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 海宁教师博客_第1页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 海宁教师博客_第2页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 海宁教师博客_第3页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 海宁教师博客_第4页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 海宁教师博客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u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有关地震波的基本知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及两个主要的不连续面)。2、掌握地壳、地核、地幔的基本特征(界线、厚度、物理性状和物质组成等)。3、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了解地震波的分类,特征及划分依据。2、通过读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3、看图了解地壳中两大圈层的特点。4、运用比较法学习各内部和外部圈层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u 教

2、学重点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u 教学难点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2、地球的内部圈层。u 课时安排1课时u 讲授过程 引入 新课前边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谈天”是为了“说地”,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一个由不同物质、不同状态组成的同心圈层结构,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等各不相同。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地球的、结构。(看鸡蛋的示意图)师:我们先来看看地球的内部圈层。(板书)

3、二、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1认识地震波,指出纵波与横波最突出的差异?(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思考:当地震发生时,在震中的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地震波传播速度传播介质纵波快固液气三态横波较慢固 态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性质有关。地球上的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假如地球物质完全是均一的,那么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将以直线和不变的速度前进。但实际分析的结果表明,地震波在向下传播时总是沿着弯曲的路径传播并且不同深度的波速不一致,这表明地球内部的物质是不均一的。2读图训练,认识地震波的变化与地球的内部分层。引导读图“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 逐步深入。纵坐标

4、与横坐标分别表示的含义?如何区别纵波与横波?纵波、横波有几次明显的变化?在什么深度上有明显的变化?怎么变化?在两个不连续面上,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传播介质的变化地球内部的组成物质差别很大)?推测古登堡界面两侧地球物质的状态可能是什么?根据地震波的这种变化特征,我们把地球分成三层(地壳、地幔、地核)。 特 点界 面深 度纵波、横波传播速度发现者发现时间莫霍面33 km纵波、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增加莫霍洛维契奇1909古登堡面2900 km纵波速度明显下降,横波消失古登堡1914三、细读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分析对比,列表比较。名称范围深度主要特征地壳地表莫霍界面平均17千米(1)固态,

5、由各种岩石组成(2)各地厚度不一(3)可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地幔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172900千米(1)固态,硅酸盐类物质,自上而下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2)上部有一软流层(3)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心29006371千米(1)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为固态(2)物质成分以铁和镍为主(3)温度、压力、密度均很大注意四点:1地壳、软流层与岩石圈的位置关系。2软流层物质的物理性状。横波如何通过软流层?由于这一层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生热温度高,岩石就像烧红的玻璃,处于塑性状态,局部地区呈熔融状态,犹如倾倒的浆糊。3地幔的物质成分?主要是硅酸盐类,铁镁是硅酸盐类物质中

6、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组成物质与化学成分的区别。4内核为何是固体?纵波在地下5 000千米深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说明可能由液态转为固态;图上未表现出,横波在5 000千米以下由纵波转化而成,比较微弱,进一步证明内核为固态。(投影)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地幔:地幔的范围是从莫霍面到古登堡面,它位于地壳与地核之间,是三大圈层中的中间层,厚度为2800多千米。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把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地幔圈占了地球大部分的质量。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和地震的发源地。软流层物质仍是岩石(主要是橄榄岩、榴辉岩等),为硅酸盐类、氧化

7、物等。由于这层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生热温度高,岩石处于塑性状态,局部地区呈融熔流动状态,犹如倾倒的浆糊。根据地震波变化情况推测,软流层物质的物理性状与上下层物质都不同,并构成一个圈层,在地质构造学中称软流圈。软流圈层厚度范围并不是从莫霍面算起,约在地下60250 km,它属上地幔部分,但位置并不在地幔的顶部。因此,软流圈层与地壳之间(即与莫霍面之间)还有一层物质存在,即上地幔的顶部,也是岩石,并构成了一个圈层,它和地壳共同组成了岩石圈。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物质由岩石组成,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地核:因为横波不能通过外核,所以外核部分呈液态,主要成分是铁镍等重金属元素,而液态铁的运动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因为地震波速度在内核处加快,随着深度增加,压力和密度都增大,其熔点升高得比温度升得快,所以内核呈固态。(投影)表格内部圈层组 成分 层状 态地理意义地 壳岩石硅铝层固态硅镁层地 幔富含铁镁的硅酸盐类上地幔固态岩浆和地震下地幔地 核铁镍等重金属元素外核液态磁场内核固态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内部圈层,我们再来学习地球的外部圈层。四、简单认识地球的外部圈层,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1大气圈范围和大气的密度的变化?水圈中水体的分类?生物圈涉及的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