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08A钢水质量控制_第1页
H08A钢水质量控制_第2页
H08A钢水质量控制_第3页
H08A钢水质量控制_第4页
H08A钢水质量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H08A碳素焊条钢钢水质量控制闫绍维,刘景元,刘作金(河北唐银钢铁有限公司,技术部)摘要:H08A碳素焊条钢在生产过程中钢水脱氧程度、成分控制对铸坯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理论分析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合理的钢水质量控制要点。关键词:钢水质量 焊条钢H08A 脱氧Quality Control of Molten Steel for H08ACarbon Weld Electrode SteelYan Shaowei, Liu Jin gyua n, Liu Zuojin(Tech ni cal Dep artme nt,Hebei Tangyin Iron & Steel Co.,

2、Ltd)Abstract: Deoxidate degree and composition control of continuous casting billet make an important effectfor H08A carb on weld electrode steel, this paper gen eralized the key factor of approp riate quality con trol of molte n steel in base of p roductive p ractice and theory an alysis.Key word:

3、Quality of Molten Steel, Weld Electrode Steel, H08A, Deoxidatio n.0.前言H08A碳素焊条钢主要用于制作电焊条钢芯,必须具有低电焊耗电、高熔敷效率及优良的熔敷金属性能,为避免钢中Si高造成焊接飞溅大、影响焊缝的冲击韧性的缺点,H08A碳素焊条钢一般采用铝进行脱氧。但是使用铝作为脱氧剂,造成钢的冶炼难度增加,由于小方坯连铸对钢水质量要求 较严格,铝加入量过大,尽管脱氧完全,但钢中大量的Al s容易在浇注过程发生二次氧化,产生大量的Al2O3夹杂,导致浇注过程水口堵塞;铝加入量过小,又容易造成钢中aO偏高,使铸坯产生皮下气泡,因此,

4、制定合理的钢水质量控制制度是提高H08A综合合格率的关键因素。唐银钢铁公司自开发H08A碳素焊条钢以来,采用了转炉一吹氩站一连铸保护浇注工艺路线进行生产,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确定了 H08A碳素焊条钢生产工艺,钢水质量、铸坯气泡缺陷等问题都 得到有效解决,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1. 成分标准及工艺条件唐银公司现有120t顶底复吹转炉2座,LF钢包精炼炉1座,8机8流连铸机2台。H08A成分 标准及工艺条件如表1和图1所示。表1唐银公司H08A内控成分标准铁水罐120t复吹转炉吹氩站方坯保护浇注兀素CMnSiS、PCr、CuNi含量/%< 0.090.35-0.60w 0.03w 0.02

5、9w 0.20w 0.30图1唐银公司H08A生产工艺流程表2连铸机主要工艺参数机型半径/m冶金长度/m断面/mnf拉速范围/m/min冷却方式8机8流全弧形 连续矫直R830165X1651.8-2.3全水冷却2. 原料要求由于H08A钢中C、S、P含量较普碳钢低,现场采用精炼站吹氩调整合金成分和钢中0含量、无升温措施的工艺路线,因此升温、去除S、P的任务较重,为保证合适的温度、终点成分及生产节奏要求,入炉原料采用精料方针,要求铁水S < 0.030 %, P < 0.150 %,温度1250C, 入炉废钢采用连铸坯头或轧钢切头等洁净废钢。3. 温度控制H08A液相线温度为152

6、5-1530 C,保持适当的钢水过热度,是保证生产顺行和铸坯质量的必要 条件,将中包温度控制在1555-1570 C,过热度保持在30-40 C,可以有效地避免因过热度太高造成结晶过程中钢坯内柱状晶发达而出现的搭桥现象,同时使连铸机保持合理的拉速,保证生产稳定。 降低出钢温度、采用低温浇注模式有利于改善铸坯内部组织,但生产实践证明,由于无电极加热的 生产方式,过低的出钢温度不能保障充足的吹氩时间,不利于提高铸坯品质。图2 H08A出钢温度分布/ CH08A出钢温度分布如图 2,在纳入统计的2个浇次共29炉中,转炉出钢温度主要分布在1670 C附近,占总炉数的44.8%,大于1700C的炉次和小

7、于1660C的炉次较少,仅有6炉,占总炉数的20.7%。 综合考虑H08A在出钢、吹氩、浇注过程的温降,出钢温度控制在1670 C附近,能稳定中间包温度在1550-1560 C,保证生产和质量的稳定。4. 成分控制要确保H08A铸坯成分合格,就必须考虑生产过程对钢中各成分的影响,发现生产过程中各成分的变化规律,从而对转炉终点、吹氩站、中间包等各阶段成分提出合理的控制要求。选取2个浇次共34炉做为统计样本,其成分变化情况如表3和图3所示。表3各工艺阶段钢水平均成分工艺阶段C/%Si/%Mn/%P/%S/%终占k、八、0.05600.1100.01800.0153进氩站0.0580.0300.37

8、60.01860.0150出氩站0.0600.0320.4240.02000.0157中间包0.0660.0280.3980.01980.0151铸坯0.0660.0280.4060.02000.0160%/量含C含量在各环节的变化0.01500.02100.01950.01800.0165终点进氩站岀氩站中间包铸坯P含量在各环节的变化0.0200.018d)%/量含0.0160.0140.0120 010 _''' 终点进氩站岀氩站中间包铸S含量在各环节的变化图3钢中各元素含量在生产过程中的变化由图3 a)可以看出,H08A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增C现象明显,由冶炼终点至铸

9、坯平均过程增C达到0.01%,造成增C的主要因素为合金料带入,同时钢包、中间包覆盖剂和结晶器保护渣也造成 了一定程度的增C。Si含量在H08A出钢合金化至浇注过程中呈总体下降趋势,这是由于Si的烧损造成的。其中,在吹氩站进行吹氩、脱氧、调整成分和温度的过程中,由于加入了铝锰合金脱氧,造成出吹氩站时 Si含量上升,但在浇注过程中高速注流形成的低压吸气造成二次氧化,即使采用全程保护浇注, 也仅能减轻钢水二次氧化程度,Si仍然会有少量烧损,另外钢水进入结晶器后,在凝固过程中由于枝晶间O的富集,也会使一部分Si氧化成SiO2。由图3 b),在生产实践中,钢水从氩站进入 中间包后平均烧损达到0.004%

10、,这与保护浇注效果有较大关系,而中间包到铸坯Si含量基本稳定,凝固过程O富集造成的Si元素氧化在唐银公司的生产中并不明显。由图3 C),生产过程平均增P达到0.002%,造成增P的主要原因是合金料中的磷带入钢包造 成的。另外,尽管转炉出钢过程强化了挡渣操作,也难以保证完全杜绝下渣,进入钢包的少量终渣 是造成回P不可忽视因素,尤其对于下渣量大的炉次,回P现象严重。因此为防止铸坯内P含量超标,应对转炉终点P严格控制,选用含P量低的合金原料,并严格控制下渣。3 d),转炉终点至铸坯仅变化了0.0007%,对成分S的影响。钢中S在H08A生产过程变化不明显,由图 控制的影响不大,故可以不考虑钢中 4.

11、1终点C含量控制C含量,由于采用铝脱氧,在终脱氧合金化过程中,如过脱0含量不宜控制过低,而如果C含量过高,会导致钢中C、 co气泡,因此,高拉碳工C < 0.07%时,能有效地降低对钢水脱氧冶炼过程控制的重点在于控制终点O,会造成钢水可浇性变差。因此, O积大,随铸坯凝固过程,C、O偏析并富集,易造成铸坯皮下产生 艺不适合H08A碳素焊条钢的生产。生产实践证明,当终点 的要求,最好控制终点C=0.05%-0.06%,这样可以满足钢中O控制在35-40 X 10-6范围时,铸坯不 出现气泡缺陷,同时满足钢水可浇性要求。图4终点碳含量分布4.2钢中Si含量控制Si在钢中既是合金元素,又是脱氧

12、元素,保持适当的Si含量,能抑制凝固过程中C-O反应的发生,避免铸坯产生气泡缺陷。理论计算证明,当Si含量为0.01%-0.04%时,钢水凝固时,Si含量对树枝晶间浓缩相中O的降低有明显影响,H08A试验阶段的生产实践证明,当 Si含量 <0.02%时,铸坯中容易出现气泡,因此,在H08A冶炼中Si含量的控制相当关键。为满足产品在后道工序具有合格的拉拔性能和焊接性能,同时兼顾铸坯气泡产生几率,铸坯内Si含量控制在0.020%以上。4.3终点P含量控制转炉出钢脱氧合金化过程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钢水增P,为保证铸坯内P含量在钢种要求范围将终点P含量控制在0.020%以下,保证终渣碱度在3.2以上

13、,使终渣的粘稠度保持在合理水一方面增加终渣粘稠度有利于渣-钢界面分离,减少下渣量,另一方面适当提高碱度有利于减少内, 平, 脱氧过程和吹氩站调整成分时导致的回磷。通过不断完善操作,并加强挡渣控制,严格降低下渣量,终点P含量控制在0.020%以下,保证了铸坯中P含量在长期生产中能满足W0.029 %的要求。5.脱氧程度控制H08A碳素焊条钢属于准沸腾钢,易形成铸坯表层皮下气泡,影响钢的轧制和深加工,脱氧程度 要求控制在很窄范围内。5.1气泡生成的原理钢水进入结晶器后,随着钢水凝固过程的进行,树枝晶间液相中 集,当C O富集到一定程度时,超出 集到一定程度也会形成N2、Ha气体,增大,生成气体总压

14、强1:GO N、H等溶质元素逐渐富C-O平衡值,就会发生碳氧反应,生成co气体,同时N、H富随着凝固过程的进一步进行,这些气体逐步聚集,气体压强逐步Ps =P CO+Rm2+Ph2阻止气泡产生的压强:式中:Ps为钢中生成气体的总压强,Pco为钢中CO气体产生的压强,Pn2为钢中N2产生的压强, Ph2为钢中Ha产生的压强,Pz为阻止气泡产生的压强, Patm为大气压强,Pa;P为钢水静压强,Pa。Pz =P atm+RPa;Pa;Pa;Pa;Pa;连铸凝固过程中,如钢水 O含量控制偏高,CO气体随温度的降低不断地析出,受凝固坯壳的 影响,最后析出的气体滞留在钢中,形成与柱状晶共同生长的表层气泡

15、。如果析出CO气体的量不大,铸坯内部凝固时,受钢水静压力增大的影响,阻碍了气泡在铸坯内 部的生成,所以在钢水O含量不过高的情况下,H08A仅在铸坯表层形成气泡。5.2脱氧控制脱氧是H08A碳素焊条钢生产的关键,根据气泡生成原理,可围绕C、0积为一定值来考虑脱氧量。当终点C含量较高时,钢中0含量应向中下限控制,C与0都参与了 C-0反应,如果两 者浓度高,将造成铸坯凝固时产生大量CO气泡;当终点C含量较低时,钢中0含量可向中上限控制,因为C低时,转炉终点钢水0含量高,钢水脱氧任务重,在无电极加热的工艺条件下,钢水 处理时间较短,钢中大量的脱氧产物无法充分上浮,如再按照正常情况进行脱氧,将导致钢水

16、流动 性差,容易导致浇注中断,在生产试验阶段,部分炉次浇注中断就是由上述原因引起的。出氩站后,控制钢液0含量在25-40 X 10-6范围。在出钢前要测定钢水0含量,并根据测定值 合理控制脱氧剂加入量,以保证钢中 0在进氩站之前保持在 70-120 X 10-6的水平,然后在吹氩站进 行进一步调整。6.结论(1) 出钢温度控制在 1670C左右、中包温度控制在1555-1570 C,可以有效地避免因过热度太 高造成结晶过程中钢坯内柱状晶发达而出现的搭桥现象,同时使连铸机保持合理的拉速,保证生产稳定。(2) 终点C含量过高,会导致钢包内C、0乘积大,容易造成铸坯内产生C0气泡,高拉碳 工艺不适合 H08A碳素焊条钢的生产。当终点 C < 0.07%时,能有效地降低对脱氧的要求,保证钢 水可浇性。(3) 在H08A冶炼中Si含量的控制相当关键,与钢坯发生皮下气泡缺陷相对应的Si含量应 存在一临界值,保持适当的Si含量,能抑制凝固过程中C-0反应的发生,避免铸坯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