体,不适宜用于生物评价; 加参数变化幅度过大的指标, 也不适宜用于生物评价; ( 2)在参照点位范围内自身变化性过高的参数,这类参数无法有效区分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点位。每个候选参数必须有足够大的信息量, 以及特定范围的变异性, 可以在点位类型和生物 状态之间进行区分。表3 一些适用于湖库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大型底栖动物候选参数丰富度物种组成耐受性生物多样性食性/习性生物量浮游植物种类总数蓝藻种类数绿藻种类数硅藻种类数%前3位优势种%蓝藻%微囊藻硅藻商%耐受性种类%敏感性种类%耐酸性种类%耐碱性种类%嗜中性种类Shannon 指数Simpson 指数可食藻类种类数%可
19、食藻类 不可食藻类种类数%不可食藻类叶绿素a浮游动物种类总数原生动物种类数 轮虫种类数 枝角类种类数 桡足类种类数%前3位优势种%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轮虫/后生浮游动物哲水蚤/剑水蚤Shannon 指数Simpson 指数生物量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总数EPT种类数摇蚊种类数 软体动物种类数 甲壳动物种类数%前3位优势种%优势种%EPT%摇蚊科%颤蚓%软体动物敏感性种类数 %敏感性种类 耐受性种类数%耐受性种类Hilsenhof生物指 数(HBI )Shannon 指数Simpson 指数%捕食者%滤食者%刮食者生物量注:校正过程中可以评估其冗余,排除重合的参数。大型底栖动物耐污值(PTV
20、)见附录列表,PTV < 4为敏感性种类,PTV > 6为耐受性种类。5.322识别能力分析采用箱线图及IQ值记分法(图1),判断哪些生物参数能够最佳区分参照点位和人为干扰点位;绘制参数值与各类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图,或采用多变量排序模型, 阐明候选生物参数与环境之间的响应关系。 选择具有最强识别力的生物参数,可以为评价未知点位的生物状态提供最优置信度。0£图1参数IQ值记分法注:箱体表示25%至75%分位数值分布范围,箱体内方块表示中位数,IQ > 2的参数方可通过筛选。A : IQ=3 分,箱体无任何重叠,;B: IQ=2分,箱体有小部分重叠,但中位数都在对方箱体
21、之外;C: IQ=1分,箱体大部分重叠,但至少有一方的中位数处于对方箱体范围外;D和E : IQ=0分,一方箱体在另一方箱体范围内,或双方的中位数都在对方箱体范围内。5.3.2.3冗余度分析采用相关分析,检验各项参数反映信息的独立性,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确定生物指数所而不是重反映的信息的重叠度, 使最后构成指标体系的每个参数都至少提供一个新的信息, 复信息。5.3.3生物完整性指数构建5.3.3.1记分基准确定对生物指标进行记分的目的是统一评价量纲,建议使用0-10赋分法,其赋分原则是:正向参数,Vi'10Vi/V95%R;反向参数,Vi'10(1-Vi/V95%l)。其中,Vi
22、'为标准化后的参数,Vi为 参数值,V95%R为参照点的95%分位数,V95%I为受损点的95%分位数。5.3.3.2指数集成各个核心参数记分值的总和,即为生物完整性指数值。5.3.3.3指数检验根据生物完整性指数对环境压力的响应进行敏感型检测,计算指数区分参照点位和受损点位的效率,也就是被正确区分的点位的百分比。如果区分效率在60%以上,则可认为该生物完整性指数有效。5.3.4评价标准生物完整性指数的评价标准,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参照点位指数值分布的25%分位数法如果点位的指数值大于25%分位数,则表示该点位受到的干扰很小,小于25%分位数的分布范围,进行4等分,分别代表不同
23、的环境状态;(2)所有点位指数值分布的95%分位数法一一以95%分位数为最佳值,低于该值的分布范围进行5等分,靠近95%分位数值的一等分代表点位所受干扰较小。5.4水生生物指标赋分标准Shannon-Wienner指数Hilsenhoff 指数IBI指数生物状态赋分> 3.004.25很好非常健康52.0 3.04.26 -5.07好较为健康41.0 2.05.76 -6.50中等轻度受损30 1.06.51 -7.25较差中度受损207.2610很差重度受损1表4水生生物指标评价等级及赋分6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6.1评价方法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估,通过水化学指标和水
24、生生物指标加权求和,构建综合评估指数 WQI,以该指数表示各评估单元和水环境整体的质量状况。WQI=刀 Xi Wii=1其中,WQI表示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Xi指评价指标分值,Wi指评价指标权重。各项指标分值范围及权重如表 5所示:另外,湖心点位因其不表5水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公式说明表指标分值范围建议权重水化学指标150.4水生生物指标150.4生境指标150.2其中,水生生物指标取参评生物类群指标赋分值的算术平均值。这两作生境评价,进行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时只考虑水化学指标和水生生物指标即可,项指标建议权重分别为0.5。6.2评价标准根据水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 (WQI)分值大小,将水生
25、态环境质量状况等级分为五级,分别为优秀、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具体指数分值和质量状况分级详见下表6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级标准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非常健康健康轻度受损中度受损重度受损综合指数(WQI )WQI > 44 > WQI > 33 > WQI > 22 > WQI > 1WQI < 1表征颜色蓝色绿色黄色橙色红色7报告编写7.1报告内容7.1.1前言(1)任务及来源(2)监测/评价区域的位置及地理坐标(3)任务执行情况 7.1.2监测/评价区域(1)监测/评价区域及周边地区的自然环境(2)以往对该区域的调查研究程度及监测工作实
26、施情况 7.1.3野外调查工作状况(1)站位布设(2)监测方法和现场资料描述7.1.47.1.5样品分析和资料整理1)样品分析、测试、鉴定方法及概况2)资料整理、数据处理、计算和图件编绘方法及概况3)调查要素时空分布特征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 /评价分析1)调查区域理化环境特征7.1.6图集1)调查区域的现场照片或手绘草图7.1.72)具有典型生态特征的生物样本照片或手绘草图质量计划实施情况报告1)本单位及分包单位的质量控制措施实施情况与结论参考资料的溯源性和合理性样品、原始资料、资料汇编和图集的质量评价4)质量目标实现状况调查区域人类活动特征 调查区域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调查区域水生生物状
27、态评价结果 改善生态环境健康的对策建议7.2 编写要求( 1)应重点分析、研究本次监测 /评价项目获得的资料和图件,同时充分利用调查区域内已有的文献资料,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应按任务书或合同书、监测 /评价计划的有关规定编写。力求内容全面、重点突出、论据充分、文字精炼。应有必要的附图和插图。按监测 /评价计划规定的时限完成报告的编写。大型底栖动物耐污值列表分类单元耐污值P latyhelmi nthes扁形动物门Plan aria nsPlan aria涡虫3.6Gastr opoda腹足纲Bith yn iidae豆螺科5.8Aloci nmaAloci nma Ion gicor
28、 nis长角涵螺6Bith yn iaBith yniafuchsia na赤豆螺5.2Parafossarulus沼螺5.6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纹沼螺6.1Lymn aeidae椎实螺科6.5Radix萝卜罗属6.3Radix swin hoei椭圆萝卜螺5.6Physidae膀胱螺科4.4Plano rbidae扁卷螺科6Gyraulus旋螺属5Hipp eutis圆扁螺属5.2Plen roseridae肋蜷科Semisulcos pira短沟蜷属5Semisulcos pira can cellata方格短沟蜷5Semisulcos pira放逸短沟蜷3.
29、1分类单元耐污值liberti naSteno thyridae狭口螺科Ste no thyra光滑狭口螺7.1Vivi paridae田螺科5.4Bellamya环棱螺属5.4Lamellibra nchia瓣鳃纲Corbiculidae蚬科5.3Corbicula蚬属5.4Sp haeriidae球蚬科5Union idae蚌科5Mytilidae贻贝科LimnopernaLimnoperna lacustris湖沼股蛤5Hirudi nea蛭纲Gloss iphoni dae舌蛭科6.2Gloss iphonia舌蛭属6.2Helobdella泽蛭属6.2Herp obdellidae石
30、蛭科5Erp obdella石蛭属4.7Salifidae沙蛭科5.8Oligochaeta寡毛纲8.5Naididae仙女虫科5.6Nais仙女虫属5.7Tubificidae颤蚓科9.3AulodrilusAulodrilus pl uriseta管水蚓7.5Bran chiuraBran chiura sowerbyi苏氏尾鳃蚓8.8Limno drilus水丝蚓属9.5Limno drilus hoffmeisteri霍甫水丝蚓9.5分类单元耐污值Polychaeta多毛纲Nep hthys齿吻沙蚕5Tylorrh yn chusTylorrh yn chus heterochaeta
31、疣吻沙蚕6.1Isopoda等足目An thuridaeCythura杯尾水虱6.2AsellidaeAsellus ( s.str)Asellus( s.str) aquaticus栉水虱6.7Decapoda十足目Atyidae匙指虾科5.3Caridi na米虾属5.3CambarusCambarusclakii克氏螯虾8.5Sinopo tamidae华溪蟹科3.9Cole op tera鞘翅目Chrysomelidae叶甲科6.5Dytiscidae龙虱科5.2Elmidae长角泥甲科2.8Ancyronyx5.5Go ni elous2.4Neocylloe pus2.2Ordob
32、reria1.4Ouli mn ius2.9Ste nelmis3zatzetia1.8Gyrini dae豉甲科4.9Hali plidae沼梭甲科8.1Hydro philidae水龟虫科5.6Lamp yridae萤科2.6分类单元耐污值Noteridae小粒龙虱 科6.5Psepheni dae扁泥甲科2.3Eubria nax1.4Psepheno ides3.4Psephenus3Ptilodactylidae毛泥甲科1.9Scirtidae沼甲科Scrites1.3Di ptera双翅目7Athericidae伪鹬虻科9.8Ble phariceridae网蚊科0.3Cerat
33、opogoni dae蠓科3.2Chir ono midae摇蚊科5.8Chir onominae摇蚊亚科5.7Chir ono mus摇蚊属10Glyp tote ndipes雕翅摇蚊属5.7Orthocladii nae直突摇蚊亚科6.3Cricot opus环足摇蚊属8.3Eukiefferiella真开氏摇蚊属4Orthocladius直突摇蚊属6.2Tanypodinae长足摇蚊亚科3.6分类单元耐污值Tanypus长足摇蚊属4.6Dixidae细纹科Dixella2.4Emp ididae舞蝇科6Ep hydridae水蝇科9.6Muscidae蝇科10Psychodidae毛蠓科
34、8Simuliidae蚋科5Stratiomyia水虻科5.3Syrp hidae蚜蝇科10Taba ni dae虻科5.5Tip ulidae大蚊科4.9An tocha朝大蚊属4Baeoura2.2Dicramomyia2.3Dicra nota4.1Hexatoma2.2Nippon ti pula2P edicia1Pilaria2.5Pseudoli mnop hila7.3Ti pula2.7Ep hemero ptera蜉蝣目Baetidae四节蜉科3.5Baetis四节蜉属3.5Baetiella花翅蜉属2.5分类单元耐污值Pseudocloe on假二翅蜉属3.4Caeni
35、dae细蜉科3.5Ep hemerellidae小蜉科3Ci ncticostella带肋蜉属1.7Drun ella弯握蜉属0.5Ep hacerella锐利蜉属4.8Ep hemerella小蜉属1.4Serratella锯形蜉属3.8Uraca nthella天角蜉属3.8Ep hemeridae蜉蝣科2.4Ep hemera蜉蝣属2.6Ep hemera.serica绢蜉3.2Ep hemera.wuchowe nsis梧州蜉5.9Ep hemera.she ngmi生米蜉2.3Hep tage niidae扁蜉科2.9Ci ny gmi na似动蜉属4.2Cinygmin a.obl
36、iquistrita2Ci ny gmi na rubromaculata4.7Ep eorus高翔蜉属0.9Ecdyonurus扁蚴蜉属5.8Hep tage nia扁蜉属0.9Iron假蜉属3.6Nixe尼克斯蜉属1.6分类单元耐污值Paeg ni odes赞蜉属1Isony chiidae等蜉科4.4Leptop hlebiidae细裳蜉科3Choroter pes宽基蜉属3.3Habrop hlebiodes柔裳蜉属1.2Thraulus思罗蜉属3.8Neoe phemeridae新蜉科3Potama nthidae河花蜉科4.1Siphlon uridae短丝蜉科1.5Viet namellidae越南蜉科2.1Lepidop tera鳞翅目Py ralidae螟蛾科1.8Eoop hyla2.3Neoschoe nobia2.8Parapoynx0.3Potamomusca0.4Megalo ptera广翅目Corydalidae齿蛉科3.3Neochauliodes2.2Parachauliodes3.4P rotohermes3.9Odon ata蜻蜓目Aesh ni dae蜓科3.5Amphip terygidae丽蟌科2.5Calop terygidae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薯类种植种植土壤消毒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镀层加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外勤无线电雷达工前沿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钽电解电容器赋能、被膜工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数字化转型下高职建筑设计类专业BIM技术 培养体系的重构与实践
- 银行专项笔试题库及答案
- 银行员工笔试试题及答案
- 关节专业试题及答案
- 疾控中心专业试题及答案
- 管理专业试题及答案
- 市政工程新技术
- 2025年陕建集团资料员考试题库
- 2025年国企财务招聘笔试题和答案(基础知识测试题)
- 互联网医院医疗服务合作协议
- 人工智能 - 趋势Trends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y Mary Meeker 中文版
- 2025发展对象考试测试题库(附含答案)
- 《雅马哈MG166 调音台使用说明书》
- 2024-2025学年深圳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复习题《平行四边形》解答题含答案
- 2025年老年教育课程考试题及答案
- 中小学生安全知识题库-交通安全知识题库
- 第十三章 三角形 单元测试(含答案)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